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人爱读“书话”,大抵由一种亲切感使然。那些高头讲章、宏篇巨制固然能启人心智,但毕竟是嚼余之物,在我只当资料而搜集。书话则不然,虽则与高头讲章、长篇宏论相比,略显微末,但自微末中正显明读书人本色。
近读陈平原《书里书外》便觉别是一番风味。作者践行着“既谈书里,又谈书外”的原则,谈读书人事而不囿于是,旁及其他,随意点拔,撩人心尖。
“京华买书记”叙作者个人在京都买书所到之地和买书的“酸甜苦辣”,但又并非固执于此而就事论事,“虽说区区买书小事,无关家国兴亡。不过,北京书业的盛衰起伏、北京人买书的遭遇心境,似乎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第5页)。如作者对“燕园”书摊的扫瞄,“琉璃厂”兴衰起伏的透视,佛寺售书、书市崛兴的溯源,无不着眼于这一点。在世风日不景气,知识贬值的今天,读这种文字,虽说颇有“顾影自怜”之嫌,但在我看来,“书呆子”比常人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有一点寄托,有一点依恃,有“影”可“怜”。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何去何从,自便。
读书人酷嗜读书本是常事,在自己的斗室中,在自己的天地里读书是一件乐事。然而,“走读”、“负笈读书”就并非“美差”了。如若不信,不妨读读本书的第二辑“江南读书记”。无端等待的焦虑,拒之门外的冷落,兴致勃勃而来败兴而归的凄潸,非亲身经历者不能道。更何况作者在结尾处,写下了这样一段肺腑之慨:“说来惭愧,行程近万里,历时月余,读书不过百十种,且多粗粗翻阅而已。书读得少还是一回事,因读书而呕气,可惜了多少名山胜水,那才令人懊丧。‘行万里路’这人生一大乐趣,在书本的压迫下一闪而过,只留下一片汗渍。以我的愚钝,也许最好是‘行万里路’时不读书,‘读万卷书’时不行路。”(第70页)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唯一的期盼是,早日结束这种难堪的局面。
收在第三辑中的“青灯梵呗话小说”可说是“大题小作”。在这一辑的“小引”中,作者道:“佛教与中国小说的因缘可谓深矣。谈六朝志怪离不开佛教;谈唐传奇的情节类型、宋话本的体制特征离不开佛教;谈明清‘神魔小说’,乃至《金瓶梅》、《红楼梦》这样的‘人情小说’,也都离不开佛教。”(第73页)同样,“清末民初小说与佛教的因缘”虽然“没有象六朝志怪或宋元话本那么深。不过,‘晚期思想界有一伏流曰:佛学’,‘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这一思潮必然冲击小说界,作家们用各种方式作出了反应……”。(同上)那么,研究佛教与清末民初小说的关系,对正确揭示中国小说发展规律,准确地把握清末民初小说发展概况,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只不过作者是以“品书”的形式,“做些札记,发点议论”(第78页)来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清末民初正值佛学倡炽,作为小说创作主体的作家,置身这种社会文化氛围,不得不受其影响。或起而破佛、诋佛;或虽不学佛但喜引佛入小说,或皈依佛门,凡此种种,在当时的小说创作中、作家思想行为上都有所反映。作者除了对小说史上的景观予以描述,还把它与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作家心灵历程、个性特征联系起来,寻找其深层原因。作者认为,吴趼人等宣讲“我佛慈悲”,与“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不少进步思想家从增进国民道德角度提倡学佛”,“着眼于‘虚空’与‘无我’”不无关系(第79页)。苏曼殊在《绎纱记》中那种“人间不能没有爱,也不能有爱”的宗教式爱情观,正是他内心深处矛盾与困惑的披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是古老东方佛教的投影,一个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投影,两者居然重合在曼殊身上”(第131页)从中显示出了近代知识分子不断求索的艰难历程。
近十年来,国门大开,我们的眼界也顿然开阔得多了,对于封闭了二三十年的我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大有应接不暇之叹,仓促之感,故而,表现出来的是,读者唯“新”是求,拚命追赶,出版社也以“新”招揽读者求得生存。这种现象固然可以开一时之风气,但从学科理论建设计,就不得不把眼光放远一点。收入本书的第四辑:“域外旧籍觅新话”正是作者对此有感而发的。他从《小说法程》、《小说的研究》两部国外理论著作与我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关系入手,提请人们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收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精采部分,注意“古老小的小说传统在现代文学系统中的创造性转化”。二是,在接受的基础上创新,避免“中国学者撰写的大部分理论文章”,“只是给介绍进来的西方小说理论作注脚”的尴尬局面。三是,从学科理论建设出发,在译介过程中,注意那些已经过时了,但对小说理论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理论著作,因为,“对于读者来说,最新的未必是合适的。追赶世界新潮流是好事,可有些东西是难以超越的”(第164页)。作者虽然是就小说理论研究而言,可对当前读书界、学术界迭兴不减的“热”,无疑是吹进了一股“凉”风。立稳脚跟而不失开放之胸襟才是我们的上策。“飘泊无依”且有所创获,实难一见。
(《书里书外》,陈平原著,收入“学术小品丛书”,浙江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七月第一版,0.85元)
近读陈平原《书里书外》便觉别是一番风味。作者践行着“既谈书里,又谈书外”的原则,谈读书人事而不囿于是,旁及其他,随意点拔,撩人心尖。
“京华买书记”叙作者个人在京都买书所到之地和买书的“酸甜苦辣”,但又并非固执于此而就事论事,“虽说区区买书小事,无关家国兴亡。不过,北京书业的盛衰起伏、北京人买书的遭遇心境,似乎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第5页)。如作者对“燕园”书摊的扫瞄,“琉璃厂”兴衰起伏的透视,佛寺售书、书市崛兴的溯源,无不着眼于这一点。在世风日不景气,知识贬值的今天,读这种文字,虽说颇有“顾影自怜”之嫌,但在我看来,“书呆子”比常人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有一点寄托,有一点依恃,有“影”可“怜”。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何去何从,自便。
读书人酷嗜读书本是常事,在自己的斗室中,在自己的天地里读书是一件乐事。然而,“走读”、“负笈读书”就并非“美差”了。如若不信,不妨读读本书的第二辑“江南读书记”。无端等待的焦虑,拒之门外的冷落,兴致勃勃而来败兴而归的凄潸,非亲身经历者不能道。更何况作者在结尾处,写下了这样一段肺腑之慨:“说来惭愧,行程近万里,历时月余,读书不过百十种,且多粗粗翻阅而已。书读得少还是一回事,因读书而呕气,可惜了多少名山胜水,那才令人懊丧。‘行万里路’这人生一大乐趣,在书本的压迫下一闪而过,只留下一片汗渍。以我的愚钝,也许最好是‘行万里路’时不读书,‘读万卷书’时不行路。”(第70页)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唯一的期盼是,早日结束这种难堪的局面。
收在第三辑中的“青灯梵呗话小说”可说是“大题小作”。在这一辑的“小引”中,作者道:“佛教与中国小说的因缘可谓深矣。谈六朝志怪离不开佛教;谈唐传奇的情节类型、宋话本的体制特征离不开佛教;谈明清‘神魔小说’,乃至《金瓶梅》、《红楼梦》这样的‘人情小说’,也都离不开佛教。”(第73页)同样,“清末民初小说与佛教的因缘”虽然“没有象六朝志怪或宋元话本那么深。不过,‘晚期思想界有一伏流曰:佛学’,‘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这一思潮必然冲击小说界,作家们用各种方式作出了反应……”。(同上)那么,研究佛教与清末民初小说的关系,对正确揭示中国小说发展规律,准确地把握清末民初小说发展概况,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只不过作者是以“品书”的形式,“做些札记,发点议论”(第78页)来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清末民初正值佛学倡炽,作为小说创作主体的作家,置身这种社会文化氛围,不得不受其影响。或起而破佛、诋佛;或虽不学佛但喜引佛入小说,或皈依佛门,凡此种种,在当时的小说创作中、作家思想行为上都有所反映。作者除了对小说史上的景观予以描述,还把它与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作家心灵历程、个性特征联系起来,寻找其深层原因。作者认为,吴趼人等宣讲“我佛慈悲”,与“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不少进步思想家从增进国民道德角度提倡学佛”,“着眼于‘虚空’与‘无我’”不无关系(第79页)。苏曼殊在《绎纱记》中那种“人间不能没有爱,也不能有爱”的宗教式爱情观,正是他内心深处矛盾与困惑的披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是古老东方佛教的投影,一个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投影,两者居然重合在曼殊身上”(第131页)从中显示出了近代知识分子不断求索的艰难历程。
近十年来,国门大开,我们的眼界也顿然开阔得多了,对于封闭了二三十年的我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大有应接不暇之叹,仓促之感,故而,表现出来的是,读者唯“新”是求,拚命追赶,出版社也以“新”招揽读者求得生存。这种现象固然可以开一时之风气,但从学科理论建设计,就不得不把眼光放远一点。收入本书的第四辑:“域外旧籍觅新话”正是作者对此有感而发的。他从《小说法程》、《小说的研究》两部国外理论著作与我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关系入手,提请人们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收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精采部分,注意“古老小的小说传统在现代文学系统中的创造性转化”。二是,在接受的基础上创新,避免“中国学者撰写的大部分理论文章”,“只是给介绍进来的西方小说理论作注脚”的尴尬局面。三是,从学科理论建设出发,在译介过程中,注意那些已经过时了,但对小说理论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理论著作,因为,“对于读者来说,最新的未必是合适的。追赶世界新潮流是好事,可有些东西是难以超越的”(第164页)。作者虽然是就小说理论研究而言,可对当前读书界、学术界迭兴不减的“热”,无疑是吹进了一股“凉”风。立稳脚跟而不失开放之胸襟才是我们的上策。“飘泊无依”且有所创获,实难一见。
(《书里书外》,陈平原著,收入“学术小品丛书”,浙江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七月第一版,0.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