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教育专家虞永平曾指出,博物馆是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之一,设计幼儿园课程应重视博物馆资源的价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幼儿园因地制宜,利用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探索适宜幼儿的博物馆教育活动,构建星空特色课程。
知己知彼,教师研修先行
在最初的博物馆实践中,教师大多带领幼儿走马观花式地参观,没有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的教育价值。其原因在于教师对博物馆及幼儿参观博物馆的意义了解不充分。为此,园所面向教师开展了“教育实践、课题研究、教师培训”三位一体的研修模式,共同探索博物馆的物质、文化、精神内涵,挖掘展品中蕴藏的教育价值。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重点观察、记录各年龄段幼儿在博物馆中的典型行为表现,及时捕捉幼儿提出的问题和表情动作,分析幼儿的兴趣点。在课题研究中,明确开展博物馆教育的目标及利用藏品开展教育活动的策略方法。在教师培训中,邀请博物馆馆长、讲解员进行科普讲座,增加教师的航空航天知识储备,激发教师对博物馆的探究热情。经过研修,教师了解了博物馆资源,发现了真实的教育魅力——当幼儿近距离接触真实展品,对展品有了真实体验时,才能引导幼儿深入探究学习。
打开思路,丰富实践活动
为了将博物馆教育转化为贴近幼儿兴趣的教育活动,园所重新规划路线,聚焦重点展品,开展博物馆实践活动。
首先,开展艺术创作活动。幼儿在近距离的观察中创作,用画笔勾勒飞机的轮廓、用彩泥塑造火箭的形状、用各种材料制作飞机的机身和机翼。作品中包含着幼儿对飞行器、航天器结构的直观认知及对科技制造之美的初步感受。其次,开展科学认知活动。根据幼儿的提问,教师设计实验,让幼儿动手操作、多感官参与探究,在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中破解疑问,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科学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最后,開展情境表演活动。在北京一号飞机旁,幼儿模拟取登机牌、安检、候机、登机的情境;在火箭家族旁,幼儿变身火箭助推器、一二级燃料箱、整流罩、目标飞行器等,模拟火箭发射的“分离”过程。角色游戏让幼儿仿佛身临其境,演绎着飞机和火箭的故事,感受展品背后的精神文化。
当幼儿由被动参观转变为主动学习和多感官探索体验,他们爱上了博物馆,爱上了观察和思考,为博物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整合资源,打造园本课程
博物馆为园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课程资源,点燃了幼儿好奇的火苗。为支持幼儿持续探究感兴趣的展品,园所需要整合园内外资源搭建学习平台。
第一,加强园内外资源的联系。完善园内连廊环境,让博物馆与园内环境关联,有助于幼儿建立连续的经验,将博物馆实践活动延伸到园内相关活动,深化和拓展基于博物馆资源的课程建设。第二,邀请家长参与博物馆课程实施。开发亲子课程,为家长提供寻宝单、参观指南、参观锦囊等支持工具,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走进博物馆。借助博物馆资源实现幼儿、家庭、园所、社区的教育一体化。第三,梳理课程实践,凝练培养目标。参观博物馆,旨在搭建幼儿与万物对话的平台,引发探索和发现,打开好奇之门,发现自我的无限可能。博物馆实践中总结出的核心价值,让园本课程目标更加明确——回归儿童的发展,孕育浪漫的好奇心,探寻科学之光,发现文化之美,通过星空课程培养幼儿脚踏实地的能力和仰望星空的精神。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幼儿园)
责任编辑:张妍琳
知己知彼,教师研修先行
在最初的博物馆实践中,教师大多带领幼儿走马观花式地参观,没有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的教育价值。其原因在于教师对博物馆及幼儿参观博物馆的意义了解不充分。为此,园所面向教师开展了“教育实践、课题研究、教师培训”三位一体的研修模式,共同探索博物馆的物质、文化、精神内涵,挖掘展品中蕴藏的教育价值。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重点观察、记录各年龄段幼儿在博物馆中的典型行为表现,及时捕捉幼儿提出的问题和表情动作,分析幼儿的兴趣点。在课题研究中,明确开展博物馆教育的目标及利用藏品开展教育活动的策略方法。在教师培训中,邀请博物馆馆长、讲解员进行科普讲座,增加教师的航空航天知识储备,激发教师对博物馆的探究热情。经过研修,教师了解了博物馆资源,发现了真实的教育魅力——当幼儿近距离接触真实展品,对展品有了真实体验时,才能引导幼儿深入探究学习。
打开思路,丰富实践活动
为了将博物馆教育转化为贴近幼儿兴趣的教育活动,园所重新规划路线,聚焦重点展品,开展博物馆实践活动。
首先,开展艺术创作活动。幼儿在近距离的观察中创作,用画笔勾勒飞机的轮廓、用彩泥塑造火箭的形状、用各种材料制作飞机的机身和机翼。作品中包含着幼儿对飞行器、航天器结构的直观认知及对科技制造之美的初步感受。其次,开展科学认知活动。根据幼儿的提问,教师设计实验,让幼儿动手操作、多感官参与探究,在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中破解疑问,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科学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最后,開展情境表演活动。在北京一号飞机旁,幼儿模拟取登机牌、安检、候机、登机的情境;在火箭家族旁,幼儿变身火箭助推器、一二级燃料箱、整流罩、目标飞行器等,模拟火箭发射的“分离”过程。角色游戏让幼儿仿佛身临其境,演绎着飞机和火箭的故事,感受展品背后的精神文化。
当幼儿由被动参观转变为主动学习和多感官探索体验,他们爱上了博物馆,爱上了观察和思考,为博物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整合资源,打造园本课程
博物馆为园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课程资源,点燃了幼儿好奇的火苗。为支持幼儿持续探究感兴趣的展品,园所需要整合园内外资源搭建学习平台。
第一,加强园内外资源的联系。完善园内连廊环境,让博物馆与园内环境关联,有助于幼儿建立连续的经验,将博物馆实践活动延伸到园内相关活动,深化和拓展基于博物馆资源的课程建设。第二,邀请家长参与博物馆课程实施。开发亲子课程,为家长提供寻宝单、参观指南、参观锦囊等支持工具,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走进博物馆。借助博物馆资源实现幼儿、家庭、园所、社区的教育一体化。第三,梳理课程实践,凝练培养目标。参观博物馆,旨在搭建幼儿与万物对话的平台,引发探索和发现,打开好奇之门,发现自我的无限可能。博物馆实践中总结出的核心价值,让园本课程目标更加明确——回归儿童的发展,孕育浪漫的好奇心,探寻科学之光,发现文化之美,通过星空课程培养幼儿脚踏实地的能力和仰望星空的精神。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幼儿园)
责任编辑:张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