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绩效评估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ran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政府简政放权、治理转型与创新给社会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推进为社会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社会政策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使得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治理机构不尽完善;管理能力有待提升;本土情境下的实务能力有待加强;项目缺乏核心技术与持续能力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仅依靠政府及社会工作机构自身力量是不够的。赵环(2015)提出“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建立与有效实践,是考察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绩效的重要抓手,是加强社会组织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创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相互信任关系的重要条件 。
  本文以赋权理論作为研究的视角,关注社工机构在参与绩效评估时所产生的赋权现象,另一方面,本文期望通过赋权视角明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绩效评估中有待改善之处,探寻评估工作的有效路径。
  二、赋权理论与社会工作机构绩效评估
  (一)赋权理论
  1976年赋权这一重要概念被引入社会工作实践。当时,人们将赋权的定义总结为:个体、团体和社群掌管其境况、行使其权力并达成其自身目的的能力,以及个别和集体地,能够借此帮助自己和他人将生命的品质提高到最大限度的过程。现在,赋权已经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核心概念。孙奎立(2015)认为赋权不只是获得社会福利的权利,应当还激发当事人改变不利社会地位的内在动力,修复缺损了的社会功能,然后通过社会政策扶助,使得当事人具有控制生活能力的信念并重新回归社会生活。
  Lee(2001)指出赋权可以在三个层次进行,第一个是个人层次,个人感觉到自己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第二个是人际层次,个人与他人合作促成解决问题的实践;三是政治层次,能够促成政策或政治层面的改变。这三个层次在一个赋权实践中可以同时进行以达到增权的效果,帮助个人从压制性的生活中走出来。
  (二)社会工作机构绩效评估
  宋跃飞(2010)提出绩效评估的目的在于衡量某一机构的效果,指根据机构管理和服务的效率、能力,机构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等方面,对某一机构在管理和服务中所进行的投入、产出和成果所反映出来的成绩和效益进行评定。
  往往评估的一方是政府或是政府委托的第三方,以专家的姿态来到社工机构评估,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机构则处于无权或失权的现象。同时,评估过程中存在多方利益关系,涉及到自身权力的行使。本论文以赋权理论为视角,分析在此过程中的优缺点,从评估准备期、评估期、评估后这三个阶段探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绩效评估的有效路径,分析在此过程中的赋权增能状况。
  三、赋权视角下的项目评估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在社会工作机构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从赋权的视角出发,分析之前实习过的某社会组织联盟在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与问题,并探寻社会工作机构评估何以达到赋权,及赋权的可行性路径。
  (一)评估中的优点
  评估中的优点主要包括多方主体的强话语权、评估内容的细致全面、评估结果的公开与修正以及评估目的四个方面。从多方主体强化权来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多方主体紧密相连,大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绩效评估的主体为评估中心、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督导/顾问、机构员工/社工和服务对象,这些主体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评价社会工作机构,保证了评估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同时也是在维护各个不同主体的话语权。其次,评估内容囊括了机构发展的各个层面,有利于机构形成科学有效的运行方式。再者,在评估工作结束之后,各家机构都能查到自己的得分情况,这一结果决定方式减少了评估方出现失误,保障了各机构了解评估结果的权力、要求评估结果的公正公平的权力。最后,以评促建的评估目的更注重被评方的主动参与与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获得自身的成长。
  (二)评估中的问题:权力的缺失与阶段性失语
  1.评估前制度及评估指标的制定。评估标准的修订一般是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而形成。对于一个机构的评估,评估指标是由专家及政府部门制定的,但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工机构的发展,很多社工机构的负责人或督导在社工行业工作已有一定的年限,也有一定的经验,具有话语权,而评估标准及指标的制定,他们并没有参与其中,一方面降低了评估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弱化了机构的参与性、自主性,使得机构在评估中走向应付,被动接受的局面。
  2.评估前评估工作缺乏宣传与指导。本文调查发现,大量机构工作人员并不了解机构评估的指标。在机构中工作人员是主体,对机构的生存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评估中,机构工作人员不了解评估的流程、标准、评估的价值与目的很容易给他们造成职权模糊的现象。
  3.评估标准的一刀切。在评估中同家评估中心或者组织对于被评估方的要求标准是相同的,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有失妥当。评估的机构有大有小,年限有长有短,指标的统一、评分标准的一致会给机构带来不公平的现象。
  4.多次评估带来的资源浪费。评估作为社会工作中的一环,是社会工作机构的责任也是义务,社会工作机构是这一过程的主体,应该充分激发他们的自主性,以评估来促进机构的成长。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社会工作机构往往处于被动接受评估的一方,实施评估的主体繁多且指标不一,使得机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完成评估工作。
  5.信息的反复核定带来的负面情绪。服务对象接受社会工作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最有权力来评价机构服务的成效,但很多时候,服务对象却不了解这一点,不知道接受服务之后还可以给服务一个评价或建议,很多服务对象在认知上也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反而将之视为麻烦。加上不同评估方的电话回访,易对服务对象形成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服务对象的间接性权力障碍,产生消极反应。
  6.评估结果的应用——虎头蛇尾。评估的初衷是以评促建,但是在评估结果出来后,由于时间较为仓促、人力资源有限、资金有限等原因,仅仅出来的是一份宏观上评分,并没有具体的指明,宏观上的结果对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指导性较弱,易使评估工作流于形式。   四、赋权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绩效评估的路径探寻
  对于南京市某某社会组织联盟的绩效评估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评估过程有待进一步完善,总的来说,需要提高机构及机构员工、服务对象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从评估的每个阶段对这些主体进行赋权,并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直接性赋权障碍与间接性赋权障碍,但这一过程的完善也有赖于各方主体的共同努力。
  (一)评估的准备阶段
  赋权实践的目标在于协助案主赋权自己从压迫性的生活之中走出来。形成社会工作机构的自我赋权或机构工作人员的自我赋权、服务对象的自我赋权,建议在评估的准备阶段让社会工作机构及工作人员参与进来。这样,以评促建的初衷也会体现出来,机构深刻理解了评估的意义并亲身参与,会更加积极主动。Hardina(2005)就曾指出赋权取向的社会服务组织要与项目受益人形成一种伙伴关系以设计和评估项目。对于机构工作人员、服务对象来说,了解评估也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可将向这一类群体解释的权力下达给各个机构,并成为评估指标的一部分。对于机构来说,是权力也是责任。
  准备阶段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制定两套或不同层次的评估机制,将大小型机构或新老机构按照两套标准来评估。这样具有针对性的评估更切合机构发展的现实情况,给机构的评估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无力感降低,而工作动力、评估动力会上升。
  (二)评估阶段
  赋权取向的社会组织与受益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所形成的是一种工作联盟,在整个过程中,强调权力共享。在一些评估中,评估方所呈现的是高高在上的评估专家的姿态,而社工机构则处于弱势的被动境况。赋权取向的评估建议评估方从第三方独立的身份参与评估,在评估中与机构多交流,深入了解机构的状况,亲和友好,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减少机构的压力与应付心理,形成参与的、合作的、健康的评估氛围。
  (三)评估后
  评估后结果的意见与反馈是对社会工作机构及员工进行赋权的重要环节。这样一个繁琐又备受重视的评估结果的产生意义不在于社会工作机构的排名,评估后对于社工机构的情感支持及专业支持才是精华所在,但人力资源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建议在评估后针对各机构存在的共性或突出问题召开一个说明会,在说明会上机构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学习,说明会后会有一个为期一周的评估意见反馈时间,各机构可以按照次序预约与评估机构单独商讨机构的发展。对结果与反馈的重视也是对参评社工机构权益的维护及能力的建设过程。
  为了增强工作的科学高效性及维护社会工作机构的权益,很有必要向政府提出建议,将评估过程中社会工作的意见反馈上去。对这一问题,有赖于建立标准的评估制度,将项目评估工作与机构评估工作有机联合起来,避免评估工作的重复性,同时,建立评估数据库,将一些必要的数据记录在案,多方资源共享。同时将机构的不同评估结果建立数据库,方便评估方对于机构的了解,也方便机构对自身发展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提升评估的价值性,让评估成为资源、知识、经验的不断储存方式之一。此外,评估后评估机构的自身反思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与之密切的社会工作评估也会越来越完善,赋权的视角与评估的以评促建原则是相符的,更易让研究者考虑到多方的权益,使得评估机构向评估者、支持者、促进者的角色转换。(作者单位为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简介:钱慧(1993—),女,漢族,安徽省铜陵人,职务: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工作。
其他文献
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档案对文化高地建设工作的意义尤为重要。因此,在推动河南文化高地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深挖档案信息服务的各种形式,创新档案信息服务途径,特别是利用现代技术及管理手段,发挥档案的信息服务功能是必然之举。  一、档案与文化  档案是在过去和现在的各种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原始记录。档案的原始记录使它能忠实地记录社
期刊
一、依托“互联网+”助推党务管理  随着“流动党员”“隐性党员”的日益增多,在一些基层出现了诸如“党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找不到党组织”等各类新问题,如何将这些散落的党员重新“串联”起来,让他们重新回归党组织是当今党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无限延伸,拓展了党的组织纬度,把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党员通过网络凝聚到了一起,将党建工作从“线下”变成了“线上”,使“哪里有党员,哪里就
期刊
一、厦门机场候机楼多样化商业收益模式探索  厦门机场自2011年开始尝试多样化的商业收益模式,如免税店特许经营权费采用“人头费”的方式按国际客流量收取,肯德基、麦当劳、真功夫等餐饮以“租金+营业额提成”方式计收等。机场商业的刚性经营压力降低之后,更多的市区知名餐饮品牌愿意尝试进入机场经营,候机楼内居高不下的、不合理的餐饮价格壁垒进一步被突破,旅客在机场能享受到与市区同质同价的餐饮服务,营业额的良性
期刊
社会工作评估是针对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而进行的评估,是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社会服务项目的设计、策划、实施等方面进行测度、诊断和评价的活动。就老年社会工作评估而言,凯瑟琳的《老年社会工作: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评估与干预》是在老年社会工作方面论述比较全面的一本著作,作者在第四章重点论述了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的评估,无疑对于社会工作者进行评估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作者是美国人,我国社会工作
期刊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实践教学开展情况  金融学是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综合性学科,对人才培养要集理论、实践、技能等为一体。信息技术发展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对金融岗位人员操作能力要求不断提高。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这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当前,提高金融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金融实践教学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
期刊
一、航空公司航班延误服务补救的现状及问题  (一) 航班延误服务补救的现状  大部分航空公司在航班延误发生后,虽然有一定的补救措施但服务补救工作做得都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缺乏合理的延误原因解释和道歉,相关情况通知不及时,工作人员态度生硬且对延误的处理过程缺乏必要的了解。可想而知,乘客对于这样的航班延误处理感到非常不满。  (二)航班延误服务补救存在的问题  1.服务补救意识不具备。目前我国一线的航空
期刊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费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学校总收入中所占用较高的比例,逐渐变成了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时增加收入满足日常经费需要的重要来源。所以,科学有效的提高高职院校收费管理工作,使高职院校开展好日常的各项工作,保证学生们各项学费的按时收缴,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学费管理主要问题分析  (一)收费人员人手不足,岗位职责混乱  第一, 因为大多数的上崗人员基本上都是由原先的中专
期刊
一、文化宫在群众文化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增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文化宫的文化活动宣传以及群众的参与,可以有效提升群众文化的集体活动,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且构件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文化生活的多元化能够有效行程一种具有高层次的精神要求,并且能够提升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因此文化宫组织文化活动可以有效促进文化活动的开展,并且能够将群众组织到一起,形成以文化宫为中心的一个大家庭,通过各
期刊
一、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  2018年1月30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出台,这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标”。“国标”对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具有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胜任会计
期刊
一、事业单位需要成本核查与计算的原因  (一)成本核查与计算有利于事业单位提高综合效益  我国目前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对事业单位的拨款款项是比较有限的。因此,事业单位要想发展以及运作就要依靠单位自己的经营。事业单位首先应该实现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实现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因此,成本核查与计算对于事业单位成本的降低以及经济利益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成本核查与计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