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金融发展状况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moo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内蒙古借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的机遇,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后发优势,实现了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GDP总量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连续跃过几个重大台阶。站在了较高的发展平台上,与此同时,金融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金融业体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规模和存贷款总量增幅很大。内蒙古经济金融近几年的高速增长被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和媒体称为“内蒙古现象”。更有部分学者将内蒙古经济金融发展称之为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珠江三角洲模式”、“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后的又一个发展模式,即“内蒙古发展模式”。
  
  一、内蒙古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进入“十五”时期以来,内蒙古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量由全国的后列进入中列,在全国的位次明显提高。2000年,全区生产总值为1539.12亿元,位于全国第24位。西部第5位;人均生产总值仅为6502元,居于全国第16位,西部第2位。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为9725.78亿元,较2000年增长531.91%,位于全国第15位,西部第1位,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6%提高到2.58%。2000-2009年,内蒙古经济增长了2.66倍,年均增长17.6%,增速快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从2002年开始,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跃居全国第1位,此后8年,GDP增速蝉联全国之首。内蒙古以占全国1.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58%的经济总量和3.85%的经济增量,经济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蓝皮书》显示,2007年内蒙古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10位,西部第1位。其中产业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环境发展竞争力以及宏观经济竞争力等4项二级指标居全国前列。
  


  


  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内蒙古的资源拉动型、投资带动型等特色经济的发展在拉动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作用十分明显。
  内蒙古抓住了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对重化工业产品需求旺盛的机遇,以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资源的延伸加工,能源、化工、冶金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到2009年,全区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503.31亿元,较2002年增长685.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400.45亿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028.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38%。目前,内蒙古已成为全国大型煤炭基地、电力基地、重化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基地。产业集中度提高明显,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与农畜产品加工这六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内蒙古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9年实现利润653.17亿元,是2002年的17.52倍,年均增长76.7%,快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以上。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内蒙古是典型的投资驱动型经济,投资增长率连续多年高于经济增长率。2002-2009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7297.83亿元。200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5.0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2%。到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64.7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6.75%。从支出法核算的地区生产总值看,近几年投资(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稳定在70%以上。近年来内蒙古通过多元化的引资,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十一五”的前两年分别完成投资3300亿元、4400亿元,2008年完成了5600亿元,3年累计完成了投资13000亿元。2002-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41.2%上升至76.75%,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42.52%下降至29.36%。2009年,全区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7380.57亿元。同比增长3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5.31亿元,同比增长19.2%,增速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14.6个百分点。
  


  


  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内蒙古经济运行质量也明显提高。作为政府增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手段之一,地方财政总收入2009年达到1378.12亿元,是2002年的10.37倍。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6051元提高到2009年的15849元,增长161.92%,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1.9%,收入在全国的位次上升到第9位,在西部由第8位跃居到第1位。农村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2000年以后,中央高度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充分调动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2086元提高到2009年的4938元。增长136.72%,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3%。收入水平居全国第12位,连续6年居西部第1位。
  总体看,内蒙古经济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上升期,其资源拉动型经济、投资带动型经济等特色经济的发展共同拉动了全区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蒙古经济在发展中也存在结构性问题与不和谐因素,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同志指出,内蒙古经济增长是在低水平上的高速度,欠发达地位没有改变,成为经济繁荣背后的隐忧。
  
  (一)产业发展不协调
  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唱主角”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变。2009年,全区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29.02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101.39亿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695.37亿元,增长15%。2002-2009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6.9%下降至9.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2.1%下降至38%,而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1%上升至52.4%,第二产业不但增加值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速也快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从工业经济内部结构看,轻重工业发展不合理。多年来,内蒙古轻工业和重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一直在20:80左右。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中只有能源、农畜产品加工和冶金中的钢铁“两个半产业”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三大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也始终在70%-80%,特别是煤炭工业对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利润的贡献率在2009年更是分别达到25.1%和55.7%,而其他产业的整体实力相对较弱,产业多元化水平较低,不利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二)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与科学发展要求不协调
  从经济增长方式看,资源型产业在自治区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依靠资源消耗和较为粗放的增长方 式没有根本性改变。在资源开发利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把配置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唯一条件,部分企业甚至利用资源转化政策,圈占资源,转手倒卖,资源利用率大大降低:二是资源配置过度集中于煤化工和电力行业,资源配置环节的扭曲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掠夺性开发,采富弃贫、采厚弃薄、采主弃辅等资源浪费严重;四是资源性产业对非资源性产业的挤出效应,致使非资源性产业发展缓慢;五是节能减排的压力增大。虽然2009年我区污染物减排12个盟市首次实现全部“双降”。二氧化硫排放量139.88万吨,下降2.2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7.85万吨,下降0.55%,首次超额完成了2009年全区确定的减排目标,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压力依然较大。节能减排是刚性任务,我区资源型和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从需求结构看,投资需求的增速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大于消费需求和净出口需求,且呈拉大趋势。
  (三)经济增长与人均收入发展不协调
  从收入结构看,居民收入增速相对慢于经济增速,即使在收入主体内部,也存在着不平衡性,社会居民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城镇居民收入增量远远大于农牧民收人增量。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0.7%,是1990年的近10倍。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1%,低于全国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明显滞后于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速,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已由2002年的2.52:1上升至2009年的3.21:l。目前。全区仍有80万城镇低保对象,113万农牧区贫困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8%左右。高经济增长与低收入增长并存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也不利于促进消费的增长。
  
  三、内蒙古金融发展基本情况
  
  与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同,近几年内蒙古金融业发展良好,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行平稳,存贷款高位运行,利润增幅不断扩大,不良贷款大幅“双降”;证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机构各项指标连年创历史新高;保险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市场主体快速增加,保费规模不断扩大,行业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一)机构发展情况
  1 银行业金融机构。2009年内蒙古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4549家。比2004年增加2066家,增长120.19%。从业人员74809人,比2004年增加35579人,增长90.69%。资产总额达到10609.15亿元。比2004年增加7418.15亿元,增长232.47%。
  2 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2009年,内蒙古有境内上市公司19家,较2004年减少4家。全区共有法人证券公司2家,下辖营业部55家,期货公司1家,营业部4家。
  3 保险业机构情况。2009年。全区共有25家省级分公司(财产险省级分公司13家,人身险省级分公司12家);是2001年的6倍(2001年全区共有4家保险公司,其中财产险公司2家,人身险公司2家),已开业保险分支机构1701家,是2001年的5倍;全区保险从业人员67704人,是2001年的4倍,竞争发展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二)金融机构运行特点
  1 各项存款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09年,内蒙古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373.70亿元,比上年增长32.06%,是2002年的4.83倍。增速超过全国增速4.3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贷款余额629252亿元,比上年增长38.97%,是2002年的3.81倍。2009年,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利润(税后)151.66亿元,同比增长37A9%。不良贷款余额250.30亿元,比年初减少1892亿元。不良贷款率4%,比年初下降2.08个百分点。
  2 证券业规范健康发展。2002-2009年,内蒙古证券市场稳定发展,证券机构经营稳健,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盈利能力较强,市场融资功能逐步增强,资本市场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上市公司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不断增强,一些行业龙头公司在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人等方面成为推动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09年末,全区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总额427.16亿元,其中上市公司成立至2004年累计募集资金206亿元,2004年当年募集资金1.4亿元。全区证券机构经营取得良好业绩。辖区证券机构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2009年末,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68.50亿元,较2004年末增加59.86亿元,增长692.82%:托管市值351.30亿元,较2004年增加315.1亿元,增长870.69%。目前,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上市公司、证券期货公司诚信意识不断增强,长期以来治理结构不完善、关联交易不透明、信息披露不主动等问题得到显著改善,加之证券监管部门分类监管等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改进了内蒙古资本市场的形象。
  3 保险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09年,全年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1.31亿元。全国排名第23位,西部排名第5位,同比增长2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增速全国排名第6位,西部排名第5位。是2001年度全区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7倍。累计赔付支出57.02亿元,同比增长31.03%,也是2001年度全区各保险公司赔付支出的7倍。保险功能不断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逐步提高。保险业总资产293.22亿元。较年初增长20.54%,保险业整体实力稳步增强。保险密度710元,较2001年增加607元,保险深度1.77%,较2001年上升0.17个百分点,保险对国民经济的渗透能力进一步增强。
  4 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金融业不断发展。伴随着经济的起飞,内蒙古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一是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全区累计引进金融机构30多家,地方性金融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包商银行在区内设立7家分行,区外宁波、深圳和成都设立分行,资产已达800亿元,正在向全国性商业银行发展。呼和浩特商业银行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增资扩股后更名为内蒙古银行,增资扩股到8,6亿元,成为省区级区域性银行。目前,46家全国性和区外金融机构在内蒙古自治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全区共有地方金融机构110家。中国保监会批准我区组建地方性财产保险公司,目前正在筹建中。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层次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已经形成,成为扩大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支撑。二是金融改革有序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09年末,全区已经组建6家村镇银行、l家贷款公司和2家资金互助社,已批准设立249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达152.2 亿元,覆盖了全区90%以上的旗县区。
  
  四、内蒙古金融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与金融互动之间长期存在的不协调性短期内仍将存在
  当前,我区支柱产业产能过剩严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重点行业经营状况尚未明显好转,产品产销率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仍在低位徘徊,全区进出口贸易仍未走出低谷。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行业健康建设发展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对钢铁、水泥、煤化工等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实施信贷禁入,因而使部分企业面l临的形势更为严峻。据调查,2004年以来全区六大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同比增长较快,在企业经济效益未同步快速增加的情况下,存在不良贷款反弹的风险。近年来内蒙古煤炭、电力、交通等行业投资较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部分行业投资已接近饱和,下一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可能呈边际递减趋势,又可能造成重复和低水平建设。
  
  (二)资本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化程度较低,服务地方经济功能不强
  2009年,内蒙古有境内上市公司19家,总市值2366.90亿元,仅占全区GDP的24.40%,证券化率远低于72.36%的全国值。目前,上市公司总数已退居全国第27位,与自治区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不相适应。全区共有证券公司2家和期货公司1家,机构数量近5年没有变化。投资者开户数量不到59万户,其资产规模、业务收入、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在行业内不具有任何优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化加剧,创新能力不足。多年来,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仍然存在。新股发行上市进度缓慢。上市公司再融资能力不强。上市公司后备资源匮乏,发展后劲不足。辖区部分上市公司内控薄弱’连年亏损,风险因素正在逐步积聚。2家法人证券公司营业网点少,主要利润来源于经纪业务,盈利模式单一,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行业自律观念不强,违法证券交易的发现、处理机制还不完善,机构之间恶性竞争等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一些地区非法证券活动时有发生。
  
  (三)保险业发展中一些风险因素值得关注
  2009年,区内财险公司应收保费率和人身险退保率风险因素依然存在。从市场整体看,保险结构不平衡,人身险业务发展在增长速度、规模、全国排名等方面长期慢于财产险业务,结构优化的动因单一。保险行业在行业自律、市场竞争和风险管理方面长期存在一些问题。
  
  (四)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信贷结构不尽合理
  一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滞后。目前内蒙古银行业的主体仍然是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地方商业银行发育滞后,地方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均属空白,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缓慢。二是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不相适应。从存贷款情况看,2009年,全区人民币存款余额占全国比重为1.40%,居全国第23位: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全国比重为1.57%,居全国第22位,人均存贷款为全国人均额的75%和80%。从证券业看,全区上市公司总市值占全国的比重偏低,直接融资工具尚未充分利用,融资产品创新有限。2001年以来,全区间接融资占比90%左右,直接融资占比仅为10%左右。从保险业看,全区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偏低,其中保险深度仅为1.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金融相关率看(贷款余额与GDP之比),2000-2009年全区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均低于1,而全国金融相关率基本维持在1的水平,说明全区金融资产增长低于国民财富增长,同时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规模呈缩小趋势,部分旗县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县域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导致县域信贷产品单一,难以满足农牧区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同时,县域资金外流严重,加剧了信贷资金供求矛盾。2009年,全区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7.38%,低于全区7.77个百分点:县域金融机构贷款占全区的比重由1996年的37.97%下降至24.24%。四是信贷结构不平衡,表现为“四多四少”,即中长期贷款多,短期贷款少;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多,其他行业贷款少:大中型企业贷款多,小企业贷款少;呼包鄂贷款多,东部五盟市贷款少。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
其他文献
一、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    (一)粮食总产量变化  1949年以来,河北省粮食总产量呈现出在波动中增长的态势,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从1949年的469.5万1吨先后登上了500万吨、1000万吨、1500万吨和2000万吨4个台阶,1994年总产量又超过了2500万吨,达到了2523.5万吨。期间,河北省粮食产量经历了三个稳步增长时期,两个下降时期,一个徘徊时期和一个波动增长时期
我院自2007-01/2007—06对76例ICU疼痛躁动患者观察与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浅谈护理体会如下。1 ICU患者疼痛躁动原因分析1.1自身严重疾病的影响严重创伤,自身疾病的疼痛,患者
目的:了解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5例APP患者第2、7天血清IgG、IgM、IgA、C3、C4五项体液免疫学指标,并选17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
2007—01/2007—06我科共进行了132例膝关节镜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0例(45.5%),女72例(54.5%),年龄10~71(平均38.3)岁。半月板损伤38例,交义韧带损
摘要:近年来,网络媒体成为“第四媒体”,由于其无独立新闻采访权,长期靠无偿转载报业企业新闻信息产品支撑自已的内容建设,双方冲突加剧。本文通过对转载过程所构建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合作的均衡条件,并提出具体合作方式。  关键词:转载 博弈论 纳什均衡 合作    传媒业所经营的是凝聚了人类创造性劳动的新闻信息产品(包括评论、述评、通讯、消息、文章、图片等),其受著作权法保护。新闻信息产品的使用具
近年来,我国非正规金融爆发式增长,其未来如何规范发展引起了大家的普遍讨论。本文从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对接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我国非正规金融的未来发展之路一与中小银行对接。    一、我国正规金融发展的现状    非正规金融,是指货币金融当局及统计核算部门未观测到的金融活动及相关的金融组织、市场等金融要素与运行机制。一般而言,它是零星分散的,是针对有组织的金融中介或有
摘要:本文利用河南省第二次普查获得的数据,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区分布及从业特点研究,发现河南瘩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省外转移有下降的趋势、以东部为主的转移有所减弱、“离土离乡”模式有所改变等,这些新特点的出现一方面反应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也随之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一、河南农村劳动力现状 
一、内蒙古目前农村集市概况    农村旧有集市贸易在内蒙古农村一直有着广泛的存在基础,并在促进和调节着农村市场商品流通;虽然它在活跃地方经济发挥过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是它们与国家要求达到的文明集市标准还有相当距离。内蒙古自治区农村旧集市的落后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卫生环境较差。内蒙古自治区绝大多数现存的农村集市市场卫生环境由于历史的、经济条件的、管理制度和地域偏僻等方面的原因,呈现“脏
摘要:本文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00—2007年中国与其主要的26个贸易伙伴国的貿易流量聚合数据,分析中国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的经济影响和意义。并且运用2007年得到的横截面模型评价中国同其贸易伙伴间的双边贸易潜力,特别就如何发展与东盟地区的贸易提出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
随着现代化办公理念以及办公技术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子档案管理。加强对于事业单位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和分析,对于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