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本文分析了公路经济效益的制约因素,阐述了公路经济效益的具体体现,提出了提高公路经济效益的对策。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基础性的产业,也是现代化经济的重要支撑载体和标志。在交通基础中,公路是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重视公路经济效益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一、公路经济效益的制约因素
1.1 公路运营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不高。公路运营单位管理水平落后的主要表现运营单位人员臃肿,但运营效率低下。一方面,受计划经济因素和国企管理习惯因素的影响,公路运营单位现有的人员大多超编。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公路运营市场并没有完全开发,市场竞争相对非常小,运营单位竞争力不够,导致公路运营单位运营效率低下。最后,从公路运营单位管理层的管理素质来看,与现代社会的管理模式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
1.2 国内在公路建设、养护成本较高。公路的建设是一项大型工程,投资巨大。一些政府通过向银行和地方借贷的方式筹集公路建设资金,公路建成后的运营收入不断要用于偿还借款,还需要承担公路的后期养护。巨大的资金压力影响了公路运营的经济效益。公路建设、养护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公路经济效益的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1.3 国内目前还没有健全的公路管理制度。制度是实现公路运营高效益的保障,但国内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公路的建设、养护费用一般是由省财政厅单位支付,其运营也是由相应的单位来主导负责。但同时,公路运营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在公路管理制度方面目前还不能有效调动省单位、地方单位的积极性,对各单位的职责规定还不够明确。
1.4 公路运营单位的员工服务意识不够。很多的公路运营单位还保留着传统的计划经济意识,受传统公路管理制度的限制,一些公路运营单位员工按部就班,工作中缺乏创新。受传统思维影响和限制,公路运营员工积极性不高。受员工积极性不高因素的影响,公路运营效率低下,消费者满意度较差。
二、公路经济效益的具体体现
公路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公路经济效益,公路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上。直接经济效益就是在公路各种项目的作用下产生的效益,即在公路的养护、管理等公路系统的活动中不断的发展,公路系统的经济实力随着增加,同时公路系统内部的各种条件都得到有效的改善,提高了公路系统的内部经济效益;还有公路系统中运输质量的提高及公路系统中安全、畅通的环境,使其降低了费用,节约了时间等一些外部的经济效益也属于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是公路某些项目因素的改变产生的经济效益,如公路加强了信息安全建设,降低了事故发生率;通过综合治理、提升公路等级等改变了公路的周边环境,节省了运输费用等;其他一些有关公路的经济政策和科技改革有效推进了所引起的连锁经济效益等,这些外部经济效益也是间接经济效益的范畴。
三、提高公路经济效益的对策
3.1 转换经营机制,拓展经营渠道。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及时转换经营机制,对公路系统的内部结构进行适时的调整。依据自身行业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设备、人才等拓展经营渠道,发展与公路系统经济活动有关的产业。在提高公路系统经济效益思想的指引下,坚持公路系统中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存在,公路的建设养护等与多种经营按照市场经济活动的需求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这样既能提高公路系统的经济效益,也实现了公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2 治理公路周边环境、提高运输质量。综合治理公路的周边环境,就是让公路摆脱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等周边不良的环境等;在级别较低的公路进行路面改造能有效地减少粉尘的污染;公路上设置消音带、绿化公路等都能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减少噪声等。对于客货运输,讲究在运输中体现安全、方便、快捷的特点,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升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度;同时全面提升了公路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3.3 降低运营管理成本。为实现统一的、有效的公路工程运营管理,可以探讨在省内组建一个公路工程运营管理机构,对省内公路工程运营项目进行统一的行业管理。首先把一些能合并的机构进行合并,切实把岗位、人员压减下来。其次把养护、工程等专项工程推向市场化,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措施盘活固定资产,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降低负债经营率,降低运营管理成本的投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4 增强运营效率,完善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公路运营管理制度还可以规范公路运营单位的运营行为,明确运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公路运输事业的稳步发展。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公路运营的市场经济运行,规范公路的收费标准,改革传统制度存在的缺陷,实现公路运营的市场化规范运作,不断提高公路的经济效益。
3.5 创新思想观念。改变公路系统各个职工的传统思想观念,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生根、开花、结果。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全体公路系统员工的主动性,还能让员工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设计等应于实际的公路某些项目,让这些创新思想传化成了真正的生产力,有效地提升了公路的直接经济效益及公路的间接经济效益。
3.6 创新技术改革。在公路的设计和建设中,运用先进的技术提高公路级别既能减少维修等成本,也能有效地减少成本起到了节约的作用,同时增加了公路的经济效益;其次,在公路中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高运输安全等,能有效地减小运输事故的发生,同时提升了公路的间接经济效益。第三,采用新的设计方案把公路的运行线路进行等级提升的同时进行线路取直设计,能有效地节约运输时间和缩短运输里程,提升公路的经济效益。
3.7 科学管理,挖掘潜力。为了促进公路社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就需要科学的管理公路系统,强化公路的建设与养护工作,此外,还需要公路系统的好路率满足指标规定中的要求。此外,公路内部存在无限的潜力,我们也要对其进行深人的挖掘,在养护公路时,需要做好资金、人员、设备等各个方面的准备,才能够确保顺利的进行公路养护。
结束语
公路经济效益提高对公路建设、发展有重要意义。提高公路经济效益一方面可以提高公路养护、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再支出其他公路建设,推动国内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从制约公路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要提高公路系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必须从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改变目前公路发展的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实现公路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袁丁.提高公路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研究[J].现代商业.2011.
[2]王小伟.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公路事业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1.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盟公路路政管理支队)
作者简介
靳海燕,女,汉族,大学本科,1981年出生,经济师,现从事公路路政管理支队职工教育工作。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基础性的产业,也是现代化经济的重要支撑载体和标志。在交通基础中,公路是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重视公路经济效益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一、公路经济效益的制约因素
1.1 公路运营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不高。公路运营单位管理水平落后的主要表现运营单位人员臃肿,但运营效率低下。一方面,受计划经济因素和国企管理习惯因素的影响,公路运营单位现有的人员大多超编。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公路运营市场并没有完全开发,市场竞争相对非常小,运营单位竞争力不够,导致公路运营单位运营效率低下。最后,从公路运营单位管理层的管理素质来看,与现代社会的管理模式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
1.2 国内在公路建设、养护成本较高。公路的建设是一项大型工程,投资巨大。一些政府通过向银行和地方借贷的方式筹集公路建设资金,公路建成后的运营收入不断要用于偿还借款,还需要承担公路的后期养护。巨大的资金压力影响了公路运营的经济效益。公路建设、养护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公路经济效益的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1.3 国内目前还没有健全的公路管理制度。制度是实现公路运营高效益的保障,但国内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公路的建设、养护费用一般是由省财政厅单位支付,其运营也是由相应的单位来主导负责。但同时,公路运营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在公路管理制度方面目前还不能有效调动省单位、地方单位的积极性,对各单位的职责规定还不够明确。
1.4 公路运营单位的员工服务意识不够。很多的公路运营单位还保留着传统的计划经济意识,受传统公路管理制度的限制,一些公路运营单位员工按部就班,工作中缺乏创新。受传统思维影响和限制,公路运营员工积极性不高。受员工积极性不高因素的影响,公路运营效率低下,消费者满意度较差。
二、公路经济效益的具体体现
公路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公路经济效益,公路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上。直接经济效益就是在公路各种项目的作用下产生的效益,即在公路的养护、管理等公路系统的活动中不断的发展,公路系统的经济实力随着增加,同时公路系统内部的各种条件都得到有效的改善,提高了公路系统的内部经济效益;还有公路系统中运输质量的提高及公路系统中安全、畅通的环境,使其降低了费用,节约了时间等一些外部的经济效益也属于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是公路某些项目因素的改变产生的经济效益,如公路加强了信息安全建设,降低了事故发生率;通过综合治理、提升公路等级等改变了公路的周边环境,节省了运输费用等;其他一些有关公路的经济政策和科技改革有效推进了所引起的连锁经济效益等,这些外部经济效益也是间接经济效益的范畴。
三、提高公路经济效益的对策
3.1 转换经营机制,拓展经营渠道。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及时转换经营机制,对公路系统的内部结构进行适时的调整。依据自身行业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设备、人才等拓展经营渠道,发展与公路系统经济活动有关的产业。在提高公路系统经济效益思想的指引下,坚持公路系统中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存在,公路的建设养护等与多种经营按照市场经济活动的需求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这样既能提高公路系统的经济效益,也实现了公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2 治理公路周边环境、提高运输质量。综合治理公路的周边环境,就是让公路摆脱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等周边不良的环境等;在级别较低的公路进行路面改造能有效地减少粉尘的污染;公路上设置消音带、绿化公路等都能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减少噪声等。对于客货运输,讲究在运输中体现安全、方便、快捷的特点,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升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度;同时全面提升了公路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3.3 降低运营管理成本。为实现统一的、有效的公路工程运营管理,可以探讨在省内组建一个公路工程运营管理机构,对省内公路工程运营项目进行统一的行业管理。首先把一些能合并的机构进行合并,切实把岗位、人员压减下来。其次把养护、工程等专项工程推向市场化,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措施盘活固定资产,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降低负债经营率,降低运营管理成本的投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4 增强运营效率,完善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公路运营管理制度还可以规范公路运营单位的运营行为,明确运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公路运输事业的稳步发展。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公路运营的市场经济运行,规范公路的收费标准,改革传统制度存在的缺陷,实现公路运营的市场化规范运作,不断提高公路的经济效益。
3.5 创新思想观念。改变公路系统各个职工的传统思想观念,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生根、开花、结果。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全体公路系统员工的主动性,还能让员工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设计等应于实际的公路某些项目,让这些创新思想传化成了真正的生产力,有效地提升了公路的直接经济效益及公路的间接经济效益。
3.6 创新技术改革。在公路的设计和建设中,运用先进的技术提高公路级别既能减少维修等成本,也能有效地减少成本起到了节约的作用,同时增加了公路的经济效益;其次,在公路中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高运输安全等,能有效地减小运输事故的发生,同时提升了公路的间接经济效益。第三,采用新的设计方案把公路的运行线路进行等级提升的同时进行线路取直设计,能有效地节约运输时间和缩短运输里程,提升公路的经济效益。
3.7 科学管理,挖掘潜力。为了促进公路社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就需要科学的管理公路系统,强化公路的建设与养护工作,此外,还需要公路系统的好路率满足指标规定中的要求。此外,公路内部存在无限的潜力,我们也要对其进行深人的挖掘,在养护公路时,需要做好资金、人员、设备等各个方面的准备,才能够确保顺利的进行公路养护。
结束语
公路经济效益提高对公路建设、发展有重要意义。提高公路经济效益一方面可以提高公路养护、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再支出其他公路建设,推动国内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从制约公路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要提高公路系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必须从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改变目前公路发展的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实现公路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袁丁.提高公路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研究[J].现代商业.2011.
[2]王小伟.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公路事业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1.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盟公路路政管理支队)
作者简介
靳海燕,女,汉族,大学本科,1981年出生,经济师,现从事公路路政管理支队职工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