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刑法实践性教学模式现状分析与路径探索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zs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法学本科“刑法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并不能很好满足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解决问题的路径在于:在反思与完善现有的“刑法学”案例教学、刑事模拟法庭、刑事法律诊所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出并实践好刑事案例库教学、刑法体验式教学和刑法移动课堂等新模式.
其他文献
当代大学生是推动国家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强化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加强对学生医德医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培养,是高校培养合格学生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探索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英语教育的有效策略,本课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推行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课堂展示,由学生针对相关主题收集资料,组织展示,体会其中的人文精神,借此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品质,使之成为既有竞争意识,又有协同合作精神;既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又能体现人文关爱的人才。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加强重视,该工作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为学生的日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想要实现这样的目的或效果,需要对德育工作开展的方法进行研究。此次研究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明确。
诉讼文书送达是外逃人员缺席审判程序启动的关键要素之一.规范有效的送达程序能够为促进引渡外逃人员归案及缺席判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奠定基础.本文指出我国缺席审判程序设计中送达现有条款细化不足、欠缺可操作性、缺乏送达标准等不足,提出明晰司法实践中被告人“实质知晓”以及“特殊事由推定知晓”的送达标准,提倡细化送达操作规范、结合电子手段降低送达举证难度,并结合送达方式的操作特点,对向辩护人送达和公告送达这两大争议问题展开探讨.
美国的自然文学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以约翰·巴勒斯、约翰·缪尔以及玛丽·奥斯汀等作家为代表,自然文学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对象.程虹被誉为“中国从事自然文学研究第一人”,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独有的“风景”“声景”“心景”的三维阐释模式,译者和批评家的双重身份也呈现出了独特的话语特征.程虹对自然文学的研究拓展了文学空间,丰富了自然文学理论并推动了中国自然文学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对程虹类似文学史的阐释话语进行反思.
“毒物话语”是环境文学的一种形式,通过讲述人造化学毒物对社会和人群的危害,达到生态预警的目的.当代美国作家唐·德里罗的作品以强烈的生态意识而著称,其广受赞誉的《地下世界》尤以宏阔的视角和敏锐的环境意识从人类纪的高度审视了当前引发生态危机的两大根源——消费主义和霸权主义.更重要的是,他在小说中赋予毒物话语以新的维度,且提出了一条文化艺术的救赎之道,为反生态性的发展怪圈敲响了深刻的警钟.
当前我国已经确立了积极的刑法立法观,《刑法修正案(十一)》中高空抛物罪、妨害安全驾驶罪等罪名的增设标志着中国特色轻罪体系的构建.增设罪名对划定犯罪圈、提高刑法明确性,乃至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贯彻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应正确处理好新增罪名对既往犯罪行为的溯及力问题.准确判断新旧法对同一犯罪行为的评价是否具有实质的结果差异,首先应当处理好旧罪名与新增罪名之间的关系,区分对立关系、重叠关系、交叉关系三种情形,以正确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麦克尤恩的前期作品大多具有“哥特式文学”的特点,不仅带给读者“惊恐”和“不安”的体验,更多留给读者伦理意识、伦理规训与伦理禁忌的思考.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理论分析麦氏前期代表作中以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姊妹关系为代表的家庭伦理关系,指出夫妻伦理关系是家庭伦理关系的核心,夫妻兽性因子控制人性因子,导致伦理意识淡漠,造成夫妻伦理关系崩塌.亲子伦理关系中伦理规训缺位,儿童伦理规则与伦理自律缺失,诱发错误的伦理行为.在姊妹伦理关系中青少年挑战伦理禁忌,破坏家庭伦理秩序,导致伦理关系混乱.麦克尤恩通过一系列惊世骇
《离婚》是鲁迅直面社会现实,反映民间调解下妇女命运的经典作品.通过表现爱姑在民间调解下的被动以及不公,进而从法律的角度剖析爱姑沦为宗法牺牲者的多重原因,即调解组织的粗鄙专横、调解地点的开放随意、根深蒂固的耻讼心态、法律意识的淡薄以及法律审判的主观,深度揭示民间调解的顽瘴痼疾,呼吁现代法律的健全完善,彰显作者一以贯之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新闻的精准翻译和及时发布是对国家信息治理能力和信息治理主体效能的一次实践检验.本文在探讨新闻翻译信息治理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新闻翻译信息治理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指出应加强新闻翻译信息治理的顶层设计、构建翻译信息治理的协同管控机制、完善翻译信息治理的发布机制、建立翻译信息治理的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新闻翻译信息治理水平和能力.
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伤心咖啡馆之歌》塑造了一位雌雄难辨的主人公形象,这种形象的塑造不仅与时代变迁密切相关,而且与作者本人的性别诉求联系紧密,麦卡勒斯以艾米莉亚的形象与悲剧命运寓意现代化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老旧观念存在滞后性,借此呼吁现代文明与性别自由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