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方法指导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中如何把握“四基”
  《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意味着,数学教学目标由传统的“双基”发展为“四基”。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在更新,技术也在突飞猛进,从而,“双基”的内涵也不能墨守成规,必须与时俱进。比如,一、二百年前,有一手好毛笔字是读书人的基础,但现在已经不是必备的了;类似地,熟练的珠算技能曾经为小学生必备、熟练地使用计算尺曾经是中学生的基本技能。
  现在,由于计算器和计算机的普及,它们也都不是必备的技能了。相反,《标准》中提到的估算、算法、认识和处理数据、数学建模初步等以往没有涉及的内容,由于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常常被用到,所以应当成为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
  按照《标准》的要求,这些基础应当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具体说,就是:学生后继学习的基础,未来社会生活的基础。
  《标准》继续保留了“双基”,这意味着数学教学应该继续注重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发展。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基于对“双基”的认识,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固定的“双基”教学程序,教学效果也比较好。那么,教学中应该如何去落实《标准》中“双基”的要求呢?
  所以,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的教学,要注重其来龙去脉、与其他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其他的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特别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在联系中理解数学的知识,而不是仅仅记住这些表述。
  二、教学中如何培养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是《标准》中提出的两个课程目标,自然就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重心。按照《标准》的界定,数学思考包括思考数学和用数学思考其他现象或问题。这里包括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而问题解决则主要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设置恰当问题情境,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提供环境。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的动力。所以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的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基于情境进行思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二)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首先,有效的数学活动应当是“数学”的。学生所从事的活动要有明确的数学目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同伴交流等都是活动的形式。因此,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对数学对象的理解(包括内涵、与其他内容的联系、在实际中的应用),是最重要的。一般而言,数学建模,数学探究都是一些有效的数学活动方式。一道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有效的数学活动过程”。
  (三)准确定位教师角色,促进学生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标准》对数学教学过程给出的说明是: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组织者: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时要留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与时间;作为引导者,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作为合作者,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参与数学活动,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成果。
  三、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之一。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上某个事物、并且常常主动去摆弄它、研究它,那么他就能很快地了解这个事物、并把握它(比如电脑);相反,如果这个学生不喜欢某个事物,不能够主动地思考它,而仅仅是听从别人的解释、模仿别人的做法,那他多半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个事物,更谈不上把握这个事物。
  (一)教学活动设计要体现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不是把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自己寻求知识产生的过程,探索数学知识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在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能够逐渐了解概念、寻求规律、获得结论。
  (二)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问题(问题串)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问题的设计要基于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和阶梯性,指向核心的数学知识。问题要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有东西可想,又要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想得出。即学生在课堂上经过自己的思考或与同伴的简短交流、或者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教师当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以平等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自主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图在于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比如,近年来网络的发展可以给老师与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教师不仅借助于网络获得大量的本校的、外校的,本地的、外地的,本国的、外国的大量的教学资源,而且还可以进行网络的互动、交流,改进教学的手段,实现数学教学的直观化。
  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不意味着用它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有其自身的价值,如实时性板书,它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脉络。此外,对于暂时没有条件的地区,应鼓励数学教师细心钻研,自制教具和学具,弥补教学设施的不足,充分发挥教学手段的作用。
  (河北省藁城市九门学区中学)
其他文献
学校组织机构是按照学校发展目标和要求,将学校组织的职责、岗位和人员进行合理的组合和匹配,形成的结构合理、权责清楚的协作系统。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由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和方式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改革逐渐深化到以变革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的教育体制层面的改革。  九龙坡区是重庆市城乡统筹先行示范区,承载着统筹城乡综合发展先行试验的历史重任,因此,按照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科学重组学
期刊
全国上下都在搞高效课堂,课堂的高效究竟是什么?又体现在什么地方?这确实值得我们每个教育人思索。我们已经搞了多年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也已经十年有余了,但是,我们的教育在形式上,花样上翻新的多,但是在内涵上有实质性突破的少,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我们似乎在不断的前进,但是现实的教育实际却令人失望,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原因不外乎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高效课堂中的高效
期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有许多新的变化,他们关心国内外大事,渴望了解我国改 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方针政策;他们思维活跃,面对社会上一些腐败现象和拜金主义问题,在人生价值方面产生诸多疑虑;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甚高,不满足于背条条、考条条,希望教师能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情理交融地解除自己的思想疑惑。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发展的形
期刊
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的重要性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从心理上来说有朦胧的成人感,他们有独立与创造的愿望,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趋上升。但在外语学习方面,虽然有了三年初中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但由于缺乏外语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很多学生还停留在跟在老师后面跑,外 语学习的广阔天地还未真正对他们展开,他们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此较简单的重复。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已必不可少
期刊
高中数学学科教学推行新课标新教材,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的新要求,其核心是培养学生新时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了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  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学科教师应该认真领会生物新课程标准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际,就在高中数学新课标下对学生各方面创新能力培养谈谈几点体
期刊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我国正处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对教师自身素质、角色定位及专业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  那么,用什么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评价教师工作,如何进行有利于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已成为我国教师评价改革的重要课题。所以,我就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进
期刊
为进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陕西省教育厅决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开始,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在此之前,已经有几个省市公布学业考试实施方案。  实行全省统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非常必要,它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手段,也是检查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公平、公正程度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保证
期刊
化学演示实验是配合化学课堂教学的内容,由教师示范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的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广为应用的一种基本教学形式,也是化学教学中最生动、最有效的直观教学。  演示实验的重要性被广大教师所认同。然而从目前化学课堂教学情况来看,由于对“教师示范操作”的片面理解,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老师最为关心的是演示实验的现象学生能否看清、自己所强调的实验结论学生是否能听清楚,很少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削弱了
期刊
课程改革实验在我区已经实施二年多,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和专题研讨工作:学科培训,统一要求与阶段培训相结合;听课调查,常规听课、专题听课、主题听课相结合;示范研讨,区内活动与专家报告相结合;问卷调查,收集整理与分析反馈相结合;评价研究,教学评价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撰写论文,形成论文与适时宣讲相结合。在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的过程中,引发诸多思考。本文着重对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作分析:  一、存在问题  在调
期刊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给问题导学提供了舞台。“问题导学”正是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到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发现和构建的过程,符合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问题导学的一些体会。  一、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课前指导学生预习,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能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