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体育知行观对大学体育文化的扩散路径研究

来源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m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校长体育知行观包括主体认知和行为践行两个方面,并最终形成知行和谐。主体认知是指大学校长对于体育的价值判断和文化解读;行为践行是指大学校长根据一定的理念、理论、计划和方案制定政策从事于变革大学体育文化的客观现实活动,并身体力行参与体育实践,继而发挥校长自身影响力导向和影响师生热爱体育运动,构建和谐大学体育文化。
  关键词:大学校长;体育观;大学体育文化;影响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1—0016—05
  把文化传承创新明确为大学第四大功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大学和高等教育规律的新的重要认识。这对我们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不同类型的高校以及不同类型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守成能力与创新路径。大学校长是大学的象征和标志,对大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一般而言,大学校长既是学术权威,又是管理专家,同时也是具有自身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教育专家。可见大学校长是大学组织内外德高望重、影响力广泛、作用独特的公众人物。大学是文化的集中概括,文化的传承创新已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而体育是构成现代大学文化的重要元素,对于构建和谐校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广义的“体育”包括对身体和心理的教育与养育。当康德说,“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的过程”的时候,这当然也包括,甚至主要是指谓对身体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体育”是指体育教育,它是构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见体育的本质是教育,而体育的本质属性则是“身体活动性”和“教育性”。“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培养全面健康的人”等则是体育本质属性的现实反映。南开大学创始人,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曾说,“不懂得体育的人,不应该当校长”。虽然此番论断的语境及普适性不宜妄加评判。但是从中至少可以悟出两点,一是体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大学校长体育知行观对于大学体育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1 大学校长的体育知行观
  大学校长的体育知行观是基于对大学体育的性质和功能认识,以学生身心的全面提升和学校文化的整体发展为己任,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道德理想出发,对如何办好大学体育所持的信念及态度,以及在实践中所采取办法和措施。大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而培养人就得遵循教育规律。遵守教育规律,就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教育教学的规律。而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我国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教育背负着更多的“债务”和任务。2010年《国民体质检测报告》显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25年的持续下滑才得到初步控制。而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幅度虽然减小,但不容忽视的是本应是身体素质较好的大学生,其爆发力、力量、耐力等指标却都进一步下降。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我国大学不仅肩负着塑造“灵魂”使命,而且担负着重塑“体魄”的任务。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体育直到现在也没有被中国社会普遍认同为教育人和发展人的重要手段,体育如何真正与教育结合,仍旧是一个大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和语境下,我国大学校长的体育知行观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作为谋划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营造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大学校长,体察大学体育文化的教育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如何传承和发展体育文化有着不尽相同的思想认识、评价标准和发展规划。而这些思想、标准和规划是构成大学校长体育理念的重要要素,大学校长以自身的体育理念要素为基础,通过理性思考及感性实践上升为大学的体育发展观。尽管大学校长们的体育知行观有着各自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判断,而且他们传承和创新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目标、实现途径和发展手段也存在差异。但是培养身心俱健、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和任务是一致的。因此,我国大学校长体育知行观共同之处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学体育目标的适应性,即大学体育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所培养人才的体质健康水平能够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需求;二是带动学科发展观念,就是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中尊重体育学科的重要地位,正视体育学科的相对弱势的发展现状,继而在政策制定上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扶持;三是培育大学组织文化(以体育为内容)观念,就是发挥体育文化的独特作用更好地培育大学组织文化建设;四是终身体育思想观念,就是利用大学阶段是个体人生观、世界观逐步成熟的阶段,也是体育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为个体的体育观形成需要自觉的学习和有意识的培养。大学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终身体育是大学体育的延续和发展。鉴于此,大学校长体育知行观不仅对大学体育文化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可通过塑造具有体育文化的人而间接对社会体育进行扩散。
  在历史上,我国不乏一些具有先进体育思想的大学校长,时至今日他们对体育认识的先知卓见依然熠熠生辉,具有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北大校长蔡元培主张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养成完全的人格”,而“养成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蔡元培不仅强调体育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重要性,而且重视体育在培养学生完全人格方面的作用,并要求学生体育锻炼经常化。南开大学首任校长张伯苓被誉为“中国的顾拜旦”,他强调大学教育应该德智体三育并进,不可偏废。当时规定南开学生须完整修满3年体育课程方能毕业。在强调体育重要性的同时,南开大学一方面不断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另一方面根据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清华大学有着优良的体育传统,说到清华体育,人们就会想到马约翰教授,而马约翰体育思想之所以能够不断形成、发展并得到有效践行,这也是梅贻琦校长的体育知行观在教授治校中的扩散体现。
  2 大学校长体育知行观对大学体育文化的扩散路径
  大学校长的体育知行观对大学体育文化的扩散路径主要通过学校管理、教师教育行为以及学生的体育认知行为的改变。
  2.1大学校长体育知行观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大学校长体育知行观对学校管理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自身体育理念对事关学校体育发展的决策、组织的导向作用。相比较西方大学历史悠久的大学体育文化积淀,在儒家文化崇文轻武思想影响下,我国大学体育文化整体上还比较落后。为了实现大学体育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需要更多的扶持政策的形成。可以想象,现代大学若缺乏充足的物质资源保障基础,其办学条件和科研设施就不可能优越,也不可能吸纳和形成由优秀人才构成的师资队伍。继而必然影响到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等大学基本职能的实现。基于此,在实践中大学及其校长在设法拓展办学资源的同时,并不在资源分配上搞平均主义,而是把更多的资源投放到最有希望、最具潜力、最能体现学术优势的方面。在统筹整体资源与部门需求,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大学及其校长不得不形成倾斜政策进行资源配置,由于倾斜政策是围绕办学理念进行理性思考,围绕办学目标进行策划并提出方案,所以大学校长的体育知行观对于事关大学体育的倾斜政策的形成和具体操作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具体可体现在以下方面:
  2.1.1完善体育物态文化 根据文化的两分学说,文化可分为物态文化和精神文化。大学体育物态文化是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内容和支撑部分。对于在校大学生群体来说,参与体育锻炼、习得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直到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都是在既定时空维度下开展的。在时间维度,现实存在的就业压力促使当今大学生始终处于紧张的知识获取和技能储备状态,因此大学生暂离或远离运动场也是身不由己。另外,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时间也是制约因素。在空间维度,大学体育项目繁多,内容丰富,但是绝大多数项目必须借助特定的空间并辅以专门的硬件条件得以开展的。场馆设施、器材设备作为大学体育物态文化形态,它的建设投入、完善程度在较大程度上受到大学校长体育知行观作用下的扶持政策影响。中国奥运先驱,时任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充高度重视体育的教育价值和文化功能。尽管当时教育资源紧缺,办学经费紧张,但是在倾斜政策的保障下,南开大学不仅修建了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网球场、棒球场以及田径场,甚至连当时还不多见的冰球场也可以在南开看到。正是得益于完善的体育物态文化保障,南开大学的体育精神文化也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2.1.2扶持体育学科建设时至今日,“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已成为高校的四大基本职能,而学科建设是联系四者的重要纽带,关系到高校基本职能的整体发挥,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学科建设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凝练学科方向;二是汇聚学科队伍;三是创建学科基地;四是营造学术氛围。可见一门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过程。而高校校长完全可以在体育学科建设中可以发挥积极的导向和扶持作用。首先,重视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先导,学科建设的本质和任务是跟踪学科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向的科学研究活动,而科研项目又是学科建设的依托。其次,重视人才培养。“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学校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大力发展前景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学科建设,注重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中培植学科增长点。而体育学科(包括公共体育学科)作为高校学科体系中的构成部分,由于历史和现实、主观和客观多方面原因,体育学科一直处于高校学科体系中的边缘地带,因此格外需要政策的扶持。
  2.1.3树立体育文化理念 虽然体育和德育、智育一并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教育人、发展人的手段。但是在现实中,体育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利用。尽管其中原因十分复杂,但是未能真正挖掘和发挥体育的文化价值属性才是根本原因。正是由于没有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底蕴,中国学校体育缺乏发展的动力,也正是没有得到文化的解释,中国学校体育一直处于尴尬的发展境地。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而大学校长在“人为”过程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树立体育的“文化”理念,只有以文化的属性定位体育,以文化的价值解读体育,体育才能纳入大学发展的应有位置,大学体育也才能改变其受众的态度和认知。早年梅贻琦校长制定的“体育不及格,不得毕业”十分值得借鉴和反思。
  2.2大学校长体育知行观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影响
  大学校长体育知行观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影响,一般是通过理念倡导、教学评价、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的。
  理念倡导就是大学校长通过不同的时空管道宣传和诠释自己的大学体育办学理念,并且在尽可能的时空条件下身体力行参与校园体育,树立健康运动形象为师生员工做出行为表率。而教师对校长体育理念的认同和贯彻则体现在体育教育理念和体育文化创新,最终落实在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层面。判断大学校长体育知行观扩散效果的评定标准是广大教职员工(尤其是体育教师)是否形成与校长体育理念相吻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合作性教师专业共同体”,避免体育教师教学科研的“闭门造车”闭锁落后状态。
  教学评价是大学校长基于自身体育理念,制定和实施对教师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评价标准。教学评价标准既有职能部门制定而得到校长认可的,也有校长提出整体评价原则,后经职能部门量化、细化并按制度程序发布成为规章制度的。而这些源于校长体育理念的关于体育教育教学的评价标准,确立了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所应达到的目标,对于规范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程序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
  激励约束机制旨在在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基础上采取有力举措,促进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人员改革和创新先进的、健康的、科学的,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教育教学行为。淘汰或禁止落后的、消极的、背离大学生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行为。从科学的大学体育理念出发,建立系统的、相对稳定的、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调动大学体育教育者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完善和深化师资队伍建设。
  2.3大学校长体育知行观对学生的影响
  大学校长对学校的管理是通过行使组织赋予的权力,以及发挥自身影响力来实现的。校长影响力也是一种力,力的作用在于使受力对象发生改变。而校长影响力则在于使交往对象的心理和行为发生改变。大学校长的影响力作用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他们是“早晨八九点的太阳”,思维活跃,年富力强,也是个体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阶段也是个体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运动情趣、形成体育理念的重要阶段。因而,大学校长体育知行观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示范效应、文化育人以及终身体育思想等方面。   2.3.1示范带动效应 大学校长在莘莘学子心目中始终是以学术权威、气质儒雅的良好形象存在的。而一旦大学生尊敬甚至崇拜的校长以运动者身份融入到大学体育实践,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便会与大学校长的自身影响力有效结合,继而对大学生群体的体育行为产生积极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清华大学一向重视体育,而这和时任校长梅贻琦有较大关系。梅贻琦的体育知行观集中体现在人人讲求体育、体育完善人格、体育培养道德、体育增进健康以及体育为救国之本。梅贻琦高度重视体育功能,充分发挥体育的迁移价值。在积极倡导和严格要求学生投身体育锻炼的同时,他自己也是体育场上的积极分子,曾任学校教师篮球队队长,经常活跃在篮球场上,还经常兴致勃勃地到运动场上观看或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亲自参加班际、全校或校际运动会。
  2.3.2体育文化育人 体育的整体教育与价值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健康或竞技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化哲学的问题。体育作为整个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应重视体育对整个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所起的作用,即体育的文化价值。大学是文化的集中概括,但知识不等于文化。同样体育技能和健身知识不等于体育文化。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依旧沿袭的注重技术的教学模式,至多是把教学对象培养为具有体育知识的人,而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体育文化的人,必须要赋予体育知识以灵魂,这样体育知识才能成为体育文化。掌握了体育文化的人才可能去守成、传承和创新。实践证明,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们正是通过对体育的文化解读,赋予体育以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从而迅速地推动了体育在中国大学校园的传播普及,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影响。著名旅美数学家陈省身曾回忆说“当时学生中有一个说法:北大有胡适之,清华有体育馆。”
  2.3.3终身体育思想终身体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基本方向。终身体育思想也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制定学校体育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思想形成的技术储备以及文化认同的系统过程。因此,研究和改革学校体育,把人们从事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作为学校体育的第一目标,使学生具有正确、科学的健康概念和体育观念,掌握从事体育的科学理论知识,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从事体育活动的习惯。而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需要主客观条件的结合,主观条件包括个体的体育意识、兴趣、以及技能储备,而客观条件涉及场地设施、师资力量、学科支撑服务以及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而大学校长在自己先进体育知行观的引导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实现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培育和形成的主客观条件。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回忆说“清华对于体育特别注重,学生们普遍地养成了爱好体育运动的习惯”。
  3 结语
  作为大学管理团队的核心人物,不同学校的大学校长们具有不尽相同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尤其对于大学体育的教育功能、价值判断以及文化认同上具有更大的主观性和差异性。不同于理论研究者的逻辑推导和理论构建,实践性和可行性是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的鲜明特征。教育理念是办学实践的理论依据,办学实践是教育理念的检验标准。在理念上,体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手段;体育文化是大学文化的融合剂;体育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三大理念应该渗透到我国大学校长体育知行观的核心内涵。在实践上,大学校长通过自身的体育理念和亲身实践导向教师和学生的体育行为,同时通过政策扶持和创新大学体育文化。回顾我国大学的发展历程,近代大学校长所起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的观点。历史经验表明,只要大学校长充分认识并践行体育的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大学体育就会焕发勃勃生机,包括体育在内的完整教育手段对学生的影响也必将全面而深远。
其他文献
研究了Bi-Pb-Sr-Ca-Cu-O高T_c氧化物中各成份变化对超导电性及超导相形成影响的情况。发现Pb的作用只是产生一液相而加速超导体的高T_c 2223相成核,而对2223相成核以后的生长
报道了采用熔融慢冷工艺制备具有织构生长的YBCO体材的方法。较详细地阐述了粉末烧结YBCO坯料在1100℃下的熔融分解和随后通过包晶反应温度及附近温区的缓慢冷却速度对织构生
通过对人工合成样品的实际测定结果证明,石油醚提取一紫外吸光光度法测定钛屑上的微量油,方法可靠,速度快;石油醚提取润滑油效果好。
用金相、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6种不同Al含量Ti-Al二元合金铸态和退火态的组织结构和相组成的特征和变化。从结晶动力学的观点,分析了合金的结晶凝固过程。采用三点弯曲
<正> TiFe合金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贮氢材料。然而,必须经特殊的活化处理,TiFe合金才能在现实的条件下工作。至今,多元合金化是改善TiFe合金活化的唯一方法。在本文的报道中
介绍了在光学显微镜下某些TC6钛合金棒上白亮块的各种形貌,测定了不同形貌白亮块的显徽硬度,并用电子探针进行了鉴别,分析了产生宏观偏析的原因。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14年索契冬奥会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男女运动员决赛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男女运动员决赛裁判员评分客观性
本文在介绍同步辐射原理及基本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同步辐射在稀有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并扼要介绍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及其主要功能,为从事有色与稀有金属材料研究的科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黑龙江省各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5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教学大纲和健美操老师为研究对象,对这5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
为探索数字技术在残疾人体育中的应用,推动残疾人体育向“科技体育”的方向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数字技术在残疾人体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数字技术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