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2019年新疆湖泊变化时空特征及趋势分析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iu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区湖泊是区域水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维系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上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而且也对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云计算平台,以Landsat 5/7/8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分析了1986—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泊数量以及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并从气候要素变化、人类活动干扰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新疆湖泊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986—2019年间,气温升高使得冰川积雪融水增加,新疆湖泊整体上呈现出扩张趋势。然而受
其他文献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河道采砂行为,通常根据经验阈值划分水体悬浮物浓度高值区为采砂嫌疑区。针对分割阈值受大气纠正及悬浮物浓度反演模型精度限制,难以自动客观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主波长水色参数自动识别异常浑浊水体的方法。采用Landsat8、Sentinel-2卫星图像数据,基于CIE-XYZ颜色系统,提取红绿蓝三波段遥感图像主波长水色参数,结合自然断点分类法将指示悬浮物浓度的主波长水色参数,自动划分高中
期刊
为了减小室外无人机监测过程中的定位误差,对室外无人机进行实时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Chan-Taylor三维定位算法。通过K近邻对定位数据扩展后,根据Chan-Taylor算法将随机信号多径噪声转化为高斯分布,便于模型提取信号特征。使用交叉验证,实现随机森林特征参数与混淆矩阵阈值的自适应确定,并用该阈值衡量模型的一致性。利用分类结果更新无人机定位权值矩阵,有效地补偿目标高度数据。此外,使用
期刊
为了探讨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在中国区的适用性,本文以全国728个站点的日降水数据为参考,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探测率、误报率以及公正先兆评分分析了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在不同时间尺度(月、季)、不同气候区、不同海拔梯度下的精度以及ERA5再分析数据对暴雨和干旱事件的刻画能力。结果表明:ERA5降水数据对日降水事件的识别能力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存在差异,整体来看在北温带的精度最
期刊
蛋白激酶mTORC1主要感应细胞内的营养状态和细胞外的压力刺激,通过磷酸化众多下游底物蛋白,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和代谢等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m TORC1信号通路在细胞内的重要分解代谢过程——细胞自噬的调控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细胞自噬过程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的多个蛋白陆续被鉴定为mTORC1的直接磷酸化底物,表明mTORC1在细胞自噬过程的不同阶段均发挥调控作用.以上作用机制让mTORC1精
期刊
景观连通性是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重要表征。连通性的评估对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规划有重要意义。综合常用的景观连通性评估模型,即最小耗费距离模型与电路理论模型,根据生态网络构建的一般范式,采取两种不同阻力面赋值方案,对黄河三角洲的湿地景观连通性进行评估,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的基本原理、工作性能、分析尺度等。结果表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能够识别最优生态廊道,为景观连通性评估提供基本模式。电路理论则能扩展到
期刊
为有效解决地理数据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互信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零水印、IPFS和智能合约技术的地理数据交易存证与版权保护模型。该模型利用区块链结合IPFS网络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零水印注册机制,消除了对第三方IPR机构的依赖,还通过智能合约的设计在零水印注册的同时将交易信息上链永久存证,实现零水印注册的时间戳认证。模型中区块链存证的不可篡改性与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运行机制使交易双方能够在无第三方监管的情况
期刊
针对神东矿区土壤侵蚀生态破坏及煤炭开采对矿井采区土壤侵蚀的影响问题,该文基于RUSLE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矿区和矿井尺度探究矿区土壤侵蚀演变特征并结合地理探测器进行驱动力分析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矿区尺度上土壤侵蚀呈加重趋势,1989—2019年土壤侵蚀量增加30.28×10~(5) t,空间上以微度和轻度侵蚀散布全区,中度和强度侵蚀次之,极强度和剧烈侵蚀最少;矿井尺度上,补连塔、榆家梁矿井受到采矿
期刊
选取若尔盖沼泽化草甸及其不同退化程度为研究对象,利用湿筛法进行团聚体分级,并测定各组分有机碳含量,研究了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有机碳(SOC,Soil Organic Carbon)、团聚体以及团聚体结合有机碳(OC,Organic Carbon)的影响,旨在从土壤团聚体及其内部组成的角度去解析SOC的变化特征及机制。结果显示:1)退化使大团聚体比例降低且内部组成改变,团聚体稳定性降低。2)退化使各粒
期刊
铁锰结核是土壤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新生体,其内部同心圆环带构造可用于反演古气候条件和成土环境,其组分可为微生物代谢提供营养元素和能量,进而影响土壤中养分和重金属的转化、固定与释放。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土壤中铁锰结核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包括铁锰结核形成机制、演变过程与影响因素,不同地区铁锰结核微结构与组分差异,以及铁锰结核对养分转化与重金属吸附的影响。未来需进一步研究不同成土阶段铁锰结
期刊
退耕还林是控制水土流失、恢复森林植被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植被恢复进程中会发生土壤酸化,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厘清不同还林树种对土壤酸化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制有助于更好地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整体生态效益。本研究以华西雨屏区紫色土坡耕地(玉米)为对照,分析了退耕20a后柳杉纯林、柳杉-光皮桦混交林、慈竹林和茶园土壤pH的变化及其垂直分异。结果表明:玉米地、慈竹林、茶园、混交林和柳杉纯林0—50 cm土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