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排工号子音乐特征初探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jjjxxx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赣南排工号子是赣南客家民众在山区水运的扎排、放排等运输劳作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民歌。其音调或高亢或低沉,但音域不宽,起伏较小;节奏或舒缓或急越,对应着排工不同劳作环节的强度;其歌唱形式是一领众和,以纵向和声为主;其调式则以五声为主,主属清楚,具有很强的稳定感;其结构简练短小,乐段独立性不强。赣南排工号子的音乐特征主要取决于排工号子得以生成的地缘劳作背景,也与赣南客家族群独特的语言、性格、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密切相关。
  关键词:排工号子 节奏 音程 和声 调式 结构
  中图分类号:J684 文献标识码:A
   目前,笔者阅读的文献大多是讲述号子的地域分布及生存现状等,这些内容只能够加深人们对赣南排工号子的了解,而对其音乐特点的研究却非常浅显。根据笔者研究发现,赣南排工号子这一民族音乐很具地方特色。因此,文中将对排工号子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
   号子也称劳动号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的民间歌曲,流传于中国各地。赣南的排工号子是众多号子中的一种,它是赣南民众在山区水运的扎排、放排等运输劳作中创造出来的民歌。它的音乐简明、直接、坚毅、有力,具有一种粗犷豪迈的性格特征,充分反映了赣南客家人的思想情感和音乐文化特性。然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昔日大量盛行于赣南民间的“排工号子”,与其他各类民歌山歌的遭遇一样,逐渐淡出民众的日常生活而转化为一种记忆。在此背景下,笔者对赣南排工号子加以搜集整理并进行乐理研究,显示出了排工号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本文拟就赣南排工号子的音乐特征与调式结构等试作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 赣南排工号子简介
   赣南排工号子主要是用木或竹排、放排和用排运货时所唱的各种号子,演唱方法多属于一领众和式,在生产劳动中起到调动劳动气氛的作用,根据水上劳动的不同环节,号子又分为捞木号子、竹排号子、倒梁号子、开档号子、调排号子、绞车号子、上摊号子等。其中,捞木号子又称作排号子,是在捞木排时,两人或多人用铙钩将飘浮、分散的木头钩托上排所唱的号子。而竹排号子和倒梁号子是在扎大排、重排时所唱的。开档号子和调排号子是在竹排扎好后所唱的,前者是尖嵌入木头或补入木头所唱,后者是在水调整排位时所唱。此外,绞车号子、上摊号子、浅滩号子、撬排号子、背排号子等,这些号子都是在船靠岸时所唱的。绞车号子是在众人用绞车收缩缆绳时所唱,其它的号子是木排阻隔在浅滩,众人使排过滩,以背顶排或以竿撬排时所唱。
   接下来,笔者将从节奏、音程、和声、调式、结构这五个方面对赣南排工号子的音乐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
   二 赣南排工号子的基本特征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生产劳动中用机械取代人力劳动已经是普遍现象,扎排、放排的劳作也越来越少,致使“排工号子”失去了传唱的途径;码头上已很难找到扎排人及放排人的身影了,从中生成的排工号子也渐渐从人们的生活劳动中淡去。在赣南客家民歌研究中,也经常提及排工号子。所以对排工号子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1 节奏特征
   排工号子在节奏方面的特点与生产劳动的节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每种劳动都具有独特的节奏,由哪种劳动产生出的音乐就具有哪种劳动的节奏特点,排工号子伴随着劳动节奏的变化而变化。
   例1 《猫儿歌》
   节奏:打起 锣鼓 唱 起(格)猫 儿 号(唷)沙 儿 咿 沙 儿 咿
   节奏: 一 个 猫 儿 数 起 来(唷) 嗬 嗨 嗬嗨花儿呀嗨呀 一只猫儿一个嘴 沙儿也沙儿也 四个爪子在前走呦 嗬嗨嗬嗨花儿呀嘟呀……
   这是一首流传于龙南县的排工号子,是在用车往排上运货劳作时所唱的。这首排工号子旋律简短,音程关系多为级进和小跳,尤其在歌曲中多次出现上滑音,如(格)、(唷),抒发着工人的劳动情绪,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根据劳动强度的不同,这首推车号子的节奏和工人推车时的节奏相一致,和其劳作时的情绪相吻合。全曲节奏比较平缓,多以八分和十六分音符构成,在每句话的结尾多是长音,用以表现劳动工人在生产劳动中一步一步推车运货的艰辛。而2/4拍型的拍子本身就属于“力量型”的节拍,显然与3/4拍的“温柔型”节拍和4/4拍的“抒情型”节拍完全不同。所以,大多数推车号子使用二拍子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的。
   2 音程特征
   排工号子是在从事竹木水运的体力劳动且是集体劳动时所唱,主要起到调节劳动情绪和缓解疲劳的作用,它的曲调特点一般用材较少,结构上常常用一个单一乐节或乐句加以多次变化重复,句幅较短,简洁明快,大多用一个基本统一的节奏型,贯穿前后。排工号子大部分音域较窄,旋律音程一般超不过八度,大多是级进和小跳,大跳音程使用较少,有时音区较高,显示出了赣南客家排工号子高亢、自由的特点;有时音区较低,显示出了深沉的风格,它们都是为了适应号子演唱目的和环境的需求。所以它的音乐变化特征并不是那么丰富,主要表现在力感和动感上,音程的跨度也不是很大。因此排工号子音域不宽,起伏不大,这一特点是由劳动强度决定的。
   例2 《货排上滩》谱略
   《货排上滩》是属于崇义县的上滩号子,是竹排民众协力使排过滩时所唱的。全曲比较舒展,基本上在每个小节结束的地方都出现了倚音,这也是赣南民歌所特有的特点。不过,有时为了振奋精神,调动排工的劳动情绪,常常也会出现高亢、爆发的旋律情绪。在整首号子里多是以二度的关系出现,少数地方出现了小跳。在歌曲的第一小节中出现了四个用十六分音符来重复的sol音,同音重复本是排工号子旋律发展的重要手法之一,而使用了这样一个节奏,更能够表现出排工的坚定性和紧迫感。全曲出现的小跳即二度或三度的小跳级进,又给人平稳、柔和、流畅的感觉,从进行方向上看,上行具有积极的作用,下行则较松弛,有时倾向于静止的作用。总体来看,这首歌曲节奏急促,紧凑高昂,看出了正在闯滩夺险的船夫们那强烈气势与勇闯的决心,而“嘿”、“哟”、“嗬”等语气词也使其节奏和气势别具一格。
   三 赣南排工号子的调式结构特征
   赣南排工号子的调式结构与其它客家山歌的区别在于赣南排工号子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作出来的,节拍多是混合拍子,旋律中常常出现滑音,用以抒发劳动人民的劳动情绪。它的调式结构相比其他山歌更为简单。笔者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对排工号子的和声、调式、结构这三方面做进了一步的分析。
   1 和声特征
   在调性音乐中,和声即具有功能性又具有色彩性。和声的功能,是指各和弦在调性内所具有的稳定或不稳定的作用、它们的运动与倾向特性以及彼此之间的逻辑联系等。和声的功能与调性密切相关,离开了调性或取消了调性,和声也就失去了它的功能意义。和声的色彩,是指各种和弦结构、和声位置、织体写法与和声进行等所具有的音响效果。和声的色彩是和声表现作用的主要因素,无论在调性音乐或非调性音乐中,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赣南排工号子的音乐特点十分鲜明。如,节奏铿锵,音调粗犷,气势豪迈。歌词分为两字、五字、七字句,中间以衬词来连接和扩展。由于歌词句幅较短,曲调简洁明快,大多用统一的节奏,唱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被人接受。在赣南排工号子里和声充分的表现出了赣南客家民众的音乐文化特点。
   例3 《倒面梁》谱略
   《倒面梁》属于民族五声调式,曲子开头就使用了主和弦,明确了调性,在之后的每一小节的强拍或强位上基本都使用了主和弦。这首歌曲为明显的一领众和式,上下旋律形成了纵向和声。在曲子后面出现了转调,由最开始的bA调转变为bB调。不过和声的编配并没有因此发生变化,而是依旧按照前面的和声,歌曲旋律则是按照民族五声调式的结构布局平稳进行着。然而,全曲的句逗处并没有严格按照和声结构编排,这是因为歌曲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而成的,是按照劳动时的节奏布局,和理论上的和声结构有一定的差距。
   2 调式特征
   调式是体现地域风格最重要的因素,赣南排工号子绝大部分为五声调式,七声调式相对较少。五声调式中最常见到的是五声羽调式和商调式,其次是宫调式、徵调式。其调式主音稳定,总是处在最重要地位上,如起音、终止音基本都是主音,在结构内它也多用在节奏强拍、强位或时值较长的关键位置上。并且,有不少赣南排工号子乐句的句尾处也落在主音上,从而进一步体现了主音的核心地位。
   例4 《放排》谱略
   《放排》是传唱于信丰县的排工号子。其调式为民族五声调式,调性为徵调式。在歌曲开始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都是以主和弦明确调性的,全曲的每个小节中都出现了6音,这就是和弦进行的最明显的特征。
   另外,除了主音外,还有两个骨干音给予了主音强有力的支持。比如号子开始处为了明确调性,在一些较明显的句逗处,使用了属音或下属音予以支持。
   例5 《背排》谱略
   《背排》是流行于信丰县的一首乐曲。开始处在主、属、下属这三个音徘徊,在每一句的句逗处也是这几个音来回盘旋,使调式上有很强的稳定感。
   3 结构特征
   赣南排工号子的曲式结构很大程度上受劳动条件的制约。排工号子有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它表现的内容大多比较简约,以至于曲式结构中的曲子大多比较简练短小,通常为一段体结构,每段两句或四句,如信丰排工号子《放排》和《背排》;也有的是两、三个乐段组成的,乐句都比较短,乐段与乐段之间变化不大,前后几个乐段基本都在重复同一曲式,这种结构更多地强调了乐段的统一性,如赣州排工号子《调排》;其次,乐段结构独立性不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的内部结构功能不能很清楚的划分,段落感差,层次不鲜明,段落的起始和停顿感也不明显。这是由于劳动者要伴随着长时间劳动所唱,所以它们的停顿是依据劳动的节奏来变换的,而并没有按照音乐结构的理论来处理,所以它们的稳定性和独立性都不是很强。
   如:赣州市《打点开档》的结构示意图,A13(4+4+5)+B13(5+4+4),此曲为单二段曲式,共有26个小节,前13个小节为第一段,结构为4-4-5,后13个小节为第二段,结构为5-4-4。前四个小节是引子,第五小节开始为歌曲的主题,5-8和9-13小节结构特征相似,只是在节奏构成上做了些微小的变化。第二段前两个乐句旋律上有很多相同点,在23-26小节中多次出现下属音到主音,为整首曲子做了完整的结束。
   结语
   综上所述,赣南排工号子音调或高亢或低沉,但总体音域不宽,起伏较小;节奏或舒缓或急越,对应着排工不同劳作环节的强度与节奏。其歌唱形式是一领众和,是以纵向和声为主;其调式则以五声为主,主属清楚,具有很强的稳定感;其结构简练短小,乐段独立性不强。赣南排工号子的上述特征,主要取决于排工号子得以生成的地缘劳作背景,也与赣南客家族群独特的语言、性格、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密切相关。因此,深入发掘和分析赣南排工号子这一具有原生态性质的音乐元素及其艺术特征,不仅有利于拓展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视域,也不失为观察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好视角。
  
   参考文献:
   [1] 蔡多奇:《漩涡里飞出的歌——〈洪江排工号子〉的音乐艺术特征探析》,《新闻天地》,2011年第3期。
   [2] 黄宇新:《浅谈劳动号子种类》,《职教新观察》(前沿),2009年第3期。
   [3] 邬晶琳:《赣中南昌号子浅谈》,《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 谢征、肖艳平:《赣南客家民歌探析》,作家出版社, 2006年版。
   [5] 黄玉英:《江西客家民歌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
   [6] 杨瑞庆:《中国民歌旋律形态》,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7] 王耀华:《客家艺能文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
   [8] 钟敬文:《客家山歌》,上海文献出版社出版,1991年版。
  
   作者简介:吕荤全,女,1976—,江西兴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工作单位: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模拟高空环境、间歇性缺氧暴露(6h/d×6d)条件下,大鼠脑皮质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aminoacid,EAA)含量变化、神经细胞内Ca2+含量、脑皮质超微结构改变以及应用NMDA受体拮抗剂后EEA及细胞内Ca2+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48只
麦蝽象(Aelia sibivica Reuter)是山西省南部地区为害小麦的一种重要害虫。1982年在调查麦蝽象越冬时,发现一些麦蝽象成虫被寄生菌寄生致死。其寄生率一般为18.2%,高者达34%。
芒(Miscanthus siresis Anderss)为禾本科多年生杂草,俗称大碱草,地下根茎发达,再生能力强,人工很难根除。在为害严重地段,每平方米可挖出根茎20公斤左右。受害果园,轻者影
甘蓝夜蛾是酒泉甜菜产区主要害虫,近几年发生面积占实播面积的75%左右。甘蓝夜蛾的食性杂,危害大,一般白天咬根,夜间吃叶。起初将叶面咬成不规则的小孔,继则吃光叶肉,只留叶
我区1985—1986年在多点试验和示范的基础上,1987年大面积推广氟乐灵灭除油菜田杂草(8.5万亩),增产油菜籽190万公斤,价值达137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Based on a series of e
目的为对民航机组人员飞行中所受宇宙辐射剂量进行全面评估,实测两条国际航线中子剂量并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慢化BF3中子监测器,在北京—纽约和北京—斯德哥尔摩航线飞行的B-747飞机
我国实行国内商品补贴始于1953年,当时仅絮棉一项。1978年全国价格补贴仅93.86亿元,而到1988年全国价格补贴已增强到316.95亿元,10年间增强了2.4倍。1988年全国的价格补贴和
大豆根潜蝇,又名豆根蛇潜蝇,是我省大豆苗期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奶部害虫。据调查,1987年长岭县流水乡、巨宝山镇和前七号镇种植的大豆长农四号,发生19500亩,占这3个乡镇大豆
木文是采用田间控制不同接虫数量为害为主,辅以大田调查对应的方法获得一个合理的粘虫防治指标。内容肯定虫量越多,产量损失越大,两者密切相关。同时通过大量试验数据确定每
随着2005年毕业生的离校,新一轮的应届毕业生招聘工作已悄然走近。每年,毕业生的薪酬升降起伏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点。每一次的涨落是受了什么因素的影响? 2006年的毕业生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