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氏胡椒中新的异戊二烯化苯甲酸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ouk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切叶蚁对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区的农业危害很大,然而它们并非无选择地搜掠食物,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它们选择的植物特性,通过生物测定引导分级分离法分离出许多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已从胡椒属的一些植物中分离出大量新的三萜类、异戊二烯化苯甲酸、生物碱和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WNK4基因第7外显子C1155547T变异是否与中国新疆哈萨克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相关,及该变异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对高血压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556例哈
经PCR从华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vat.japonica.)细胞悬浮液培养物中同源克隆获得4个0SCs cDNAs(BPX、BPX2、BPW、BPY)。分别将由2274、2304、2268和2340bp构成的开放读框嵌入酵母表达质粒pYES2上,在GALl启动子调控下进行表达,然后将其转入缺损羊毛甾醇合酶(erg7)的啤酒糖酵母珠GIL77中进行繁殖。对酶活性和(或)转化
目的对1个疑似Prader-Willi综合征患儿进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确诊其病因。方法收集临床诊断疑似Prader—Willi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常规G显带和高分辨染色体检查并提
<正> 泰国传统生药豆科植物大叶蝴蝶花豆(Clitoria macrophylla)用于治疗皮炎和痔疮,内服、外用均可。曾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强力α-葡糖苷酶抑制剂α-homonojirimycin (α-HN
先证者(I 2) 女,74岁.自幼发育正常.从16岁左右起,体表开始出现较小的瘤体;瘤体组织柔软,无压痛,隆起于皮面.自述因家族中有同样病史者.随着年龄增长,部分瘤体逐渐增大,最大的瘤体直径约为6 cm.无其他不适症状.因自觉影响形象而来医院就诊.病理诊断:脂肪瘤.但因瘤体组织数目逐年增加,无法根除,患者被迫放弃治疗.患者已于3年前病逝,死因与该疾病无关.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
<正> 方法:以下楼梯时疼痛的内侧变形性膝关节病患者60例(男9例,女51例,平均年龄63.5岁)为对象,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假针刺组,在各组中,对有无针灸经历者间的效果是否有差异,应
<正> 日本研究人员首次从柴油机引擎排出的废气中分离出硫芴衍生物4,6-二甲硫芴及2,8-二甲硫芴。这类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推测它们或它们的代谢物在体内作为雌激素模拟物
目的 探讨人类线粒体基因与广西巴马长寿的关联性.方法 对广西巴马96岁以上的20个老人外周血液中线粒体全序列进行测定,并与标准剑桥参考序列(Cambridge reference sequence,C
<正> 据Lancet报道,2002年5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其第一部全球传统医学战略并宣布将在非对抗疗法的治疗方面大大扩展其活动。在发布《2002~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传统
【正】 作者曾报道由各种生药饮片调制而成的防风通圣散在保管过程中由于白术的存在而使滑石染为紫红色,并且此呈色反应为白术中含有的苍术酮所致,本次对与白术呈色相关的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