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话消暑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ib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酷暑难耐,似乎窗外的知了都在抗议没有空调。好在现在我们有空调,开了冷气,就再也不想出屋。如果还是热,可以吃一杯冰淇淋,这样的夏日,似乎就不那么难熬了。但是古人没有空调,也没有冰箱,只有皇宫贵族可以用上冰窖里储存的冰块来消暑。那么,普通人如何消暑,如何度过炎炎夏日呢?
  有的同学说,现在全球变暖了,是不是古代的夏天不像现在这么热啊?也许吧,不过古代的夏天也是很热、很难捱的!有一句小古文为证:“溽暑蒸人,如洪炉铸剑,谁能跃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头两个字就把大多数同学难住了。“溽暑”是什么意思呢?“溽暑”是夏天最热的一段日子。“溽”字有三点水,一定是和水有关,联系后面的“蒸”,我们可以猜出,这“溽暑”不光是热,而且潮湿。所以“溽暑”应该指的是潮湿闷热的天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桑拿天”。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这个桑拿天啊,暑气逼人,就像在大火炉旁锻造刀剑,谁又能逃脱天地这充满暑气的大熔炉呢?
  看来古代的夏天一定也很热,古人也和我们一样是肉体凡胎,不可能有寒暑不侵的神功护体,他们也热啊!那么,在这样的酷暑中,吹不上空调、吃不上冰淇淋的古人是如何度过的呢?先看一看我们的诗仙李白是怎么消暑的: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诗仙李白果然出人意表,这也太直接啦!李白消暑的方法就是解开衣襟,袒露着身体,脱下头巾、帽子,披散着头发,悠然自得地待在山林中。嗯,终于知道谪仙人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的原因了!好了,仙人的方法没有普适性,我们还是看看凡人吧!
  纳 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看来古人也好,今人也罢,树荫永远是避暑第一胜地!浓密的柳荫为秦少游遮住了骄阳的炙烤。在画桥之畔,倚坐在胡床之上,一直纳凉到月上中天。看那满池塘摇曳的莲花,不时有幽香袭来;听那船上缥缈的笛声,偶尔有微风吹过,可谓暑气尽消。
  也许有同学会有这样的疑问:把家里的床搬出来,是不是太过折腾?其实诗人自己一个人就能轻松搞定,这里的玄妙就出在“胡床”上。你看,“床”前带一个“胡”字,就证明它的原产地不是中国。比方说“胡马大宛名”,就把这种产自“大宛国”的马,称为“胡马”。现在仍有以“胡”为前缀来称呼的东西,比如“胡椒”“胡麻”等,它们都是舶来品。所以这里的“胡床”可不是我们现在睡觉用的床,而是一种舶来品,其实就是一种进口的座椅。宋代陶谷在《清异录·逍遥座》提到:“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便绦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所以呢,秦少游用的,应该就是这种重不过几斤的折叠椅。
  言归正传,咱们接着说古人消暑。除了找个树荫坐着吹风,还有更高级的。杨万里在《暑热游荷花池》中这样写道:“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古人可以找一处水源,泛舟荷花深处。宋代梅尧臣则喜欢到寺院去寻幽,其《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诗云:“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这两位的行为,换成我们现在的说法,应该叫做“消暑旅游”。而与旅游密不可分的就是美食啦!曹植在《与朝歌令吴质书》中就有一句,回忆他游玩消暑时的美食——“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这句话到现在已经演变为“浮瓜沉李”这个成语,说的是把瓜果放在冷冽的清泉中冰镇一下,然后再吃,这也是古人消暑的一种方式。
  由此可见,古时候天气同样炎热,而古人也各有各的消暑方式。现在,我们将本文开篇提到的小古文完整地學习一遍吧,看看古时的夏:
  溽暑蒸人,如洪炉铸剑,谁能跃冶?须得清泉万派,茂树千章,古洞含风,阴崖积雪,空中楼阁,四面青山,镜里亭台,两行画鶾,湘帘竹簟,藤枕石床:栩栩然,蝶欤周欤,吾不得而知也。
  ——《明文精选·闲赏》
  简单翻译一下:夏日酷暑,热气中还夹杂着湿润的水汽。人难受得就像在大火炉中蒸烤一般,怎么能够逃脱呢?要想得到清凉,得有这样的地方——有数不清的汩汩清泉,有浓密的参天大树,丝丝凉风从深邃的山洞中扑面而来,层层积雪在面北的悬崖上叠加高耸;或者在空中建一个楼阁,四面青山环抱,只要把门窗打开,就有青山绿水美景;或是在波光潾潾的湖面搭一个亭台,上面盖上幔子,四周挂上竹帘,里面放张石床,床上铺着竹席,席上有个藤枕。然后,夏日炎炎正好眠,睡上一觉。好像古时候的庄子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飞舞的蝴蝶,那蝴蝶飞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睡醒之后,到底是蝶还是他,谁知道呢!
  看来酷暑来临谁都不能改变,我们唯一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的心态。在暑气之中,觅得一丝清凉,也是人生之乐!还有,老师想起了一句老话——“扇子不如自来风”,我们应该保护好绿水青山,真正的消暑之道就在其中!
其他文献
荧幕青春  影视推荐:《海蒂和爷爷》  经典台词:如果做某件事能让你开心,那么尽管去做,不管别人说什么。  成长关键词:心灵美;善良;乐观;顽强  推荐指数:★★★★★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一颗美丽的心灵,就像一个温暖的太阳,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电影《海蒂和爷爷》中的小主人公海蒂便拥有一颗像阿尔卑斯山上的天空一样
期刊
编者的话: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寒暑假作业总是拖到开学前才熬夜匆匆写完;期末考试的科目总是堆到一起手忙脚乱地进行复习;乐器课该完成的指法训练总是临近上课才胡乱练习一番……如果你经常被这些“症状”所困扰,不妨看看下面的小故事,克服拖延,从现在做起。  成长故事  曾经的我是一个凡事都爱拖延的学生。  我的很多同学放学回到家就抓紧时间写作业,完成作业后再一身轻松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我却总是把顺序弄反
期刊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及时采取了既有力又合理的措施,坚决阻止疫情传播,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健康。事实证明新型冠状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你怎么看呢?  At the end of January, a man surnamed Chen had a fever and coughed for a few days after traveling f
期刊
你的文章写得好吗?你的言论正确吗?有人用“不刊之论”来形容那些不好的文章和言论,这样用正确吗?下面一起学习”不刊之论“这个成语,一探究竟。  成语出处  “不刊之论”出自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原文如下:  曹、吴二体,学者所宗。按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北齐曹仲达者,本曹国人,最推工画梵像,是为曹。谓唐吴道子曰吴。吴之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
期刊
一、自然灾害分类  1. 气象灾害  2. 地质灾害  【针对训练】连续的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黏土的黏稠泥浆在短时间内冲毁了道路,淹没了村庄,淤塞了河道。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 材料中描述的自然灾害是( )。  A. 泥石流 B. 滑坡 C. 海啸 D. 崩塌  2. 下列条件能够防止上述自然灾害形成的是( )。  A. 坡陡谷深 B.
期刊
编者按: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肆虐神州大地。然而,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复评评委们却丝毫没有放松案头的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第十五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复评获奖名单现已“出炉”。辽宁赛区初中组有45名同学获奖,其中,童靖涵、周行等2名同学获一等奖,王博、唐郡隆等8名同学获二等奖,李子悦、赵梓成等35名同学获三等奖。为了鼓励所有参赛同学的写作热情,为了激发更多学生的写作
期刊
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女性——花木兰,她为了自己的家人,毅然披挂上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她鼓舞了所有的女性。木兰已逝,但木兰精神犹在。时代变迁,如今涌现出了无数新时代的木兰。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华夏万顷山河,无处不为之震动!人们惊慌、恐惧,纷纷涌入超市、药房抢购物资,每个人都被无处不在的紧张气氛包围着。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
期刊
一、壓强、浮力的综合计算  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题往往将密度、受力分析、固体压强、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等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根据题中条件确定对应的物理计算模型,进而选择恰当的公式或变形,再代入物理量进行计算求解,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期刊
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让人看到希望……  ——题记  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国的时候,无数勇士的英雄壮举汇成了人间大爱。这大爱洒向人间,就像黎明的一道光,照亮前行的路途。  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他们义无反顾地冲上抗疫一线,与病毒和死神展开殊死搏斗。最初,医务人员不足,他们就连续奋战,体力透支的时候便以地为床,和衣而睡;医疗物资紧缺,他们便忍着汗流浃背的煎熬,
期刊
心有梦想,奋斗以成。奋斗的路上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将成为浇灌未来的雨露。愿每个人都能高扬奋斗之帆、紧握奋斗之桨,以奋斗成就梦想,用汗水书写生命华章。  甘如意:骑行300公里返岗  1996年出生的甘如意,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卫生服务中心范湖分中心的医生。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荆州老家休假的甘如意,想到单位人员紧张,决定提前返岗。  得知她的想法,母亲坚决反对:“现在返回武汉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