压不死的深海动物

来源 :自然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as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海洋中,200米水深是浅海和深海的界线。根据不同水深范围内分布着不同生物这个事实,科学家又将深海划分为渐深海带(200~3000米)、深海带(3000~6000米)和超深海带(6000~11000米)。海洋中水深超过6000米的地方只有海沟,许多海沟都处在海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之下俯冲的地方,因而海沟离大陆反而比较近。离大陆近,意味着有更多的沉积物、有机物从大陆流向海沟。
  在海洋中,水深每增加10米,水压就增加1个大气压,在200米深处,水压已经相当于20个大气压了。如此高的压力,生物怎能承受?也许你会说:答案我早就知道了,这和人类没被大气压扁是同样道理嘛,因为我们身体内外的压力都是1个大气压,达到了平衡;深海动物也是一样,它们体内的压力和外部水压是一样的,所以感觉不到压力。你说的没错,不过按照这样的思路,仍有两件事会让你对深海动物心怀敬畏。第一,有些深海动物每个昼夜都在海水中作由深到浅、再由浅到深的迁徙,迁徙的垂直距离往往有好几百米,水压相差几十个大气压,它们是如何短时间适应压力变化的?第二,实验显示,600大气压以上的压力会导致生物细胞和一些生化反应酶分子变形,使生物的代谢和繁殖不能正常进行,可是为什么6000米乃至1万米水深之处仍然栖息着海洋动物?
  昼潜夜浮,上下自如
  一个训练有素的潜水员携带氧气瓶,能下潜到40米水深处。不过如果控制不好下潜和上浮的速度,潜水员就可能落下潜水病,严重的甚至会动作失调,失去正常工作能力。跟海洋中的潜水高手灯笼鱼相比,潜水员的这点本事实在是不值一提。
  灯笼鱼是深海动物的代表,它们包含了200多个物种,分布在世界各大洋的数百米水深环境中,也有个别种类生活在2000多米深处。灯笼鱼中的很多种类都有昼夜垂直迁徙的习性,它们白天待在深水之处,到夜深人静时便浮到浅处来觅食。例如闪光灯笼鱼,白天在两三百米深处闲待着,到了夜晚就浮到海面上来。而尾明角灯鱼(也是灯笼鱼中的一种)在白天会潜入更深处,到夜晚它们便浮到离海面几十米的深度。
  鱼类可以通过调节鱼鳔(俗称鱼泡)中气体的量来改变身体的浮力,从而能在海水中垂直运动。灯笼鱼也有这样的能力,不过有些灯笼鱼的鱼鳔已经退化了,里面没有气体,而是充满了脂肪。脂肪的体积是不会随压力而变化的。如果内部是气体的话,压力变化的幅度过大,鱼鳔会挤压破裂。灯笼鱼在进行昼夜垂直迁徙的过程中,水压变化能达到几十个大气压,充满脂肪的鱼鳔能适应压力的大幅度变化。
  海洋中的某些虾类也和灯笼鱼一样,能进行昼夜垂直迁徙。樱虾是日本人餐桌上常见的一种小虾,盛产于日本本州岛的骏河湾中。樱虾白天躲在几百米深的深海中,夜晚浮到海面觅食。而深海浮游动物中能进行昼夜垂直迁徙的种类就更多了,如毛顎动物中的箭虫,以及某些桡角类动物等等。
  这些深海动物在进行昼夜垂直迁徙时,动辄跨越几百米水深,水压也有几十个大气压的差异。它们的潜水能力比潜水员强几十倍,而且用不着担心患上潜水病。海洋动物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万丈深渊,“压力山大”
  在海洋中,6000米水深是一个坎儿,在这个深度附近许多生物都顶不住水压而消失了。
  科学家对酵母菌、细菌和深海动施行加压实验,发现在600大气压以下多数生物尚能存活;而超过600大气压后,生物纷纷遭遇细胞代谢异常和繁殖异常,原因是压力过高导致生物细胞及其内部的生化反应酶分子发生变形,使其不能正常发挥功能。当这种影响变得很严重时,生物就会死亡。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水深超过6000米直至11000多米的海沟中,仍然有一些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生物为何能在超极限的高压下生存,至今仍是一个谜。有趣的是,那些在海沟中适应了“压力山大”的动物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被“虐待”的境遇,它们从高压下解脱出来,反而会丧失“尊严”,不知该如何是好。例如一种名叫Gandalfus的深海蟹在1个大气压下会像醉酒鬼一样,摇摇晃晃,无法正常行走。
  在超过6000米深的海沟中,不同的生物对于高压的耐受性相差也很大。随着水深的增加,一些生物逐次消失。例如在鱼类中,一种名叫黄泉阿代的条鳍纲的小鱼以及一种名叫“海沟比丘尼”的小鱼,能够耐受的最大水深为8000米左右;而钩虾和海蟑螂则能生活在超深海带的最深处,深度达1万米以上。同为节肢动物,蟹、虾类对于压力的耐受性就比钩虾和海蟑螂差许多,当水深超过6000米时就看不到它们了。蟹、虾类在大陆坡很多,但是在更深的大洋底和海沟,钩虾则成为甲壳类动物中的佼佼者。
  水深继续增加,生物种类也逐渐减少。当水深超过8000米时,连海星、海绵也消失了。水深达9000米左右时,每平方米海底表面的平均生物量只有百分之几克。在海沟底,生物种类极其单调,只有海葵、螠虫(俗称海肠子)、钩虾、双壳贝、沙蚕、海参等动物。最多的是海参,在有些地方底栖动物仅能看到一种海参。
  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是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挑战者深渊,那儿水深大约有11000米,生物移动和活动的痕迹已经很少见了,只有单调的泥质海底在延续。可就在这样的地方,却生活着一种独特的海参。早在1995年,当无人探测器潜入挑战者深渊时,科学家看到在黏土覆盖的海底表面横卧着许多透明无色的海参,它们身上长有一枚“帆”,形似张开的手掌。这种海参实在是太水嫩了,一旦离开海水,它的身体就会因自重而垮塌,变成一摊液体。在挑战者深渊中还有钩虾和沙蚕,考察人员将诱饵的肉块投入海底,这些小动物不知就从哪儿冒将出来抢食。
  动物到底能忍耐多大压力
  既然一些动物在超过1万米的深海中都活得好好的,那么肯定有人要问:动物对于高压的耐受极限到底是多少?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一下物理学家对其他动物所做的一项研究。
  熊虫,是缓步动物门中的一类小型动物,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湿土壤以及苔藓植物的水膜中,在喜马拉雅山脉和深海也能找到他们的踪影。几年前,科学家发现,熊虫在7.5万个大气压下仍能存活,堪称地球上最耐高压的动物。
  熊虫体长不足1毫米,当周围环境湿润时,它就活动;当干燥无水时,它的身体可以比正常情况下缩小一半,进入静止的蛰伏状态。几年前,日本冈山大学的物理学家小野文久收集了大学附近的熊虫,将其干燥,使其进入蛰伏状态,然后用超高压装置对其加以7.5万大气压。令研究人员大跌眼镜的是,在如此残酷的高压下待了20分钟后,大部分熊虫居然安然无恙。继续延长加压时间,24小时后它们才全都死光了。
  7.5万大气压是什么概念?它意味着每平方毫米的面积要承受745公斤压力。在地球上,只有地下180公里的地幔深处才有如此巨大的压力。这种超乎想象的压力能使大米淀粉瞬间变性,生米变成熟饭。对于活着的生物来说,超高压带来的恐惧更是多方位的:它会压垮细胞膜,使细胞无法行使代谢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它能将水分子强行压进行使各种功能的生化酶分子的结构中去,进而将其瓦解……科学家目前还不明白为什么熊虫能忍耐如此高的压力,他们猜测这可能与熊虫身体能主动脱水进入蛰伏状态有关。在这种状态下,熊虫能扛过各种极端环境。
  熊虫对于超高压的适应能力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以人类今天的认知水平,我们还无法测透和解释生物的所有奥秘,在自然界的奥秘面前我们只能谦卑。笔者相信,假如海洋最深处达到2万、3万米,而不仅仅是现实中的1.1万米,那么2万、3万米水深之处将同样成为动物们的垦荒之地和快乐家园。
其他文献
上海科技馆的“机器人世界”展区,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展项:机场服务机器人。一个机器手臂被安装在行李传送带中央,不同颜色的行李散布在传送带上。当游客选择了某一种颜色的行李后
近年来,众多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追求互动性效果,使作品不再是艺术家单纯的个人情感的宣泄,也不是纯粹对具体物体的真实再现等,而是融入了观众的参与与思考,使其成为作
男女之闻的确存在一见钟情。这是一种瞬间进发、不由自主的相互吸引,而且并不鲜见。生物学家就此进行了深入探索,得到的答案非常有趣:爱情居然与人的嗅觉有着密切关系。
我们每到一处旅行,总喜欢先从博物馆入手,试图从中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理念。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借助其中的展藏品可与历史实现对话。正因博物馆的这种文明承载力,它们往往又被视作某一座城市的名片。现代科技的发展催生了科技博物馆的诞生,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这是因为人类文明的传承有赖于科技的进步。建筑则是博物馆的脸面,是对博物馆理念最直观的诠释,其设计和实施又代表了科技,所以总是引起高度
自古以来,人类对月球充满了遐想,各民族都有关于月球的美妙传说。在中华民族的传说中,"嫦娥奔月"家喻户晓。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到达月球表面,人类得以与
在21世纪议程中,开发宇宙占据着显赫的一席。火星是继月球之后人类的又一块新大陆,一些科学家已经提出了"火星地球化"的大胆设想。那么,人类何时能移民火星并在那里舒适地工
在超高压状态制造比钻石更硬的物质    地表的物质受到的大气压强,约为1标准大气压(1013帕),在珠穆朗玛峰项上是0.3气压,在海底最深处的水压约1000气压,地幔中心达360万气压。目前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装置,可制造出400万气压的超高压环境。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超高压状态。在这个环境下,钻石的大小将被压缩到原来的70%左右。考虑到钻石多是在10万气压下制造出来的,如果在更高压力下,有可能
对于蠓虫,大家再也熟悉不过了。这些纠缠不休的小不点,常常令人生厌。可是,你知道吗?有些蠓虫非但不叮咬人畜,还能告诉我们一些有关气候变化的秘密呢!这类蠓虫有着另外一个名字—
最近西班牙科学家经研究发现,鼠类可以根据人类语言的特定节奏来区分荷兰语和日语。这是迄今为止首次发现除了人和猴子以外的动物具有这种本领。研究人员在美国《实验心理学
纳比派的绘画风格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其代表画家维亚尔的绘画语言受到日本浮世绘艺术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平面化的空间处理、几何化的构图意识、装饰化的主观色彩等三方面;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