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力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海外赤子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N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歐洲大陆,法国是最早出现华侨的国家之一。在文化领域,早就有华侨在法国致力于中华文化的研究和法国文化的研究。据史料记载,早在1702年,就有一个姓黄的福建青年,到法国皇家图书馆,整理积存的中文典籍;其整理的资料很有参考价值,因而成为法国汉学研究比其他国家更有权威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惜这个黄氏青年后来不幸早亡。到了1920年、1921年,中国有1600多名青年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半工半读,他们当中也有人热心研究中国文化和法国文化,后来有少数人居留法国。
  不过在法国的华侨、华人中,自觉地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潜心研究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尽心尽力,不畏艰辛,并通过各种渠道,将它推向世界,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和巨大的影响的,当属法国法籍华人、高级研究院博士论文导师、山西人张馥蕊先生。


  张馥蕊(1914——?)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东王村人,1914年出生于一户农民家庭。如今的东王村位于运城机场大道的北侧,运三高速公路的西侧,东邻机场和空港新区,西邻禹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整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可是在民国时期,东王村的村民基本上都是一辈子与黄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如无战乱和天灾,辛勤劳作收获也只勉强可以维持温饱。“背靠地,脸朝天,嘴里叼着经济烟”,干活歇息时的放松状态,被认为是惬意的享受。
  张馥蕊的父亲和祖父虽是农民,却有远见而且不安于现状。他们认为要改变家族命运,必须让孩子去读书受教育,哪怕砸锅卖铁卖房卖地也在所不惜!于是,孩子一个个离开柴门走进校门,甚至走出国门,最后成为闻名遐迩的专家学者。张馥蕊留学法国,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后定居法国;弟弟张馥葵留学美国,成为著名的桥梁专家,后定居美国;另一个弟弟张馥蓉留学日本,毕业于熊本高等工业学校,是无线电电讯专家,后回国曾在山西、贵州和云南工作。张家“一门数杰”,在河东大地声名鹊起。


  张馥蕊先生后来赴法国发展,与他在北平就读中法大学密切相关。
  成立于1920年的中法大学,是在“留法俭学会”“法文预备学校”和“孔德学校”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其办学宗旨为:“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材、沟通中西文化,并注重实习,致力应用。”原为私立,1933年据国民政府教育部令,改为 “国立”。
  “留法俭学会”成立于1912年,由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张继等人在北平发起成立,并获时任教育总长蔡元培的力赞。其宗旨为“改良社会,造就新国民”。这个宗旨与中法大学的宗旨,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于是,许多家境不富裕的年轻人得到鼓励和帮助,从中法大学毕业后,即获得机会赴“民气民智先进之国”法国去留学,而成为出类拔萃的“专门人材”。
  张馥蕊先生自幼喜欢文学,尤其关注民间文学(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同时向往和憧憬外部世界,于是在山西念完省立二师附小、第二中学以后,立即报考坐落在北平的中法大学,如愿以偿进入文学院学习。在中法大学“充电”,他收获满满:不仅加深了对国学的理解和对法国文化的认识,还掌握了浅易法语和一般的西方习俗,为日后留学法国打下坚实基础。学习期间,他曾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盖世报》写了不少散文;还担任过《盖世报》文艺周刊的主编。
  张馥蕊先生自中法大学文学院毕业后,由于“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大举入侵,曾流落到大西南,在贵州省政府担任科员、在贵州邮局任邮务员。战乱及生活上的艰难,并未磨灭他对文学的兴趣爱好。他曾在当地《每周文艺》上发表几篇小说和散文,还在其他报刊上发表一些评论和杂文。
  后来,张馥蕊先生同许多有志向的知识分子一样,怀着远大理想走出国门,踏上留学之路。1947年冬,先到达英国伦敦。次年初,到达法国。随即进入巴黎大学攻读文学。
  巴黎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声名显赫。在张馥蕊入学之前,巴黎大学已有7位学者荣获诺贝尔奖。在这座环境优美、师资优秀、校风优良的大学里,宽松自由而竞争激烈的学术气氛,令张馥蕊心情舒畅,如鱼得水。他倍加珍惜,心无旁骛,发奋学习,刻苦钻研,终于在195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随后,他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特约翻译以及法国国立历史研究所的编译。从1958年开始,他在巴黎大学东方语文系任教,从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做到教授。1981年9月,他到法国高级研究院(培养博士的机构)担任研究教授、导师,直至1984年退休。
  张馥蕊先生望重士林,誉满国际。在数十年的学者生涯中,孜孜不倦地从事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堪称权威。他把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弘扬,从而扩大了中国的影响,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从研究的范围看,张馥蕊先生把中国古典小说作为研究的重点,推出了大量的著述与译作。
  中国的古典小说,在唐代获得了重大的发展,开始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文学活动。参与创作的人也逐渐增多,内容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作品主人公也由人取代了鬼神。白行简创作的爱情小说《李娃传》,就是一篇出色的代表作。作品描述名妓李娃与荥阳公子的恋情,表现李娃忠于爱情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德,揭露封建思想特别是门第观念对纯洁爱情的压制。1976年,张馥蕊先生将《李娃传》译为法文,在法国出版,使李娃美丽而动人的形象被法国人所熟知和传颂。
  同年,张馥蕊先生在法国还出版了自己编著的《宋代小说》,系统地向海外读者介绍了中国文学史第一次出现的白话小说——“话本’。散见于《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诸书中的宋代话本,以曲折动人的故事,尖锐地抨击贪官污吏,热烈地赞颂市井小民,突出地表现女性的忠贞和勇敢。《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错斩崔宁》《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等话本的故事和人物,逐渐被法国人所悉知并折服。   1986年,張馥蕊先生在法国出版了法文译作《剪灯新话》和《剪灯余话》。前者系明代瞿佑所著,后者系明代李祯所著。这两部传奇小说在当时和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剪灯新话》中的爱情小说尤为动人。如《翠翠传》《爱卿传》反映元末动乱中人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不幸遭遇,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剪灯余话》中的《凤尾草记》《秋千会记》写得也颇为生动感人。这两部传奇小说是唐宋传奇到清代《聊斋志异》之间的桥梁之作,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张馥蕊先生将其译为法文正是看到了它的价值。应读者的要求,这两部译作于1988年在法国再版。 对于清代小说的研究,张馥蕊先生动手更早。1969年,他就将《聊斋志异》翻译为法文在法国出版。蒲松龄自己用心血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光辉篇章。尖锐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昏庸,人民的悲惨;抨击了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弊端;反映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颂扬了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向往自由的愿望和行动。法国读者有幸阅读到如此辉煌的杰作,不能不归功于张馥蕊先生这个热心的媒介。1976年,张馥蕊先生在法国又出版了另一部法文译著《儒林外史》。这是清代吴敬梓写的长篇白话小说,从剖析封建社会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入手,揭露豪强劣绅的贪婪、蛮横和愚蠢,无耻文人的虚伪、迂腐和卑劣,进而抨击封建社会道德风尚的黑暗沉沦。法文《儒林外史》的出版,使法国读者从另一个视角了解中国的过去。



  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张馥蕊先生也有深入的研究。近年来,他经过艰辛努力,将张华的《博物志》和干宝的《搜神记》译成法文出版。张华是晋代有名的文学家,所著《博物志》记述异境奇闻和古代琐闻杂事,为后人研究古代文化和古典文学提供了宝贵资料。干宝是东晋时期的文史学家, 他用笔记体裁编写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书中有相当一部分富有现实意义的民间传说和世俗故事,是本书的精华。如《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董永》等,脍炙人口代代流传,对后代文学创作影响很大。如鲁迅的《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即来自《干将莫邪》,电影黄梅戏《天仙配》即来自《董永》。张馥蕊先生翻译这两部志怪小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


  张馥蕊先生弘扬中华文化,不局限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古代小说,在文学领域中的其他门类和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很高造诣和丰硕成果。1969年,他在瑞士出版了《中国历史情诗选译》,1962年在法国出版了《中国名家诗选》;1969年在法国出版了《中日战史》:1964年在意大利出版了《夷坚志论》,1975年在法国和我国台湾出版了《夷坚志通检》;1971年在法国出版了《中外历史年表》;1977年在法国出版了《五四运动史》等等。
  从研究的时代来看,张馥蕊先生对宋代的研究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因而成果也特别丰富。1962年,他在法国出版了《宋代职官》;1968年,他在法国出版了《宋代社会》;1976年,他与友人合编,在联邦德国出版了《宋代小说》;1978年在香港出版了《宋代书录》;等等。说他是研究宋代社会和文化的专家和权威,完全当之无愧。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随着全球兴起的一阵阵“汉语热”,西方世界对中华文化的兴趣、研究的热情也愈发强烈。
  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品多多,璀璨夺目。作为中国人,张馥蕊先生无时无刻不徜徉在中华文化的海洋里,吮吸着中华文化的甘甜乳汁。作为法籍华人,张馥蕊先生自觉地充当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竭尽全力,数十年如一日,发挥自己精通外语的优势,通过自己的著作,将灿烂绚丽的中华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的西方各界人士,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享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真善美,进而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永放光芒的瑰宝,真是功莫大焉!
  为此,我们向张馥蕊先生这位杰出的山西乡亲,表示崇高的敬意!
其他文献
徐繼畲研究资料  翻阅《徐继畲集》读到李守愚其人其事,恰好和刚刚读过的《醉花窗医案》有关,原来这李守愚就是医案中的李东樵,也是光绪《介休志》主纂者李敦愚的哥哥。联想到晚唐诗人韩偓《守愚》中的句子,“守愚不觉世途险,无事始知春日长。”勾连查证,也就不觉得春日漫长了。  同治五年(1866年)的十一月二十三日,晚清名臣徐继畲上折子保奏了山西的五个人,介休李守愚是其中唯一的绅士,其余四人均为在职官员。在
期刊
豆峪村  中国传统村落——山西省平顺县豆峪村,是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素有诗书继世,忠厚传家之乡风习俗。从明代万历年间恩贡,曾任河南汝阳伊阳县主簿兼署县事的刘世本;到清皇诰封武都尉四品衔刘永亨。从光绪乙亥恩科武举刘日增;到中华民国时期的诗人、教育家刘可欲及书法家张时敏等。豆峪一直以来昌武兴文,绵延不绝。  从村南龙王庙、村中观音堂、村后关帝庙等小型建筑等有关碑刻记
期刊
寻访清口村,是去探寻一个封建士子的故土情怀。  走进清口村,是去了却一个酝酿了多年的心结夙愿。  这个士子叫靳会昌,山西省潞城县(今为潞城市)清口村人,是清口村人文历史中的主角。短暂的42个春秋,他走过了一段始终于故地的轨迹,画了一个以故地为圆心的半径。  这个心结夙愿,就是能专程走进清口村,去详细观瞻靳会昌的故居,探究他钟情于故土的心路历程。  对于靳会昌,我是很有印象的。有印象的原因不是因为他
期刊
王堉故居王堉故居  2016年夏,我从孔夫子旧书网购得清末介休名医王堉的《醉花窗医案》一书。此书原为手抄本,现存于北京图书馆。该书于1961年在介休县(今介休市)被发现,后经中国中医研究所刘寿山等人句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整理,于1979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医案重新面世后受到了中医界的广泛重视,一度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浙江、山西等中医大学的学习科目。此医案不仅在中医学临床研究上有着重要的借鉴之
期刊
《还居旧图》,绘写三代帝师祁寯藻致仕回乡的情景  祁寯藻是清代中晚期的名臣贤相,世称三代帝师,他名声显赫,政绩卓著,朝野共知,官民同赞,他的行迹成为官吏学习的楷模,民间传为佳话,朝廷、巡抚、县衙在祠堂设有祭祀他的神像。  首先说官方對他的评论:  皇帝赞他“学粹品端,忠清亮直”,“始终是正派人”,死后赠太保,谥文端,人祀贤良祠。  《清史稿列传》一百七十二卷论祁寯藻日:“三朝耆老,辅导汁主,清望所
期刊
1949年9月21日,北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  在山西省政协机关上班的时候,确实有许多事情是值得长久记忆的。其中,在那出新闻、出新事、出成果的春花三月,就有一件十分重要、令人难以忘怀的大事,那就是上世纪90年代陪同省政协主席和驻晋全国政协委员一道赴京参加全国两会这件事。  每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称作全国两会,这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都极为关注、影响深远的重
期刊
人到老年多遐思,每忆昔日少年时,在那些年月的漫漫烟尘下,思绪海阔天空,却又混沌蒙昧,在有其所望或不期而遇的现实面前,或随遇而安,或随波逐流,或听天由命,不知不觉中,已成为远去的一个人生段落了。  和许多人一样,年少时,我也曾经做过大学梦,但最终破灭了。如今,每读到人们回北大、回清华或回其他什么大中小学的“回母校”文章,便有所凄然,就因为我连个小学中学的母校都没有了。为此曾记述过《我的小学》,而对欲
期刊
1929年10月11日,吴起来出生在河南省沁阳县山王庄乡盆窑村。1942年在家乡饱受日寇欺压之苦,为了活命随母亲逃难来到山西省沁县新店村,亲眼目睹母亲病死在村头,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掩埋了母亲。后被新店村好心人杨顺义收养,改名杨耀庭。  1947年10月,十八岁的杨耀庭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到华北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四旅七十一团二营四连,后整编为第十八兵团六十军一八〇师五三九团二营四连。参
期刊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入闽70周年。长江支队与共和国同龄,与时代同行,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发展史上谱写了一部随军南下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的壮丽史诗,在八闽大地矗立起一座山海交响、回荡青史、薪火相传的彪炳丰碑。  长江支队光荣入闽,展现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历史画卷。“将革命进行到底”,是毛主席为新华社写的1949年的新年献词,是中国革命处在即将全国胜
期刊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不久,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国家主席令,授予42A.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其中山西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成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使得“西沟”这个共和国史上家喻户晓的典型村庄再次成为社会焦点,而在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决战深度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西沟的历史经验无疑是新中国在20世纪整个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历史缩影。恰当其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