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开展探究学习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tom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中的探究学习是“教师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法”,主要的特征体现为“活”和“动”.“活”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口、动手、动脑.探究学习能培养学生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学习习惯,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教给探究方法,开启探究大门
  1. 大胆猜想
  在数学世界里,猜想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数学事实首先被猜想,然后才能证实.”在探究性学习中,鼓励学生合理、大胆猜想,然后针对猜想进行探究、验证,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有些学生可能会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影响,会猜“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3、6、9的数”.接着出示一组数:13、23、26、29、49、46……学生发现这些个位上是3、6、9的数都不能被3整除;而另一组数:12、15、36、39、42、45……个位上不是3、6、9的数反而能被3整除.这样,通过猜想揭示矛盾,造成学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为什么后面这一组数都能被3整除呢?学生又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猜测探究,如果学生出现探究瓶颈,教师可适时指点迷津,引导他们从“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去进行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2. 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是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的模式是:提出问题——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现在的数学课本中的动手实践活动的例子很多.我在上“三角形的面积”中,让每个学生带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先出示问题:1.你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什么图形?2.有几种拼法?3.拼成的这些图形的面积会计算吗?4.如果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普通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5.三角形的面积应该怎样算?课中,先单独拼一拼,再小组合作交流,最后,每个小组汇报有几种拼法,并顺利解答以上问题,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3. 学会转化
  转化是把未知变为已知,化难变易,把复杂变为简单的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教学中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例子是很多的.如在数的运算中,都是把小数乘法、除法转化成整数乘法、除法,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等;在几何知识中,都是把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等推导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进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4. 合作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交流,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探究, 乐于交流,互相质疑,激活思维,合作解决问题,课堂呈现出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 学生的学习就会不断取得成功,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 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也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时间单位的换算”时,我出过这样一道判断题:2.45时=2时45分,大约有一半的学生认为是对的,我并没有作简单的判断,而是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更加深入了.
  二、挖掘教材因素,提供探究材料
  探究如果没有具体的材料来“活化”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迁移以及技能的形成都成为空谈.皮亚杰曾经说过:“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构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突破教材的局限,变传递结论为发现真知.”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先不是直接引导学生通过画、剪、拼、量等操作来得出相应的结论,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试着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把圆转化成长方形?”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探索“如何转化”的学习中,并热烈讨论,大胆尝试,独立操作,积极思考……这样可使学生获取知识、拓展思路、培养思维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得以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处理教材,将定论式的内容变为探究式的内容,将封闭式内容变为开放性内容,为学生提供探究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活跃运行的状态.
  责任编辑 罗峰
其他文献
思科公司Packet Tracer突破了网络设备的局限性,使学生在最普通的计算机室就能模拟整个网络的搭建应用,只需安装简单的软件就能得到整套网络设备的实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电脑上做实验,甚至可以将实验室“搬回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网络实训能力。  1. Packet Tracer主要功能简介  包括模拟网络搭建、模拟网络应用配置和检测、网络应用考核。  2. 基于Packet Trace
教育环境,既是教育系统的要素之一,也是对学生成长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教育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本文所指的教育环境,只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各种客观条件和教育因素。教师必须认识到: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有一个优美、现代的“硬件教育环境”,更需要一个和谐、健康的“软件教育环境”。本着培养人才的目标,教师更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
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优势和成就已经得到了证明,但如要取得更大发展,它们应该在公司治理上多下功夫。
“疏于思想,苦于设施,惑于升学”,这是多数中学音乐教师的苦恼。据调查,由于升学的需要,很多学校的音乐教育,在时间、资金投入、思想指引等方面,还不足学校教育总体投入的5%,而这样一种现象的存在,必然导致学生对音乐学科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从而影响到音乐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学生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喜欢唱歌,但不求唱好,更不求能独立自学;喜欢听音乐,但不求深刻理解,更不求深入地进行审美评价;喜欢演奏乐器
如今,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盛行,在这样的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高地追求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效果的最大化。而虚拟学习社区依托计算机网络虚拟时空进行教育、教学,己经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专著,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在《伤寒论》理论教学中,如何突出张仲景辨证论治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研究张仲景的临床思维方
红歌,是红色歌曲的简称,是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革命歌曲,包括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思想健康精神进步的歌曲。从2007年“中国红歌会”举办以来,它以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席卷全国,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以“红色经典”的潮流进入校园,教师开始关注红歌,学生开始习惯红歌,接受红歌成了一种教育新趋向。  一、传授音乐知识的教学功能  1. 优美的旋律  旋律
对消痔液进行了药理、毒理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其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功效,且毒性较低,低为临床用药是较安全的,可以长期应用。
2003年1月15日接报告,某部新兵营新兵发生11例水痘病人,9人住院.经调查核实,确诊为水痘暴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