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振宁说过:“优秀的学生不在于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优秀的思维方式。”在这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紧锣密鼓、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改理念,让课堂巧妙地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大舞台呢?
一、抽象与概括
数学中的任何一个数、一个算式、一种符号、一个概念、一个公式、一种法则等都是抽象概念的结果。例如,讲长方形的认识,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课桌的表面形状;它的质地、颜色,是非本质属性;它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是长方形的本质属性,而这个属性是梯形、三角形等所不具有的。这个思维的过程就是抽象的过程。进而从书本、黑板表面的形状看到凡是长方形都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本质属性,这就是概括的过程。再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节,教师可先通过教具演示或学具操作与启发引导相结合,使学生明确“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含义,进而使学生掌握单位“1”(单位“1”可表示一个物体或几个物体)和“平均分”的意义,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新的知识,又促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比较、分析与综合
比较就是借以认出对象或现象异同的逻辑方法,它是认识的基础。“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适当的时机,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比较、分析与综合,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之后,教师可能引导学生从面积的计算上同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作比较、分析:用割拼法切割平行四边形,并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在分析、比较边的变化,作如下板书:
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
=长×宽=边长×边长 =底×高
这样的板书使学生明显地看出:分割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当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或正方形的边长。这样计算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方法就可以统一为“底”“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讲解,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的认识,从而使新旧知识间形成有机的整体。
三、判断与推理
判断就是对某个事物的性质、现象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论断的思维形式。小学数学中的定义、法则、结论、性质、公式等都是判断。例如,“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圆的面积S=πr2”等等。又如,小学一年级开始出现2 1=3、2 2=4、2 3=5、2 4=6……这样的内容,一个加数不变,一个加数依次多1,它们的和也依次多1。这里面实际上渗透了函数思想,就是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化,他们的和也相应地变化。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不用教师多讲,学生就会逐渐学会运用判断与推理的思考方法,去探究解决新问题。
四、现象与本质
人类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可以运用不同的词汇和语句来表达。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后,教师可提问:10以内的质数是1、2、3、4、5、7对不对?为什么?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争论,再次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就解决了看起来复杂的问题,既透过现象抓住了实质,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数学教学开辟了新天地。
五、繁难与简易
牛顿曾说:“要想解决一个问题,里面含有数和量的关系,只要把题目中的日常语言译成代数语言就行了。”如,新华电厂前三个月节约用煤474吨,照这样计算一年(12个月)可以节约用煤多少吨?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一般是要先算出平均每个月节约用煤多少吨,再算出一年(12个月)的节煤量。那么,如果采用季度来计算呢?以“季度”代替“月”来计算,计算过程就省略了一步,而在思维上却跨越了一大步。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增加思维跨度的训练,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学生删繁就简、化难为易、理曲为直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师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因材施教,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形成“优秀的思维方式”。
(责编杜华)
一、抽象与概括
数学中的任何一个数、一个算式、一种符号、一个概念、一个公式、一种法则等都是抽象概念的结果。例如,讲长方形的认识,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课桌的表面形状;它的质地、颜色,是非本质属性;它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是长方形的本质属性,而这个属性是梯形、三角形等所不具有的。这个思维的过程就是抽象的过程。进而从书本、黑板表面的形状看到凡是长方形都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本质属性,这就是概括的过程。再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节,教师可先通过教具演示或学具操作与启发引导相结合,使学生明确“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含义,进而使学生掌握单位“1”(单位“1”可表示一个物体或几个物体)和“平均分”的意义,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新的知识,又促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比较、分析与综合
比较就是借以认出对象或现象异同的逻辑方法,它是认识的基础。“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适当的时机,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比较、分析与综合,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之后,教师可能引导学生从面积的计算上同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作比较、分析:用割拼法切割平行四边形,并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在分析、比较边的变化,作如下板书:
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
=长×宽=边长×边长 =底×高
这样的板书使学生明显地看出:分割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当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或正方形的边长。这样计算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方法就可以统一为“底”“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讲解,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的认识,从而使新旧知识间形成有机的整体。
三、判断与推理
判断就是对某个事物的性质、现象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论断的思维形式。小学数学中的定义、法则、结论、性质、公式等都是判断。例如,“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圆的面积S=πr2”等等。又如,小学一年级开始出现2 1=3、2 2=4、2 3=5、2 4=6……这样的内容,一个加数不变,一个加数依次多1,它们的和也依次多1。这里面实际上渗透了函数思想,就是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化,他们的和也相应地变化。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不用教师多讲,学生就会逐渐学会运用判断与推理的思考方法,去探究解决新问题。
四、现象与本质
人类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可以运用不同的词汇和语句来表达。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后,教师可提问:10以内的质数是1、2、3、4、5、7对不对?为什么?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争论,再次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就解决了看起来复杂的问题,既透过现象抓住了实质,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数学教学开辟了新天地。
五、繁难与简易
牛顿曾说:“要想解决一个问题,里面含有数和量的关系,只要把题目中的日常语言译成代数语言就行了。”如,新华电厂前三个月节约用煤474吨,照这样计算一年(12个月)可以节约用煤多少吨?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一般是要先算出平均每个月节约用煤多少吨,再算出一年(12个月)的节煤量。那么,如果采用季度来计算呢?以“季度”代替“月”来计算,计算过程就省略了一步,而在思维上却跨越了一大步。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增加思维跨度的训练,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学生删繁就简、化难为易、理曲为直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师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因材施教,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形成“优秀的思维方式”。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