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烦恼是因为想太多了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l1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4岁的小艳,是我的工作伙伴之一。她做事很积极,人也很甜美,和她一起工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然而,当我进入她的QQ空间时,我看到她的另一面。
  她常在烦恼一些事情,比如男友对她说的某一句话,或同事对她的某个似乎不太友善的举动,或自己讲错的一句话,或某件事似乎没做得很好……
  有天,她写着:“明明知道这样做没用,但就是一直在烦,好烦,好烦……”我那天大概也太闲,忍不住留言给她:“嘿,送你一句话消除烦恼,那就是,别太在意自己的烦恼。”
  我年轻时,也跟她一样,有好多烦恼。
  烦恼男友不够爱我,烦恼自己将来会不够有出息,烦恼明天的新工作可能会无法胜任,烦恼别人不是真的喜欢我。
  其实那个时候,客观来看,该烦恼的事情实在没有现在多,做的事也比现在少很多。
  后来我总结,一个人的烦恼和行动力成反比,你越有行动力,你就比较不会烦恼。
  烦起来,会不由自主地有点抓狂,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但为了不要让这个烦恼去引燃或制造其他的烦恼,我还是会浇自己一盆冷水,说:“不要太在意自己的烦恼。”
  有时候这句话会变成:“不要太在意自己的痛苦。很多痛苦是因为想太多了。”
  根据我个人统计,事实上,人生真正值得烦恼的事,不会超过5%,我们的烦恼大部分属于庸人自扰。我的分析如下:
  有的烦恼是自找麻烦——比如他到底爱不爱我,他们是否真喜欢我。
  有的烦恼是杞人忧天——比如地球会不会毁灭,天会不会老死。
  有的烦恼你现在烦也没用——比如会不会有地震、海啸,明天已确定的旅行会不会碰上大塞车。
  有的烦恼你只能听天由命——比如你买的那只股票会不会涨,彩票会不会中奖,物价会不会上涨。
  有时花时间烦恼不如花时间努力——比如考试会不会过关,企划案会不会获得青睐,比赛会不会赢,退休时会不会有足够的退休金。
  有的烦恼非常细微——明明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却当大事来折腾。
  总之,与其烦恼不如学会解决问题。我确实看到很多很会烦恼的男人女人,这些人都是悲观者。
  他们如果能因为烦恼而变得谨慎,那么也有好处,人生会少一些失误。但大多数的人,都是一烦就躁,一躁就误事,还误了人际关系。
  多数女性还比男性多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情绪泛滥。我常看到有些女人,只为了别人讲的一句不顺心的话,记恨了终生。很烦,但烦并没有使她往正确方向去。
  我也碰到过一位因为医生说她已到中年所以得了干眼症的贵妇,当她伤心地向我倾诉时,我真的很想建议她,是否也该看看精神科。干眼症?我早就有了,又不是绝症!
  要烦恼前,请先想想值不值得烦恼。情绪泛滥,铁定是烦恼的头号杀手。
  (邱宝珊摘自《家庭主妇报》2014年12月2日)
其他文献
一张铮乘一路公共汽车从前门大街站下车后,看了看手腕子上带着的十九钻上海牌手表,便大步流星地向不远处的全聚德烤鸭店奔去。张铮是北京市公安局刑侦处处长,一米七五左右的
北京雍和宫原为雍正皇帝的行宫,后乾隆登基后将其改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那是公元1744年。宫改庙是个很值得纪念的事,从此雍和宫就成为了中央政府联接蒙、藏地区的纽带和桥
随着部队建设的发展和部队后勤财务工作的规范化、秩序化不断深入,对外有偿服务工作中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日益显现出紧迫感和必要性。对外有偿服务是指部队各单位经过批准,在保
财力结构科学与否影响后勤保障力的形成与提高。着眼加快转变空军保障力生成模式,应以加强财力资源规划计划、完善预算制度为重点,以优化生活费结构、压缩行政消耗性经费、加
1900年,美国学者A.E.Wi nshi p做了一项研究,对一个有信仰的爱德华兹家族和一个无信仰的马克·尤克斯家族200年来的历史进行了对比统计,发现了令人震惊的结果:爱德华兹家族,
因工作原因,经常会有身居各地,不同单位、不同职级的战友咨询转业安置之事。不论是主动想走的,还是被动离开的,在面对未来时,都不乏心存担忧,少了些自信和坦然。他们担忧所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推进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一项及其庞大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国家和政府,又牵扯军队和地方,主体多元,利益交叠,关系复杂。实践证明,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式发展无论是照搬以往军
2003年3月,美国东部时间19日16时(巴格达时间20日零时),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尼特急匆匆地跑进布什的办公室,他搞到了萨达姆及相关高级领导人员将要召开秘密会议的时间
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读到了由李延国和李庆华合著的抗日题材的历史反思型报告文学《根据地——共产党人不能忘却的记忆》。作品应时而出,以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