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视社会现状
为保证行人安全过马路,有些城市让路人举着“谦让牌”过马路,可许多司机并不避让——尤其是当交警不在时。
《明镜周刊》报道:荷兰、丹麦、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家已经有七个城镇和地区取消了红绿灯。用眼神和手势来交流,到了路口,司机主动减速,保证行人安全通过,行人回报以感激的眼神。
让教育像十字路口的交通,用眼神达成默契,靠谦让维持顺畅,这是我们期盼的。一个真正的文明人需要从小接受正确的价值引导,但传统教育的价值引导依然紧缠着我们,一味地以道德裁判的角色用所谓的“潜规则”帮学生决断着对与错,而忽略了学生真实的想法,引导过程就成了喋喋不休的说教,成了训导,以致造成学生精神上的疲惫和行为上的庸俗。
凝视现实问题
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品行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在民主、平等的前提下,以人的主动发展为目标的教学形态——对话闪亮登场。我们欣喜地看到轻松的精神对话、快乐的情感释放已充盈在品德课堂中。然而,我国传统价值观依然在牵制、影响着我们,多渠道的信息来源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社会、学校、学生,而新的观念和规范尚未建立完善,使得学生对各种相互冲突的价值观难以抉择而倍感烦惱。教师也因引导乏力,有时不知所措,于是对话式课堂中出现了如下现象:
现象一:按图索骥——固守传统,疏离生活
【案例1】《竞争与合作》
学生分组实验:几人同时从玻璃瓶里拉出用线吊着的弹珠。教师创设情境“深井逃生”:井水逐渐上漫,每次只能从井口逃出一位,各组在最短时间内把所有珠子提出。实验后,大家众说纷纭,教师对各类解答予以简单否定,出示答案:集体生活有竞争,也要学会合作。
引导儿童对事物要有全面认识,对社会现象正确辨析,对自我正确看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品德教学的主要目标。案例中的教师过于理想化,不顾及学生合理的价值需要和多元化的价值诉求,企图用一元代替多元以实现价值教育的一劳永逸,这无异于戴着枷锁跳舞。
现象二:喧宾夺主——千人一面,远离主体
【案例2】《父母的疼爱》
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最心爱的照片。学生甲:这是我参加舞蹈比赛的照片,妈妈特意为我拍的。教师:你妈妈真好。随后,又有学生讲述了和父母去游玩的照片。学生乙:这是我五岁时,爸爸带我游泳,妈妈为我拍的。现在他们离婚了,爸爸再也不带我去游泳了。教师略顿后开始小结:每一张照片都是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学生是作为道德的主体存在的,在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课程中,不同的社会、家庭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经验,也必定导致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案例中的教师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漠视个体之间的差异,不能引发观点的交锋、思想的碰撞,没有精神的交流、视界的融合,本质上属于“同声复制”。
现象三:徒有虚名——蜻蜓点水,悖离建构
【案例3】《生活中的你我他》
辨析:农民工给城市带来的是方便还是麻烦?持前观点的只有三位学生,他们认为:小区的楼梯打扫、垃圾搬运都是外地民工做的,他们为大家提供了干净卫生的环境。其他同学认为:在饭店吃饭时,看到他们邋遢的模样就没有了食欲;乘车时,农民工拿着大包堵塞了过道……持后观点的学生“愈说愈烈”,教师“强制性”地介入:“大家对农民工有些偏见,他们为城镇建设做了许多贡献,我们不该瞧不起他们。”
重视儿童生活价值,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是教育的必要手段。以“辨析”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农民工进城”问题,教师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互动对话中得到启迪,但学生在课前没有调查、观察身边的农民工,没有体验、感受,只是基于自己的“前经验”进行品德学习,个体丧失了对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生活化积累、情感体验强化和过滤的机会,以致扼杀了学生个性的自主建构。
透视儿童思维
综上所述,教师已开始关注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但有些教师仍以成人的观点强加于学生,或用制定的行为准则来替代价值引导。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与对话的过程,何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丰富对话方式,研究对话技巧,使教师介入自然,从而培养起真正内化的、稳定的价值体系,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价值富矿主”。
审视教学出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熟悉儿童生活,寻求对话基点
儿童是带着自己原有的价值观走进课堂的,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育,都要先熟悉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观念,才能使价值引导建立在科学、有效的基础上。
【案例4】《喝水的学问》
课堂上,教师请大家喝自己最喜欢的饮料,学生牛饮般把饮料喝光。“味道如何?喝完的同学拿出小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话刚落地,就有学生惊叫起来:“怎么这么红啊?”“我的舌头绿了!”在讨论舌头的变化中,学生了解了有些饮料里有色素,对身体有害,要少喝。
教师了解学生对事物的原有认识和看法,由此确定了“聊聊饮料”的价值对话的基点,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有人工添加剂的饮料要少喝,正确补水才有利于健康。当学生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需要丰富与发展时,当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加深时,当学生的基本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有待形成时,往往是展开对话、适时引导的最佳时机。
抛砖引玉、插柳成荫——巧设对话情境,引发价值冲突
价值冲突是价值差异、价值分歧的极端表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情境,引发价值观念的冲突,从而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价值判断,建构积极的价值观。
【案例5】《生活中的你我他》
在组织学生观看校园劳动者劳动的视频时,响起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有些人不是为我们,是为钱,也让人尊敬吗?”又有学生说:“有个工人来家里修空调,别人只收50元,他硬要100元。”教师稍思考后,把问题还给了学生:“你们怎么看这些问题呢?”在激烈的小组讨论后,有的认为付出劳动应该得到报酬;有的认为,自己的父母也有工资,不然全家就要饿肚子。此时教师小结:只要是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劳动都应得到尊重。
创设学生生活中的价值困惑、价值冲突,以开放的心态,激活道德教育资源,引发与学生真实的、有价值含量的对话,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择取,既含有对价值观的“前思”,又有对价值观的“反思”,利于培养个体对周围关系世界的融通领悟能力,使其能更深刻地看待价值问题,更好地整合其价值选择并转化为道德行为。
一石激浪、如鱼得水——直击生成对话,渗透价值观念
及时捕捉并利用一切有价值的、动态生成的资源,能使教师在平等对话中进行适时、适当的引导和追问,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建构正确的价值观。
【案例6】《我帮你,你帮我》
学生争先恐后地涌向讲台,想把自己的画贴到“爱心树”上。课堂上闹哄哄的,处于失控边缘。教师假装着急地问:“我碰到了难题,谁能帮我出个主意,怎样才能又快又安静地把这些画贴好?”要帮教师解决难题,大家纷纷举手献计献策:把画交给组长后一起贴;一组一组轮流贴……在平等对话中,分享着你帮我、我帮你的快乐。
课堂中的尴尬,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珍贵资源,教师细心体会,艺术地处理,借助对话平台把课堂中带来的干扰和影响的不利因素化为积极因素,让学生在亲历中感悟和体验,从而获得一种身心愉悦的价值享受。这是对生成资源最合理、最有价值的利用。
为保证行人安全过马路,有些城市让路人举着“谦让牌”过马路,可许多司机并不避让——尤其是当交警不在时。
《明镜周刊》报道:荷兰、丹麦、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家已经有七个城镇和地区取消了红绿灯。用眼神和手势来交流,到了路口,司机主动减速,保证行人安全通过,行人回报以感激的眼神。
让教育像十字路口的交通,用眼神达成默契,靠谦让维持顺畅,这是我们期盼的。一个真正的文明人需要从小接受正确的价值引导,但传统教育的价值引导依然紧缠着我们,一味地以道德裁判的角色用所谓的“潜规则”帮学生决断着对与错,而忽略了学生真实的想法,引导过程就成了喋喋不休的说教,成了训导,以致造成学生精神上的疲惫和行为上的庸俗。
凝视现实问题
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品行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在民主、平等的前提下,以人的主动发展为目标的教学形态——对话闪亮登场。我们欣喜地看到轻松的精神对话、快乐的情感释放已充盈在品德课堂中。然而,我国传统价值观依然在牵制、影响着我们,多渠道的信息来源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社会、学校、学生,而新的观念和规范尚未建立完善,使得学生对各种相互冲突的价值观难以抉择而倍感烦惱。教师也因引导乏力,有时不知所措,于是对话式课堂中出现了如下现象:
现象一:按图索骥——固守传统,疏离生活
【案例1】《竞争与合作》
学生分组实验:几人同时从玻璃瓶里拉出用线吊着的弹珠。教师创设情境“深井逃生”:井水逐渐上漫,每次只能从井口逃出一位,各组在最短时间内把所有珠子提出。实验后,大家众说纷纭,教师对各类解答予以简单否定,出示答案:集体生活有竞争,也要学会合作。
引导儿童对事物要有全面认识,对社会现象正确辨析,对自我正确看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品德教学的主要目标。案例中的教师过于理想化,不顾及学生合理的价值需要和多元化的价值诉求,企图用一元代替多元以实现价值教育的一劳永逸,这无异于戴着枷锁跳舞。
现象二:喧宾夺主——千人一面,远离主体
【案例2】《父母的疼爱》
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最心爱的照片。学生甲:这是我参加舞蹈比赛的照片,妈妈特意为我拍的。教师:你妈妈真好。随后,又有学生讲述了和父母去游玩的照片。学生乙:这是我五岁时,爸爸带我游泳,妈妈为我拍的。现在他们离婚了,爸爸再也不带我去游泳了。教师略顿后开始小结:每一张照片都是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学生是作为道德的主体存在的,在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课程中,不同的社会、家庭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经验,也必定导致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案例中的教师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漠视个体之间的差异,不能引发观点的交锋、思想的碰撞,没有精神的交流、视界的融合,本质上属于“同声复制”。
现象三:徒有虚名——蜻蜓点水,悖离建构
【案例3】《生活中的你我他》
辨析:农民工给城市带来的是方便还是麻烦?持前观点的只有三位学生,他们认为:小区的楼梯打扫、垃圾搬运都是外地民工做的,他们为大家提供了干净卫生的环境。其他同学认为:在饭店吃饭时,看到他们邋遢的模样就没有了食欲;乘车时,农民工拿着大包堵塞了过道……持后观点的学生“愈说愈烈”,教师“强制性”地介入:“大家对农民工有些偏见,他们为城镇建设做了许多贡献,我们不该瞧不起他们。”
重视儿童生活价值,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是教育的必要手段。以“辨析”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农民工进城”问题,教师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互动对话中得到启迪,但学生在课前没有调查、观察身边的农民工,没有体验、感受,只是基于自己的“前经验”进行品德学习,个体丧失了对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生活化积累、情感体验强化和过滤的机会,以致扼杀了学生个性的自主建构。
透视儿童思维
综上所述,教师已开始关注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但有些教师仍以成人的观点强加于学生,或用制定的行为准则来替代价值引导。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与对话的过程,何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丰富对话方式,研究对话技巧,使教师介入自然,从而培养起真正内化的、稳定的价值体系,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价值富矿主”。
审视教学出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熟悉儿童生活,寻求对话基点
儿童是带着自己原有的价值观走进课堂的,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育,都要先熟悉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观念,才能使价值引导建立在科学、有效的基础上。
【案例4】《喝水的学问》
课堂上,教师请大家喝自己最喜欢的饮料,学生牛饮般把饮料喝光。“味道如何?喝完的同学拿出小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话刚落地,就有学生惊叫起来:“怎么这么红啊?”“我的舌头绿了!”在讨论舌头的变化中,学生了解了有些饮料里有色素,对身体有害,要少喝。
教师了解学生对事物的原有认识和看法,由此确定了“聊聊饮料”的价值对话的基点,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有人工添加剂的饮料要少喝,正确补水才有利于健康。当学生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需要丰富与发展时,当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加深时,当学生的基本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有待形成时,往往是展开对话、适时引导的最佳时机。
抛砖引玉、插柳成荫——巧设对话情境,引发价值冲突
价值冲突是价值差异、价值分歧的极端表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情境,引发价值观念的冲突,从而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价值判断,建构积极的价值观。
【案例5】《生活中的你我他》
在组织学生观看校园劳动者劳动的视频时,响起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有些人不是为我们,是为钱,也让人尊敬吗?”又有学生说:“有个工人来家里修空调,别人只收50元,他硬要100元。”教师稍思考后,把问题还给了学生:“你们怎么看这些问题呢?”在激烈的小组讨论后,有的认为付出劳动应该得到报酬;有的认为,自己的父母也有工资,不然全家就要饿肚子。此时教师小结:只要是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劳动都应得到尊重。
创设学生生活中的价值困惑、价值冲突,以开放的心态,激活道德教育资源,引发与学生真实的、有价值含量的对话,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择取,既含有对价值观的“前思”,又有对价值观的“反思”,利于培养个体对周围关系世界的融通领悟能力,使其能更深刻地看待价值问题,更好地整合其价值选择并转化为道德行为。
一石激浪、如鱼得水——直击生成对话,渗透价值观念
及时捕捉并利用一切有价值的、动态生成的资源,能使教师在平等对话中进行适时、适当的引导和追问,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建构正确的价值观。
【案例6】《我帮你,你帮我》
学生争先恐后地涌向讲台,想把自己的画贴到“爱心树”上。课堂上闹哄哄的,处于失控边缘。教师假装着急地问:“我碰到了难题,谁能帮我出个主意,怎样才能又快又安静地把这些画贴好?”要帮教师解决难题,大家纷纷举手献计献策:把画交给组长后一起贴;一组一组轮流贴……在平等对话中,分享着你帮我、我帮你的快乐。
课堂中的尴尬,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珍贵资源,教师细心体会,艺术地处理,借助对话平台把课堂中带来的干扰和影响的不利因素化为积极因素,让学生在亲历中感悟和体验,从而获得一种身心愉悦的价值享受。这是对生成资源最合理、最有价值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