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拟建风廓线雷达遮蔽角的测绘探索与实践

来源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20032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廓线雷达用于探测其上空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在自动化程度和探测时空分辨率等方面优势明显,已逐渐广泛应用于机场气象探测.本文以民用机场拟建风廓线雷达遮蔽角的测绘方法和实践为例,介绍如何测定并计算拟建风廓线雷达四周范围内障碍物的遮蔽角,并根据测算遮蔽角值判断障碍物是否对风廓线雷达信号发射造成影响,为申请风廓线雷达正式批复、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其他文献
为精确获取蔬菜基地变化信息,本文以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蔬菜基地为例,基于无人机技术获取的2019年9月与2019年11月经过数据预处理的无人机影像,采用ERDAS的DeltaCue智能变化检测模块,通过Magnitude Diff算法检测变化区域,利用Spectral Segmentation光谱分割过滤器剔除无效信息,以人机交互迭代式的方法进行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9月与11月之间蔬菜基地仍有明显变化,蔬菜种植面积有增有减,但减少量远远大于增加量,体现了合理的休耕轮作、因地制宜建设水利及道路等基
针对植被对降水响应分析的多为年际尺度且多用气候影响因子分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年际与季节性相结合的时间尺度、气候与土壤因子并重的空间相关性分析法.该方法从降水的季节性规律、植被的物候期角度研究植被的年际、季节性空间变化特征,实现了不同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上植被变化对降水过程的响应情况的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从季节和年际尺度分析,降水对植被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对植被降水利用率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充沛的降水对植被光合作用、土壤盐渍化等生态环境的负面作用,存在降水对植被生长抑制的现象.
利用GRACE和GLDAS数据计算美国2003年1月—2013年12月陆地等效水高的时间序列,两者结果呈强相关,相关系数为0.91.GRACE数据计算陆地水储量最低在2012年7月,这与欧洲干旱研究中心发布的帕尔默干旱指数(scPDSI)结果一致,证明了GRACE时变地球重力场模型具备探测干旱的能力.利用NOAA(National Oceanic&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发布的数据计算干旱时的降雨量、蒸发量,并和近30年来历史同期平均降雨量、蒸发量比较分析,最后得出2012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古建筑保护工作中也逐渐应用了建筑、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中的信息化新技术.新技术的实践与应用为古建筑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BIM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古建筑保护项目,对其应用实践进行阐述说明,并就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简单分析.
目前,GIS系统主要分为商业和开源两种,燃气行业目前多采用商业GIS平台为基础开发应用系统,由于纯商业模式的开发费用较高,成为困扰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本文尝试基于开源技术结合远传监控设备及巡检车辆信息,开发一套燃气WebGIS监控原型系统,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也为开源GIS系统在燃气中小企业的应用开发探索了一套解决方案.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利用2000—2018年夜间灯光数据、NDVI数据和VANUI数据提取城市建成区.在建成区面积和灯光强度两个方面的变化进行论述,利用景观指数对河南省城市景观进行定量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建成区扩张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建成区面积从1937 km2增加到5155 km2;灯光强度从75948增加到287747,两者增长趋势呈直线变化;研究区斑块范围不断扩张,首位度增大,大城市辐射作用加强,各城市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体化程度提升;经济规模、人口交通和人民生活水平是引起城市
随着开放科学时代的来临和空天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类地球观测信息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得以充分共享,信息的可信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地球观测信息溯源作为通过过程追踪保证信息质量的关键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对国内外地球观测信息溯源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ROV模型扩展的地球观测信息产品溯源表达方法,通过对溯源模型中的实体、活动和代理进行分类扩展,以满足开放科学环境下地球观测信息的全过程溯源,并引入PROV-N表示法,以一种标准化的方式对地球观测信息的溯源过程进行案例分析.
由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技术广泛应用,各个领域行业对GNSS数据处理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GAMIT/GLOBK 10.7与Bernese 5.2软件对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CMONOC)观测数据进行解算,并对解算策略的确定和解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GAMIT 10.7和Bernese 5.2软件对CMONOC观测数据的基线解算结果在X、Y、Z方向的解算精度有所不同,总体而言,Bernese 5.2软件比GAMIT 10.7软件在CMONOC网中基线解算的精度更好,可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城市部件作为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智慧城市和数字城管具有重大作用.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城市部件采集与管理工作压力日益增加.车载LiDAR移动测量系统作为新兴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将此技术应用到城市部件采集工作中,使得采集效率、安全性、精度均有较大提升.提出一套基于车载LiDAR移动测量系统采集城市部件的技术方案,可更好地实现内外业一体化,并对成果精度进行评估,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需求的不断扩大,移动扫描技术在项目应用中的频率不断提升,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其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已在项目实践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受限于卫星信号等情况影响,点云数据为确保达到高精度,通常需进行远超车载扫描本身工作量的点云精度改善工作,即点云纠正,本文使用多个实例数据,通过对不同纠正策略的对比,对车载激光扫描技术的纠正点布设数量和位置进行研究,摸索最优的纠正点布设方法,以期能减少纠正点布设工作,并提出了以轨迹质量为依据的点云纠正策略,提高大批量获取高精度道路点云数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