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植于进化之中的欺骗

来源 :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zh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有物种都是大说谎家
  有没有人想过自己每一天会撒谎多少次?答案可能让很多人惊讶,据调查,一个成年人每天平均会撒谎25次,就算是最亲密的夫妻之间,平均每交流10次就有一次在说谎!
  我们会不自觉地向人家撒谎,有时连想也不想,甚至不承认自己在撒谎。大部分谎言是出于礼貌的应对,如“你这样穿一点也不胖啊”“改天找你饮茶”“我今天不能来了,我病了”“我给你打过电话,但打不通”等等。“大家都知道人是要活下去的,有时我们需要讲些大话替自己找方便。”美国心理学家费尔德曼说:“我们也明白,从某种程度来说世界并不诚实。”
  欺骗同类不只是人类的专利,也是动物的本能。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不论是爬行、两栖、哺乳甚至是甲壳类动物都具有欺骗同类的本性,所有物种都是大说谎家!
  到了繁殖季节,雄性牛蛙个体通常用叫声吸引雌性个体,牛蛙发出的声音强度和个体大小成正比。科学家发现,当大个体雄性牛蛙高声鸣叫吸引雌性的时候,总有一些小个体雄性牛蛙偷偷藏在它们附近的水草中,当远处的雌性牛蛙被吸引过来的时候,躲在一旁的小个体牛蛙假装自己就是那只高声鸣叫的大个头,抢先跳出来和雌性牛蛙相会,完成交配。
  伯劳鸟也是欺骗同类的好手,有些伯劳鸟一旦发现了食物,通常会发出假的危险信号给同类,从而吓走同类独享美食。更变态的是狐狸,它既狡猾又缺乏母性,常和子女们争食。当母狐狸发现食物时,往往会发出一种虚假的警告信号,故意把小狐狸吓跑,然后大吃大嚼起来。
  灵长类动物就更不用说了。动物学家在研究黑猩猩的过程中,观察到一只黑猩猩曾多次向其同伴示意某处有香蕉,当其同伴按它的示意走过去的时候,那只撒谎的家伙却朝真正有香蕉的地方跑。被骗的同伴扑了个空,而撒谎的黑猩猩则饱食一顿。当它返回原地见到受骗的同伴时,却装得若无其事,不露一点马脚。动物学家也曾亲眼目睹过一只小狒狒欺骗母亲的故事,它为了逃避母亲的斥责,突然站起身望向远处,于是整个狒狒群立刻变得不安起来,它们都以为有敌人来了。
  欺骗处处深藏在生物本能中,就算是我们的基因里面也充斥着欺骗,举例来说,病毒和细菌常常会主动欺骗来进入宿主体内,假冒自己是宿主身体的一部分,让宿主的身体不会辨识为异物。
  欺骗的进化:自我欺骗
  我们不仅欺骗同类,我们甚至还会自我欺骗。因为感受真实自我的风险太大,我们不得不学着成为自我欺骗大师,我们用来自我欺骗的方式有很多,而且手段鬼祟,極尽添油加醋之能,以下就是我们用来蒙蔽自己的主要途径:
  转移内心愧疚 一位有了外遇的丈夫,买轿车、送钻戒给妻子来消除心中的罪恶感,并且以这个行动来证明他是个尽责的丈夫;一位工作繁忙无暇陪孩子的父亲,提供孩子最好的物质来消除心中愧疚感,并目以这个行动来证明他是照顾孩子的。
  狂躁的欢愉 我们不敢承认内心的悲伤,往往在被包裹着夸大的狂躁的欢愉之中,我们太需要感受快乐,以至于我们不允许自己感到一丁点的难过,为了不被那些隐藏的悲伤压倒,我们常常脆弱又坚持说“一切都好”。“这样很好,不是吗?”我们常常这样劝自己,我们不给相反的想法留下任何的空间和余地。
  易怒 在某个特定情况下被忽视的愤怒,常常会渗进生活,形成了日常易怒的性格,谎言如此的天衣无缝,我们完全不知道愤怒的原因,只是不停的发脾气。有人动了电视遥控器;冰箱里有两个鸡蛋;电费开销比预想的要高……任何事情都能让我们失控,我们大脑充斥着那些恼人的事物带来的沮丧,狡猾的让它们占据全部的空间,阻止自己专注于那个真正让我们感受到悲伤的事情。
  自我辩护 我们似乎喜欢用合理的解释来为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这个理论有很著名的两个案例,一个是酸葡萄心理——丑化失败的动机。对于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告诉自己我们根本不在乎,比如对于那栋自己买不起的房子,我们急切地强调自己兴趣寥寥,并对它嗤之以鼻。另一个是甜柠檬心理——人在追求预期目标而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百般夸耀自己追求过程中种种价值。比如一个众所周知的差劲景点,你的朋友玩过回来却不断夸耀,你就能推断他到底遭遇了什么。
  戒备 当听到负面消息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用一种进攻的态度来欺骗自己。同事向我们提出一点意见,我们会立刻控诉他们的粗鲁与傲慢;伴侣指出一些不足,我们会怒从中来,认为他们竟然在困难的时刻给我们施压,被冒犯的感觉占据了我们的全部注意力,混淆了视听,让我们不再去关注那些严厉正确却难以接受的信息。
  自我欺骗深植于进化之中
  自我欺骗的下场往往很惨,从个人生命中的悲剧,到被误导的战争和经济政策,因欺骗和自我欺骗而在世界各地真实上演的悲剧时时可闻。那么为什么我们仍会不由自主要自我欺骗?为何要欺骗他人?自我欺骗对人类在自然世界里适者生存的进化过程看起来并无助益,为何作为一个遗传特征被保留下来?
  美国著名的进化生物学家罗伯特·特里弗斯认为,欺骗的本领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己骗自己正是为了更好地去骗别人。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在说谎(自欺使得我们意识不到谎言的虚假),那么,我们在行骗时就会少露出一些破绽,别人不那么容易察觉或识破我们的谎言,我们愚弄和操纵他们才更有胜算。而且,这样往往能减轻我们自己在骗别人过程中的负罪感,如果别人识破我们的谎言并指责我们的时候,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撒谎。
  罗伯特·特里弗斯还指出,欺骗虽然可恨,却也促进了智力的进化——因为不管是骗人的还是被骗的,想要适者生存只能不断提高智商。在欺骗与反欺骗的代代角力中,新的欺骗策略必定会洐生出新的反欺骗策略,直至欺骗策略无效。从而催生出更新的欺骗手段,更新的反欺骗手段,代代循环……这种互相角力过程,促进了智力的进步。人类文明的进步,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拜欺骗与反欺骗所赐。
  怎样对待欺骗和自欺呢?一个人通过自欺而达成的欺骗,虽然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占到一些小便宜,但最后却造成一场大的灾难。自欺带给我们的过度自信和自我的膨胀,或许最终能毁掉我们自己。无视空难的真相最终会影响到下一次空难;不深刻反思战争的历史教训,就会导致下一次战争。尽管与自欺的搏斗非常艰难,但我们还是要为正视事实而努力。
其他文献
小红在饭店看到小明吃狗肉,于是上前训斥:“你怎么可以吃狗肉,小狗多么可爱,就像小朋友一样,你忍心伤害小朋友吗?”在这里,小红通过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可爱”,将小明吃狗肉的行为等同于“伤害小朋友”,这显然不是正常的逻辑推理,而是典型的感情操作。  狗肉可不可以吃,本来是一个逻辑问题,比如,如果狗是国家保护动物,那就不能吃,否则就触犯法律了,但却常常被人扭转成感情问题,结果在该说逻辑的地方大谈伤害
期刊
1954年11月30日,一颗“火球”(被火焰包围的陨石)冲破天空,打破了美国阿拉巴马州原本宁静的下午。受害者安·霍奇斯本在家中小憩,却不幸被陨石砸中,导致左臀受伤。她因此一夜成名,疼痛也不断困扰着她。关于她被陨石击中的报道不断出现在电视、报纸和杂志上,大家都想亲自感受那颗太空陨石,一睹为快。  事后,美国空军情报局更是对那颗陨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怀疑它是不是其他国家派来的“间谍”。美国史密森尼博物
期刊
在互联网之前的时代,游戏发烧友没有人不知道任天堂公司的,这家从扑克牌生产起家的日本企业,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全球电子游戏的领军者,并在此后几十年间笑傲全球电子游戏市场,无人敢撄其锋芒。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手机游戏兴起,任天堂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最先被敲碎的是任天堂的王牌之一——掌上游戏机,这个满足了人们随身娱乐需求的游戏设备,在智能手机侵袭下,突然之间几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家庭游
期刊
500年前,哥伦布发现美洲对整个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人们很少知道在其后英国曾有一位声名显赫而富有传奇色彩的航海冒险家和殖民主义者,他曾完成了人类第二次环球航行的壮举,也是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军统帅之一,他就是在英国海外扩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海上魔王”弗朗西斯·德雷克。因德雷克得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默许甚至鼓励,拿到了官方授权——私掠许可证,可以拦截、攻击、俘虏和抢劫敌对国的商船
期刊
过去半个世纪里,气候学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科学家从各种隐藏的证据中找到了历史上的天气记录,如树木年轮、湖底沉积泥、洞穴石笋石乳等,并藉此推断出上千年历史所出现的暴雨、飓风、干旱等天气变化。  艺术创作记录天气  最近研究表明,除了大自然提供的证据,天气变化也会记录在人们创作的流行音乐中。美国气象学家就发现,美国所遭受的一连串强烈飓风,在同时期流行音乐中留下了烙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多个高强度
期刊
恋爱成瘾症  莎莉 27岁时,是一家大公司的主管,看起来完全是人生赢家:美貌、成功、自信,仿佛拥有了一切。 但一切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长久以来,她的内心对异性一直有着强烈的渴望,她不断地和各種各样的男人约会,然而,在每一段感情里,她投入越深,越感到虚弱和依赖对方。莎莉回忆自己曾与一个男友交往的经历,“刚刚分开不到一天,我就无时无刻不在想,他的下一个电话什么时候打来,他的脑子里此刻在想些什么,我不
期刊
如果你想活得更久点,一般的建议是要多锻炼、吃绿色蔬菜、避免压力。可能你不知道的是还有一条:别嗅到异性。  奇怪的衰老现象  在研究一些动物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将苍蝇、果蝇、老鼠等暴露于含有异性的性信息素的环境中时,这些动物会衰老得更快。比如,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小鼠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小鼠发育过程中,让不同性别的老鼠暴露于异性信息素中,会使得它们更快性成熟。  这是为什么呢?进化生物
期刊
位于丹麦哥本哈根以北新科学实验馆,作为一个包容和趣味性十足的、关注小学教育中科学和技术课程而闻名的实验馆,其建筑设计令人惊艳,充满了未来感,激发了许多少年儿童的深刻好奇心。  这家实验馆是将一座旧的矿泉水瓶制造厂进行重新改造后建设而成的,以作为一个交互式科学、技术及文化中心,同时容纳各种展览和教育活动。全新的科技实验馆让参观者沉浸在一个完整而全新的科技文化的环境中,让科技真正成为实验馆空间的焦点所
期刊
硅谷是21世纪全球的创新代表,有许多天才人物年纪轻轻就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甚至不少人大学辍学而以优异创造力名闻世界。但是,科学研究却表明,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有创造力,更有生产力。  2016年一项研究针对美国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其中有极高市场贡献的900多位人士进行了调查。他们年龄在18-80岁之间,其中所有发明人的年龄中位数为47岁,尤其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申请发明专利往往都是
期刊
在玻利维亚安第斯山脉的一片高原上,存在着世界上最大的盐滩——乌尤尼盐沼。因其破裂的表面会在雨后愈合,形成一个巨大的天然镜子,映射着美丽的天空景色,故又有“天空之境”的美称。这里除了一望无际的盐滩之外,还时常有作业的矿工、迁徙而来的火烈鳥,以及慕名而来的游客。那么,矿工们除了挖盐之外,他们还做什么?  其实,在那白得耀眼的盐滩下,隐藏着丰富的锂资源。随着人们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锂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