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博士生教育改革成效探析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阐述了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关系,分析了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现状,并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为例,对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试行以来,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深化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博士生教育;培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7-0008-05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rate" construction,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octor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ouble First-rate 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current reform situation. Taking College of Physics in Nanji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measures and result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proposes ideas and suggestions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doctoral training mechanism and furthe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octoral students.
  Keywords: "Double First-rate" construction; education for doctoral candidates; cultivation reform
  一、概述
  (一)“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国务院于2015年11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旨在系统地谋划高校和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改革的力度,并进一步完善其推行机制,使之能够平稳长效的施行,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环节。该方案将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即“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这项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就简称“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建设项目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启动的与高等教育系统完善相关的又一项国家工程,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战略举措,同时它也是党和国家顺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不仅对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有利于国家未来的长远发展,更体现了国家意志与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趋势。
  (二)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关系
  研究生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没有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就不可能有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也就无从谈起。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部署的深化,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先后出台,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尤其博士生教育要主动服务国家大局,要着力破除制约博士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升的深层次障碍。其次“双一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一流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双一流”建设与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系如图1所示,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现状
  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很大的成绩,在这期间,我国一共培养研究生近475万人次,其中博士研究生49万人,硕士研究生426万人,尤以近5年培养的研究生人数居多,约占培养总量的50%。从规模上来说,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 进入了世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大国之列,但在创新力培养方面, 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国内许多高校也逐漸意识此类问题,针对性地对博士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改革。通过调研国内众多高校,我们发现,目前国内高校博士研究生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改变博士研究生的招考和选拔方式。将以往传统的关注知识点的招考方式转变为侧重于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发展潜能及综合素质考核的方式。通过加大复试所占的比重,将专业课考试作为复试的一个环节等方式,赋予学院和导师更多的招生决定权,以留住更多科研能力出众的生源。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重点高校推行的博士生入学申请制度,以及提前面试、预录取等方法都体现着这种方式的转变。
  2. 加强招生宣传。一方面是通过暑期学校的开展,把招生工作端口的开通在时间上提前;另一方面也要争取“地利”,即采取“走出去”的方式,不仅可以上门宣传以争取优秀生源,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多媒体搭建研究生招生录取平台。如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C9高校每年举行的暑期夏令营,吸引国内一批优秀生源。
  3. 培养高素质的博导队伍。博士生导师是未来高精尖人才的引领者,在现阶段应该尽快实现传统观念的转变,树立一套全新的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这主要体现在把培养专业能人的教育观转变成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观;把机械继承的教育观转变成创造性地传承的教育观;把片面纯粹性的教育观转变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等方面。目前,在国际发展的大趋势背景下,我国已在多所高校开始实施打破博导终身制,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制度和淘汰制度,更好地发挥优秀导师的学术潜力。   4. 博士研究生课程和培养改革。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博士研究生,必须对其相应的课程体系实施改革。通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对研究生各一级学科的培养方案进行全面地修订与完善,从而使博士生的基础课程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实现专业课程与科学研究互相辅助,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5. 博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博士学习基本学制从过去的三年延长到四年。从三年到四年这并不仅仅是延长一年时间,而是注重强化过程管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大学早已开始博士生学制改革的探索。目前人大博士生学习基本学制从三年延长至四年,其中,有半年至一年时间到国外一流大学去学习。这一改革有助于培育博士生的学术理想和创新精神,使博士生在学术积累、思想创新、研究能力、国际学术交流和论文写作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三、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具体措施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创立于1915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学系建立于1920年),物理学科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创立最早的物理学科之一。百余年来,一直追求卓越,为我国物理学发展以及物理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最近的连续两次物理学一级学科评估中(即2007和2012年)排名第一。
  近几年,南京大学一直在探索和深化博士生培养机制的改革。2013年南京大学启动了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南京大学历史上首次对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改革,此次改革的各项举措力图促进学校博士研究生类型结构、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博士生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按照学校要求,主动适应这一变革,本着创新驱动和加强国际竞争力的宗旨,按照研究生教育规律,围绕“高精尖”目标,稳步推进学院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在“申请——考核”制招生办法的基础上,以绩效评价为核心,形成一套完整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管理机制
  1. 从“985”和“211”学校吸引物理学科年级前5%的优秀应届本科生,通过本人申请、答辩和组织面试,由学院招生面试委员会评审,给予直博生推荐录取资格,进入直博生培养;2.已获硕士学位的外校应届优秀研究生,采取申请、答辩、面审的提前招生方案,由博士招生面试委员会评审投票表决,并择优录取;3.对“985”和“211”高校年级排名在前20%的优秀应届本科生通过本人申请、答辩和组织面试,由招生面试委员会评审,择优录取;
  物理學院通过“申请——考核”制逐步降低招考博士生的招生计划人数,根据改革方案的落实和实施情况,调整每年的招考博士生计划人数 ,并在招生简章中对外公布。为了配合上述改革,学院将采取以下几项配套措施:成立博士生招生面试评审委员会;进一步提高学院物理学暑期学校/夏令营的办学水平,邀请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学者来讲学,介绍物理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扩大南京大学物理学暑期学校和夏令营在“985”以及“211”学校的宣传和影响,形成特色,吸引更多优秀本科生前来学习、交流;进一步完善学院已经实施的优秀博士生新生专项奖励计划,将通过非指标推免录取的直博士生纳入学院优秀研究生奖励计划。
  (二)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互动性培养机制,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培养过程管理,试行严格的博士资格考核,实现分类培养、择优分流
  物理学院成立博士生考核领导小组,指导全院博士生考核工作,同时各系成立由学位委员会成员和博士生导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具体实施对博士研究生的博士资格考核和中期考查工作。其考查内容、考核规定以及考核目的如表1所示。
  (三)建立博士研究生质量指标体系与监督机制
  为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和水平,物理学院在2012年提出实施博士论文答辩预审制度,要求学位论文答辩前须先提交到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并经过至少3名以上教授的预审,获得通过后方可进入博士论文答辩程序。2013年至2016年已经连续4年实施博士学位论文预审。经过学院预审的博士学位论文还按照学校程序进入抽检盲审。抽检盲审的具体执行过程如图2所示。
  (四)实施优秀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实施提升计划,用于支持与鼓励满足毕业条件而愿意在本校继续深造提高学术水平的博士研究生,以便这部分优秀的学生能够全心投入,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开展富有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学院鼓励经过选拔的高年级优秀博士生通过提升计划的支持延长学习年限,继续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并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四、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成效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从一开始就围绕着“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什么”展开调研,并结合教育部和学校的相关文件,开展了多项工作。根据学校要求确定了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过程管理为基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实行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的激励机制,并根据学校新提出的“四三三”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机制。所谓“四三三”博士生培养机制,它的基本内涵如图3所示。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院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各项举措都力图促进博士研究生结构类型、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博士生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一套以全面提升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面向博士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培养模式;配合建成一种以选拔优秀、特色培养、分流淘汰、分层激励为基本特征的运行机制,最终建设成为具有物理学科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学院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具体成效如下。
  (一)博士研究生招生质量显著提高
  根据改革精神,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施行了“申请-考核”制博士招考方式。通过举办暑期学校等招生宣传手段,吸引大量优秀的学生前来报名。自暑期学校开始以来,博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年年提高,2015年博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了600余人,博士生源来自于“985”、“211”高校的比例得到了显著提高。外校推免生由每年2-5人发展到2015年40多人,2016年达到65人。2015年博士研究生录取109人,其中“985”高校直博生(本科毕业即攻博)达到了30%;2016年博士研究生录取112人,其中直博生46人,本校学生占22人,其他985高校24人,其中“985”高校直博生达到了41%。   (二)弹性学制提升拔尖创新人才
  优秀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南京大学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新途径。学校具有充足的优势资源和优良的学术氛围,为了让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创造出应有的价值,物理学院设立了提升计划A或B給与博士研究生经济支持,鼓励已经达到毕业要求但有志于科研学术的学生留校继续深造。提升计划项目资助学制延长期间的博士生,A计划资助额度为每年8万元,B计划资助额度为每年4.2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为一年,保证博士生在此期间能安心地进行科学研究。物理学院自2013年开始每年都有3-5名博士研究生申请到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其中物理学院博士生盛冲在提升A计划的支持下,在博士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突破,第一次将广义相对论弯曲空间的概念引入到集成光子芯片上的光束的波前调控。实验上制备的光子芯片,不但实现了非衍射的准直光束,而且还能模拟爱因斯坦环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三)国际学术交流比肩国际一流
  物理学院建立了以学科发展为导向的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机制,鼓励研究生到国际一流高校、一流学科、一流导师那里交流学习。借助国际学术会议、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985工程”平台和基地项目、校际交流项目、学院交流项目、导师科研合作项目等交流渠道,让博士生开拓视野,步入国际学术前沿。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人次逐年上升,近三年学术交流博士生人数达28人,其中有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联合培养,也有去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等国际一流科研院所交流。物理学院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活跃在国际学术最前沿的优秀博士人才。
  (四)高质量的论文陆续发表
  随着博士研究生培养改革的深入,以及学院招收免推研究生数量的增加与质量的提高,并且学院开展了诸如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出国交流,精品课程等培优项目,为博士生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生科研成果在全校理科院系名列前茅,每年发表学术论文300篇以上,一流期刊论文和A区SCI论文也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近三年文章增长情况如图四所示,学院2014年发表了10篇一流期刊论文,143篇A区SCI论文;2015年分别发表了11篇一流期刊论文和146篇A区SCI论文;而到2016年,一流期刊论文和A区SCI论文分别达到13篇和148篇。在这些高质量论文中,博士研究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物理学院2014年入选江苏省优博论文1篇,2015入选江苏省优博论文4篇。
  (五)物理学科的影响力和显示度进一步扩大
  在教育部进行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南京大学物理学科于2007年、2012年先后名列物理学的第一名和并列第一名。2014年由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牵头组建的国家级“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评估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教育部的批准。
  五、“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思考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内涵丰富,但建设的根本是培养人才,从这个角度考虑,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国家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好几年,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针对如何充分发挥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成效,使之更好地为“双一流”建设服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实现培养理念转换,完善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机制
  要实现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成效,必须在一套完善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整体机制的基础上实现博士研究生培养理念的转换。然而,过去如招生资源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资金配置上的死板以及科研导向不够突出等陈规陋习一直长期存在,必须通过改革将其破除,使之合理化,最优化,明朗化。科学全方位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研究生招生管理机制和培养管理机制。在这样的制度保障下,还要结合培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热情和主动投身学术刻苦钻研的精神,从而培育出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
  (二)明晰权责关系,发挥培养主体的积极主动性
  发挥博士研究生改革的成效,也离不开各方积极主动的配合。因此,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明确权责关系,使学校、学院、导师与博士研究生等不同阶层各司其职,“在其位,谋其政”。其中,学校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的总设计者和推行者,一方面要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确定有效的战略方针,规划高效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要充分协调好各方关系,处理好资源分配、利益协调问题,为改革保驾护航。而导师则是博士生培养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导师的为人为学密切相关。这样,在权责分明的基础上,再从经济和学术资源两方面给予优秀博士研究生更多的支持,合理运用“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奖学金,以及“国内外联合培养”等各种资助项目,鼓励科研进步,倡导学术创新,从而营造出一个积极进取、踏实严谨,争先创新的学术研究氛围,使广大研究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科研工作与学术活动中来。
  (三)实现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长效运行
  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要能够长期平稳运行,还应重视改革的系统性与协调性,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应拓宽经费的筹集渠道,建立完善的资金投入机制,为改革提供资金保障。另外,博士研究生基本奖助力度不够,达不到激励效果的问题也亟待解决,从而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之能够坚定自己从事科研事业的志向。只有这样多层面协调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成效,为“双一流”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5〕64号,2015-10-24.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稿公布[EB/OL]. http://www.china new s.com.cn/edu/news/2010/02-28/2142843.html ,2010-02-28.
  [3]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EB/OL].http://www.eol.cn/.
  [4]复旦大学稳步推进博士生招生机制改革[EB/OL].http://www.moe.du.cn/edoas/website18/21/info1242182857700121.html,2009-05-13.
  [5]浙江大学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N].人民日报,2007-09-24.
  [6]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首次试行“入学申制”[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49/info123909071788489.html,2009-04-17.
  [7]厦门大学改革研究生学制[EB/OL].http://www.hbrc.com/rczx/news-6671698.html,2014-10-28.
  [8]许智宏解读北大博士生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6-01-07(第2版).
  [9]陈谦.深化博士生招生机制改革刍议[J].江苏高教,2013(1):96-97.
  [10]Chong Sheng, Rivka Bekenstein, Hui Liu, Shining Zhu, Mordechai Segev, “Wavefront shaping through emulated curved space in waveguide settings”, Nature Communications 7:10747 (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掌握准确和规范的职业语言是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的必备素质。基于当前学前教育学生对职业语言认知模糊、表达失范及表述不清等现实问题,高师院校应当重视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语言能力素养。针对新媒介环境的现实需求,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职业语言规范性的认识,用科学有效的教材和方法训练学生的职业语言并提高学生职业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前专业学生正确使用职业语言。  关
期刊
摘 要:针对我国现阶段本科生教育培养中存在培养模式单一、本科生创新意识不强、教师队伍结构单一、高校与企业合作不足;基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借鉴发达国家本科生协同培养的经验,结合我国本科生培养实际,提出了以学校为主导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分析了在这一培养模式下的培养目标、进行有效的探索研究。在分析了河南师范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基础上,建立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合作育人模式。
期刊
摘 要: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最重要的考试之一,无论学校、家长还是社会、用人单位都对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成绩有很高的关注程度。因此,统计分析学生大学英语考试成绩的整体规律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选取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原始数据,探索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成绩的数据规律。  关键词:独立院校;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数据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 要:以几类曲面的教学为例,探讨了混合教学模式下空间解析几何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问题。通过对教材知识点的整合与重组,并融合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拓展内容,建立了完整的课前、课堂与课后的教学内容设计方案。文章的设计方案可以应用到空间解析几何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中,也可以为其他数学专业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合教学;空间解析几何;教学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O13 文献标志
期刊
摘 要:野外实习是《森林植物识别与鉴定》课程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但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文章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在分析当前野外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与方法、教材与大纲的编制、学生的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与地位以及各类教学手段的补充等。最后,对该实践教学模
期刊
摘 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简称CAD/CAM,狭义上是一项使用计算机进行零部件设计及机械加工的实用技术。作为一门专业课程,CAD/CAM课程也是机械电子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和需要掌握的核心专业技能。文章基于CAD/CAM课程的教学实践,尝试在课程设计、实施等方面引入研讨式教学方法,并探索使用微信群、课程主页等新型信息交互工具进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习空间,使疑难问题得到实时解答。
期刊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目前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措施,而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对案例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以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历史)专业课程《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为例,阐述了学科教学(历史)专业课程案例选择的原则、基本类型和结构,说明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学”、“才”、“养”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育硕士;历史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
期刊
摘 要:学生课堂缺勤是独立学院非常突出的学风问题,文章通过缺勤调查分析认为,通过制定实施学生上课考勤制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显性缺勤,但是不能减少隐性缺勤,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重要的是学生课堂隐性缺勤问题。解决学生课堂缺勤问题需要找出影响因素,在完善制度、改进教师教学、强化职工职责,形成学生间监督之风等做出努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隐形缺勤;显性缺勤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实训教学理念,实现“教就是不教”的教学效果。学生所获得的不仅是知识的内容,还包括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潜能等一系列综合能力。对于烹饪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已显得尤为重要,这势必要加快烹饪实训教学模式革新步伐,逐步改变重“学会”轻“会学”的传统的烹饪实训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实训教学的“主體”。  关键词:烹饪实训教学
期刊
摘 要:高校开展“两学一做”、“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新媒体时代,高校传统政治学习的方法实效日渐式微,借鉴和利用微议程,应充分把握微议程的特色和原则,充分发挥微议程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微议程;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