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装帧设计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编辑迫切需要解决与设计师的沟通问题。作为图书项目的负责人,编辑理应在图书装帧设计沟通的过程中,重视自己的角色,加强主动、准确提供信息的意识,尽可能通过有效的沟通将自己的需求传递给设计师,为实现良好的设计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图书装帧设计;角色分工;沟通;设计要求;编辑能力
时至今日,装帧设计对图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图书的装帧设计过程中,编辑与设计师之间的沟通问题似乎一直存在。如何在具体的图书项目中,基于对项目全面且深入的掌握,提供足够且相对具体的信息,尽可能地加强与设计师的沟通,是每一位编辑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有时可能还有作者或其他角色参与到图书装帧设计的过程中,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所以本文谈论的沟通双方,专注于编辑与设计师两方。那么,编辑与设计师各自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就笔者自身的经验与观察而言,在沟通的过程中, “主动出击”、带着需求而来的编辑负责提出相对具体的要求;接到“信号”的设计师则充分理解、消化编辑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己的专业经验与设计实力,作出视觉上的呈现。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理所当然的角色分工之下,种种细微的功能错位导致双方沟通不畅。一旦设计师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不合乎编辑或者作者的要求,这两方就很容易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这个设计师水平不行,所以设计的封面不好看。
由于本文的探讨立足于编辑的角度,所以暂且不谈设计师水平的高低。本文关注的是:从设计沟通的逻辑出发,编辑的需求是基础,那么编辑与设计师哪一方的角色更重要,哪一方在初始就决定了结果的走向呢?
二、对装帧设计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编辑
编辑与设计师的不同角色延伸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本书装帧设计的效果,谁起决定作用?是设计师吗?
大概很多行外人士甚至编辑都会毫不犹豫地给出结论:当然是设计师啦!装帧没计的方案可是他们做出来的。
当真如此吗?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编辑,笔者要说:从逻辑上讲,编辑才是起决定作用的一方。
客观来讲,谁对一本书的了解最全面、最透彻呢?不用说,肯定是编辑。不管是一本书的策划编辑,还是被安排负责这本书稿的责任编辑,在仔仔细细阅读了书稿全文、与作者多次沟通之后,都会比其他人更了解自己的这个项目。以笔者所在的法律专业出版领域来说:这本书的市场在哪里?是写给谁看的?是有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的专业人士,还是初入行的业务小白?又或是几乎完全不懂法律的人?
这本书的整体行文风格如何?是正襟危坐、一本正经?还是通俗易懂、活泼跳跃?又或者如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
作者的個人喜好与图书类型及相应的市场定位是否契合?
以上不完全列举亦无法完全列举的这些与图书(或书稿)本身息息相关的信息,与装帧设计同样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读者群体(市场定位),对装帧设计有着不同的喜好;有自身行文风格或者特定气质的书也应该配以与之相符的“外套”。试想一下,一本解析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案例的图书,配以色彩亮丽且有卡通图案点缀的封面,会不会让人大呼意外?这个例子当然过于极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但笔者想要表达的无非是:编辑对一本书的整体把握,与他对这本书的装帧效果的设想是一脉相承的,而这两者间的唯一桥梁,就是编辑把自己的理解与期许,通过有效的沟通传递给设计师。如此,设计师才能了解应该朝哪个方向发挥创意,而不是在面对信息缺失、信息错位、信息冗余时无所适从,只依靠自己的理解去设计。
有的编辑可能会问:设计师本来不就应该了解书稿的内容吗?听说一些大师为了做一个好的封面设计方案,会通读书稿甚至研究很久。为什么到了我的书上,设计师就不能深入了解一下书稿?
还是以笔者所处的法律专业出版领域为例,大多数专业图书的内容都是比较艰深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寄希望于艺术专业出身的设计师花费大量时间去阅读书稿全文,是不现实的(设计师可能理解不了书稿或者出现理解偏差),更是事倍功半。以我们当下普遍的出版节奏,在单本书上,设计师思考与研究设计方案的时间其实是比较有限的。此时,编辑调动专业素养,发挥自己的总结、阐释功力,岂不是更有利于设计方案早日出炉?
如果编辑未提供有效信息或者并未花费多少气力沟通,封面效果却还不错,那就只能说有“运气好”的成分了。当然,这里的运气好也是有区分的。有的是纯靠运气,比如说设计师理解的点刚好与图书的整体气质和读者群体契合,又符合当下的图书设计潮流。有的则是经过长期的合作,编辑已经很了解设计师在某个领域里经验丰富、行事成熟,便习惯性地将自己的图书项目委托于他。
但这位“好用”的设计师本身,其实就是编辑的“好运气”!
三、编辑修炼自身的有效途径
行文至此,既然本文已经强调了编辑在设计沟通中的关键作用,那么编辑该如何通过自身的修炼,增强装帧设计方面的沟通能力,致力于更好的设计效果呢?笔者从自己有限的经验与观察出发,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探讨。
1.了解自己的书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往往成为编辑与设计师沟通时的第一个障碍。当编辑把设计单发给设计师时,设计师往往希望编辑给出相对具体的设计要求,如前所述,编辑给出设计要求的前一步就是对自己的图书充分了解。但有时,编辑似乎无法把自己看过的书稿转化为“了解”,再转化为“设计要求”。面对设计师的询问,编辑往往会抛出图书的内容简介或者目录,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描述。这里的无法,一方面囿于能力的欠缺,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意识的缺乏。此时,笔者想再次强调:封面设计效果的优劣,起决定作用的是编辑。
如果图书由策划编辑自己来负责,那么编辑就“理应”了解自己的“产品”了。毕竟作为策划者,从观察市场需求到落实为具体的策划切入点,从诞生一个有意思的想法到寻找合适的作者付诸实施,从接触作者的部分文字到跟进全部书稿顺利交付……不管这本书是通过怎样的合作方式策划而出,策划编辑都是最了解也是最应该了解市场需求与书稿内容的那个人,自然就应该承担起向设计师传递有效信息的重任。 如果是被安排处理某本书稿的责任编辑呢?责任编辑,顾名思义,就不应该是个只看稿子的人,而应该对自己处理的书稿或者说要出版的图书有整体性的把握。与设计师沟通装帧设计的方案,自然是责任编辑的工作内容之一。所以,对承担责编工作的编辑来说,是“应该”了解自己手头的书。如果做书的经验有限,对策划的过程也不甚了解呢?那就需要就书稿文字内容之外的部分,充分向策划编辑询问,在掌握一定量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设想,与策划编辑先行沟通,获得大方向上一致的设计要求后,开启与设计师的沟通。
2.通过多种渠道的“描述”向设计师传递自己的需求
在沟通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最要紧的就是编辑的“描述”。通过描述这个载体,编辑将设计要求传递给设计师。这里的描述,并不一定是语言(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而是有着更丰富的渠道。
语言描述肯定是最基础和最常见的。总的来说,编辑应当用尽可能地通过具体、客观与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需求。比如说,想要多大开本(是小巧趁手一些,还是内容多、开本大等);想要什么样的色调或者配色(冷色调或暖色调,深色还是浅色,红白搭配或蓝黄搭配等);读者群体是哪些人,面对这些人的市场,什么样的风格更合适(活泼可爱、严肃深沉、素净、对比鲜明等);希望封面上用到什么样的元素(能够代表校园、法庭、交通运输、某类特定人群、某种特定关系,等);可能用到什么样的特种材料或工艺(用特种纸,采用专色、烫色、uv等工艺);作者有什么特定的要求等。描述之后,设计师可能会基于自己的专业原则和素养,对其中的一些要求给出不同的甚至否定性意见,比如不合乎当下审美规则的配色与元素要求,不符合专业水准的作者喜好等,进行合乎专业审美的调整。然而,哪怕初次沟通不甚完美,最起码双方之间有了一次良性的互动,在有来有回的沟通中不断优化彼此的判断,编辑亦由此而增加经验、提升审美水平。
若单纯用语言并不能非常到位地描述编辑的需求,就可以图文并茂。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举例子,通过走访书店、大量浏览网店获取符合市场前景、编辑理解的图书封面效果,然后把心仪的效果图保存下来传给设计师,辅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讲清楚自己觉得这个例子的可取之处,是相中了市场效应?配色?还是结构?又或是整体的氛围?
这里笔者想给出一点建议:举例时,千万不要拘泥于同类书。以笔者所在的法律专业出版领域为例,不少编辑在举例时喜欢提供本社或者同类型出版社的同类型图书的封面。这当然不是不可以,而是由此会局限自己的眼光。并没有谁规定法律类图书的封面一定要长什么样,所以我们的视野可以更开阔一些:其他社科领域的图书呢? (如经济、管理、心理)科技类的图书呢? (尤其是科普类图书)文学类的书呢?甚至是偶尔得之的其他非图书装帧的平面设计作品,只要其中有自己需要的设计元素,都可以拿来提供给设计师。
3,编辑学习描述的几种方法
在基本出版流程要求之上,每个编辑做书的风格有所不同,自然也有不同的描述方法,也一定有很多不同的学习途径。就个人的学习经验而言,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
一是向有经验的编辑学习。最快捷的方法当然是向社内的前辈们学习。每个出版社都有令普通编辑们景仰的“大神”级人物,这些编辑的优秀产品不光内容扎实,相应的外在美也是必不可少的。经过多年历练,优秀的编辑对如何与设计师沟通,已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可能是深入了解某类图书的市场,知道怎样的装帧设计才是读者和书店的最爱;也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市场品牌,对装帧设计有独树一帜的理解;又可能经过多年的磨合与搭配,早就有了相对固定合作的设计师,成品往往能得到各方的认可。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社外的编辑取经。比如,笔者曾参加了做书公众号组织的“从0到1做一个出版品牌”的活动,当时做书邀请的是甲骨文、新民说这两家出版品牌的品牌负责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甲骨文品牌创始人董风云在现场讲到, “我跟他(设计师)合作的所有这些……你爱没计成什么样子就设计成什么样子,这可能跟行业里面大多数人都不太一样”, “我们是设计师主导一切,然后我们会明确一些设计理念。比如我们设计一本讲冷战的图书封面,设计师毕竟不是编辑,有些内容并不是太了解,如果把它设计成刀光剑影就不对了。我告诉他这是冷战,主要是意识形态中的冲突。我只管防止他犯这种内容上的原则性错误,至于技术上所有的问题我都不干涉,完全由他主导一切,包括色彩、字体、字号等”, “所以我觉得一个编辑不仅是一个编辑,还要做一个思维和創造力的激发者和释放者。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是一个创意活动,你首先得让自己释放,让你周围的人释放,让你的东西变成一个有创意的东西”。
这些话令笔者感触颇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编辑对设计师的绝对信任,编辑对创意的重视、对创意氛围的培养,以及编辑应该让设计师领会到自己想要的设计理念。如今,我们能很容易地从书架上认出甲骨文品牌的作品,因为装帧设计的风格太突出了。虽然这种设计风格有人喜欢有人难以接受,但我们不能否认,作为品牌的组成部分,甲骨文图书的装帧设计有着非常明显的正向效果。
二是多观察,多看,多收集优秀的、得到各方认可的装帧设计方案,潜移默化地提升审美。如果我们总是能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优秀装帧设计方案,时常欣赏,时常感受,时常琢磨,遇到具体的图书项目需要设计封面时,很难不往上靠。虽然设计方案的专业性要踏踏实实地交给设计师,但作为需要提出明确要求的编辑,我们最好事先在脑海中对想要的效果有个大致的想象。而这想象,往往来自自己的日常所见。
因为对装帧设计有偏爱,所以笔者初入行时参加书展等,往往对各种装帧风格及工艺都兴趣浓厚,反而在业务熟练后陷入窠臼,认为看了其他类型出版社的装帧设计也没什么用处,反正自己做的书也用不到——法律专业图书的装帧设计往往中规中矩,内容严肃、专业性强的品种居多。然而,真正到了自主策划、全盘考虑一本书究竟如何做才能有好的形貌,如何才能更被读者和市场接受时,才发觉多方位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我们确实不能把文学类图书的静谧或浓烈直接照搬到法律专业书上,我们也不能把绘本的可爱用到法律人士的严肃作品上,但我们可以从那些广受市场喜爱、广受专业人士好评的装帧设计上学习设计的整体性、印刷工艺的恰到好处、配色的明快自然、主题的鲜明突出、套书设计的整体感十足却富有变化……对编辑来说,审美也是一种责任,而审美的提升是潜移默化的,需要时间和素材的积累。 三是充分感受一切好的设计作品,设计是共通的。笔者所在的出版单位曾邀请一位非常资深的法律专业出版的同行给大家开讲座,讲自己做书的感受与经验。谈到图书的装帧设计时,资深同行拿出了一支口红,那是一支纪梵希的小羊皮口红。这位男性前辈当然不用口红,买它只是单纯地觉得,这个设计真有意思,外形很漂亮,手感也很好。好的设计真的是共通的,不管是图书装帧设计还是其他平面设计,又或是产品设计等,编辑遇到好的作品,体验、感知并总结出它令人心动的地方,都是对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说不定哪天就能在制作自己的某本书时,把想要的效果与理念准确地传递给设计师。
四是适当了解一些设计方面的常识,与设计师有对话的空间。都说编辑是杂家,什么都要懂一些。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专业之外的学问了解得可能并不必深入,而是够用即可。对于设计专业知识,我们作为外行人,自然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专业设计师的水准,实际上也无必要。但必要的常识应该有所积累,最起码与设计师沟通时,不至于鸡同鸭讲;我们在表达自己的需求时,会更加准确,能够尽量在同一个语境中交流;当我们对设计师的方案进行判断或提出修改建议时,也能大概知道優劣之分、修改方案是否可行。比如,什么是必要的留白,什么样的比例更自然,如何配色才更协调,一个平面上为何不能放过多字体,为什么字大并不等于好,为什么不同的字体完全代表不同的风格,为什么改一个元素就可能更改整个方案……对这些细节处理孰优孰劣的判断,很多时候是基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本能,但多一些知识的积累,能更多地了解判断背后的理由。积累的方法有很多,无论是正式出版的书籍还是互联网平台的各种知识分享,都是经济实用的来源。
除此之外,编辑也可以通过设计师与印务同事多了解一些材料与工艺的最新知识,在合适的方案上提出合适的工艺使用建议。
五是学着具体而相对客观地描述,避免大而空。这其实是要学习一种实用的描述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文笔者已经举过一些描述的例子,也需要通过积累日益完善。最想提醒读者的一点是:高端、简洁大气等词汇,可能是设计师最怕听到的描述了。理由很简单:说了等于没说。高端的含义太多重了,能有无数种表现;简洁大气同样可以用在无数种表现形式上。这样的信息只能令没计师无所适从,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设计师唯有按照自己对图书的有限理解猜测着设计,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符合书的风格?正如前文所述,好不好看运气。
以上所有这些,都是笔者作为一名编辑,通过对日常工作的经验总结,作出的一些浅显思考。尊重设计师,相信自己,需要时间与磨练,笔者亦在努力前行的路上。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引发诸位更全面、更具操作性的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实录从O到1做个出版品牌,“做书”微信公众号,201 604-01.
2唐丽芳责任编辑的审美责任[J].出版发行研究,2014(1):50-52.
3.曲汝铎.改进封面设计责编责无旁贷[J].科技与出版,2011(12):60-63.
4.张华论封面设计中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的有效沟通[J].出版科学,2019 (6):52 55
5.崔姜薇,图书封面设计中文字编辑的作用与作为[J].出版发行研究,2014 (5):95 97.
(作者单位:中国法制出版社)
关键词:图书装帧设计;角色分工;沟通;设计要求;编辑能力
时至今日,装帧设计对图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图书的装帧设计过程中,编辑与设计师之间的沟通问题似乎一直存在。如何在具体的图书项目中,基于对项目全面且深入的掌握,提供足够且相对具体的信息,尽可能地加强与设计师的沟通,是每一位编辑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有时可能还有作者或其他角色参与到图书装帧设计的过程中,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所以本文谈论的沟通双方,专注于编辑与设计师两方。那么,编辑与设计师各自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就笔者自身的经验与观察而言,在沟通的过程中, “主动出击”、带着需求而来的编辑负责提出相对具体的要求;接到“信号”的设计师则充分理解、消化编辑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己的专业经验与设计实力,作出视觉上的呈现。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理所当然的角色分工之下,种种细微的功能错位导致双方沟通不畅。一旦设计师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不合乎编辑或者作者的要求,这两方就很容易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这个设计师水平不行,所以设计的封面不好看。
由于本文的探讨立足于编辑的角度,所以暂且不谈设计师水平的高低。本文关注的是:从设计沟通的逻辑出发,编辑的需求是基础,那么编辑与设计师哪一方的角色更重要,哪一方在初始就决定了结果的走向呢?
二、对装帧设计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编辑
编辑与设计师的不同角色延伸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本书装帧设计的效果,谁起决定作用?是设计师吗?
大概很多行外人士甚至编辑都会毫不犹豫地给出结论:当然是设计师啦!装帧没计的方案可是他们做出来的。
当真如此吗?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编辑,笔者要说:从逻辑上讲,编辑才是起决定作用的一方。
客观来讲,谁对一本书的了解最全面、最透彻呢?不用说,肯定是编辑。不管是一本书的策划编辑,还是被安排负责这本书稿的责任编辑,在仔仔细细阅读了书稿全文、与作者多次沟通之后,都会比其他人更了解自己的这个项目。以笔者所在的法律专业出版领域来说:这本书的市场在哪里?是写给谁看的?是有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的专业人士,还是初入行的业务小白?又或是几乎完全不懂法律的人?
这本书的整体行文风格如何?是正襟危坐、一本正经?还是通俗易懂、活泼跳跃?又或者如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
作者的個人喜好与图书类型及相应的市场定位是否契合?
以上不完全列举亦无法完全列举的这些与图书(或书稿)本身息息相关的信息,与装帧设计同样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读者群体(市场定位),对装帧设计有着不同的喜好;有自身行文风格或者特定气质的书也应该配以与之相符的“外套”。试想一下,一本解析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案例的图书,配以色彩亮丽且有卡通图案点缀的封面,会不会让人大呼意外?这个例子当然过于极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但笔者想要表达的无非是:编辑对一本书的整体把握,与他对这本书的装帧效果的设想是一脉相承的,而这两者间的唯一桥梁,就是编辑把自己的理解与期许,通过有效的沟通传递给设计师。如此,设计师才能了解应该朝哪个方向发挥创意,而不是在面对信息缺失、信息错位、信息冗余时无所适从,只依靠自己的理解去设计。
有的编辑可能会问:设计师本来不就应该了解书稿的内容吗?听说一些大师为了做一个好的封面设计方案,会通读书稿甚至研究很久。为什么到了我的书上,设计师就不能深入了解一下书稿?
还是以笔者所处的法律专业出版领域为例,大多数专业图书的内容都是比较艰深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寄希望于艺术专业出身的设计师花费大量时间去阅读书稿全文,是不现实的(设计师可能理解不了书稿或者出现理解偏差),更是事倍功半。以我们当下普遍的出版节奏,在单本书上,设计师思考与研究设计方案的时间其实是比较有限的。此时,编辑调动专业素养,发挥自己的总结、阐释功力,岂不是更有利于设计方案早日出炉?
如果编辑未提供有效信息或者并未花费多少气力沟通,封面效果却还不错,那就只能说有“运气好”的成分了。当然,这里的运气好也是有区分的。有的是纯靠运气,比如说设计师理解的点刚好与图书的整体气质和读者群体契合,又符合当下的图书设计潮流。有的则是经过长期的合作,编辑已经很了解设计师在某个领域里经验丰富、行事成熟,便习惯性地将自己的图书项目委托于他。
但这位“好用”的设计师本身,其实就是编辑的“好运气”!
三、编辑修炼自身的有效途径
行文至此,既然本文已经强调了编辑在设计沟通中的关键作用,那么编辑该如何通过自身的修炼,增强装帧设计方面的沟通能力,致力于更好的设计效果呢?笔者从自己有限的经验与观察出发,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探讨。
1.了解自己的书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往往成为编辑与设计师沟通时的第一个障碍。当编辑把设计单发给设计师时,设计师往往希望编辑给出相对具体的设计要求,如前所述,编辑给出设计要求的前一步就是对自己的图书充分了解。但有时,编辑似乎无法把自己看过的书稿转化为“了解”,再转化为“设计要求”。面对设计师的询问,编辑往往会抛出图书的内容简介或者目录,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描述。这里的无法,一方面囿于能力的欠缺,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意识的缺乏。此时,笔者想再次强调:封面设计效果的优劣,起决定作用的是编辑。
如果图书由策划编辑自己来负责,那么编辑就“理应”了解自己的“产品”了。毕竟作为策划者,从观察市场需求到落实为具体的策划切入点,从诞生一个有意思的想法到寻找合适的作者付诸实施,从接触作者的部分文字到跟进全部书稿顺利交付……不管这本书是通过怎样的合作方式策划而出,策划编辑都是最了解也是最应该了解市场需求与书稿内容的那个人,自然就应该承担起向设计师传递有效信息的重任。 如果是被安排处理某本书稿的责任编辑呢?责任编辑,顾名思义,就不应该是个只看稿子的人,而应该对自己处理的书稿或者说要出版的图书有整体性的把握。与设计师沟通装帧设计的方案,自然是责任编辑的工作内容之一。所以,对承担责编工作的编辑来说,是“应该”了解自己手头的书。如果做书的经验有限,对策划的过程也不甚了解呢?那就需要就书稿文字内容之外的部分,充分向策划编辑询问,在掌握一定量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设想,与策划编辑先行沟通,获得大方向上一致的设计要求后,开启与设计师的沟通。
2.通过多种渠道的“描述”向设计师传递自己的需求
在沟通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最要紧的就是编辑的“描述”。通过描述这个载体,编辑将设计要求传递给设计师。这里的描述,并不一定是语言(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而是有着更丰富的渠道。
语言描述肯定是最基础和最常见的。总的来说,编辑应当用尽可能地通过具体、客观与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需求。比如说,想要多大开本(是小巧趁手一些,还是内容多、开本大等);想要什么样的色调或者配色(冷色调或暖色调,深色还是浅色,红白搭配或蓝黄搭配等);读者群体是哪些人,面对这些人的市场,什么样的风格更合适(活泼可爱、严肃深沉、素净、对比鲜明等);希望封面上用到什么样的元素(能够代表校园、法庭、交通运输、某类特定人群、某种特定关系,等);可能用到什么样的特种材料或工艺(用特种纸,采用专色、烫色、uv等工艺);作者有什么特定的要求等。描述之后,设计师可能会基于自己的专业原则和素养,对其中的一些要求给出不同的甚至否定性意见,比如不合乎当下审美规则的配色与元素要求,不符合专业水准的作者喜好等,进行合乎专业审美的调整。然而,哪怕初次沟通不甚完美,最起码双方之间有了一次良性的互动,在有来有回的沟通中不断优化彼此的判断,编辑亦由此而增加经验、提升审美水平。
若单纯用语言并不能非常到位地描述编辑的需求,就可以图文并茂。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举例子,通过走访书店、大量浏览网店获取符合市场前景、编辑理解的图书封面效果,然后把心仪的效果图保存下来传给设计师,辅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讲清楚自己觉得这个例子的可取之处,是相中了市场效应?配色?还是结构?又或是整体的氛围?
这里笔者想给出一点建议:举例时,千万不要拘泥于同类书。以笔者所在的法律专业出版领域为例,不少编辑在举例时喜欢提供本社或者同类型出版社的同类型图书的封面。这当然不是不可以,而是由此会局限自己的眼光。并没有谁规定法律类图书的封面一定要长什么样,所以我们的视野可以更开阔一些:其他社科领域的图书呢? (如经济、管理、心理)科技类的图书呢? (尤其是科普类图书)文学类的书呢?甚至是偶尔得之的其他非图书装帧的平面设计作品,只要其中有自己需要的设计元素,都可以拿来提供给设计师。
3,编辑学习描述的几种方法
在基本出版流程要求之上,每个编辑做书的风格有所不同,自然也有不同的描述方法,也一定有很多不同的学习途径。就个人的学习经验而言,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
一是向有经验的编辑学习。最快捷的方法当然是向社内的前辈们学习。每个出版社都有令普通编辑们景仰的“大神”级人物,这些编辑的优秀产品不光内容扎实,相应的外在美也是必不可少的。经过多年历练,优秀的编辑对如何与设计师沟通,已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可能是深入了解某类图书的市场,知道怎样的装帧设计才是读者和书店的最爱;也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市场品牌,对装帧设计有独树一帜的理解;又可能经过多年的磨合与搭配,早就有了相对固定合作的设计师,成品往往能得到各方的认可。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社外的编辑取经。比如,笔者曾参加了做书公众号组织的“从0到1做一个出版品牌”的活动,当时做书邀请的是甲骨文、新民说这两家出版品牌的品牌负责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甲骨文品牌创始人董风云在现场讲到, “我跟他(设计师)合作的所有这些……你爱没计成什么样子就设计成什么样子,这可能跟行业里面大多数人都不太一样”, “我们是设计师主导一切,然后我们会明确一些设计理念。比如我们设计一本讲冷战的图书封面,设计师毕竟不是编辑,有些内容并不是太了解,如果把它设计成刀光剑影就不对了。我告诉他这是冷战,主要是意识形态中的冲突。我只管防止他犯这种内容上的原则性错误,至于技术上所有的问题我都不干涉,完全由他主导一切,包括色彩、字体、字号等”, “所以我觉得一个编辑不仅是一个编辑,还要做一个思维和創造力的激发者和释放者。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是一个创意活动,你首先得让自己释放,让你周围的人释放,让你的东西变成一个有创意的东西”。
这些话令笔者感触颇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编辑对设计师的绝对信任,编辑对创意的重视、对创意氛围的培养,以及编辑应该让设计师领会到自己想要的设计理念。如今,我们能很容易地从书架上认出甲骨文品牌的作品,因为装帧设计的风格太突出了。虽然这种设计风格有人喜欢有人难以接受,但我们不能否认,作为品牌的组成部分,甲骨文图书的装帧设计有着非常明显的正向效果。
二是多观察,多看,多收集优秀的、得到各方认可的装帧设计方案,潜移默化地提升审美。如果我们总是能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优秀装帧设计方案,时常欣赏,时常感受,时常琢磨,遇到具体的图书项目需要设计封面时,很难不往上靠。虽然设计方案的专业性要踏踏实实地交给设计师,但作为需要提出明确要求的编辑,我们最好事先在脑海中对想要的效果有个大致的想象。而这想象,往往来自自己的日常所见。
因为对装帧设计有偏爱,所以笔者初入行时参加书展等,往往对各种装帧风格及工艺都兴趣浓厚,反而在业务熟练后陷入窠臼,认为看了其他类型出版社的装帧设计也没什么用处,反正自己做的书也用不到——法律专业图书的装帧设计往往中规中矩,内容严肃、专业性强的品种居多。然而,真正到了自主策划、全盘考虑一本书究竟如何做才能有好的形貌,如何才能更被读者和市场接受时,才发觉多方位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我们确实不能把文学类图书的静谧或浓烈直接照搬到法律专业书上,我们也不能把绘本的可爱用到法律人士的严肃作品上,但我们可以从那些广受市场喜爱、广受专业人士好评的装帧设计上学习设计的整体性、印刷工艺的恰到好处、配色的明快自然、主题的鲜明突出、套书设计的整体感十足却富有变化……对编辑来说,审美也是一种责任,而审美的提升是潜移默化的,需要时间和素材的积累。 三是充分感受一切好的设计作品,设计是共通的。笔者所在的出版单位曾邀请一位非常资深的法律专业出版的同行给大家开讲座,讲自己做书的感受与经验。谈到图书的装帧设计时,资深同行拿出了一支口红,那是一支纪梵希的小羊皮口红。这位男性前辈当然不用口红,买它只是单纯地觉得,这个设计真有意思,外形很漂亮,手感也很好。好的设计真的是共通的,不管是图书装帧设计还是其他平面设计,又或是产品设计等,编辑遇到好的作品,体验、感知并总结出它令人心动的地方,都是对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说不定哪天就能在制作自己的某本书时,把想要的效果与理念准确地传递给设计师。
四是适当了解一些设计方面的常识,与设计师有对话的空间。都说编辑是杂家,什么都要懂一些。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专业之外的学问了解得可能并不必深入,而是够用即可。对于设计专业知识,我们作为外行人,自然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专业设计师的水准,实际上也无必要。但必要的常识应该有所积累,最起码与设计师沟通时,不至于鸡同鸭讲;我们在表达自己的需求时,会更加准确,能够尽量在同一个语境中交流;当我们对设计师的方案进行判断或提出修改建议时,也能大概知道優劣之分、修改方案是否可行。比如,什么是必要的留白,什么样的比例更自然,如何配色才更协调,一个平面上为何不能放过多字体,为什么字大并不等于好,为什么不同的字体完全代表不同的风格,为什么改一个元素就可能更改整个方案……对这些细节处理孰优孰劣的判断,很多时候是基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本能,但多一些知识的积累,能更多地了解判断背后的理由。积累的方法有很多,无论是正式出版的书籍还是互联网平台的各种知识分享,都是经济实用的来源。
除此之外,编辑也可以通过设计师与印务同事多了解一些材料与工艺的最新知识,在合适的方案上提出合适的工艺使用建议。
五是学着具体而相对客观地描述,避免大而空。这其实是要学习一种实用的描述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文笔者已经举过一些描述的例子,也需要通过积累日益完善。最想提醒读者的一点是:高端、简洁大气等词汇,可能是设计师最怕听到的描述了。理由很简单:说了等于没说。高端的含义太多重了,能有无数种表现;简洁大气同样可以用在无数种表现形式上。这样的信息只能令没计师无所适从,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设计师唯有按照自己对图书的有限理解猜测着设计,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符合书的风格?正如前文所述,好不好看运气。
以上所有这些,都是笔者作为一名编辑,通过对日常工作的经验总结,作出的一些浅显思考。尊重设计师,相信自己,需要时间与磨练,笔者亦在努力前行的路上。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引发诸位更全面、更具操作性的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实录从O到1做个出版品牌,“做书”微信公众号,201 604-01.
2唐丽芳责任编辑的审美责任[J].出版发行研究,2014(1):50-52.
3.曲汝铎.改进封面设计责编责无旁贷[J].科技与出版,2011(12):60-63.
4.张华论封面设计中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的有效沟通[J].出版科学,2019 (6):52 55
5.崔姜薇,图书封面设计中文字编辑的作用与作为[J].出版发行研究,2014 (5):95 97.
(作者单位:中国法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