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百姓心为心”:章太炎《齐物论释》阐微

来源 :中国哲学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5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齐物论释》为研究对象,聚焦于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于“俗情”、“俗谛”的肯定性阐释,分析了章太炎如何运用佛学的“中道”义来导引其阐释;进而分析了章太炎如何以对“俗情”的肯定来抒发其志在救世的“菩萨一阐提”精神;进而分析了章太炎如何以“两行”之道来绾合“丧我”之义与对“俗情”的肯定,并区分了这种新的“两行”之道和多元主义及相对主义的区别;最后,以章太炎对“阿赖耶识”中“种子”义的论述为核心,分析作为整个“齐物哲学”之归宿的“以百姓心为心”的内涵.
其他文献
朱熹、张拭推尊周敦颐尤重《太极图》,他们分别著有自己的《太极图说解义》,其思想内涵颇为不同.朱熹注解坚持主静倾向,张栻则警惕主静溺于虚无的危险.对于主静问题追根溯源
周敦颐《太极图》与邵雍《先天图》两类易学图式在朱子易学中具有核心地位,二者构成了交互诠释的紧密关联.朱子一方面以源自《先天图》的"加一倍法"诠释《太极图》的整体象数结构,本于先天数理而赋予《太极图》以本于普遍天理的通贯性原理架构;另一方面以源自《太极图》第二圈阴阳互含结构的"交易"之法诠释《先天圆图》之成图,将阴阳对待互根之理注入其中,使《圆图》成为天理本体所蕴阴阳动静"错综无穷"之神妙特质的象数表征.由此,朱子得以融通濂溪、康节两家之易,将其共同纳入统一的理本论易学体系建构中.
革命英雄承载了民族、国家的集体记忆,是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象征.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传承革命英雄记忆,弘扬革命精神,理应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但当前一些罔顾历史事实任意杜撰革命英雄记忆、以还原历史真相为名重写革命英雄的做法,削弱着革命英雄记忆的严肃性,解构着革命英雄的崇高,侵蚀着国家认同的历史根基.牢牢掌握话语主导权,确保革命英雄记忆的严肃性;辉煌记忆与悲壮记忆两种类型记忆不可或缺,彰显革命英雄记忆的崇高感;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渗透融合,增强革命英雄记忆的感染力;正确处理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记
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构成了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主旋律,其目标是为了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近年来,中国总体工农城乡关系持续改善,城乡收入、产业、服务、基建、文化、治理等领域均等化或融合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当前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主要存在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土地利用低效、农业农村人才缺乏等难点.未来要以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资源统筹为突破口,以发挥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为核心内容,以四化同步为战略路径,以城乡居民福祉增进和均等化为根本目标,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此,要加快完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促进农业农
传统经说将明夷卦六五爻"箕子之明夷"与殷末"箕子佯狂"的史事相联系,但有些学者不同意此说,而对"箕子"做了种种改读.惠栋试图恢复汉易的卦气说,把"箕子"读为"荄兹",解为"一阳来复"之象,但此说拘泥象数,既不合孟喜六日七分说,又不合《彖传》.焦循把"箕子"读为"其子",并用独创的比例说与其他卦爻辞中的"其子"相联系,以此阐发儒家伦理,但此说打破了卦象的独立性,滥用通假,过于穿凿.尚秉和读"箕子"为"孩子",认为五属君位,只能象征纣王而不能象征箕子,此说之弊在于固守爻位说而不知变通,反而不如以马融为代表的传
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经学即理学”是顾炎武揭橥的考据学方法论,乾嘉以来成为汉宋之争的一个焦点话题.以“经学即理学”的评价为线索,可以清晰考察钱穆汉宋观的演变.对于“经学即理学”的评价,
《易经》是不同时代的编纂者“积薪式的记录”,后代的编纂者可以沿用前代的词汇、句式,但前人绝无可能使用后代才有的词汇、句式。因此,如果《易经》中包含了某个时代才有的词汇、句式,则证明其成书一定不会早于这个时代。基于这一逻辑,本文运用时代词汇互证法推断《周易》的成书年代,即从甲骨文、金文、简牍材料及《诗经》《左传》《国语》等先秦文献中寻找与《周易》相同或有内在联系的词汇、句式,从而判定《易经》所用词汇、句式的时代性。其中,“夫妻”一词的产生年代可以大体确定为战国晚期。随着丈夫、妻子组成的小家庭成为基本的生产单
辽代法悟和志福在辽道宗授意下为《释摩诃衍论》所做的两部注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辽道宗耶律洪基本人的佛学思想,即以唐代华严学为理论根基,以真心思想为理论核心,并借
该文运用了近代以来海内外禅史学界有关文献与思想研究的最新资料与研究成果,以初期禅与古典禅为例,从思想史的视角深入讨论了中国禅宗会通经教与解经的特点.文章分别从“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