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冤家宜解不宜结,”虽然道理都明白,可弄不清楚怎么就莫名奇妙地成了冤家?
典型案例:
莉莉和小珍是大学同学,平时没有更深入的友情和交往。上学的时候,莉莉成绩优秀,可是,小珍更胜一筹。凡事都要争第一的莉莉总在暗自努力,想超越小珍。工作以后,莉莉和小珍又鬼使神差地选择同一个行业,虽然不在一个单位,但是,同在一个城市,她们却成了竞争对手。莉莉觉得小珍一直就是她学习和事业上的绊脚石……莉莉不明白,为何冤家总是路窄,为何她像影子一样跟随着自己?
心理分析:
莉莉由于受虚荣心的驱使,过于注重他人的评价,产生了可怕的嫉妒心理。个性中追求完美的倾向,又加深了这种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一种忧虑、愤怒和怨恨他人优于自己的复合情绪。有一些人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嫉妒犹如一团燃烧在内心的火,烧灼的是自己的心灵,使心灵变得脆弱又敏感,甚至有可能偏激地看待事物。昔日的好同学成了学习中的“绊脚石”,又不知不觉地成了心里的冤家。试想如果是一个不如自己的人,我们还会把他当成冤家吗?
有句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所谓的冤家多是在某些方面相像,有相同的追求或目标的人。一个没有追求的人和一个积极进取的人,不容易走在同一条路上,他们也不会有共同追求的目标和行为。好比我要走向东方,你要走向西方,两个人永远不能相遇,也不可能成为冤家。都在同一条路上行走、奔忙的人,难免会有偶然的相遇,或者事业方面的合作与竞争。莉莉把很平常的事情当成了不平常,无形中就加深了心中已有的冤家的想法,这种行为在心理学里叫“负性强化”。这种负强化把最初的嫉妒心理演变为,视对方为冤家甚至仇人。
冤家一词在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死对头,对所爱的人的昵称,泛指似恨实爱、给自己带来烦恼又难以割舍的人。用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头脑中有冤家这样想法的人,多是内心充满矛盾冲突的人。不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理。表面嫉妒对方,实际潜意识里喜欢对方的品质或优势,什么原因一直把对方当成冤家,或许是总想与优秀同在,因为对方是优秀的,只有这种嫉妒心理才会使其时刻与优秀同在,嫉妒的同时有某种获益。我们经常和某个人碰面,因为我们内心对他喜欢,会期望更多相见,如果是眼中的冤家,偶然或很少的相遇,都会产生“怎么又遇见了”的想法,因为内心里不想见到对方。
如何使冤家路窄变成冤家路宽,心理咨询师建议:
变嫉妒为豁达 你嫉妒别人,别人并不知道。可以把这种嫉妒转变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积极欣赏自己的优点,愉快地接纳自己的不足,客观地评价自我,不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只要自己是积极向上的,自己曾经努力追求过,不管结果如何都坦然面对。
变竞争为合作 人生是合作和竞争并存,学习和生活不是要么竞争,要么合作,合作里有竞争,竞争里有合作。既然有相同的目标就有可能合作,也有可能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把竞争的心理转变为可能会合作的心理,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能使人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
变小我为大我 我们的事业不是一个人的事业,每个人的工作汇聚成整个事业,我们在为一个团体工作,为团体的事业而认真工作,不是为了我们自己。当我们心里装着这个大我,哪还有时间去想内心的小我?相逢一笑泯恩仇,其实我们心里并没有真正的恩仇。
变完美为适度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没有人能成为永远的第一。第一不是衡量个人能力的唯一尺度,第一不是获得成就的唯一目标,第一不是证明智慧的唯一标准。放下心中的完美,适度制定合理的目标,在追求中体验快乐。
变冤家为朋友 放弃冤家的想法,冤家路窄在词典里的解释是:仇人或不愿相见的人,却偏偏碰到一块儿,比喻矛盾回避不开。静静地问问自己:我们是仇人吗?不是。我们的矛盾不可回避吗?不是。我们存在很大的矛盾吗?不是。既然这些都不是,那么我们也不是什么冤家,即便是也是一对“欢喜冤家,”互相学习、成长和进步。
从来也没有什么“冤家”,也没有什么“路窄”。心灵向远方,我们的路越走越宽广。
典型案例:
莉莉和小珍是大学同学,平时没有更深入的友情和交往。上学的时候,莉莉成绩优秀,可是,小珍更胜一筹。凡事都要争第一的莉莉总在暗自努力,想超越小珍。工作以后,莉莉和小珍又鬼使神差地选择同一个行业,虽然不在一个单位,但是,同在一个城市,她们却成了竞争对手。莉莉觉得小珍一直就是她学习和事业上的绊脚石……莉莉不明白,为何冤家总是路窄,为何她像影子一样跟随着自己?
心理分析:
莉莉由于受虚荣心的驱使,过于注重他人的评价,产生了可怕的嫉妒心理。个性中追求完美的倾向,又加深了这种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一种忧虑、愤怒和怨恨他人优于自己的复合情绪。有一些人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嫉妒犹如一团燃烧在内心的火,烧灼的是自己的心灵,使心灵变得脆弱又敏感,甚至有可能偏激地看待事物。昔日的好同学成了学习中的“绊脚石”,又不知不觉地成了心里的冤家。试想如果是一个不如自己的人,我们还会把他当成冤家吗?
有句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所谓的冤家多是在某些方面相像,有相同的追求或目标的人。一个没有追求的人和一个积极进取的人,不容易走在同一条路上,他们也不会有共同追求的目标和行为。好比我要走向东方,你要走向西方,两个人永远不能相遇,也不可能成为冤家。都在同一条路上行走、奔忙的人,难免会有偶然的相遇,或者事业方面的合作与竞争。莉莉把很平常的事情当成了不平常,无形中就加深了心中已有的冤家的想法,这种行为在心理学里叫“负性强化”。这种负强化把最初的嫉妒心理演变为,视对方为冤家甚至仇人。
冤家一词在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死对头,对所爱的人的昵称,泛指似恨实爱、给自己带来烦恼又难以割舍的人。用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头脑中有冤家这样想法的人,多是内心充满矛盾冲突的人。不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理。表面嫉妒对方,实际潜意识里喜欢对方的品质或优势,什么原因一直把对方当成冤家,或许是总想与优秀同在,因为对方是优秀的,只有这种嫉妒心理才会使其时刻与优秀同在,嫉妒的同时有某种获益。我们经常和某个人碰面,因为我们内心对他喜欢,会期望更多相见,如果是眼中的冤家,偶然或很少的相遇,都会产生“怎么又遇见了”的想法,因为内心里不想见到对方。
如何使冤家路窄变成冤家路宽,心理咨询师建议:
变嫉妒为豁达 你嫉妒别人,别人并不知道。可以把这种嫉妒转变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积极欣赏自己的优点,愉快地接纳自己的不足,客观地评价自我,不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只要自己是积极向上的,自己曾经努力追求过,不管结果如何都坦然面对。
变竞争为合作 人生是合作和竞争并存,学习和生活不是要么竞争,要么合作,合作里有竞争,竞争里有合作。既然有相同的目标就有可能合作,也有可能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把竞争的心理转变为可能会合作的心理,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能使人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
变小我为大我 我们的事业不是一个人的事业,每个人的工作汇聚成整个事业,我们在为一个团体工作,为团体的事业而认真工作,不是为了我们自己。当我们心里装着这个大我,哪还有时间去想内心的小我?相逢一笑泯恩仇,其实我们心里并没有真正的恩仇。
变完美为适度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没有人能成为永远的第一。第一不是衡量个人能力的唯一尺度,第一不是获得成就的唯一目标,第一不是证明智慧的唯一标准。放下心中的完美,适度制定合理的目标,在追求中体验快乐。
变冤家为朋友 放弃冤家的想法,冤家路窄在词典里的解释是:仇人或不愿相见的人,却偏偏碰到一块儿,比喻矛盾回避不开。静静地问问自己:我们是仇人吗?不是。我们的矛盾不可回避吗?不是。我们存在很大的矛盾吗?不是。既然这些都不是,那么我们也不是什么冤家,即便是也是一对“欢喜冤家,”互相学习、成长和进步。
从来也没有什么“冤家”,也没有什么“路窄”。心灵向远方,我们的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