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时期诗话中的《诗经》教化与文学传播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历史上,《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元典,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人们所传颂的经典文学。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的学者对《诗经》展开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金元时期,该时期的《诗经》学将前代的经学研究成果進行吸收和整合,促使诗经学的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本文将《诗经》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针对金元时期诗话中《诗经》的教化和文化传播展开研究。
  在我国文学的发展长河中,《诗经》是文学的源头,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菁华。《诗经》从开始产生一直到结集,都在各个时代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历程中,《诗经》也始终被看作是一部经典著作,历代统治者都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即使在现代社会,《诗经》依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一、《诗经》的传播特色:通俗化
  (一)体例的通俗化
  金元时期,《诗经》体例做到了通俗化。梁益的《诗传旁通》一书引用了他人的语言来讲解诗歌,更具有说服力,并且在讲解过程中,梁益将“者”“也”“凡”等文字去除,使讲解的阐述能够更加简单易懂。这种体例方面的通俗化,促使讲解的形式更加严谨并且整齐,促使《诗经》的传播空间有了一定的扩大。
  (二)内容的通俗化
  金元时期,对《诗经》的内容进行了通俗化。将诗词中复杂的地方进行简单化处理,将简略的地方进行详细化处理,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对原文做出疏解。例如,解释《关雎》中的“河”与“洲”时,朱熹就在《诗集传》中说“河,北方流水之通名;洲,水中可居之地也”,然而在《诗演义》中,又说“水之大者,北方曰河,南方曰江。洲则江河皆有之,盖水中可居之地也”。这就是朱熹的《诗集传》过于简略,而梁氏的《诗演义》则对其进行了细化的例子。除此之外,还有朱熹的《诗集传》过于烦琐,而梁氏的《诗演义》对其进行简化的例子。朱熹在对文章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先对诗歌的章节进行了概述,再对比分析诗歌的主旨,使得内容方面做到了通俗化,确保读者能够更容易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三)语言的通俗化
  金元时期,四书五经的解释书籍中出现了很多的白话文,如《大学直解》《中庸直解》。这两部书籍都是许衡所著,许衡是元代的名臣,同时也是一位十分出名的学者。他在主持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始终都将“乐育英才,面交胄子”作为教育工作的宗旨,不遗余力地开展教育工作。许衡提出要以简单直白、浅显易懂的文字来对经书进行诠释、注解,因此将原本艰难涩口的经书解释成为简单易懂的文字。许衡在对经典著作进行解释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口语文字,从而确保经典著作能够变得更加浅显易懂。这种发展趋势并不是在元代出现的,但是元代的历史文化环境使这一趋势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促进,同时也对《诗经》进行了一定的宣传。
  二、金元时期诗话中的《诗经》文学价值以及传播
  金元时期,我国的女真族和蒙古族相继建立政权,并且金元的存在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后人在对诗经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往往都会忽略金元时期对《诗经》的研究状况。在由洪湛侯主编的书籍《诗经学史》中,与金元时期的诗经学研究成果相关的内容很少,并且书中丝毫没有涉及金代的诗经学成就,元代的诗经学成就仅仅是用一章内容介绍,只是对“延祐科举以《集传》取士”“马端临的诗学主张”“元代重要的《诗》家以及其著述”“元代其他的诗家以及著述”进行简要的阐述,篇章很少,字数很少,这对于后人来说难免可惜。但是,根据我国《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有关金元时期文学家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文学家人数有1150人,以此看来,当时诗经学的研究成就也是不容小觑的。在金元诗话中,对诗经学进行讨论研究的诗话家大致有79人,并且研究的字数至少在20万字,在诗话中,对其独特的魅力进行描述时所采用的语句为“辨句法,备古今,纪盛德,录异事,正谁误也”。对金元时期的诗经学进行研究对于中国的诗经学研究是一种补充和丰富,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元时期,文化成就对于我国的文化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充分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在很多领域推动我国文化有了飞跃性的进展。一方面,金元时期的文化成就使我国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得到了一定的推进。1279年,南宋覆亡,元朝结束了自晚唐五代以来的长期分裂格局,实现了国家统一,极大地推动了各个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当时,统治者实行包容的文化政策,这就为我国的文化交融和文化发展带来了新气象。这一时期,民族融合速度加快,促进了我国多元一体化的文化格局的形成。
  另外,金元时期推行兼容务实的文化政策,促使我国封建文化得到全面的发展,使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中西文化交流融合明显加快,推动了我国的文化发展。金元时期,文化兼容宽松,“不尚虚文”。这一时期,文化环境具有明显的兼容性和务实性。当时,朝廷积极鼓励通商,建立驿站,使得欧洲与亚洲的距离明显拉近,各种文化能够直接对话。当时,中国的指南针、火药以及印刷术传入欧洲和中东地区,推动了地区文明的进步,而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以及农业技术等都传入中国,使得中国古代文化得到丰富与发展。金元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传播范围很广。
  三、结语
  金元时期,文人对《诗经》的研究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当时,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融合速度加快,这就注定了相关研究会带有一定的时代特性。因此,文人在《诗经》研究中表现出缅怀正统和追崇正统的时代特征。目前,人们对金元时期的诗经学研究还较为浅显,并未充分挖掘金元诗话中诗经学真正的意蕴。未来,更多的学者会致力于研究金元时期的诗经学著作,更全面地展示诗经学著作的真实面貌。
其他文献
在连绵数千公里的荆山山脉的腹地,坐落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它就是老将坪——我的故乡,一个让我常在梦里回望的地方,一个又让我回不去的地方……  老将坪其实跟“老将”没有半点关系,村志上也未曾有任何关于军事的记载。有人说,老将坪,其实是老荒坪,老黄坪的谐音。但我固执地认为,老将坪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在村人的口口相传中,老将坪边上的王子山曾经是晋代落草为寇,最终被朝廷封王的某位绿林好汉的营地。而这位
期刊
福建莆田的雕塑不管是石雕、木雕,还是其他雕塑,在历史上就很有名,而且技艺很精湛。本文拟就莆田佛像雕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主要类别及历史、主要代表性企业和代表性传承人的非遗艺线(工程案例)等方面,阐述莆田宗教雕塑非遗的类别与概况。同时,剖析了莆田寺院古建营造木作非遗最突出的龙头企业福建仙游龙威工艺品有限公司在古建营造木作与铜雕方面的非遗艺绩。  莆田佛像雕塑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厚
期刊
遥远的山间有一湾清清的水,我就在那山山水水间自然地长大。那里是云贵高原上最远的乡,乡里最远的村,村里最穷的寨。寨里有我,我有一个梦,而这个梦缘于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他的童年和青年都在土地上度过。童年时代,虽然食不果腹,但是我的爷爷卖了一袋大米供我父亲上学。上到三年级,我父亲就跑回家,一把抱住我爷爷的腿,哭哭啼啼,死活不愿再去学校。我的爷爷是个爽快的人,便问我父亲要上学还是要放
期刊
出发吧,开始一场生命的旅行。  让心载上流动的白云自由地飞翔,让思绪驰骋在广袤的蓝天下无虑地猖狂。走过城市,走过阡陌,走过喧嚣,走过静寂,走过热情洋溢的似锦繁花,走过生机盎然的如海绿荫。氤氲的雨,不散的烟;厚重的历史,旖旎的风光;未吐露的言语,在山涧跳跃。不同的旅途变幻着不一样的风景。脚印,是一个符号;路途,是一种命运。人在路上,心就在路上;心在路上,激情就在路上。  走吧,走上路去。不拒绝烈日的
期刊
黄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  无梦徽州,千古黄山,早已在我心里构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动人画卷。这种意境在心海掀起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与憧憬的层层涟漪,我很想饱览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盛景。  搭乘同事清明节回乡祭祖的便车,我被带入了满是山川绿意的世界。人间四月,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和如诗的心语。汽车沿着包茂高速公路,跃过秦巴山区,进入河南洛阳。其间,我特意观赏了声名远扬的洛阳牡丹园。然后,汽车又
期刊
傩又称跳傩、傩舞和傩戏,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传统文化信仰,是一种需要扮演者佩戴定制面具的原始祭礼。傩文化从远古图腾崇拜跨越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发展到今天,具有极高的民俗和艺术研究的活化石意义。南丰傩面具是赣傩面具的代表之一,人们要积极探索南丰傩面具传承与旅游工艺品开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大力开展创新设计研究,最终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笔者来自江西南丰,十分热爱家乡文化。因此,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民间面具
期刊
老周巷是父亲工作过的地方。  老周巷镇不大,一条东西向的小街很短,两边房子挨着房子,住着一户一户人家。走在街上,每家洗碗刷盆的响动声声入耳,做饭烧菜的味道随处飘散,谁家吃什么菜了,闻闻就知道。街面不宽,只要敞开着门,对面邻居相互间一览无余,两家的主妇常在屋里一边忙着手头的活计,一边没完没了地隔着街聊天闲扯。  每天大清早,粮站这段街的两边就摆满了摊子,逢到赶集的日子人气更旺,有卖瓜果蔬菜、鲜鱼活虾
期刊
冯梦龙是明代搜集民歌、笑话、编撰白话小说,受民俗文化影响最深,推崇俗文学最积扱,贡献最大的高产通俗文学家和理论家。在其重要作品“三言”中,通过大量民俗生活的描写,冯梦龙深刻而全面地展示了晚明真实的社会风貌。民俗文化在“三言”故事中有着改造作品思想内容、设置故事情景、熔铸通俗风格的重要功用。  在以儒家正统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俗与市井细民的生活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在文学创作中,世俗生活的文学
期刊
路遥是我国当代作家,其作品多反映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他关注时代的变化,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作品感动了许多读者,而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人生经历方面对路遥小说《人生》进行解读。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路遥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作品多反映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饱含着对黄土大地以及农民的赞颂。在他并不丰富的创作时间中,他总是用传统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记录着社会和时代
期刊
受法国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影响,20世纪60年代,叙事学研究于法国兴起,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文本的新方式。虽然它抛弃了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有明显的缺陷,但不可否认它补充了研究文本的角度,后来的文学史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对文本的关注不能脱离叙事角度的分析。初读余华的短篇《命中注定》,给人一头雾水的感觉,突兀的开头、莫名的结尾,情节不连贯,含义不清晰,让人匪夷所思,不禁令人想再回味一遍故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