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文深教的有效措施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办公室里,常有老师抱怨:这文章这么短,这么浅,学生自己都能读懂,有什么好教的呢?从老师的抱怨中,我们能窥见“浅文”的一些特点:一是文字浅显,篇幅短小,学生可以凭自己的认知经验去阅读,没有文字上的障碍;二是主题思想单一,作者的思想情感容易把握。此类课文,很容易为老师和学生所忽略。笔者以为,浅文可以深教,也有深教的必要。浅文该如何深教?
  
  一、浅文教学要珍视师生阅读的原初体验
  
  “浅文”读起来容易,但少了老师的引导,学生容易一眼放过。对于此类文本,老师要特别珍视师生的阅读原初体验,即解读文本的第一感觉。日前,笔者观摩了一节公开课,课题为《亡人轶事》。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之前,执教者先让学生谈感受:“请大家说说你读完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如何?”有些学生说很平淡,不能吸引人;还有些学生说读了第一遍不想读第二遍。老师也真诚地说出自己阅读的最初感受:“说实话,当我读第一遍的时候,和大家一样,我对这篇文章没什么印象,觉得很平淡。”顺着“平淡、无味”的关键词,执教者因势利导:“本文语言平淡,那么请你具体地说说,哪些语言是平淡的?请同学们各自找出一个自认为最平淡的句子品读。”课堂接下来的环节是品读“平淡”的语言。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她站起来哭了(文中写妻子因背筐缺乏经验,摔倒在地后的反映)”这句没有一点修饰的极为朴素的言语中,从一个“哭”字,体会到妻子从一个娇生惯养的小闺女到勤劳持家的劳动妇女的转变过程,体会到妻子的委屈、自责、娇气、可爱与淳朴。还有一处是对妻子手指的描写:“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从一“粗”一“短”中,从平静甚至近乎冷酷的表达中,学生感受到了妻子的艰辛与勤劳,体会到“我”对妻子的深深地怜惜与愧疚。
  华东师大语文教育家方智范先生说:“最好的阅读境界是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执教者正是从师生读文本的初始体验出发,在充分了解学生阅读心理之后,因势利导,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动态生成,让学生的阅读从初始体验转化为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精神对话的“深度体验”,引导学生从至轻至淡、至纯至朴的语言中挖掘出丰富的内涵与深沉的情感,化无味为有味、化腐朽为神奇。
  
  二、浅文教学要注重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
  
  “浅文”因为其文字浅显和主题单一的特点,学生在阅读中往往会产生浅尝辄止甚至抵触的心理。如果不能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那么潜藏于海平面以下的矿藏和暗流就很难被发现,学生也就很难体验到阅读的愉悦,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便成了一句空话。
  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曾在一次课后点评中不无深刻地指出:“对文本本身读不进,读不深,读不透,无论对执教者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缺憾。”确实,在新课程背景下,不少老师热衷于在备课时制造所谓的“亮点”:或多媒体肆意渲染,或滥用表演放羊讨论……大量的精力花在了吸引学生的“眼球”上,而缺少了对课本深入细致地研读。学生解读文本就像在沙漠里掘井,虽然到处都是浅浅的坑,但是没有一处能够掘到甘泉。热热闹闹的课堂背后是语文书被搁置一边,是“语文味”被越冲越淡,是语文课“灵气”的荡然无存……
  其实,对于文本的精细解读、深度挖掘的问题,远在古代,我国一些名家已经有具体地阐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言不甚深,但金圣叹强调:“《水浒传》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人家子弟稍识字,便当教反复细看,看得《水浒传》时,他书便如破竹。”他还指出平生最恨之事:“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朱熹就如何研读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细看文字,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笔者以为,作为语文教师,脱离文本谈构建高效的活力课堂,无异于水中捞月、雾里看花。浅文正因为浅易,更需要深度挖掘,更需要老师有强烈的文本意识,要立足文本,深入研读文本,这样,才能于细微处见真知,于浅显处得深意。
  
  三、浅文教学要注重对文本相关材料的补充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有不少选文篇幅简短,学生觉得读此类文章印象不深,收获不大。比如罗素的《我为什么活着》只有几百字,学生自读文本,没有字词障碍,在文本中作者明确提出“我”活着的三个理由,学生一眼就能看明白。学生的理解浮于表面,无法感受到伟人的人格魅力,也不能转化为学生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最主要原因是缺少对罗素生平等相关材料的补充。《世间最美的坟墓》篇幅同样短小,如何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到“朴素之美”?日前,笔者有幸听了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的课,他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下面是课堂片段:
  今天给大家介绍两位伟人:列夫·托尔斯泰(详讲)和茨威格(略说)。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罗斯伟大作家,出身名门贵族,他一生致力于探究公正、合理、理想的社会制度,奉行平民生活,即使连死也要像平民一样死去。他是人类道德领袖,是人道主义守护神,高尔基赞誉他是“人中之人”,茨威格认为他是“真正人的模型”。
  他晚年陷入了两个深深的矛盾之中:一是他与革命者的矛盾。列夫·托尔斯泰同情穷人,反对暴力革命,遭到了革命者的反对。1890年,列夫·托尔斯泰开始写他一生中唯一的一个剧本《光在黑暗中闪光》,这个剧本是他一生的写照,他写了20年,未写完,因为矛盾始终无法解决,他不知道路在何方。茨威格不愧为其精神继承人,帮他写完最后一章,标题为“逃向苍天”——继而黄老师又引用了《逃向苍天》中的一段,该文段写的是一群大学生与“我”的对话,黄老师那富有激情的朗诵把“我”与革命者的激化的矛盾演绎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感染了听课的老师与同学们,课堂上高潮迭起。而后他继续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个矛盾:与妻子的矛盾。列夫·托尔斯泰和他的妻子索菲亚共同生活了48年,列夫·托尔斯泰要把所有财产捐献给大家,遭到了他妻子的强烈反对,他的妻子几乎变得歇斯底里,多次在半夜里,潜进列夫·托尔斯泰的房间,偷看他的日记,检查他的每一张小纸片——黄老师还向学生推荐了剧本中的一段对话:
  “我的妻子和儿子是不会尊重我最后的意愿的,他们会拿我的著作去做肮脏的交易,谋取厚利。明天我就要写遗嘱,写得清清楚楚,不让产生歧义,而且要有约束力,我要在遗嘱中把所有著作的收入和从稿费里获得的银行存款的利息全部捐给大家、全人类。”
  妻子则是暴怒地质问:“直到今天,我也弄不明白,你的这些信仰有什么意义?你自己擦炉子、自己挑水、自己补靴子,不,我还弄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这样清清白白生活,勤劳、节俭、安静、朴素,突然之间变得肮脏,变成是对别人的罪孽,不,我不明白!”
  无论是革命者还是自己的妻子,都不能理解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始终没办法解决这两个矛盾,最后只能逃向自我,逃向孤独、逃向苍天。而作为他的精神继承人,茨威格无疑是最能理解列夫·托尔斯泰内心的人。
  因为有前面材料的补充,学生真切感受到了伟人的孤独,明白了伟人关于生与死的选择,领会到了列夫·托尔斯泰在茨威格心中的位置,也理解了茨威格为什么恰恰对如此朴素的坟墓情有独钟、那样津津乐道,并冠之以“最美”的赞誉。而学生如果只是单纯地凭借对文本的孤立地解读,只是停留于对语言本身地揣摩,是很难领会到文本背后潜藏着的深厚的内涵与深沉的情感的。
  教学中若能适时补充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演变、写作背景等等,学生对浅文的理解无疑会更加深刻。
  
  四、浅文教学要重视对课后的反思
  
  《金岳霖先生》是篇叙事写人的回忆性散文,作者汪曾祺,此文语言浅易且有趣味性。下面是一节随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
  1、“猜猜他是谁”的文字游戏(两段人物对比鲜明的肖像描写,让学生猜对象),引导学生注意:人物描写的方法以及人物描写应把握特征等。2、找文眼。3、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金岳霖先生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4、以4人为小组合作探讨金岳霖先生“有趣”的具体体现。5、归纳小结:请学生说说金岳霖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听课过程中和听课之后,我将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叩问自己,我的收获是什么?
  这节课留给我的印象是:金岳霖教授是个怪老头。他的外貌很怪:戴着一顶呢帽,戴着一副眼镜,一只白的,一只黑的;他穿着很怪,他上课提问方式很怪,他和斗鸡同桌吃饭怪,他作讲座掐跳蚤很怪——我在猜测,同时我开始担心学生上完这节课后心里是否会犯嘀咕:金岳霖先生怎么会是这样的一个怪糟老头!经过对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的确仅仅是停留在金岳霖先生的“有趣”和“怪”上。对于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对金岳霖先生的态度和情感倾向一概不知,更不用说能充分感受和体验金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对西南联大教授们的生存状态的反思了。我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粗略地观察一下课堂,有讨论,有对话,似乎与新课程的理念相吻合。特别是当师生一起探讨“金岳霖教授”作讲座抓跳蚤的细节时,课堂像炸了锅,很是热闹,我却有一种莫名的苦涩感。同学们把金岳霖先生的一个下意识不自觉的动作放大变形处理,将之拿来像对待阿Q的癞疮疤一样认真地调侃和把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
  仔细地思考这节课,笔者以为课堂中一些环节的教学是低效的。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虽然有文本的意识,但是自身对文本却研读不透,理解不深,因而也就无法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笔者以为,要深一步理解本文,不能忽略文本中的几个关键句子:
  (1)开头第一段: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2)倒数第二段;我对金先生所知甚少。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
  (3)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4)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写一写。
  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要写一写金岳霖先生乃至西南联大的其他教授?对于金岳霖先生,作者倾注了怎样的情感?除了“有趣”和“怪”之外,还读到了什么?
  如果足够细心,哪怕是对写作的时代背景、对作家、对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一无所知,也能揣测出汪老写作此文的用意远不止只是体现金岳霖先生的多有趣和怪这么简单。遗憾的是执教者在解读文本和处理教材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还是将如此重要且经作者反复强调的语句给忽略了。
  浅文教学离不开反思,只有不断地反思,我们才能不断积累和总结自己和他人的教学中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只有不断地反思,我们才能发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处理是否准确而独到;也只有不断地反思,我们才能把文章上得既有深度又有创意。
  
  吴细云,语文教师,现居浙江苍南。本文编校:王玲
其他文献
下午第一节课刚上课,学生们就纷纷来告状,说小鑫和同位因为打架被叫到了德育处。果然,不一会儿,两个学生脸红脖子粗地带着打架的余火回到了教室。学生们一下子静了下来,等着
“孩子就这样了,就是上学也没有用。你不知道,邻村东升的娃上了多年学,不照样蹲在家里?像小龙这样高度残疾的,就是考上大学,也没有学校会录取。我看,还是让他跟着我吧,每月能挣个一两千!”  就这样一番话,打动了挣扎在贫困中的父亲。从我记事起,这个家庭就多灾多难,母亲一直卧病在床,我因小儿麻痹后遗症从来就没有站起来过,家里整日缭绕着中药、西药混杂在一起的味道。  虽然我才9岁,但我能理解父亲,我已下定决
同学们,香香甜甜的奶油蛋糕你爱吃吗?想不想试着做一款满足自己呢?今天的“七巧板”就送给大家这样一份礼物,但是这份礼物却不是垂手可得的,它对你来说绝对是个挑战,那就快来
目的 研制国产化的可控电熔微弹簧圈,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方法 采用抗拉伸、抗扭力、顺应性及疲劳性实验,检测微弹簧圈及其连接点的性能;体外接通直流电检测微弹簧圈的解脱
信息化的成功依靠多种条件,它的失败同样也存在多种因素。在导致失败的诸多因素中,最核心的应该是“需求不旺”了。没有需求,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自然不重视,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也
又到了养蚕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桑叶的清香。“丁零零——”下课了,同学们围在王心悦座位上看着什么。我好奇地走过去,呀!是蚕宝宝,王心悦捧着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小小黑黑的,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
在体育教学中,信息传递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完成体育课教学任务,除了要求农村中学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运动水平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很重要。诸多实践证明,在 In
户外活动时间,小朋友都在兴致勃勃地玩水。这时,佳林和佳明小朋友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你帮我们拿一下这个知了吧,我们想玩水。”原来,在早晨来园的时候,佳明从家里带来了一
本知识板块的主线是磁场。磁体、电流周围都存在磁场。磁场对放人其中的磁性物质或电流有力的作用,磁场能使运动的导体产生感应电流。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