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向量成像评价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特征的初步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y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评价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的心室同步收缩特征,并尝试标测旁道位置.方法 健康志愿者23例,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9例,行VVI成像分析.采集所有标准心尖长轴观和胸骨旁短轴观的动态二维灰阶图像数据储存,并导入VVI工作站.分析时将图像定帧于收缩早或中期,手工逐点描记左室心内膜边界,获取心肌运动的速度向量图.实时观察局部室壁的速度向量长短和方向,并计算收缩期径向速度达峰时间(TRV)、环向应变达峰时间(TCS)和收缩期纵向速度达峰时间(TLV)等指标.结果 ①正常心脏收缩同步协调,收缩早期和收缩末期的径向速度向量长短和方向基本一致.乳头肌水平各节段心肌TRV、TCS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轴方向上TLV测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显性预激旁道患者的收缩早期心肌运动明显不协调,VVI显示在心电图δ波后即刻短轴观上局部心肌出现提前收缩的轴向速度向量,而于收缩末期心室运动恢复协调,环向应变达峰值一致.7例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了VVI标测结果.经射频消融治疗后,心电图q波后局部心肌提前收缩的速度向量消失,心脏呈现协调同步收缩.结论 VVI能形象、直观地显示心肌纤维在纵向、径向和环向上的运动特征,为临床评价心肌机械运动同步性、标测异位兴奋点提供了一种有应用潜力的方法。

其他文献
心脏占位病变中血栓和黏液瘤是其中的两大类,早期发现和准确认识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超声不仅能准确地描述病变部位、大小、数量、形状、活动性、毗邻关系,还能评价血流动力学.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例特殊的心脏血栓与右房黏液瘤的超声特征,试图进一步寻找血栓与黏液瘤的鉴别诊断。
期刊
2006年9月22日,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同时,由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与解放军总医院举办了“2006北京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国际研讨会99为期3天。
期刊
动脉硬化及大动脉炎等均可导致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目前动脉狭窄判断的金标准仍为血管造影,因属有创检查,且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锁骨下动脉狭窄,探讨同侧腋动脉及肱动脉血流速度频谱变化在狭窄程度判定中的应用价值。
期刊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学已经成为一门具有临床特色的独立学科,其临床应用的范围得到不断拓展.虽然超声诊断现已成为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操作手法及识别图像的水平差异较大;图像的整体性不如CT及MRI规范,临床医师尚难独立阅读超声图像。
期刊
患者女,14岁.因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并继续存续心脏杂音3年入院.患者自幼发现发绀、喜蹲踞、活动后胸闷、气急,超声心动图提示"法洛四联症".3年前于外院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术后仍闻及较明显的心脏杂音.体格检查:体质量35.5kg,身高153 cm,血压115/80 mm Hg(1 mm Hg=0. 133 kPa),营养状况较差,双肺呼吸音粗,心尖呈抬举样搏动,心前区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心脏浊音界向右
期刊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睾丸、附睾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可疑睾丸及附睾病变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所取组织以能作出明确组织病理诊断为取材满意,否则为不满意.术后病理诊断或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结果为最后诊断.结果 20例共22个病灶均取材满意,每个病灶取材2~3次不等,所取组织为白色或红白相间.所有病例穿刺活检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睾丸及附睾病变的
期刊
孕妇,37岁.孕28+5周,第1胎.超声检查:胎头位于耻骨上,双顶径6.5 cm,枕额径8.2 cm,股骨长径5.6 cm,肱骨长径5.0 cm,腹围24.6 cm,胎心率138次/min,脐动脉血流:脐动脉S/D 2.78,搏动指数1.0,阻力指数0.64.胎盘位于子宫后壁,成熟度Ⅰ级,最大厚度约3.4 cm,羊水最大深度约9.0 cm.胎儿脊柱未见异常,颅骨环状回声完整,左、右侧脑室、第四脑室
期刊
肝移植后肝动脉并发症包括肝动脉血栓(HAT)、肝动脉狭窄(HAS)和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AA),这些并发症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诊断,是导致移植肝功能丧失和受体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是检测移植肝血流状况的首选方法.自2002年4月至2005年6月,本院器官移植中心共施行了466例次原位肝移植,笔者对术后发生动脉并发症的19例患者的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期刊
脊柱裂是一种常见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在超声表现上,不仅有脊柱异常的直接征象,还常伴有颅脑异常的间接征象,如香蕉小脑、柠檬头及侧脑室增宽.超声诊断脊柱裂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1],但仍有一定的漏诊率,其原因可能在于胎儿的体位关系或者脊柱裂病变较小脊膜膨出不明显,使得脊柱异常的直接超声征象难以显示,此时脊柱裂的颅脑异常间接征象往往比直接征象易显示.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胎儿脊柱裂的直接征象难以显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