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日益全球化,教育界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上述改革仍滞后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过去,进一步转变观念,以人才市场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教育全球化 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市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150-02
中国的高等教育从创立国立学堂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其人才培养模式也经历了数次转换,并在如何处理时代与教育、借鉴与创新之间艰难前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面临着的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规模和层次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往精英式大学教育观念和专业对口的教育模式使得传统的高校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下陷入了越来越尴尬的处境之中。此外,随着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终身制教育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高等学校教育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变革中,就必须从适应社会发展出发,从推进学生就业为突破口,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教育理念,转变以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以往单一培养模式转换为多层次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本文在借鉴国外诸多高校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谈一下对现代高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1 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表达、动觉、视觉、人际、分析等多种能力综合构成的,其中,每个人的智力都是由若干智能辅助其中一个或几个作为主要智能而构成的综合智力,如果经过后天得当的训练和培养,其智能组合就能发挥出1+1>2的效果。由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人才观念:如果经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内涵是具有多样性和相对性的。
在这种人才观的指导下,以往传统高校教育中的“精英教育”和专业对口教育就受到了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心理上对于高等教育扩大的需求,高校在“大众教育”的扩招中使得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成倍增长,这就大大加剧了就业与办学资源的矛盾。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多方面的特征,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精英式专业对口的人才也就不免会出现结构性失衡的就业问题。综合以上两方面,我们不难发现就业难的同时伴随的是招工难的情况,这种矛盾既有社会方面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了的。但是如果要从根本上转变当前的困境,就必须首先根据我国高校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确定一个多元化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由此,建立一套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体,兼顾“复合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成为了可能,并可以通过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予以实现。
2 现阶段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具体可以包括: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管理和评估制度等三方面的内容。
对于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来说,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加强文、理科的互渗与融合
文理科的泾渭分明是摆在当前高校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如何跨越这样的鸿沟也是各国高等教学发展的一个目标。我国当前过于细致的文理科划分、专业划分使得某一专业的学生难以掌握本专业之外的知识,在面对某些需要多种学科协同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变得力不能及。只有加强文理科的相互渗透才能扩宽学生的眼界与增强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其全面综合发展。在这个前提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每年甚至是每一个学期迅速改变课程体系的设置,打破原有的学院与学院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封闭教学体系,采取课程互通、教师互通的形式,并不断引入新的课程,淘汰与社会现实脱节课程的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和职业适应能力。
2.2 以专业课教学为主,不断增加选修课教学
专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划出学生今后的从业方向,但是并不能一定确定今后的职业归属,而且今后职业更换频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因此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其感兴趣的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学生不能仅限于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将大量的相关专业课程和感兴趣的课程作为自身专业的辅助课程来学习,以此扩展知识面,在相互融通的基础上,不断开阔眼界。这种在大学阶段大量开设选修课的做法已经在当今许多国家实行,这些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挑选,并作为获得足够学分具有毕业资格的一个必备条件。这种与专业课程之间形成的多种组合形式使得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对于其今后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2.3 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
能力不是仅靠专业素养的提升而得到发挥的,如果要确保人尽其才就要在不断加强人文道德修养上做足功夫。道德修养不仅包括世界观、价值观,而且包括了对于自身道德自律的要求。不仅是这对于学生今后在人与人之间合作交流方面或是面对职业道德挑战时,还是面对单项工作时都能够保持一个端正良好的态度。也正因为如此,各国高校普遍加强了德育教育工作,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操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培养。在我国现有的高校中,马列主义、毛泽东修养、邓小平理论、道德修养等课程已经成为大一新生的必修科目,但是在这种应试教育条件下,如何才能衡量和保证道德教育质量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课堂仅是传输理论知识的途径,如果要想使得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觉察到道德提升的必要性,这就需要在学校学习期间通过各种手段考察学生的实际道德修养情况。使用学分或成绩等形式加强其道德修养的意识。
2.4 从学年制向学分制转轨,实行弹性学制
学年制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之初就已经施行了,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逐渐提高,这种年限统一、模式固定的学习模式也逐渐呈现出与社会脱节的弊端——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够自主选择课程,无法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学年修满之后,课程只要能够及格之后就可毕业,这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我国的高校已经发现了学年制模式的弊端,正在向学分制模式转换,但是在现有的情况下,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来考核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在可操作性上并不如学年制具有优势,因此,我国的大多数高校还是停留在学年制为框架下的学分制,即学生必须修够足够学分,且在校时间满足才能毕业,两者缺一则不能提前毕业。而国外高校则施行的是弹性学制,这是一种建立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允许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也可中途休学或延期毕业 的一种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这种制度放宽了学生的在校时间的限制,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让其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安排学习进度的自控能力。这可以更好的将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减少接受教育的时间,提高教育效率,体现出现代高等教育的民主性和开放性。
2.5 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
我国的高校除了要培养高层次人才、立足科技前沿以外,也要经世致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目前高校参与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程度还需提高,应大力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构建互动多赢的产学研联盟。如果我们的高校只坚守象牙塔,专注研究高深学问,培养精英人才,那么怎么能够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呢?开放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也是富有生命力的体现,开放式办学模式是高等学校培养全面人才的一种必然趋势,是能够让教学主体在社会与经济中呈现出多样化表现形态的一种方式。在现阶段,高校应该更好地将社会中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进自身的教育体系中,利用各方面的教学优势不断地提高自身办学的规模和水平,这就包括注重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加强高校间的合作,把开放办学提高到更深、更高的层次上来,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2.6 采用“导师制”原则组织学生社团活动
我国高校现有的学生社团多是在学校团委统一下的松散自主管理,这些社团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尚来纳入到学校培养模式的概念中去,如果能够将学校中的具有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充实到学生社团工作中去,一来可以加强学校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二来可以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从事与学科培养更为贴近的实践教学中去。在后者来说,构建一支能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让这些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把学生活动作为一项日常性的教学工作,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多层次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社团中的一些竞赛也可以成为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2.7 优化教学团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素质的提高才能带动学生素质的提高,但是在原有模式下,高校教师受到职称、名誉、利益的多方影响,在面对日常教学时,不能真正将教学放在首要的位置,而是热衷于写文章、拉项目等这些名利兼收的活动。如何才能激活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呢?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可以采用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源进行互补,在兼职与互聘过程中,加入激励机制,将教师的培养计划纳入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当然要想实现教学团队的优化,首先就要高度重视教师团队中的高素质骨干队伍的培养,在进修、培训、考察、科研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和经费方面的保障;其次,还应该加大对中青年专业教师的培养。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和模范榜样作用,在丰富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上,还应该建立一套企业轮训制度,鼓励和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充实原有的理论知识;再次,将社会中的具有专业才能的人才引进学校的教学中来,让其能够授课、开讲座、带学生等。
2.8 运用现代化的评估手段
在对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建立一个完善的衡量培养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标准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要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要衡量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标准。这种评估手段要以方向性、科学性、差异性、可行性、反馈性等五项原则为指导,按照高校教学的规律,在自评与他评、问卷与调查、分析与综合等方面,对教学、科研、效率等方面调整和制定相应的评估操作方法。
总之,国际竞争是以人才为核心的竞争,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因此我国高校在这种大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模式也要随之改革,这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趋势,但是如何建立起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教育模式还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才能逐步成熟和规范。以上几点是在调研过程中的点滴思考,也许对于我国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能有些启发。
参考文献:
[1]卢东宁,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9-141
[2]李定清,需求导向: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113-115
[3]张国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48-49
关键词:教育全球化 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市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150-02
中国的高等教育从创立国立学堂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其人才培养模式也经历了数次转换,并在如何处理时代与教育、借鉴与创新之间艰难前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面临着的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规模和层次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往精英式大学教育观念和专业对口的教育模式使得传统的高校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下陷入了越来越尴尬的处境之中。此外,随着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终身制教育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高等学校教育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变革中,就必须从适应社会发展出发,从推进学生就业为突破口,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教育理念,转变以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以往单一培养模式转换为多层次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本文在借鉴国外诸多高校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谈一下对现代高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1 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表达、动觉、视觉、人际、分析等多种能力综合构成的,其中,每个人的智力都是由若干智能辅助其中一个或几个作为主要智能而构成的综合智力,如果经过后天得当的训练和培养,其智能组合就能发挥出1+1>2的效果。由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人才观念:如果经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内涵是具有多样性和相对性的。
在这种人才观的指导下,以往传统高校教育中的“精英教育”和专业对口教育就受到了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心理上对于高等教育扩大的需求,高校在“大众教育”的扩招中使得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成倍增长,这就大大加剧了就业与办学资源的矛盾。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多方面的特征,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精英式专业对口的人才也就不免会出现结构性失衡的就业问题。综合以上两方面,我们不难发现就业难的同时伴随的是招工难的情况,这种矛盾既有社会方面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了的。但是如果要从根本上转变当前的困境,就必须首先根据我国高校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确定一个多元化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由此,建立一套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体,兼顾“复合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成为了可能,并可以通过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予以实现。
2 现阶段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具体可以包括: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管理和评估制度等三方面的内容。
对于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来说,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加强文、理科的互渗与融合
文理科的泾渭分明是摆在当前高校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如何跨越这样的鸿沟也是各国高等教学发展的一个目标。我国当前过于细致的文理科划分、专业划分使得某一专业的学生难以掌握本专业之外的知识,在面对某些需要多种学科协同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变得力不能及。只有加强文理科的相互渗透才能扩宽学生的眼界与增强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其全面综合发展。在这个前提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每年甚至是每一个学期迅速改变课程体系的设置,打破原有的学院与学院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封闭教学体系,采取课程互通、教师互通的形式,并不断引入新的课程,淘汰与社会现实脱节课程的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和职业适应能力。
2.2 以专业课教学为主,不断增加选修课教学
专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划出学生今后的从业方向,但是并不能一定确定今后的职业归属,而且今后职业更换频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因此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其感兴趣的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学生不能仅限于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将大量的相关专业课程和感兴趣的课程作为自身专业的辅助课程来学习,以此扩展知识面,在相互融通的基础上,不断开阔眼界。这种在大学阶段大量开设选修课的做法已经在当今许多国家实行,这些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挑选,并作为获得足够学分具有毕业资格的一个必备条件。这种与专业课程之间形成的多种组合形式使得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对于其今后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2.3 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
能力不是仅靠专业素养的提升而得到发挥的,如果要确保人尽其才就要在不断加强人文道德修养上做足功夫。道德修养不仅包括世界观、价值观,而且包括了对于自身道德自律的要求。不仅是这对于学生今后在人与人之间合作交流方面或是面对职业道德挑战时,还是面对单项工作时都能够保持一个端正良好的态度。也正因为如此,各国高校普遍加强了德育教育工作,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操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培养。在我国现有的高校中,马列主义、毛泽东修养、邓小平理论、道德修养等课程已经成为大一新生的必修科目,但是在这种应试教育条件下,如何才能衡量和保证道德教育质量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课堂仅是传输理论知识的途径,如果要想使得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觉察到道德提升的必要性,这就需要在学校学习期间通过各种手段考察学生的实际道德修养情况。使用学分或成绩等形式加强其道德修养的意识。
2.4 从学年制向学分制转轨,实行弹性学制
学年制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之初就已经施行了,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逐渐提高,这种年限统一、模式固定的学习模式也逐渐呈现出与社会脱节的弊端——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够自主选择课程,无法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学年修满之后,课程只要能够及格之后就可毕业,这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我国的高校已经发现了学年制模式的弊端,正在向学分制模式转换,但是在现有的情况下,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来考核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在可操作性上并不如学年制具有优势,因此,我国的大多数高校还是停留在学年制为框架下的学分制,即学生必须修够足够学分,且在校时间满足才能毕业,两者缺一则不能提前毕业。而国外高校则施行的是弹性学制,这是一种建立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允许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也可中途休学或延期毕业 的一种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这种制度放宽了学生的在校时间的限制,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让其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安排学习进度的自控能力。这可以更好的将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减少接受教育的时间,提高教育效率,体现出现代高等教育的民主性和开放性。
2.5 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
我国的高校除了要培养高层次人才、立足科技前沿以外,也要经世致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目前高校参与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程度还需提高,应大力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构建互动多赢的产学研联盟。如果我们的高校只坚守象牙塔,专注研究高深学问,培养精英人才,那么怎么能够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呢?开放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也是富有生命力的体现,开放式办学模式是高等学校培养全面人才的一种必然趋势,是能够让教学主体在社会与经济中呈现出多样化表现形态的一种方式。在现阶段,高校应该更好地将社会中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进自身的教育体系中,利用各方面的教学优势不断地提高自身办学的规模和水平,这就包括注重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加强高校间的合作,把开放办学提高到更深、更高的层次上来,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2.6 采用“导师制”原则组织学生社团活动
我国高校现有的学生社团多是在学校团委统一下的松散自主管理,这些社团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尚来纳入到学校培养模式的概念中去,如果能够将学校中的具有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充实到学生社团工作中去,一来可以加强学校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二来可以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从事与学科培养更为贴近的实践教学中去。在后者来说,构建一支能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让这些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把学生活动作为一项日常性的教学工作,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多层次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社团中的一些竞赛也可以成为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2.7 优化教学团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素质的提高才能带动学生素质的提高,但是在原有模式下,高校教师受到职称、名誉、利益的多方影响,在面对日常教学时,不能真正将教学放在首要的位置,而是热衷于写文章、拉项目等这些名利兼收的活动。如何才能激活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呢?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可以采用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源进行互补,在兼职与互聘过程中,加入激励机制,将教师的培养计划纳入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当然要想实现教学团队的优化,首先就要高度重视教师团队中的高素质骨干队伍的培养,在进修、培训、考察、科研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和经费方面的保障;其次,还应该加大对中青年专业教师的培养。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和模范榜样作用,在丰富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上,还应该建立一套企业轮训制度,鼓励和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充实原有的理论知识;再次,将社会中的具有专业才能的人才引进学校的教学中来,让其能够授课、开讲座、带学生等。
2.8 运用现代化的评估手段
在对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建立一个完善的衡量培养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标准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要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要衡量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标准。这种评估手段要以方向性、科学性、差异性、可行性、反馈性等五项原则为指导,按照高校教学的规律,在自评与他评、问卷与调查、分析与综合等方面,对教学、科研、效率等方面调整和制定相应的评估操作方法。
总之,国际竞争是以人才为核心的竞争,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因此我国高校在这种大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模式也要随之改革,这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趋势,但是如何建立起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教育模式还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才能逐步成熟和规范。以上几点是在调研过程中的点滴思考,也许对于我国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能有些启发。
参考文献:
[1]卢东宁,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9-141
[2]李定清,需求导向: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113-115
[3]张国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