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彩昌,号醉云,1971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国际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从小酷爱绘画。1990年入陶瓷学院进修,后在艺术瓷厂工作多年,经诸多陶瓷老艺人精心指导,陶瓷绘画造诣大有提高,擅长走兽、人物、花鸟、鱼虫等。
作品多次获奖,《松鼠图》在2000年获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二等奖,《生肖图》在2002年获浙江艺术展一等奖,《虎》在2005年获全国青年陶艺家精品大奖赛金奖。作品多次被选送国外展出,《雄风》、《四季山水》、《绿梅》、《鱼乐图》等被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各国客商收藏。
画虎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史前的岩画、秦代的瓦当,汉代的画像石以及魏晋至唐代的壁画中,都可以找到虎的踪影。西汉画像石《虎吃女魃图》画一只猛虎和一只“穷奇”(生有双翼的虎)在方相氏指引下将一个女魃(传说中的旱神)按倒在地,张口欲吞;另一在河南南阳英庄四号汉墓出土的画像石《虎车图》,画三只带翼的猛虎拉着一辆方舆无轮的车子,由两位羽人驾御着风驰电掣般驰向辽远的天际。这两块画像石清楚地表明,在汉人的心目中,虎是驱逐邪魔、噬食鬼魅的神兽,能帮助人升天的工具。正是因此,古人称虎与苍龙、朱雀、玄武为“天之四灵,能镇四方”,并创作了许多乘龙、乘虎、乘鹿、乘飞廉等升天的神话及绘画、画像砖、画像石等艺术作品。
但虎的命运并不总是那么好,到北魏敦煌石刻壁画《狩猎图》中,它已由神回复到兽的本来面目。虽然依旧威武雄壮、凶猛异常,却已落入猎人的包围之中。
此后,虎作为神兽,只出现在佛教画如《罗汉图》之中;而作为猛兽,则通常用来陪衬人的英武卓异,如唐代的《刺虎图》及后人爱画的《武松打虎》等。与其它画科相比较,画虎的画家虽代有名人,如北宋的包贵、包鼎、辛成、赵邈卓,南宋的法常,明代的赵廉,但画格已略趋纤巧,传世作品亦不多见。
至于近代,由于晚清之后国势日衰,民气不振,为了提振民族精神,一些画家如徐悲鸿、张善孑子、高其峰等对马、虎、狮等走兽题材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大量优秀画作随之产生。其中,徐悲鸿的马、张善孑子的虎、高其峰的狮最为著名。张善于子有一幅《双虎图》,写两虎从榛莽中健步出山,一虎前导,咧牙大吼,声震山谷;一虎紧蹑,双目眈眈,内蕴刚气。两虎气势凶猛,直逼画外,颇具“高崖才发啸,绝壑自生风”的狰狞猛气。这幅画左上角题七绝一首:“却忆当年隆准公,竖儒漫骂笑雕虫;飞腾谁识真人意,丰沛归来咏大风。”借刘邦的故事,猛虎的形象,寄寓着振兴国家的期望与信心。
徐悲鸿、张善予子、高其峰的画作对当时景德镇瓷画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救亡图存,振奋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景德镇“珠山八友”之首、擅长粉彩人物的王琦带头创作了狮、虎、鹰之类猛兽、猛禽瓷画。其后许多瓷画家跟上,出现了画虎名家毕渊明、徐天梅,创作了许多以虎为题材的瓷画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振兴中华成为全民的共识,虎成了更多瓷画家喜欢的题材,我也是这些瓷画作者中的一员。
我画虎,既求似其形,又求得其神。
我认为,似其形是绘画的始基,“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清·邹一桂)。中国有句俗话说:
“画虎不成反类犬。”把猛虎画成了一只温顺的小狗,即使画得活灵活现,又有什么价值可言?
所以,我抓紧一切机会作虎的写生画,临摩前人的作品,并认真研究虎的生理结构,其目的就是首先把虎的形画准确,使自己笔下的虎是真正的虎,不致于“类犬”而贻笑大方之家。
但我又认为,仅求形似万万不够。绘画的形似,无论如何比不上摄影,如果仅求形似,有摄影已经足够,何必要有绘画?所以绘画,尤其是画虎必须在形似之外求神似,画出虎的神采来。
但“画虎画皮难画骨”,表现虎的神采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古人说:“凡人之形体,学画者往往皆能;至于神采,自非胸中过人,有不能为者。”就是说:有许多人可以做到似其形而不能得其神;要想得其神,必须胸中有过人者。
如何才能做到胸中有过人者?我非天才,只能笨鸟先飞,除苦练基本功之外,再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1、多读。反复观摩前辈名家作品,揣摩其笔墨技巧、构思和气格,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来充实自己。
2、实地观摩。画家张善孑子为画虎,甚至亲自饲养一虎,长年为伴,日夕观察其习性。我没有张善孑子的财力,当今的政策也不允许私人养虎,只能买回许多有关虎的光盘回家看,并抓住一切机会到动物园、马戏团直至野生动物保护基地去实地观察,尽最大努力掌握虎的动态及习性、脾气。
近现代中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批评向他求教的胡橐说:
“你画鸡,毛病在缺少写生的功夫。我对鸡仔细观察和研究的时间比画鸡的时间多得多,所以,才能有神。”
我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实地观察和研究老虎,对自己画出虎的神采大有益处。
3、认真钻研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许多关于虎的记载。如《风俗通》有:“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山海经·海外经》有“若害人之鬼,以苇索缚之,射以桃弧,投虎食也”等等。阅读这些记载及有关传说故事,对于我知虎、画虎,表现虎的神采都发挥了极大作用。齐白石说:
“读书才能知画。”又说:
“胸中富丘壑,腕底有精神。”按照老画家的教导去做,使我收获颇丰,并深刻地体会到,作画要肖其形,又得其神,光在画内努力还不够,还要在画外下功夫。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的瓷上虎画终于取得了一定成绩。有评论说:“李彩昌先生所画之虎,虎虎有生气,从高山、密林、深壑中呼啸而出,以风雨、云雾、积雪、松石、漫草为衬托,或纵或卧,或吟或吼,尽得虎威之态,使人观之,精神为之振奋。”这是对我的极高评价与鼓舞。
虎画的复兴与中华民族之崛起同步。大好形势令人振奋,也摧人进取。时代需要艺术家创作更多更好的虎,景德镇瓷艺家必须更加努力工作,不辜负时代对我们的期望。
作品多次获奖,《松鼠图》在2000年获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二等奖,《生肖图》在2002年获浙江艺术展一等奖,《虎》在2005年获全国青年陶艺家精品大奖赛金奖。作品多次被选送国外展出,《雄风》、《四季山水》、《绿梅》、《鱼乐图》等被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各国客商收藏。
画虎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史前的岩画、秦代的瓦当,汉代的画像石以及魏晋至唐代的壁画中,都可以找到虎的踪影。西汉画像石《虎吃女魃图》画一只猛虎和一只“穷奇”(生有双翼的虎)在方相氏指引下将一个女魃(传说中的旱神)按倒在地,张口欲吞;另一在河南南阳英庄四号汉墓出土的画像石《虎车图》,画三只带翼的猛虎拉着一辆方舆无轮的车子,由两位羽人驾御着风驰电掣般驰向辽远的天际。这两块画像石清楚地表明,在汉人的心目中,虎是驱逐邪魔、噬食鬼魅的神兽,能帮助人升天的工具。正是因此,古人称虎与苍龙、朱雀、玄武为“天之四灵,能镇四方”,并创作了许多乘龙、乘虎、乘鹿、乘飞廉等升天的神话及绘画、画像砖、画像石等艺术作品。
但虎的命运并不总是那么好,到北魏敦煌石刻壁画《狩猎图》中,它已由神回复到兽的本来面目。虽然依旧威武雄壮、凶猛异常,却已落入猎人的包围之中。
此后,虎作为神兽,只出现在佛教画如《罗汉图》之中;而作为猛兽,则通常用来陪衬人的英武卓异,如唐代的《刺虎图》及后人爱画的《武松打虎》等。与其它画科相比较,画虎的画家虽代有名人,如北宋的包贵、包鼎、辛成、赵邈卓,南宋的法常,明代的赵廉,但画格已略趋纤巧,传世作品亦不多见。
至于近代,由于晚清之后国势日衰,民气不振,为了提振民族精神,一些画家如徐悲鸿、张善孑子、高其峰等对马、虎、狮等走兽题材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大量优秀画作随之产生。其中,徐悲鸿的马、张善孑子的虎、高其峰的狮最为著名。张善于子有一幅《双虎图》,写两虎从榛莽中健步出山,一虎前导,咧牙大吼,声震山谷;一虎紧蹑,双目眈眈,内蕴刚气。两虎气势凶猛,直逼画外,颇具“高崖才发啸,绝壑自生风”的狰狞猛气。这幅画左上角题七绝一首:“却忆当年隆准公,竖儒漫骂笑雕虫;飞腾谁识真人意,丰沛归来咏大风。”借刘邦的故事,猛虎的形象,寄寓着振兴国家的期望与信心。
徐悲鸿、张善予子、高其峰的画作对当时景德镇瓷画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救亡图存,振奋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景德镇“珠山八友”之首、擅长粉彩人物的王琦带头创作了狮、虎、鹰之类猛兽、猛禽瓷画。其后许多瓷画家跟上,出现了画虎名家毕渊明、徐天梅,创作了许多以虎为题材的瓷画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振兴中华成为全民的共识,虎成了更多瓷画家喜欢的题材,我也是这些瓷画作者中的一员。
我画虎,既求似其形,又求得其神。
我认为,似其形是绘画的始基,“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清·邹一桂)。中国有句俗话说:
“画虎不成反类犬。”把猛虎画成了一只温顺的小狗,即使画得活灵活现,又有什么价值可言?
所以,我抓紧一切机会作虎的写生画,临摩前人的作品,并认真研究虎的生理结构,其目的就是首先把虎的形画准确,使自己笔下的虎是真正的虎,不致于“类犬”而贻笑大方之家。
但我又认为,仅求形似万万不够。绘画的形似,无论如何比不上摄影,如果仅求形似,有摄影已经足够,何必要有绘画?所以绘画,尤其是画虎必须在形似之外求神似,画出虎的神采来。
但“画虎画皮难画骨”,表现虎的神采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古人说:“凡人之形体,学画者往往皆能;至于神采,自非胸中过人,有不能为者。”就是说:有许多人可以做到似其形而不能得其神;要想得其神,必须胸中有过人者。
如何才能做到胸中有过人者?我非天才,只能笨鸟先飞,除苦练基本功之外,再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1、多读。反复观摩前辈名家作品,揣摩其笔墨技巧、构思和气格,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来充实自己。
2、实地观摩。画家张善孑子为画虎,甚至亲自饲养一虎,长年为伴,日夕观察其习性。我没有张善孑子的财力,当今的政策也不允许私人养虎,只能买回许多有关虎的光盘回家看,并抓住一切机会到动物园、马戏团直至野生动物保护基地去实地观察,尽最大努力掌握虎的动态及习性、脾气。
近现代中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批评向他求教的胡橐说:
“你画鸡,毛病在缺少写生的功夫。我对鸡仔细观察和研究的时间比画鸡的时间多得多,所以,才能有神。”
我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实地观察和研究老虎,对自己画出虎的神采大有益处。
3、认真钻研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许多关于虎的记载。如《风俗通》有:“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山海经·海外经》有“若害人之鬼,以苇索缚之,射以桃弧,投虎食也”等等。阅读这些记载及有关传说故事,对于我知虎、画虎,表现虎的神采都发挥了极大作用。齐白石说:
“读书才能知画。”又说:
“胸中富丘壑,腕底有精神。”按照老画家的教导去做,使我收获颇丰,并深刻地体会到,作画要肖其形,又得其神,光在画内努力还不够,还要在画外下功夫。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的瓷上虎画终于取得了一定成绩。有评论说:“李彩昌先生所画之虎,虎虎有生气,从高山、密林、深壑中呼啸而出,以风雨、云雾、积雪、松石、漫草为衬托,或纵或卧,或吟或吼,尽得虎威之态,使人观之,精神为之振奋。”这是对我的极高评价与鼓舞。
虎画的复兴与中华民族之崛起同步。大好形势令人振奋,也摧人进取。时代需要艺术家创作更多更好的虎,景德镇瓷艺家必须更加努力工作,不辜负时代对我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