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中的异常现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_Consult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课堂演示还是学生实验,由于种种原因,有时都会出现一些与预料的正常实验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其中有颜色变化的异常,生成物气味的异常,事故发生的异常,等等。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教学,而实验教学就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出现,会对学生造成认知冲突的失衡。教师若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彻底解决,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给学生留下知识盲点,并失去对实验教学的信心。找出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变“异常”为“正常”,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善于观察、自主探究的科学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教师本身也提供了一个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一、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
  1.因试剂的纯度引起的实验异常。
  在高中化学实验中,不同的实验对其所选择的实验药品纯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限于中学化学实验条件,有些实验往往产生“失常”现象。
  例如在做“甲烷的燃烧实验”时,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备CH气体,在用石英玻璃管燃烧时却发现火焰呈黄色。这是由于制备气体时反应物受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所致,使产生的甲烷不纯,含有丙酮等杂质气体。因此我 们可以在实验前将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充分炒干、研细、混匀,同时要保证碱石灰过量。
  再如在做“原电池实验”时,在观察到除了铜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以外,作为负极的锌片上也会有较多的气泡生成。这种现象是由于锌片不纯,含有C、Fe等杂质且金属表面粗糙,容易产生微小电池而使氢的超电压减小,最终使得一部分氢气在锌表面析出。
  2.因试剂加入顺序的先后引起的实验异常。
  教师或学生在实验中,若将化学试剂的加入顺序变更以后,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
  例如在做“溴与苯酚取代实验”时,将苯酚溶液加到浓溴水中,观察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见到溶液变成了黄色。若将反应物的加入顺序改为“将1-2滴浓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保证反应中苯酚过量,则预期现象很明显。
  再如Cu(OH)的制备是高一的一个学生实验。若按教材要求的方法和步骤,向盛有CuSO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可以产生大量的絮状沉淀,但是对该沉淀进行加热时有时就是看不到黑色CuO。实际上,按如上操作一般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绿色的碱式硫酸铜,致使观察不到Cu(OH)的受热分解现象。所以,建议将步骤改为“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CuSO溶液”,确保生成Cu(OH)过程中NaOH始终是过量的。
  3.药品保存方面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室购置的药品不一定会马上使用。有些药品会因为在实验室保存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作用或者人为地药品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最终导致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出现。
  例如在检验NaSO中的SO离子时,加入BaCl溶液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加入稀HCl后,产生可以使石蕊试纸变红的酸性气体。但是无论HCl量多少,试管中始终会有少量白色沉淀无法溶解。实际上,由于SO离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等氧化成NaSO,所以看见有不溶于HCl的沉淀也就不足为奇了。
  4.因药品用量的不同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做学生实验时由于实验习惯的问题,在取用药品时用量很随意,很容易出现出乎意料的现象。
  二、异常现象的合理利用
  实验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是可能的,关键是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如何对待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意外中蕴含着正常,关键是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如果设法搪塞或者回避的话,就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抓住实验中的意外,也就抓住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若能积极引导并给予合理的分析解释,也就能化慌乱为沉着、化意外为平常,反而能因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外”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记忆,教学目的也就能轻易实现,使师生双方在探索活动中相互得到提高。
  1.利用异常现象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教师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思考、分析、研究,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进一步使教师树立起“科研先导”的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化。
  去年我校邀请了专家来校指导,我被要求上《铁和铁的化合物》第一课时,需要演示Fe和水蒸气反应制H实验,但是按高中化学教材图示和步骤操作实验几乎就不能成功,为此我采用了多媒体模拟实验来代替,在课后评析中有了较大的争议。之后我再认真地进行反思总结,查阅资料,终于发现陆燕海:《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改进和铁粉选择》一文中采用石英两通管、用电热丝竖直加热方法。
  2.利用异常现象进行反思性实验教学,逐步使学生养成去思考、会思考的习惯。
  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实验失败或误差较大时,教师应见缝插针积极引导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反思失败的原因以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改进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做“盐类水解实验”时,学生在测定NaCl溶液的PH时却发现其结果往往不等于7,而是略大于7。这时就不能主观臆断地把结果记为7,而应该让学生从溶液、环境、试纸等方面仔细探索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教师此时要当好“领路人”角色,多与学生交流,鼓励其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探讨,这样不但提供学生主动思考、表达的机会,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
  高中化学实验中由于受试剂的纯度,试剂添加顺序,药品用量,副反应,温度,催化剂,实验装置等各方面制约,有时会导致实验现象异常。
  如果教师转换观念,把实验的目的看作是带领学生探究知识,“发现”他们尚未认识的客观事物,并从中学到认知的本领,就不会因为出现异常现象而手忙脚乱,影响教学。所以教师应实事求是地面对实验现实,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发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师生共同研究,改变实验方法和策略,最后把实验做成功。这样虽多占了一些教学时间,影响到上课的进度,但由于参与了实验从失败到成功的全过程,学生在知识、技能、意志、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作者就合作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要素 、特点 、优点进行了论述,并对在开展合作学习中产生的一些体会作了深刻的阐述,希望对初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地理课堂 合作学习 特点 开展 优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校已实施多年,我因此实践了地理基础教育全程课改教材的教学。在参与课改的实践中,我抓住了实施新教材的机遇,悉心钻研新课标、新教材,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
历史是人文学科中的一门基础科学,集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历史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从而使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种思想教育的功能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更是让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知道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懂得了这种大义,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动机
会议
疑问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研究问题罢了。”善疑是前进的动力,是掌握好知识的良好开端。高中学生具有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有好奇心、善动手的特点,而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培根先生认为:“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心则是认识的萌芽。”    一、提出问题,重点辅导    研究证明,学生在每一节课中最好的学习时间大致在10
一、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感情”    初中地理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地理教师的主观、客观两方面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教材,强调地理事实的记忆和地理思维的严谨,死记硬背者居多,缺乏生动活泼的地理情趣,即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太明确,愉悦、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一种催化剂,甚至对地理老师的好感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