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十分重视践行和培育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所呈现出的的利益多元和观念多样,以及人际矛盾的日渐突出,人们对于诚信的追求日益加深,诚信作为维系社会安定和谐的纽带,其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了出来。由此看来,诚信价值观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社会伦理层面都有着丰富的社会研究价值。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诚信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那些阻碍诚信的因素,我们也要努力认识并积极克服他们。
关键词:诚信价值观;诚信的缺失;诚信价值观的培育
诚信是古今中外铸就的全社会有着最高认同度的道德准则之一。人无信不立,讲诚信则善其身;国无信不稳,讲诚信则固其基;社会无信不和,讲诚信则化其怨,这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价值共识。然而,社会是复杂的,近年来,诚信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且严重影响着社会有机体的正常运转。因此,倡导诚信,解决当前我国经济从社会发展中的诚信缺失问题,不仅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更能以其独特的价值启迪和价值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以此为时代背景,本文拟对新世纪以来的诚信价值观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探讨。
一、“诚信”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诚信并非完全等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诚实和不撒谎,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与特征。在本段中,我将通过梳理词源意义上的诚信结合中西哲学当中已有的理论成果和不同学科视角下对诚信的理解,阐述作为个人美德的诚信和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诚信之基本要义,并比较诚信与信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诚信”的基本内涵
从中国传统思想中“诚”与“信”的涵义来看,“诚”有二义,一是本体特征性之义,二是德性之义。
首先,诚是一个表述宇宙本体本性的哲学范畴。“诚者,天之道也。”朱熹注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这也就是说,诚就是实际存在、真实无妄的意思。从这一方面出发,我们可以说,自然是没有“假相”的,而“假相”作为认识论范畴中的概念,是指看似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实际上并不是真实、准确的现象,所以“假相”是属人范畴,产生于认识宇宙和自然现象过程之中,源于人的主观方面。
其次,诚是一个表述人的基本德性与精神状态的道德范畴。“诚之者,人之道也。”在这里,作为道德范畴的诚已经不再指向宇宙自然界,而指向了人本身。“信”与“诚”一并作为中华民族当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对于协调人际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者都有“言”字,这也就说明了古人非常重视言语的诚信。
(二)诚信的基本特征
诚信作为约束人们行为以及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它是社会道德层面的诚信;另一方面表现在它也是个人层面的诚信。前一个层面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而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起来的,而后一层面则是对前者的内化,是其存在的表现形式。如果没有社会道德诚信,那么个人的诚信便会沦为无本之木,而如果没有个人诚信,那么社会诚信则无法实现诚信不仅是对个体道德素养的要求,也是对公民个体道德素养的外在表达。只有在个体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行为之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内涵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绝对不可以独善其身式的个体修炼,而更应该兼济天下式的崇高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情怀。
二、诚信发展的历史脉络
诚信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有着强大的历史延续性和现实性。这主要表现在,虽然处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诚信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但是任何一种诚信的形成都是与其传统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是对传统诚信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扬弃的过程。
首先,从中国诚信观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来看。“诚信”始终为中国传统思想所强调,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儒、释、道等思想体系都认为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诚信决定并体现了人的道德水平。道家崇尚自然,反对虚伪妄作,主张返璞归真。佛教等思想体系也将诚信作为道德修养的必修功课。从儒家思想来看,它建立了以人为本的“仁”学体系,其道德观十分重视人的能动性,它与道家有着相通之处,即都以认识到人和世界的内在统一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儒家和道家从人与世界的内在一致性方面论述了世界之真实本质是人的诚信之形上基础,人应该也能够做到诚信无欺。儒、道两家的思想智慧和修养路径对于古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影响深刻,但是对于一般人而言则过于高深,普通人更容易接受直观的道德观念,而神秘主义的信仰方式在道德教化中往往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
其次,从西方诚信观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来看。西方对德性论视野中的诚信问题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德性论思想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当中指出,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德行主要有“节制”、“诚实”和“公正”。“诚信是处己的立身之道。没有至少一定程度的诚信,个人就站立不起来。说出话来没人信你,连你自己也会感到怀疑、感到绝望。你自己成为了前后不一、言行不符的斷片,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更不要说谎言和不守承诺会对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它在道德上属于恶这样的一种基本性质了。”
三、“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培育途径
新中国成立以来,诚信精神得到了不断的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确立,为诚信理论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发生发展条件。然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等负面效应也给诚信的践行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和困难。
从“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统一更为艰难;其次,个体本位论与尊重他人更难协调;再次,人性的冷暖紧张关系更难解决;最后,人们对于物质金钱的盲目追求与对于道德的追求之间难以调和。
关于“诚信”价值观培育途径这一论题学界谈论较多,纵观现有成果,也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一,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道德教育,通过舆论宣传形成“诚信氛围”,让人们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其二,消除“两极分化”构筑诚信的利益基础;其三,积极发挥上层建筑对于诚信价值观的反作用;其四,积极寻求建立奖惩机制,努力增强诚信的内在动力。人们都渴望诚信相待,可是,事实上诚信之举却常常成为稀缺资源。因此我们要建立道德回报机制,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入手去探寻“诚信”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关键词:诚信价值观;诚信的缺失;诚信价值观的培育
诚信是古今中外铸就的全社会有着最高认同度的道德准则之一。人无信不立,讲诚信则善其身;国无信不稳,讲诚信则固其基;社会无信不和,讲诚信则化其怨,这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价值共识。然而,社会是复杂的,近年来,诚信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且严重影响着社会有机体的正常运转。因此,倡导诚信,解决当前我国经济从社会发展中的诚信缺失问题,不仅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更能以其独特的价值启迪和价值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以此为时代背景,本文拟对新世纪以来的诚信价值观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探讨。
一、“诚信”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诚信并非完全等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诚实和不撒谎,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与特征。在本段中,我将通过梳理词源意义上的诚信结合中西哲学当中已有的理论成果和不同学科视角下对诚信的理解,阐述作为个人美德的诚信和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诚信之基本要义,并比较诚信与信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诚信”的基本内涵
从中国传统思想中“诚”与“信”的涵义来看,“诚”有二义,一是本体特征性之义,二是德性之义。
首先,诚是一个表述宇宙本体本性的哲学范畴。“诚者,天之道也。”朱熹注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这也就是说,诚就是实际存在、真实无妄的意思。从这一方面出发,我们可以说,自然是没有“假相”的,而“假相”作为认识论范畴中的概念,是指看似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实际上并不是真实、准确的现象,所以“假相”是属人范畴,产生于认识宇宙和自然现象过程之中,源于人的主观方面。
其次,诚是一个表述人的基本德性与精神状态的道德范畴。“诚之者,人之道也。”在这里,作为道德范畴的诚已经不再指向宇宙自然界,而指向了人本身。“信”与“诚”一并作为中华民族当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对于协调人际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者都有“言”字,这也就说明了古人非常重视言语的诚信。
(二)诚信的基本特征
诚信作为约束人们行为以及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它是社会道德层面的诚信;另一方面表现在它也是个人层面的诚信。前一个层面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而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起来的,而后一层面则是对前者的内化,是其存在的表现形式。如果没有社会道德诚信,那么个人的诚信便会沦为无本之木,而如果没有个人诚信,那么社会诚信则无法实现诚信不仅是对个体道德素养的要求,也是对公民个体道德素养的外在表达。只有在个体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行为之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内涵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绝对不可以独善其身式的个体修炼,而更应该兼济天下式的崇高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情怀。
二、诚信发展的历史脉络
诚信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有着强大的历史延续性和现实性。这主要表现在,虽然处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诚信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但是任何一种诚信的形成都是与其传统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是对传统诚信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扬弃的过程。
首先,从中国诚信观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来看。“诚信”始终为中国传统思想所强调,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儒、释、道等思想体系都认为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诚信决定并体现了人的道德水平。道家崇尚自然,反对虚伪妄作,主张返璞归真。佛教等思想体系也将诚信作为道德修养的必修功课。从儒家思想来看,它建立了以人为本的“仁”学体系,其道德观十分重视人的能动性,它与道家有着相通之处,即都以认识到人和世界的内在统一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儒家和道家从人与世界的内在一致性方面论述了世界之真实本质是人的诚信之形上基础,人应该也能够做到诚信无欺。儒、道两家的思想智慧和修养路径对于古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影响深刻,但是对于一般人而言则过于高深,普通人更容易接受直观的道德观念,而神秘主义的信仰方式在道德教化中往往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
其次,从西方诚信观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来看。西方对德性论视野中的诚信问题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德性论思想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当中指出,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德行主要有“节制”、“诚实”和“公正”。“诚信是处己的立身之道。没有至少一定程度的诚信,个人就站立不起来。说出话来没人信你,连你自己也会感到怀疑、感到绝望。你自己成为了前后不一、言行不符的斷片,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更不要说谎言和不守承诺会对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它在道德上属于恶这样的一种基本性质了。”
三、“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培育途径
新中国成立以来,诚信精神得到了不断的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确立,为诚信理论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发生发展条件。然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等负面效应也给诚信的践行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和困难。
从“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统一更为艰难;其次,个体本位论与尊重他人更难协调;再次,人性的冷暖紧张关系更难解决;最后,人们对于物质金钱的盲目追求与对于道德的追求之间难以调和。
关于“诚信”价值观培育途径这一论题学界谈论较多,纵观现有成果,也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一,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道德教育,通过舆论宣传形成“诚信氛围”,让人们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其二,消除“两极分化”构筑诚信的利益基础;其三,积极发挥上层建筑对于诚信价值观的反作用;其四,积极寻求建立奖惩机制,努力增强诚信的内在动力。人们都渴望诚信相待,可是,事实上诚信之举却常常成为稀缺资源。因此我们要建立道德回报机制,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入手去探寻“诚信”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