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快乐教学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k_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非常之多,难以详尽;本文着重突出一个“乐”字,只要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迸发出极高的学习热情,让学习在快乐中进行,让快乐在学习中延续。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快乐教学
  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关系,心情愉快时,大脑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就高;情绪郁闷时,大脑思维被抑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处于消极状态,学习效率就低。课堂上进行快乐学习,是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这种快乐转化为长久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在知识掌握中获得长久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满足,获得真正的快乐。快乐学习的支柱是学生的探究、发现、成功、对话。在这样的课堂里,孩子们才会乐得其所,学有所获。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与和谐的,这种师生关系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教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和学生打成一片。平等交流,让学生敢于大胆提问和发言,兴趣会得到充分发展。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在乐学的气氛中得到不断提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利用批改日记的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当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在日记中写道:“老师很高兴你能去的这样的进步,这是你努力的结果,只要再加把劲儿,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当他们成绩不理想时,就及时地鼓励他们:“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相信自己,只要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赶上来。”
  二、营造和谐气氛,创设情境,让学生乐学
  快乐教学要求老师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参与语言文字训练,并且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此,教师要营造和谐气氛,创设情境,并且要减少讲解与发问,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问,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在课堂上,我切实做到了: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写安排进课堂。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上气氛活跃,在这样的和谐气氛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乐学语文,爱学语文。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依据,发掘教材中的激趣素材,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优化课堂效果。如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把投影、音像、多媒体等手段引进课堂,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事实证明:在课堂上实行快乐教学,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四、巧设练习,寓教于乐
  在教学中,某些教师为了追求高分,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和学生的健康,搜集各种复习资料,抄题,复印,中午、晚上、节假日从不肯“浪费”,把学生淹没在题海中。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这种枯燥乏味的练习失去兴趣,甚至对学业失去信心。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巧设练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提高学生的口头能力,我在班内开展了“两分钟演讲”活动,每节课都安排一名学生进行演讲。这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兴趣浓厚,争着登台表演。一次机会,一次亮相,一次总结,一次提高。这项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我班还开展了“成语接龙”、“朗读快车”、“我当小编辑”、“抓错别字俘虏”、“我当小老师”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习题训练,享受创造之乐
  当儿童通过感受、欣赏美,并进一步对客观事物作出審美判断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因此,加强习题训练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根本保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习题训练,可以使学生获得应用的好处,从而懂得创造之乐而积极创造。常见的习题训练有两种方式:
  1.课堂练习
  提倡的课堂多练习较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结构是一种新教学观,其要求教师精讲多练,讲练结合,适当增大课堂教学密度,每节课至少穿插20分钟左右的课堂练习。练习的内容紧密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有代表性,有针对性,有层次,有梯度。练习的形式富有趣味性,生动活泼,有口答,有笔答,有小组讨论,其间还渗透着游戏和竞赛的情致。
  2.课外延伸训练
  语文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往往会影响学生对有些课文的阅读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注意延伸课堂教学,做到课内外结合、语文教学与社会活动结合,即配合课文,开展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便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兼收并蓄,拥抱知识之乐。知识的积累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得好:“知之愈深,受之愈切”。平时我们发现学生成绩呈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就是这个道理。应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中面临某种任务,在完成过程中不断培养其求知欲。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合作,建立学习共同体,让教学相长;更要走生生“自主、合作、探究”之路,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最终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语文学习中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快乐,更加喜欢学习语文。
其他文献
期刊
流蜜期养蜂要确保生产群全力采蜜、繁殖群大力支援蜂源、产蜜产浆任务的完成,必须要遵循:“强群取蜜,弱群繁殖”、“新王群取蜜,老王群繁殖”、“单王群取蜜,双王群繁殖”的原则。
【摘要】语文在众多学科的学习中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同时语文的学习方法也一直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如何有效的学习语文,如何更好的学习中国文化都是语文教师和学生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勤练书法 培养语感 兴趣培养 故事阅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开始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也是对塑造学生学习习惯具有决定性的一个时期。教师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引导,都将影响着学生未来学习
众所周知,蜜蜂医疗学中蜂花粉占了重要而丰姿多彩的一页。蜂花粉成分复杂,而有效活性因子极为丰富,被誉为植物性“微型营养库”,“最完美的食物”。由于蜂花粉含多种有效成分,其中
本文从不可压缩的Navier-Stokes方程出发,采用标准伪谱法直接数值模拟了周期性立方体内两个共轴椭圆形涡环的相互作用,雷诺数Re/1000,计算表明:涡环经 开跨接由上下对峙变成了前后对峙。我们发现在断
在许多动物群落中,引发信息素起着中心调节的作用,通过引起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缓慢地发生作用来调整生理和行为上的发育,从而对动物整个群体的生存环境做出反应。幼虫信息素是
东北三省的养蜂人都认为“蜂好养,冬难越”,而鲁西南应该说是“蜂好养,夏难越”。原因就是这里的夏季不光炎热,而且缺少蜜源。
本文用NND格式求解了化学非平衡流场,利用点隐式处理组分连续方程的刚性,采用全流场激波捕捉办法和特征理论,成功地进行了物面边界条件的处理,模拟了高马赫数来流条件下捻激波流场。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首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修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 语文教学  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  修养是指人们在某一方面自觉进行的陶冶活动及其所
在考虑小学数学课堂教學正当性的前提下关注教学的有效性,则不仅更有利于我们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科学的评价,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与方法。  一、关于小学数学内容  1.构建学生容易理解的教育形态数学。  教育数学是科学数学的再创造,要能为全体学生所接受,仍需要进行必要的教学法加工。用张奠宙先生的话说,就是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变为教育形态”。[4]如何将学术形态的数学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