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一:险峰上的生命守望者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189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经历过无数次车祸,我骨头都断完了。”吴天一的这句话,想必没有人不为之动容。6月29日上午10时,“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高原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是获得者之一。这枚沉甸甸的勋章,与吴天一的一生一样,都是厚重而伟岸的。
  人物角度一:结缘雪域,泰然视生死。
  上世纪50年代末,响应祖国支边号召,大批青年扶老携幼举家西迁,满腔热血倾注西北建设,23岁的吴天一就在此列。碧空如洗的皑皑雪域令支边青年着迷,然而随着缺氧、乏力、头痛欲裂等高原反应接连出现,有的人患了严重疾病,甚至牺牲了生命。
  作为一名内科军医,吴天一为此忧心忡忡。经长期研究,他认定这是一种高寒低氧环境下的特发性疾病。要开发、建设世界屋脊,势必探明人体在如此极端气候下的生理适应规律,找寻到抵抗高原病的应对之策。自此,吴天一开启了数十年如一日的高原医学研究事业。
  相比其他科学研究,高原医学研究条件更为艰苦。常在壁立千仞的高海拔环境,研究者本人可能就是“患者”——自己也要经历头痛、胸闷、失眠、腹泻和呕吐的折磨,以及无数难以预知的风险。但就是在这种环境里,吴天一提出了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
  在青藏铁路建设工程中,吴天一负责高原病防治工作。5年里一共有14萬多名工人在海拔4500米以上劳动,因高原病死亡的人数为零。当时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都说,这是一个世界奇迹。
  人物角度二:用生命守护生命。
  吴天一被称为“高原上的守护神”。其实,他也是在用生命守护生命。走遍了青藏高原所有地区的他,经历过的车祸次数已经很难数清了。最惊险的一次是1982年开展大规模高原人群普查的途中,吴天一乘坐吉普车行至橡皮山时,因山体陡峻、路面湿滑,吉普车发生侧翻,跌落近300米,他和司机血流满面,幸而大难不死。“作为高原医学人,没有献身精神,哪能获取一线科研资料?”事后吴天一回忆说。还有一次车祸,令他左肋四根肋骨骨折,其中一根险些戳入心脏。“骨折确是痛苦,但人的骨头再生能力很强,你看我站得多稳。”吴天一不以为然。
  吴天一不是没有“物质回报”更优厚的选择。1981年,他在美国的父母联系他,试图说服他去美国。但吴天一选择了留在高原,就在次年,他选择入党。吴天一的选择,诠释了何为家国情怀,何为矢志报国,何为共产党员的担当。
  50余年来,吴天一对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急、慢性高原病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学方面做了系统研究。他提出的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纳为国际标准并命名为“青海标准”,于2005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如今,年过八旬的吴天一仍带着心脏起搏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开展科研工作。他直言,高原医学研究的“无限风光”在崇山峻岭之间,只要事业需要,他将随时背起行囊奔赴险峰。
  适用主题:共产党员的担当;楷模;英雄;家国情怀;初心与使命;奉献与牺牲;丰碑……
  学生运用示例
  有人看遍国家各个时代的模样,历尽沧海桑田,唯一不变的是家国情怀;也有人正值芳华,甘愿为了国家的尊严、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宝贵青春。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初心与使命,默默无闻发光发热,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途。功名不过半纸,但风雪却有千山。吴天一从23岁就扎根在高原,几十年如一日,用青春做科研做贡献,用自己的生命保障高原群众的生命,放弃富裕的物质换来高原工作者的健康安全。
  ——江苏省扬州市公道中学 吴正兵
  对一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即便在今天,我们仍需要更多像吴天一这样的人挺身而出,给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送去希望,在山重水复中拓出一条康庄大道。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吴天一的一生,就是这种初心使命的具象呈现。践行初心,必然意味着牺牲与艰苦。共产党员的奋斗路,中华民族的复兴路,必然要踏过无数的艰难险阻,方能迎来之后的璀璨辉煌。奋斗不止的吴天一,早已在陡峻的高原之上立下了精神丰碑,他值得全社会最高级别的礼赞。他的足迹,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追寻。
  ——夏研
  (编辑:关晓星)
其他文献
“和大熊猫一起生活”,这件听上去童话味儿十足的事,就是李德生的真实生活的写照。上世纪80年代,一首名为《熊猫咪咪》的歌曲广为传唱,也唤醒了李德生心里的梦想,抱着“为大熊猫走出困境帮帮忙”的想法,他报考了兽医专业,1994年毕业时主动申请到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工作,一干就是18年,“陪熊猫宝宝的时间比陪自己家人还长。  当时,大熊猫繁殖有三个难关——发情难,受孕难,育幼成活难,每年能有一两只新生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9年9月29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忠诚”“执着”“朴实”是重要讲话中的三个关键词。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特定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请以高中生“艾科学”的身份,为某校举行的“学习共和国英雄,崇尚科学,立志报国”演讲会,写一篇演讲
我们的心就像一个不说话的杯子,往杯子里装什么,装多少,装完后的状态如何,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摩西奶奶说:“每个人的心就好像一个空杯子,你往里面倾倒什么,你的人生就是什么。”《边城》中的主人公翠翠是快乐、单纯的象征,纵使恋人远去、祖父溘然长逝,她仍心怀期待,平静地生活。如果像翠翠一样心思单纯,那么你的杯子里装的就是糖水,你将拥有甜蜜的生活。而《家》中的高觉新饱受封建压迫,他背负了太重的思想包袱,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②吾辈生于积弱不振之中国,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周恩来,1919年)  ③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新青年》)  ④1981年北大学子欢呼游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整个燕园。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
那是一个闷热的春日,一场雷雨刚刚过去。我把车停在计价器旁,往里面扔了一个25美分硬币,湿漉漉的路面在冒着蒸汽呢。我走进当地的旧货店,准备给儿子买一件衬衫。  买完东西后,我又回到了炎热之中。我上了车,但无法把车开出来,因为所有的车都在排着队等红灯。我从车窗往外看,看见路面上有个东西。原来是一只蝴蝶,它疯狂地扇动着翅膀,却无法飛离地面,而且它正好就在一辆卡车的轮胎前面。我不假思索地从车里走出来,举起
近年来,高考作文关注时事热点,要求考生在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感受时代气象,表达责任担当。解读时事的思想内涵,成为重要命题思维。  一、命题思维  高考是时代的一面镜子,高考作文题目自然会承载丰富的时代思想内涵。近年来很多考区的作文题目,都选择当前时事为依托,要求考生深入解读,体会其写作立意的方向。  例如2020年北京卷第1题,便是由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这一时事为材料,要
一座山,辉映历史;一条路,引领方向;一种精神,照耀未来。  这座山,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滔滔赣江,巍巍井冈。在这里点燃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薪火相传的井冈山精神。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开辟了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道路,书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创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舆论,指公众的言论,即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个特定的话题或行为公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总和。  林肯说过:有了舆论支持就什么都做得成,没有舆论支持就什么也办不到。  卢梭认为:在全世界一切民族中,决定人民愛憎取舍的绝不是天性而是舆论。  周国平指出:唯有与舆论同质的俗人才会被舆论所支配。  现代社会,人人都脱离不了舆论的影响。作为青年学生,对此你有
日月的更替中,美景的漫步间,生活的琐碎里,都充满了仪式感。  日光是最美的诗句,当光辉渐落山头时,又是另一个光明的升起。羡慕三毛的流浪之旅,她曾在撒哈拉沙漠边安家。虽然生活在人烟稀少之地但心灵上却得到满足,她寂寥的时光因日出日落而变得无限充实。那是一种仪式感,一种每天都充满希望的仪式感:感受阳光的慢慢升起,点点迁移,缓缓归去。  单单观赏日出日落便可让生活充满仪式感吗?不,还要有来自内心的领悟。小
迪托马索是澳大利亚有名的跑酷运动员,在迪托马索发布的一些跑酷视频中,人们看到了他的高水准——再艰难复杂的路程,他都能够跑得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尤其是其中一个镜头,迪托马索要直接蹦到河中央的一个水泥柱子上。那是一根很细的圓形柱子,顶端仅仅够两只脚站上去。只见迪托马索在河岸快速助跑之后,腾空而起翻了个跟头,落地时刚好稳稳地站在水泥柱子上。  有人惊呼道:“天哪,你究竟是怎样做到的?这太难了。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