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六要素之人物(上)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hao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朋友们,前两期给大家介绍了记叙文六要素中的“时间”和“地点”,这一期介绍六要素中的“人物”。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王想找一个人给自己画一张像。他先后找了很多画工,其中包括齐国最有名的画工,结果没有一个画得让他满意。为什么会这样呢?齐王很是纳闷,就问他们:“你们觉得画什么最难?”
  画工们说:“狗、马最难画。”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他们又说:“画鬼怪最容易。”
  齐王问是什么原因。
  画工们解释说,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以仅仅是画得相似而已,还要画出它们的各种姿态,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原文如下——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问曰:“画孰最难?”曰:“犬马最难。…孰最易?”曰:“鬼魅最易。”“何为?”“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睹之,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人皆未见之,故易也。”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变成了“画鬼容易画人难”,说是画鬼容易,画人最难,因为人是可见的,有一点画得不像都不行,所以就难画了。人物不仅难画,同样难写。在一篇记叙文中,特别是那些记人的记叙文,要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同样是很难的。
  每个人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语言、行动,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在记叙文中,怎样才能把人物写得个性鲜明,让这个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动人心弦呢?人们通过努力,找到了一种比较成功的方法,这种方法就叫“描写”。这是写人物最好的方法。
  人物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
  第一。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
  人物的肖像主要是指人物外在的、直观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
  鲁迅先生有一篇小说《孔乙己》,里面有一段这样的话:
  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这段话就是最好的肖像描写的例子。通过这段描写,读者一下子就“认识”了孔乙己这个人。
  这是一种直接的勾勒的方法。写某个人“浓眉大眼”“身高1米85”,或者“长得五大三粗”等等,用的都是这种方法。
  在大家读过的小学课本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
  《一面》中的鲁迅先生“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故乡》中的杨二嫂“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些都是极有个性的人物外貌,让人读起来就觉得那些人物就站在面前。
  有时也用修辞手法来描写人物。写胖的人,说像皮球,写瘦的人,说像电线杆。有些词,如“牛高码大”“獐头鼠目”都是为描写人物准备的,都是用了修辞方法。上面的那些例子中,也都用了这种修辞方法.如“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正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等。
  在记叙文里面描写人物,不只是给人物照相,也不是要真实地客观地表现这个人物,而总是在描写时寄托作者的喜爱和厌恶,甚至是憎恨的情感。所以在写英雄人物的时候,用的都是褒义词,在写自己不喜欢的人物或者是反面人物的时候,用的都是贬义词,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我小时候在某一期《少年文艺》上读过一篇写母亲的文章,原文已经不记得了,大概的意思是说“我”的母亲很爱打扮自己,就是现在说的很“臭美”,她脸上总是涂着很厚的粉,那些粉厚得常常一块块地掉下来。文章还说,“我”的母亲最担心的就是怕有东西掉在地上,因为她长得太胖,很难弯下腰去把掉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
  这段描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原因就是作者把这位母亲写得有血有肉,同时又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母亲的感情——这当然是一种不喜欢的甚至有点厌恶的感情。
  肖像描写要注意两点:
  一、肖像描写不要面面俱到
  进行肖像描写时,并不是说要把一个人从眼睛写到鼻子,从鼻子写到嘴巴,从嘴巴写到耳朵,从耳朵写到头发,从脸写到身材等等这样面面俱到,而是通常选取人物外表上最鲜明的部分进行特写。成功的经验是写人的眼睛,这就是鲁迅先生常说的要“画眼睛”。
  “画眼睛”是肖像描写的关键。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祝福》中,就14次写到了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了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在文章中,他不是在“写”眼睛,而是正如他所强调的那样,是在“画眼睛”。鲁迅先生用了“画”这个字,强调对人外貌最具有特征的部分(眼睛)的描写,来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
  除了写眼睛之外,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还写了祥林嫂“花白的头发”(表现其悲惨的命运);在《故乡》一文中描写主人公闰土时,除了写闰土的眼睛,还重点还写到了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鲁迅以此来表现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
  人物的眼睛、头发、脸和手,还有身材,都是能直接表现人物的命运、性格和人生遭遇的,对这些部位的描写一定要细致和准确。
  二、肖像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
  什么是“公式化”?在描写好人时,都是“高、大、全”(就是现在说的“高、富、帅”),风度翩翩;写到坏人时,都是个头矮小、形象猥琐,这就是公式化。
  “脸谱化”也是这样,就像看京剧一样,红脸的是关公,黑脸的是包公,白脸的是奸臣曹操……
  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然而人的内心世界与外貌长相并不总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美,所以在描写人物时,不要以貌取人,这和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是两回事。同时,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表和人物性格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比如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张照片,一位其貌不扬的老人坐在中国科学院的讲台前,低头念着发言稿。这位老人蓄着胡子,一身黑色的衣服,脚穿一双黑色的布鞋,而且还没有穿袜子。照片上的老人不是来作脱贫报告的,他是中科院一名院士,叫李小文。
  这是一张很不经意的照片,照片里的老者,衣着简朴,不修边幅的样子,让人第一反应就是_这是一个来作脱贫报告的农民大叔?结果,经过网友大起底,这位气定神闲的老者,居然是中国遥感领域的带头人,他带领的科研团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使我国在多角度遥感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这张照片,让人立马联想到《天龙八部》里其貌不扬却有着盖世神功的“扫地僧”:看似平凡,实有奇功。不穿袜子的李院士搞研究,做到了国际领先。
  李小文院士的这身打扮,和他的身份、地位以及他的科研成就看起来是那么的不相称,但却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就是反差的效果。
  古人常说“真人不露相”“腹有读书气自华”,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古往今来,很多著名的文学作品,都是利用这种反差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如法国大作家雨果写的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那个相貌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而他的品德却是那么的高尚;
  还有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写的《牛虻》中的主人公牛虻,是一个瘸腿的人,而且面部丑陋,有一条长长的刀痕,但他同样是一个有理想的革命者;
  还有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里面的王熙凤是那么的美丽俊俏,但却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
  所以,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时,是不能“公式化”和“脸谱化”的,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写好笔下的人物。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真实可信,才有鲜明的性格和独特的个性,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人物描写的方法还有很多,由于篇幅的原因,其他的方法将在下一期继续介绍。
  (花果山讲坛)
其他文献
每当我吃起特色小吃“陈先生的肉肉”,就会想起我们班的肉肉郭。此“肉肉”非彼“肉肉”哦。她是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姓郭,人送外号“肉肉郭”。  之所以叫她肉肉郭,不是因为她爱吃肉,更不是因为她长得胖,而是因为她是我们学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肉肉达人。看,学校四楼的露天阳台上那数百盆多肉植物,都是肉肉郭的杰作,也是她的最爱。  那些多肉植物,品种繁多,有紫珍珠、百凤、初恋、钱串,还有一些珍贵的稀有品种,如
小猕猴:啾啾先生,新闻里说有人因为拿不到工资,用表演跳楼的方式来追讨,而警察拘留了这些可怜的“临时演员”,您怎么看?  啾啾先生:“跳楼秀”大概是弱者的武器,可能是之前有人成功了,所以模仿的人多了起来,但这种危险的维权模式实在是不可取,所以警察要阻止这种行为。  小猕猴:那有什么办法呢?胳膊又扭不过大腿。  啾啾先生:所以说,对待弱者的态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在这方面我们实在应该学習一下齐庄
妙招老师:同学们好!我是“写作有妙招”的妙招老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分享的写作小妙招是“妙用修辞手法,增强景物画面感”。试问大家在描写景物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眼前的景物赏心悦目,而自己用语言描述却平平淡淡、毫无美感?  学生小A: 是的,我就是这样。眼前的景物再美,我也表达不出来。  学生小B:对!就是一种“哑巴观美景—有美说不出”的感觉。  妙招老师: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看看下面这段写景的
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很穷。一个从地里新挖出来的青皮萝卜,让很久不见鲜果模样的四兄弟和羊角小辫的妹妹垂涎欲滴。  我是长兄,父母外出劳作不在家里的时候,自然可以发号施令充作一回花果山“猴王”。洗净,轻轻地削去一层青皮,手握长约半尺的“绊倒驴”(当地对那种大个头萝卜的称呼),刀锋跟进,右手挥刀环切。萝卜声脆,刀切面有果汁珠渗出,有股淡淡的清香。  “都排好队,不用急也不用挤,每人一块儿……”嘴里吆喝
蝴蝶漂亮好看  谁都喜欢  我得想个办法  引它飞进我家小院  干脆  给蝴蝶送个请柬  我向妈妈要来花种  種在小院墙边  我送给蝴蝶的请柬  将是一个小小花园  (选自《东方少年·快 乐文学》2014年第11期)
过年了,长辈们每人发给我一个厚厚的小红包。  小红包们可真漂亮!红彤彤的外皮上印着各种金灿灿的图案:有抱着大鲤鱼的胖娃娃,有捧着金元宝的财神爷,有戴着乌纱帽的状元郎,有憨态可掬的小花狗,有美丽绽放的迎春花,还有缀着大福字的中国结……我对它们爱不释手,连睡觉的时候都不忘把它们藏在枕头底下。  睡着睡着,我被一阵喧闹声吵醒了。原来是小红包们在嬉戏说笑。其中一个问其他伙伴:“小伙伴们,过完年小主人就要把
每年春节过后,我是家里腰杆最硬的人。用爸爸的话说,那是因为我成了家里“最有钱”的人。此话不假,在这个大人都用手机支付的年代,突然遇到需要现金支付的时候,他们的钱包里还真没多少钱,就只能求助于我了。按照我们家的规矩,我有权自己保管压岁钱。  “哎呀,车子没油了,加油站不让刷卡,借我点现金。”爸爸向我开口。  “哎呀,我晚上要参加同事婚礼,需要点现金来包红包……”妈妈向我开口。  只要他們朝我“哎呀”
村花三十出头,长得水灵灵的,但丈夫大螺死得早,年轻轻的就成了寡妇。她没有改嫁,还守住原来的那个家,有了好吃的,都给二螺一份。  二螺心里有什么想法,都跟嫂子说。  村花在自己承包的水库里弄到一条鱼,回家烹了,给儿子一份,给二螺送去一份,自己只吃了些鱼汤。二螺接过白嫩的鱼肉,眼睛直直地瞅着村花白嫩的脸,久久不肯动筷子,最后他说出了藏在心里很久的一句话——“嫂子,我想亲亲你的脸!”  “呸,你也心藏坏
天空阴云密布,时不时几滴小雨飘落下来,落在奈良公园的石板路上。两旁的松树苍劲有力,一根根、一团团的松针凝成了一片葱绿色的云海。松树们一棵挨着一棵,像战士一样守卫着这个美丽的地方,迎接我们的到来。  沿着宽阔平整的石板路,我们向前进发,只见一个高大古朴的门廊伫立在眼前。门廊由八根粗壮结实的木柱支撑着,木柱和门廊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漆黑发亮。每根木柱都十分结实,我张开双臂也无法将一根木柱完全抱入怀中。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选自《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理解题:  ①这段话主要描述了人类与( )的血肉关系,告诉我们要( )。  ②“溪流河川中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