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瑞球:丹心一片为桃李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h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伍瑞球先生钟爱教书育人,在教育事业上默默奉献了36个春秋,并且还在一直坚守;他热爱中华文化,倡导回归中国文化传统的道德教育,让中华浩瀚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在香港传承发扬;为搞好学校教育,他匠心独运,开拓创新,紧密联系和依靠家长,共同架起一座家校沟通的彩虹,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治港兴国人才。
  
  【伍瑞球先生,啬色园主办可风中学校长,曾担任啬色园主办可艺中学创校校长、啬色园主办可立中学校长、香港特别行政区课程发展议会委员、香港妇女事务委员会委员、香港优质教育基金督导委员会委员、九龙地域校长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黄大仙区中学校长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等公职。现担任香港中学校长会副主席、新界校长会副主席兼学生事务委员会主任、香港全人教育联盟理事、香港中国国情研习促进会理事、新界荃湾区青年活动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师者传道,36载坚守无怨无悔
  
  伍瑞球先生在香港出生,上世纪60年代在香港读书,后考入香港大学,主修电机及电子工程专业。1974年大学毕业,遇上香港发生股灾,经济形势很差,很难在工商界找到合适的工作。当时香港政府打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鼓励民间大量参与兴办教育,教育工作者的需求比较多,于是伍瑞球先生便投身教育界,成为一名教师。寒暑易节,朝来暮随,伍瑞球先生在教育事业上默默耕耘,辛勤付出,至今已有36年了。
  刚开始,伍瑞球先生在香港港岛一所教会学校任教,教中学的物理、电脑、数学三门学科,他是香港第一批电脑科教师。伍瑞球先生教学理念新颖,上课水平高,讲课通俗易懂,他关心学生成长,教导学生读好书,做好事,更要玩得好,重视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学生都非常喜欢上他的课。
  由于工作业绩优秀,伍瑞球先生于1990年获啬色园聘请为属辖可艺中学的创校校长,并在该校工作了10年。于2000年,伍瑞球先生调到可立中学继续出任校长,可立中学也是啬色园主办的政府津贴中学,位于九龙新蒲岗,是一所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男女子中学。2005年伍瑞球先生再次调到可风中学做校长。可风中学创建于1974年,位于香港新界荃湾区。
  
  薪火相传,探索传承中华文化
  伍瑞球先生说:“香港教育缺乏一个以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来培养启迪学生的核心价值系统,在一个物质至上的商业社会,许多学生都选择修读金融商科,醉心于物质生活享受,忽略了道德文化修养。为此我倡导回归到中国文化传统的道德教育,可以借鉴古贤倡导的“五伦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来教育学生,以德为先,修身立德,正确处理个人、人际乃至人与自然间的伦理关系。”在可风中学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墙上张贴着孔、孟等圣贤画像和名言、警句,让每个学生直面中国古代圣贤,也让经典文化陶冶每个学生的心灵。
  可风中学还联合济川文化研究会为预科学生举办成人加冠礼,提倡道德教育,使礼、乐、诗、书成为生命和品德教育之台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造和谐大同之社会。通过这些活动,让同学体会中华文化之特色,以传统优秀文化滋养心灵,感恩父母师长之教诲,励志向前,教导朋辈行善积德,亲身感受礼仪秩序之重要性。学生们做到终生学习,感悟时光珍贵,敞开生命成长大门,展现光辉、以礼待人、敢于承担,为自己、家庭、社会和国家创建和谐乐土,薪火相传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
  2010年1月,可风中学18名学生还参加了教育局主办的“薪火相传:中华文化探索与传承”的国民教育交流计划──文化古城寻根之旅。在首都北京,学生们参观了天坛公园、圆明园、鸟巢和水立方、清华大学、航天博物馆、798艺术区等景点。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提高国民意识、加强国民身份的认同!
  
  别具匠心,架起家校沟通桥梁
  
  在重视学生成长,增强家长对学校的归属感的基础上,可风中学在1997年成立了家长教师会。“家长教师会可以为家长提供多种途径参与学校的活动,透过会务、康乐、文化及教育活动,让家长与学校保持密切的接触,教师与家长互相增进了解,有助于讨论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使家庭与学校在教育方面的合作更见成效。此外,通过家长的协助,为学校及教师对培育学生成材作出有力的支援。因此推动家庭与学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在学业和身心方面的健康发展,最终受益者是每个学生。”伍瑞球校长说。
  伍校长指出:“为了应对新高中学制下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准大学生和未来的社会领袖,我在2006年制订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学生策略,一是在初中阶段,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巩固中英语文能力及学科基础知识;二是在中三时期,配合学生选科,给他们进行升学、事业和理想教育,确立个人奋斗目标;高中阶段,则着重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走出课室进行全方位学习,增广见识,开阔视野和准备中学文凭考试。为此学校在中一新生迎新活动中加入纪律步操和团队训练元素,中三时特为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拓展训练及领袖培训,在高中则进行团队及学习技巧训练,激励斗志,期望在中学文凭考试中争取优异的成绩。如何在一所看重学科成绩的学校推行学生全人教育和全方位学习?可供藉鉴的经验不多,一切得靠不断探索和变革创新。没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和理想,没有得到广大的持份者——家长和学生的支持、参与和激励,是很难成功的。在探索和落实六年一贯的学生全人发展策略中,家教会都一直协助学校,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在家教会的帮助下,学校多次成功组织学生境外学习交流活动。为了推行全方位学习和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2008年1月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共800多人到广东韶关进行服务学习交流活动,得到家教会全体家长委员的支持,协助学校组织了40多位家长和校友义工与学校教职员一起带领学生前赴韶关。
  2009年中,学校为中三级学生组织生涯教育活动,举办地点在广州花都消防武警训练基地,当时香港爆发猪流感,人心惶惶。同样,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2010年9月,学校举办“其它学习经验周”,分别组织各级学生前往广东各地及上海参观世博会和学习营等活动,得到家教会的支持,并组织40多位家长义工与师生一起分赴各地进行国情学习。
  家教会已成为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有些家长义工的子女毕业离开了学校,他们仍对家教会不离不弃,在需要的时候,继续为家教会服务,为学校做出无私奉献。
  
  与时俱进,打造和谐校园文化
  
  伍校长认为:学校不仅是传承知识的场所,更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在育人的诸多因素中,环境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建设校园文化,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文化气息浓、文明程度高的氛围中,使其耳濡目染,接受熏陶。
  首先学校从校园绿化和环保着手,除了一贯由环保小组所推行的活动外,配合“班级经营”理念,由各班级在学校天台及各处种植各自喜爱的植物;让同学在课室内外摆设及照顾小盆栽,以深化环保及绿化的理念,同时增加同学对学校的归属感。
  其次,设立可风中学校史长廊,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办学特色、办学目标、校训、校风、展示出来,使全校师生熟知可风校园精神。在转堂、小息、午饭及放学后,在校园播放一些经典名曲,以音乐陶冶性情,提升个人生活品味,令大家沉浸在轻松舒畅的环境中。
  另外,学校的教室比较小,但课桌摆放得很整齐,教室收拾得很干净。教室没有设置教师的讲台,只是在教室的一个角落摆放着一张桌子,教师可以放置教学课本和教学用具。原来,他们认为在教室中间放置一个高大的讲台,会令师生之间竖起一道屏障,不利于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虽然只是讲台的大小,摆设的位置的区别,却体现出香港与内地教育理念的不同。
  学校还设立了图书馆、语言实验室、学生活动中心、视觉艺术室、“昌立堂”(供学生活动的小天地)、设计与科技室、家政室、园艺温室、天台花园等配套设施,让学生在不自觉而又轻松的环境下体会校园文化的好处。
  伍校长说:“可风中学是一所政府资助的英文学校,我们除了中文、中史、普通话等科目之外,其它科目都是用英语教学。有了这样一个大的语言环境,学生的英文水平是比较高的。香港教育局制订了各科的课程大纲,各出版商则根据这些课程大纲编写各类教材,而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教材。由于可风中学的学生素质较高,学校选用的英文教材因此要有很高的质素要求。我们的课堂学习活动比较多,一堂课的内容便不宜太多,但学生必须要掌握扎实的学科基本知识。面对香港推行的教育改革,我们着力推动小组协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互励互勉,互补不足,共同进步;培养学生善用图书馆的资源,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通过每天礼堂早会的形式把学与教延伸到课堂和书本以外的平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面对资讯科技社会瞬息万变的挑战。”
  伍瑞球校长告诉我们,学生考完终期试之后,将会有两周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比如球类比赛,话剧和音乐表演等。每个同学都会参与其中。在学生心目中,这两周就是他们的天堂,因为他们能够暂时缓解沉重的学习压力,投入到更多的兴趣爱好之中,这是内地的教育所没有的。
  伍校长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他的女儿在广东省中医院学习,很快就要毕业了,他希望女儿继续深造。儿子在大学修读音乐专业,喜爱弹钢琴、拉小提琴。伍校长本人也很喜爱音乐。在2000年香港的教育和课程进行改革时,教育当局不时派他去美国、英国、法国和澳洲等地考察学习,太太为了支持他,便毅然辞去了工作,专职在家照顾他和孩子。“她为我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我非常感激她!”伍校长说。
  无怨无悔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伍瑞球校长用36年的坚守与付出,换得天下桃李芬芳。一日可风,一世可风!随着可风校誉日隆,校务蒸蒸日上,我们期待伍瑞球校长书写更加光辉灿烂的篇章!
  
其他文献
林经圻先生是用“土与火”的艺术淬炼人生之路的,他手上凝聚着和谐、高贵、华丽之美的瓷器,是中国人大智、大悟、大巧、大美的智慧结晶。一胚陶瓷,一份智慧,他用手中的笔刻、划、雕、印出精彩人生;洗尽铅华,一切繁荣起伏过后,他最理想的生活是以己之力,回馈曾经韬炼过他的社会,在付出中寻找心灵的乐趣与快慰。    【林经圻先生,广东彩瓷厂经理,广通彩瓷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潮州市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监事,
期刊
吴杏桢小姐是香港太平洋狮子会会长(2010-2011年),自2006年加入狮子会以来,一直践行“我们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理念与能力,帮助他人。她,关注青少年的发展;她,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利用“信、望、爱”的力量,号召狮友积极服务社会各阶层,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她还是美国友邦保险(百慕达)有限公司授权保险助理营业经理,在保险行业,她亦以帮助到别人为乐,她言,结交不同行业的朋友,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
期刊
刘道子先生从小痴迷收藏艺术,2005年正式入行,如今已收藏了逾千件古玩。他不迷信权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洞悉真假,以自己敏锐的嗅觉探寻珍奇。如沙里淘金,他在鱼龙混杂的文物世界里挖掘历史残留的吉光片羽,专心致志,广纳博采,对收藏的投入始终热诚执着。在他的眼里,这些藏品不仅仅是贯穿古今的器皿、工具或配饰,它们更是各个时代的缩影和流传千古的文化瑰宝!    【刘道子先生,祖籍顺德,2005年入行收藏,家中
期刊
邓兆伟先生的家庭在邓氏宗亲中有一大美谈,那就是三代共同奉献于香港邓氏宗亲会。此外,在国际青年商会香港总会,邓兆伟先生与儿子邓长政先生还保持着一个记录——父子二人分别在1980年和2010年担任总会会长,这在国际青年商会香港总会的历史上可谓是前无古人的。奉献,就如优良血统,深深烙入这三代人的心中,生生不息。邓兆伟先生常说,施比受更有福。秉着感恩的心态,他无私地走在这条奉献的道路上,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价
期刊
澳大利亚维州表彰10位杰出华人义工和28个侨团  日前,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慈善机构救世军举行杰出义工和社团颁奖晚会,授予28个华人社团和10位华人义工奖牌,以表彰他们在昆士兰州、维多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水灾中所做的突出贡献。维州州长拜鲁、救世军南部指挥官芬格以及救世军成员、华人华侨等数百人出席晚会。中国驻墨尔本副总领事黄凤文应邀出席并致辞。  州长拜鲁、救世军南部指挥官芬格分别为获奖社团和个人颁发
期刊
冯健富先生是澳门新口岸葡国餐的主理之一。澳门新口岸葡国餐由冯健富先生与其弟冯健中先生所创办,冯氏兄弟在传统葡国菜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式烹饪技巧,精心制作出正宗的葡国地道美食,吸引着广大来澳门旅游人士前来品尝。在澳门,“富哥”的名字广为人知,其一由于他所经营的葡国餐环境温馨、出品精致、服务周到;其二由于他为人豁达、助人为乐、亲和谦虚。如此,热心细致的他用心经营,开心地享受着每一天。    【冯健富先生
期刊
容育豪先生是澳门江门同乡会副会长,作为一名社团领导人,他赤诚奉献,积极联繋,与各位领导及同仁们一起,为会务的发展,家乡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亦是一位纵横商海,不断攀登的奋斗者,“鸿鹄展翅跃长空,浩海千里自英豪”,是其最佳写照,早年在江门政府部门工作,后创业拼搏,并在澳门发展取得成绩;在家庭教育上,他推崇“朋友式”的教育方法,成功培育孩子成材,堪称楷模。    【容育豪先生,江门市政协委员、江门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南非总统祖马出席。会晤的主题是“展望未来、共享繁荣”,议题包括国际形势、国际经济金融问题、发展问题以及金砖国家合作。  上午9时许,四国领导人先后抵达会场,受到胡锦涛主席热情迎接。9时5分,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开始,胡锦涛主持会议。    胡锦涛讲
期刊
王国清先生于31年前加入了救世军,31年来,他一直在用行动证明着对他人的关爱,31年来,那些他帮助过的人,那些他温暖过的人,最终也让他受益匪浅。他从来没有想过做这些服务是在赐福,他没有想过回报,没有想过这是人格的完善,他只是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他对他人的关爱如此纯粹,如此真诚,也许,只有纯粹的温暖才能温暖人心,只有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他人。  31年,时光流逝,绿树依然,爱的行动依然。    【王
期刊
吴柱邦先生是一个勤奋拼搏的企业家,他在澳门胼手砥足奋斗多年,从无到有,创办公司,从一个建筑技工逐步成长为澳门著名的承建商,成为澳门颇具规模、声誉鹊起的大邦发建筑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但更多时候,他是一个心系社会、心系家乡的社团领导,以一颗爱国爱澳之心和深深的桑梓情怀活跃在服务社会的道路上,也让人感受到,他那为社会、家乡付出“不觉苦、不觉累,只觉得开心就好”的深深的奉献情怀。  【吴柱邦先生,大邦发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