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反省,香港人对内地人有没有敌意。
我第一次到香港是1987年,期间曾经有4年在美国,到现在已经25年了。从历史上看,香港人对内地人有优越感,有同情,甚至也有某种怜悯,有看不起,但是谈不上“敌意”。“敌意”这两个字至少在过去是没有的,如果有也是最近才出现的。
看不起,歧视,敌意
过去,香港人觉得自己在经济上占有某种优势,在政治上也有优势。所谓香港人,其实大多数就是各个时期过来的内地人。
香港一直有一个主流意识形态,无论是传媒还是港英当局,一直有意无意强化香港人的难民心理。他们希望让香港人相信:你们比生活在中国内地的人更幸福。正因为这个原因,香港对内地的负面报道一直是比较受欢迎的,这会巩固香港华人的幸福感。
1970年代,香港开始产生本土自我意识的时候,正好是内地的文革时期,这很容易使香港人觉得:我们跟你们不同,我们是香港人,你们是“中国人”,后来改称“大陆人”“内地人”。换句话说,香港的自主意识应该是由港陆间经济的差距以及政治的隔离所造成的。
正因为有心理的优势,就不会有敌意。敌意是包含着一种恐惧、害怕。那时候香港人并没有生活得很好,但他们会用很大的经济力量来帮助内地人。所以,不仅不能说“敌意”,甚至说“歧视”也很严重。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有点“看不起”。
看不起的背后,一方面是生活习惯与物质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是政治文化与作风做派的不同。前者有点像以前上海人看不起所谓“乡下人”。香港人与上海人有一点类似,都认为自己是比较西化或者比较开化的中国人,看不起其他地方的中国人。更深一层的原因,凡是看不起别人的人必定曾经被别人看不起。上海和香港因为半殖民地、殖民地的原因,曾经直接接触过外国人,受了很多外国人的气,因此就有了阶梯论。这是人性的问题。
1980年代,张坚庭导演的电影《表姐你好嘢》里,郑裕玲扮演一个内地女警到香港办案,行为很老土,但办案很厉害,而且人也很善良。第一次在香港的大众传媒里内地人有了正面形象。慢慢“表叔”这个词在香港市民的口中淡化了。这个词应该是来源于内地“样板戏”,比如《红灯记》里就有“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的唱词。
这个情况到近些年尤其是1997年后又发生变化了。自由行之后来港的大都是中产以上的内地人,甚至是暴发户,很有钱,也非常豪爽。香港人对内地人的心理就由以前的“看不起”转变成为“又爱又恨”。爱是理智的,因为只有你们来我才可以做生意;恨的背后除了习惯、做派不同,则是羡慕嫉妒恨。
1997年内地GDP大概是1万亿美元,台湾是2000多亿,大概相当于内地的1/4;香港大概1500亿美元,相当于内地的1/6。然而香港的人口是内地的约1/200。当时内地引进外资对国民经济而言很重要,而那时候的“外资”60%是港资,尤其是广东一带。因此,香港回归对内地的经济非常重要。但是这个比例在逐年下降,现在香港GDP已经跟上海差不多了,落后于广东,只是内地整体的大约1/20。
大多数香港人不去算这笔账,他们更多关注表面的现象。这样就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内地人对香港人是否有“敌意”。其实当然没有。内地人来香港,一是喜欢香港的东西,一是喜欢香港的环境。但是他们害怕被香港人看不起,这是他们的怨恨。以前内地人来香港,会很快适应香港的环境,学习说广东话,甚至像电影《甜蜜蜜》演的那样,反过来看不起新来的内地人。这种“以融入香港为荣”当然就包含了对“被看不起”的容忍,这是新移民必须做到的事情。
然而,现在来的人不是新移民,就算是新移民家乡也不错了。许多内地人甚至觉得,香港经济发展,靠的就是“自由行”,这跟之前的新移民心态是非常不同的。内地人来港喜欢买名牌,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来消除被歧视的可能性,是一种反歧视的自卫心理。“我来这里是花钱的”,所以现在任何香港人的所谓歧视、看不起他们都会特别反感。比如香港本来就歧视普通话,以前内地人能忍受,现在就不愿意忍受了。
香港商家做生意会采取双重标准。我曾在圆方商场一个香港最大的Gucci店,看到商家关门营销,让大家排队依次进入购物。但里面却有一个男子躺在店内的沙发上,他就是一个内地游客,大概在等女友购物。如果香港人躺在那里,服务员会本能地过去询问是否不舒服,但服务员对这位内地游客却有很微妙的视而不见的表情。同时,香港商家还会有意识引导内地游客到特定地方消费,这很像日本、英国等地无形地专门为中国人设置休息、购物专区,是一种间接的“种族隔离政策”。
优待也可以是一种歧视。“内地人可以,香港人不可以”,就是D
我第一次到香港是1987年,期间曾经有4年在美国,到现在已经25年了。从历史上看,香港人对内地人有优越感,有同情,甚至也有某种怜悯,有看不起,但是谈不上“敌意”。“敌意”这两个字至少在过去是没有的,如果有也是最近才出现的。
看不起,歧视,敌意
过去,香港人觉得自己在经济上占有某种优势,在政治上也有优势。所谓香港人,其实大多数就是各个时期过来的内地人。
香港一直有一个主流意识形态,无论是传媒还是港英当局,一直有意无意强化香港人的难民心理。他们希望让香港人相信:你们比生活在中国内地的人更幸福。正因为这个原因,香港对内地的负面报道一直是比较受欢迎的,这会巩固香港华人的幸福感。
1970年代,香港开始产生本土自我意识的时候,正好是内地的文革时期,这很容易使香港人觉得:我们跟你们不同,我们是香港人,你们是“中国人”,后来改称“大陆人”“内地人”。换句话说,香港的自主意识应该是由港陆间经济的差距以及政治的隔离所造成的。
正因为有心理的优势,就不会有敌意。敌意是包含着一种恐惧、害怕。那时候香港人并没有生活得很好,但他们会用很大的经济力量来帮助内地人。所以,不仅不能说“敌意”,甚至说“歧视”也很严重。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有点“看不起”。
看不起的背后,一方面是生活习惯与物质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是政治文化与作风做派的不同。前者有点像以前上海人看不起所谓“乡下人”。香港人与上海人有一点类似,都认为自己是比较西化或者比较开化的中国人,看不起其他地方的中国人。更深一层的原因,凡是看不起别人的人必定曾经被别人看不起。上海和香港因为半殖民地、殖民地的原因,曾经直接接触过外国人,受了很多外国人的气,因此就有了阶梯论。这是人性的问题。
1980年代,张坚庭导演的电影《表姐你好嘢》里,郑裕玲扮演一个内地女警到香港办案,行为很老土,但办案很厉害,而且人也很善良。第一次在香港的大众传媒里内地人有了正面形象。慢慢“表叔”这个词在香港市民的口中淡化了。这个词应该是来源于内地“样板戏”,比如《红灯记》里就有“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的唱词。
这个情况到近些年尤其是1997年后又发生变化了。自由行之后来港的大都是中产以上的内地人,甚至是暴发户,很有钱,也非常豪爽。香港人对内地人的心理就由以前的“看不起”转变成为“又爱又恨”。爱是理智的,因为只有你们来我才可以做生意;恨的背后除了习惯、做派不同,则是羡慕嫉妒恨。
1997年内地GDP大概是1万亿美元,台湾是2000多亿,大概相当于内地的1/4;香港大概1500亿美元,相当于内地的1/6。然而香港的人口是内地的约1/200。当时内地引进外资对国民经济而言很重要,而那时候的“外资”60%是港资,尤其是广东一带。因此,香港回归对内地的经济非常重要。但是这个比例在逐年下降,现在香港GDP已经跟上海差不多了,落后于广东,只是内地整体的大约1/20。
大多数香港人不去算这笔账,他们更多关注表面的现象。这样就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内地人对香港人是否有“敌意”。其实当然没有。内地人来香港,一是喜欢香港的东西,一是喜欢香港的环境。但是他们害怕被香港人看不起,这是他们的怨恨。以前内地人来香港,会很快适应香港的环境,学习说广东话,甚至像电影《甜蜜蜜》演的那样,反过来看不起新来的内地人。这种“以融入香港为荣”当然就包含了对“被看不起”的容忍,这是新移民必须做到的事情。
然而,现在来的人不是新移民,就算是新移民家乡也不错了。许多内地人甚至觉得,香港经济发展,靠的就是“自由行”,这跟之前的新移民心态是非常不同的。内地人来港喜欢买名牌,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来消除被歧视的可能性,是一种反歧视的自卫心理。“我来这里是花钱的”,所以现在任何香港人的所谓歧视、看不起他们都会特别反感。比如香港本来就歧视普通话,以前内地人能忍受,现在就不愿意忍受了。
香港商家做生意会采取双重标准。我曾在圆方商场一个香港最大的Gucci店,看到商家关门营销,让大家排队依次进入购物。但里面却有一个男子躺在店内的沙发上,他就是一个内地游客,大概在等女友购物。如果香港人躺在那里,服务员会本能地过去询问是否不舒服,但服务员对这位内地游客却有很微妙的视而不见的表情。同时,香港商家还会有意识引导内地游客到特定地方消费,这很像日本、英国等地无形地专门为中国人设置休息、购物专区,是一种间接的“种族隔离政策”。
优待也可以是一种歧视。“内地人可以,香港人不可以”,就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