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增强对外经济报道的亲和力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迎接十八大外宣研讨】
  编者按:近期,关于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后中国经济走势话题广受中外媒体关注,本期选取英国《经济学人》和新华社的两篇相关稿件进行点评分析,探讨如何增强对外经济报道的亲和力。
  一直以来,受众对经济报道常抱有一种误解,认为经济报道就是“政策条文+措施办法+数据效果”的报表式报道,像八股文一样鼓噪无味、晦涩难懂。种种原因使得部分经济报道处于“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状态,不受受众待见。以下笔者通过对《经济学人》和新华社解读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后中国经济走势的两篇稿件进行点评分析,探讨增强对外经济报道亲和力的途径和规律。
  “故事”最具亲和力
  不可否认,经济领域的专业性、复杂性和广阔性,与受众所需要的通俗、易懂、实用之间的矛盾,使经济报道具有很大的难度。对于受众来说,尤其是对中国国情不甚了解的海外受众,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远比通篇充斥数字、术语和观点的八股文更具亲和力。
  当然,这里所讲的“故事”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故事,而是新闻故事,是建立在新闻事实基础上的故事,确切来说是以讲故事的手法将新闻信息进行处理。本文涉及的两篇稿件~一《中国经济:下一篇章发展之余》和《中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运用了这种写作手法。
  事实上,这种将硬新闻软化处理的做法在国内外媒体界正日趋盛行。1998年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MEDIL新闻服务局合作研究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等1977年至1997年共20年间的新闻报道状况,发现头版新闻中硬新闻所占比例从1977年的60%下降到1997年的30%,软新闻从过去的8%上升到25%。近年来随着受众需求的变化,这种趋势只增不减。
  讲故事必须先要学会找故事,这意味着必须围绕受众关注的经济热点和兴趣设置稿件主题,即选题要有针对性。只有涉及到境外对华舆论关注的主要方面,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只有从受众需求入手,保证稿件能为受众提供有用的经济信息,才能使稿件引起受众兴趣。
  从主题来看,《经济学人》和新华社两篇稿件都是关于中国经济未来走势,这是目前国内外经济报道重点和热点一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以及数次危机中的“一枝独秀”无疑增加了世界对其的关注度;如今深受严重金融危机重创的世界经济疑难重重,西方等主要经济体持续低迷,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久的走向,将直接影响一些国家制造商品的销路、工人的就业率以及一些旅游目的国的酒店房间入住率。
  故事里“讲”什么
  同样是“讲故事”,但在新闻写作中,角度不同,技巧也不同。只有掌握让受众易于接受的写作技巧,才能使故事不牵强、不生硬、更贴近主题。
  一是细节化。细节可以是新闻人物的典型语言或典型动作,也可以是新闻事件中的一个小插曲,或是新闻事件中的一个场景。这样的细节往往是生动的,可以表现新闻主题。抓细节是新闻写作最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在经济新闻中,运用这种手法的最大好处是通过抓住人或事的细节描写,使稿件更具现场感,让受众有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从而使新闻更加生动、感染力更强。细节描写的关键是抓住受众感兴趣的部分作为新闻点,舍弃不必要的赘述,同时通过真实、准确的描写把新闻点“放大”。
  《经济学人》稿件开头先渲染了培养中国未来决策者的中共中央党校曾经的神秘,充分勾起受众的好奇心,随即又不惜笔墨通过大量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翠竹挺立、垂柳曳曳;波光塔影、野鸭嬉戏”和雪铁龙公司捐赠建立的校园指示牌,介绍这所学校逐步走向开放的近况,让受众如置身其地,印象深刻,从而引发其阅读欲望。
  二是人物化。与过去经济新闻“见事不见人”相比,故事化的经济新闻倾向于寻找主角——人的存在,赋予新闻以生命活力,增强对受众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新闻的人物化,就是以人们的个人故事、体验为切入点和线索来报道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从某个个体的视角出发,以小见大、贴近受众,从而顺其自然地引出对重大新闻的报道。
  新华社一文没有单纯地引用专家学者的观点阐述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依旧具有潜力,而是将稿件开头定格在山东省临沂商品交易城,引入故事人物(“刚刚发走一车货”的店老板宋连胜),从宋连胜的角度出发写他对生意形势的判断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引人入胜,同时避免了经济新闻专业枯燥、缺乏人情味的弊病。
  然而,一篇报道“七分采访三分写”,无论是细节化还是人物化技巧的运用,都离不开扎实、细致的采访。采访既是新闻事实的收集过程,也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判断、思考的过程。即使是面对同样的主题、同样的采访,但为什么偏偏只有几个人可以写出能让受众记住的稿件,而其他人不能呢?差距就在于是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记者能否看得到、捕捉到最典型、最能反映写作意图的细节和人物并将其展现给受众。
  故事怎么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次成功的采访必定是建立在积极、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记者只有在采访之前做好“家庭作业”,对报道的对象开展尽可能具体而深入的了解,进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采访策划,不至于临阵忙乱,或是“有眼不识泰山”。
  在表述方式上,两篇稿件都杜绝了单向灌输式,以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写。《经济学人》的稿件由中共中央党校内培训内容转向邓小平南巡,梳理中国经济近三十年发展轨迹以及目前遇到的瓶颈和问题,由此提出三种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前景并通过深入的分析为受众指出可能性最大的那种。通篇稿件顺畅自然、见解独到,没有引用大量数据却揭示了数据背后的故事,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经济有深入的理解,从而才能对稿件的深度和广度有很好的把握。比较来看,新华社稿件在历史厚度上略有欠缺,但却更为精、准,通过运用准确到位的数据对比和政策背景分析,对经济形势做出判断,通篇稿件观点更为鲜明具体,向受众展示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帮助受众减少了不确定性。
  另外,为了增强对外经济报道的亲和力,稿件必须力争做到通俗易懂。须知一般受众看不懂的经济报道,内容再好也是“小巷里的美酒”,好酒也怕巷子深。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诗以老奶奶能听懂为标准,美国新闻界也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则,即纸媒上的文本要让八年级(相当于中国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看明白。
  要做到通俗易懂,就要求记者在稿件中少用专业术语,远离陈词滥调,淡出公告式文体模式以拒绝晦涩。当然由于经济新闻的专业性与写作的通俗性之间的矛盾,“通俗化”的工作非常艰巨。解难之道关键在于记者要从中“穿针引线”,做好“翻译”工作,将专业问题用通俗平易的话语表达清楚。
  两篇报道的行文都没有进行数据堆砌,没有大量使用专业术语,而是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受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使报道“好看”、“有用”。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记者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时进行深入采访和辛勤调研,自身先成为内行,才能跳出经济说经济,讲起“故事”来才会更贴切、更生动。
  (作者来自新华社对外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两种培训方法对新毕业护士的培训效果。方法:将2009年-2010年度的102名新毕业护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人。观察组给予实施情境模拟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规范化培训,对照组实
期刊
总结了我国鼠害防治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防治鼠害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驱避剂和不育剂的应用及物理机械灭鼠等。作者认为,植物源灭鼠药剂在鼠害的综合治理
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仪及第四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将在中国举行  2012年7月,由中国商务部主办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和“第四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将在中国举行。此次会议将总结中非合作论坛启动以来的各项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中非经贸合作的新举措,同时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新形势下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谋求共同发展,根据部分非洲国家的建
目的:分析舒利迭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63例给予舒利迭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单纯孟鲁司特钠治疗
日前,河西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每人固定联系10名以上代表,每年直接联系代表听取意见、建议
本文针对"马家底生态经济村建设"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生态经济村建设的技术和经验,阐明了"生态经济村"模式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优化生态经济模式,是实现
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中国学的发展不可谓不快。这些年,西方各国无论是企业界、政策界,还是学术界越来越注重对中国的研究。一些传统上只侧重于汉学研究的机构和组织也开始强调当代中国的研究,尤其是与政策相关的研究。对传统汉学来说,学者们感兴趣的是中国的文明、历史、诗歌和语言等等。传统汉学因此也就是古典文献研究。当代中国学则不一样,它与当地政府、企业界和学界对当代变动中的中国兴趣紧密相关,这里更有背后强大的物
目的:探究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按随机抽取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9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提法、新亮点、新举措、新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举国关注。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创新发展思路,谋划发展措施,应当成为企业当前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