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教育产业化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4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摇钱树
  教育是生财工具,大学是“商业中心”,将大学当作公司来经营,盈利为上,这是目前发达国家的大学经营现状。难怪艺术家陈丹青在凤凰卫视的一次发言说:“目前教育是伪教育。”以前教授带三、两个研究生,如今研究生班每班都20、30人,被民众戏称:“一栏都几十头。”当然,全世界所有大学打出的广告都是高尚亮丽的,都是冠冕堂皇的铮铮豪言,盈利挣钱那是私底下的事情。
  参观美国迈阿密豪宅区,迈阿密大学校长是其中业主之一。当地华人导游说,美国的大学校长不是因他是多么出色的百年树人教育家;不是因他是多么出色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校长的最大职责和能力是能为学院带来募捐和生源,保证大学财源滚滚才是维系大学的生命线。无独有偶,曾在港刊上读到一位退休的大学校长,在位16年,募得捐款15亿港币,被媒体大吹特吹为有本事的校长。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难怪海外大学将自费的中国留学生视为财神。谁能想象,有的英国大学与争先恐后吸引中国留学生背道而驰的举措是关闭东亚学院。前不久,英国排名第八的学府杜伦大学关闭了东亚学院,笔者眼中这一“政治极不正确”的愚蠢之举,背后的原因就是东亚学院是”赔钱货”,读者可能为此不解,中文在海外不正如冬天里的一把熊熊烈火吗?中国政府近年也大手笔注资海外华文教育,比如海外的孔子学院就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喜人。没错,海外华文热,老外中国热,但这些热衷报读大学汉语专业的老外,可都是些不交学费的欧盟生,显然,东亚语言学院于财力上不能与商科、经济、旅游、酒店管理、物流、计算机等海外自费生云集的学院抗衡,这些海外生热衷的学科可都是大学的摇钱树呀。一位物流专业的中国硕士生说,他班上30多名学生,都是中国人、泰国人、印度人,没有一位英国人。于是,那些年薪10万乃至数十万英镑的大学高层精英们,当然觉得关闭东亚学院是英明、果断和务实的。
  学校穷,校长富
  英国政府财政赤字严重,失势的工党政府撤离唐宁街10号前夕,财政部第一秘书留给继任者的字条是:“抱歉,这里一点钱也没有。”就连女王申请拨款修缮白金汉宫都遭到无钱的婉拒,议会要求女王自己想办法,真是替女王担心,一介80多岁的垂暮老太太,说句损点的笑话,为了翻新自己的老宅,难道逼迫老太搬个马扎端坐自家门口售卖参观券不成?大英帝国眼下潦倒成这样子了。今年初,女王参观伦敦经济学院,询问专家金融海啸这么大的灾难事先怎么没人看出点端倪,没能及时预警呢?经济专家回答,因为人性的贪婪;惧怕承担的怯懦:电脑操作的弊端……女王接着问,那以后还有没有发生此类金融灾难潜在的危险性呢?专家回答肯定存在,将来也肯定还会发生。女王悲切道:“那真是太糟糕了。”没钱、没钱、还是没钱,这是眼下英国的现实写照。最近几年英国政府不断削减大学经费,今年初剑桥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斯教授(就是那位著名的瘫在轮椅上的科学家)曾扬言,若政府再进一步削减大学科研经费,他就辞职出国去澳大利亚。无奈政府还是坚持“顶风作案”,最近新上台的联合政府宣布,高等教育拨款在上届工党政府宣布缩减的幅度上,再减少2亿英镑。
  眼看着大家得勒紧裤腰带共渡财政难关了,不料雪上加霜的是,媒体爆料说大学校长及大学高级行政人员的工资近几年却一个劲地猛涨。也就是说过去10年来,英国高校政府拨款减少的同时,校长们的荷包却日益鼓起来了。报道说,过去10年里英国高校校长的薪金膨胀了一至两倍,其中有80多所高校校长的薪水超过英国首相,很多校长仅去年金融海啸艰难的当口,他们的薪金就飙升了15%—20%。今年F4月,均富会计事务所为《泰晤士报高校教育》所做的分析统计显示,最近一年高校校长的平均年薪是219,156英镑,其中12所大学校长的年薪超过30万英镑,而2007—08年度,仅有5所大学校长超过此数。英国《卫报》称校长及高级行政阶层薪金最高的院校包括:伦敦商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利物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诺丁汉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伦敦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这些校长最高者可拿到47.4万英镑的年薪,另外有19名校长的年薪不低于30万英镑,除了校长,英国150所高校里数千名高层管理人员、顾问们的收入也都超过了10万英镑,英国首相的年薪是19.7万英镑。由于政府消减大学经费的举措,英国各院校正试图通过提高学费来解决经费困境,大家饭碗危机的当口,校长们的薪金却节节升高,不可避免地引来哗然。英国教职员工会联合秘书长萨利,亨特抗议说:“高校高级管理阶层特别是校长的薪资,近年一路飙升,增长机制不透明,令人反感。相较之下,大学第一线的教员采取工业行动大力争取之后,才勉强得到3%的加薪,赶不上市场通胀。”
  教职员囊中羞涩,校长则是肥猫一群。对此代表校方的学院协会辩解说,适当的工资是吸引最佳人才的必备条件。英国大学校长联盟首席执行官声称,英国高校校长薪酬与竞争国的高校校长,以及国内公私营企业董事,还有首席执行官的薪酬相当。大学校长的薪酬由每一所大学的薪酬福利委员会决定,这些委员会向大学的独立监督机构负责。然而,教职员工会联合秘书长亨特的斥责是:”教育界正需要联合起来捍卫教育价值,争取更多资源、保持世界级教育与研究工作水准之际,校长们大幅度加薪威胁着重要的团结,并对大学职员发出错误的讯息。”亨特还表达不满说:“校长们的薪金大幅增长之际,相对的是,教职员们的工作量持续增加,课堂人数持续不合理的多,工作安定性却远远不足。”进一步火上浇油的消息还有,英国继续教育学院面临裁员,学院协会最近所进行的调查显示,经费不断减少的状况下,面临裁员和冻结员工工资在所难免。不幸的是,该校校长的工资却不断上涨,校长的工资过去8年里增长了40%。工会为此呼吁,应该给校长工资设定上限。
  为了平息众怒及回应大学校长薪酬与国情不符的指责,最近伦敦大学学院校长格兰特宣布减薪3万英镑,相当于他年薪的10%,2008一09年度,格兰特的年薪达30万英镑,这使得他成为全英大学校长中年薪最高者之一。格兰特表示,自愿减薪“象征伦敦大学学院有决心在不牺牲高质量研究的前提下,度过经济衰退期。”格兰特虽然自愿减薪但他不同意政府关于大学校长薪酬过高的观点。他说,如果英国高教产业的薪水不具备国际竞争力,那么英国高教将面临“人才流失”。“我不认为校长薪水是关键问题,问题出在政府要如何维持世界级水平的教育系统。”“我认为校长薪水必须体现全球竞争力。”新上台的联合政府中,高校事务由凯布尔所领导的商业、创新及技术部负责。凯布尔接受《每日电讯》采访时表示,虽然高校酬薪制度属于独立机制,不为政府所控制,但政府已决定表明态度,校长酬薪必须有所限制。
  还是铁饭碗好
  金融海啸,大家的荷包都缩水了,所谓的救助银行计划,简直等于绑架了全体纳税人。可祸水的始作俑者银行家们,这些大肥猫还在锲而不舍地紧吃,银行家动辄上百万的年终奖金终于引起公愤。英国政府对银行家的奖金一次性征收50%的所得税政策才执行几个月,已经收上来20亿英镑,超出预期的4倍。这还只是对数额超过2万5千英镑的奖金征税所得。“活着的人从没见过”的金融海啸冲击下,市民找工作的意向也开始发生变化,那就是还是铁饭碗香。从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等一系列较量之下,铁饭碗的优越性还真是一大堆。2009年,英国公营部门员工每周平均工作35小时,比私企平均37.5小时少两个半小时。铁饭碗职工每年带薪休假平均比私企员工多3—4天。请病假,铁饭碗们显然比私企员工更容易开口,公营职工平均每年请病假9.7天,私企则是6.4天。大学校长、医院院长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主管,年薪超过首相者大有人在。养老金更是铁饭碗们的一大优势,无论从可以开始领养老金的年限,还是雇主往养老基金注资的比例,都远远优厚于私企。从饭碗的稳定系数上看,铁饭碗比泥饭碗们更是坚硬许多,眼下的金融海啸就是典型一例。以往的老话是,私企辛苦,但多劳多得,铁饭碗舒服,但只是“温饱”顶多“小康”,这一传统观念直到2005年时确实符合现状。但是英国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铁饭碗职工平均年薪已经超过私企员工的收入,且这个差距还在继续扩大。2009年,公营部门平均年薪22405英镑,私企是20988英镑,铁饭碗领先7%,比2008年的3%叉前进了一步。人民公仆也能挣大钱,一些政府部门主管、高级公务员的薪水可以与私企的CEO们媲美。于是吃公粮的队伍不断壮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的一次调查中,英国公营部门职工的比例是21.1%,远远高于美国的14%,德国的11%和日本的5%。
其他文献
你以为这是仙境?不,这是加拿大国家公园!
期刊
上期文章说起基督教义和佛教教义的一些不同,倒让我想起当年在多伦多遭遇曾经被西方主流宗教认定为邪教并遭受迫害的“耶和华的见证人”的那些往事。  2003年春节后,我携着七岁刚过,在国内小学一年级只读了半年的女儿飞往多伦多跟她在多伦多大学读博士的父亲团聚,先落脚在唐人街的一户福建籍华人家的一间出租屋内。在我们过去之前,孩子爹已经申请了学校位于多伦多市中心的学生家庭宿舍。所谓学生家庭宿舍,就是已婚的学生
期刊
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是不少海外移民面临的困境。在欧洲,有许多中国移民,他们一方面生长于西方社会受其影响,另一方面又是黑眼睛黄皮肤的华人面孔,常常被人形象地比喻为“香蕉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联系日益频繁,使得华人二代对中国的了解逐渐增多,认同感也逐渐加深。  华人一代:严抓孩子中文教育  说起“香蕉人”这一话题,旅奥30年的华人张维庆感慨颇深,他表示,为了避免儿子也变成香蕉人
期刊
费茨罗伊花园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彩画,铺在南半球澳大利亚墨尔本,让人见上一眼便很快就迷恋上了它。  我们到墨尔本是1月23号,这个季节正是澳大利亚南部的热旱季,从飞机上鸟瞰,大面积的草原都旱得发黄,就像秋天一般,不过导游说,不用替草原担心,旱季一过,雨水一来,草原就会很快泛绿,重现勃勃生机。导游带我们沿着弗林德斯大街步行,未到尽头,远远就见到一大片绿地,绿得滴翠,那就是费茨罗伊花园。  初到此地,还不
期刊
看似划算的美国投资移民“买卖”,并非所有的项目都是馅饼,有些甚至是陷阱。蛇年新春伊始,美国投资移民(EB-5计划)的一颗“地雷”被引爆。北伊利诺伊州地区法院已受理了美国证监会对芝加哥会议中心提起的证券欺诈诉讼,美国证监会并要求法院冻结该项目的所有资金。  自此,这场被称为美国投资移民历史上最大的骗局落幕,超过250名投资人(大多来自中国大陆)通过该项目的移民之路已彻底断绝,投资人接下来能做的,只是
期刊
美国芝加哥会议中心项目涉嫌欺诈事件引起了投资者对美国项目的安全性质疑。美国EB-5投资移民一直以低门槛、办理稳妥等优势受到移民人士的青睐,但其高风险也令不少人士望而却步。此事一出,很多移民人士不禁困惑,投资移民美国到底该如何甄选项目,以尽可能地规避风险?  在一定意义上,这起事件对抑制国内外机构在EB-5项目上的投机行为和侥幸心理有积极影响,有利于促使行业和投资申请人对选择EB-5投资项目的理性回
期刊
移民加拿大之前,就听说加拿大是个福利国度,在网上也看到很多相似的报道,但都是概念含糊,只提大意……登陆加拿大以后,从各方面来真正体验加拿大的福利,才了解加拿大政府是真正的为老百姓着想,为低收入家庭效劳,以及对新移民的初来乍到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  牛奶金  首先来谈谈牛奶金(childtaxbenefit),加拿大政府会依据家庭收入来制定牛奶金,属于低收入家庭能够拿到一切的牛奶金,家庭年收入到了3
期刊
常见问题1:要不要出国留学?  我觉得答案是因人而异。  2012/13年度,在英国读本科的中国学生接近4万。10年时间,这个数据增长了128.85%,不能不说是惊人的。硕士及以上的增长就更惊人,达171.03%。这里主要说说本科生,因为是高考月。  那么这么多人留学英国,是不是每个人都受益呢?前几年到处看到关于“留学垃圾”的文章,讲的是年轻的小留学生们,从原来未曾离开家到一下子离家万里,没有了父
期刊
早晨6点起床,到书房上网。平日总睡懒觉的儿子,今日却起了一个大早,拿着数码相机,将我家的“四合院”拍摄下来。昨天下午他就拿着尺子,丈量了房屋,打算将它制成立体图片,放在网上。  打开电脑的同时,也打开电视。在旧金山,我订购的中国长城节目平台,有中央电视台的电影频道,我常常看。今晨的节目,是《留守孩子》。画面上是熟悉的江汉平原,剧中人讲的是典型的襄樊口音。这两样因素,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故乡那片土地
期刊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2014年的《全球财富报告》,全球富裕人群大约将其6%左右的净资产投资于海外。全球各地的富裕人群,都选择将部分资产配置海外,既可以分散地域投资风险,又可以最大限度在全球范围内享受经济成长的收益。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投资的利润也在变薄。尽管从绝对量上说,中国经济还在保持增速,但由于增长严重依赖于投资驱动,投资回报率下滑。于是,一些富裕人群开始积极走向海外,有参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