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壤观看《阿里郎》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伙子和姑娘情投意合,小伙子参军入伍,地痞流氓纷至沓来,姑娘却守身如玉,等待自己的恋人。10多年后,小伙子胜利归来,见到了依然美丽的姑娘也听到了刺耳的传言,于是决定再次出走。姑娘追着小伙子解释,口中喊的就是:我的郎啊,我的郎……
  翻译成朝鲜话就是阿里郎。这个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成了朝鲜民族的符号,听到阿里郎,就像听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
  
  2009年9月30日晚上,在气势宏伟的平壤五一体育场,我如愿以偿地观看了由10万名演员参加表演的大型团体操和艺术表演《阿里郎》。我赶在9月底前到朝鲜,很大原因就是为了观看《阿里郎》的演出。
  2002年,朝鲜艺术家将民族音乐、民族歌舞、艺术体操、军人仪仗队和杂技等众多艺术表现形式有机地融为一体,创编出一台史诗般的节目——大型团体操和艺术表演《阿里郎》,并于当年4月由朝鲜优秀文艺工作者、体育运动员、青年学生和少年儿童等10万人首演,获得巨大的成功。从此,《阿里郎》成为朝鲜一张新的名片,每当重大庆典和重要贵宾来访,都要上演《阿里郎》。2007年《阿里郎》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陪同的导游小姐介绍说:“实在是太幸运了,8月10号才举行了今年首演。今年的新版《阿里郎》,是2002年首次演出以来第5年举行。”
  吃完晚饭,我们抓紧时间赶往位于风景秀丽的大同江畔的五一体育场。五一体育场总建筑面积达20.7万多平方米,可容纳15万名观众,是朝鲜最大的体育场,也是平壤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我径直进入场内,在主席台一侧坐了下来。伴随着民歌《阿里郎》优美舒缓的旋律,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数万名妇女以整齐划一的队形和步伐翩翩起舞,拉开了《阿里郎》艺术演出的序幕。只见正对面的人工布景台上,数万名朝鲜学生举着彩色的翻板,配合场内演员表演的不同场景内容,不断翻转变换出各种字幕和背景图案,时而闪电雷鸣、时而花团锦簇、时而国旗招展、时而河山锦绣,在特大型屏幕投影和眼花缭乱的激光照明下,营造出各种奇异布景和美丽画面。每次图案变换都在一瞬间完成,不出半点差错,令人称奇。
  随着翻板翻出的各种图案,震耳欲聋且整齐的口令声灌满整个体育场的上空,观众的情绪一下子被全部调动起来了。说实话,很久没有这么激动了,我举起相机边拍摄边鼓掌。更重要的是《阿里郎》还善于运用叙事的表达方式,使之具备了纪念和政治宣传的多种功能,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歌舞演出或团体操表演。《阿里郎》全剧的设计,始终以民族文化为中心,其歌舞、曲艺、杂技、体操等等,不仅全部是朝鲜文艺节目中的精品,而且巧妙地融为一体,充分地展现了朝鲜民族文化的精髓。
  最让我敬佩的是在演出场内,数万名演员合着音乐的节奏,以千变万化的队形不断组合出各种奇特造型。演出形式也不断变换,时而是千姿百态的团体操表演、时而是精彩纷呈的民族歌舞、时而是气势磅礴的军乐队演奏、时而是扣人心弦的空中和地面杂技表演。
  背景台上的翻板变化出那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致,那水滴瞬间的坠落、河水的潺潺流动、风雪夜军车在盘山路上缓缓前行、火箭升空、百花争艳、活泼的孩子、丰收的田野、丰富的字幕等等上百个背景图案,都是靠这一连串的翻板表现出来的。这种方式在当今三维动画世界里虽然不算先进,却是《阿里郎》的一大特色。
  那么多演员组成的恢宏场面,不是随便在什么地方就能看到的。上万人组成、铺满体育场一侧的背景墙瞬息变幻,体育场中心草坪上精彩的节目接连不断,8万多演员被指挥得有条不紊、动作整齐划一,成千上万人进场出场动作之快,在我的心里留下美好的记忆!
  由于我的座席位置有些偏离中心,拍不全整个演出的场面,于是我便利用换场灯光暗下来的机会,端着相机,悄悄地跑到主席台下面最前排的空座上,这里的观众全部都是朝鲜同胞,他们都瞪大眼睛注视着我,眼里充满了惊奇和疑惑:这个人怎么敢跑到我们这里来!
  我也顾不上他们怎么看我了,端着相机就是一阵狂拍,正当聚精会神拍摄的时候,感觉有一个身影站到了我身边。我心想,你不说话我就当没看到你,多拍一张是一张。没想到,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传入耳中,抬头一看,是一位穿蓝色制服的漂亮姑娘。因为看演出之前导游就跟我们说,看《阿里郎》可以照相,但绝对不允许录像。我告诉她我这是佳能450D照相机,没有摄像功能。
  在持续了1个多小时的表演中,通过不断变换场景和表演形式,先后演出了序场、《阿里郎民族》《先军阿里郎》《幸福阿里郎》《统一阿里郎》等四章13个场景和终场。我们的目光也随着场景的不断变换,在高超的体操动作、精彩的舞蹈、瞬息万变的背景舞台以及杂技演员之间来回穿梭,唯恐错失一个精彩的画面。看着这些精彩绝伦的表演,就像来到了神秘的艺术世界。
  在《强盛复兴阿里郎》和“自主、和平、友谊”的歌舞中全场气氛达到最高潮,
  最后,在万人合唱的歌声中演出落下帷幕。我和场内其他观众一样全体起立,热烈鼓掌,为这空前绝后的视觉盛宴喝彩,为这世界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演技水平很高的《阿里郎》叫好,为辛勤尽力演出的全体演员送上最美好的祝愿和衷心的感谢!同行的一位朋友说:“如此大规模、高水平的精彩演出,实在不容易!”
其他文献
The 50th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Kangxi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was 1711. Shortly after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on September 9 in 1711, Yangzhou, a key city on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
期刊
浙江湖州人屠居华是中国首位获得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艺术贡献奖”(技术大奖)的电影美术师,而2009年4月,屠居华又获得了德国电影劳拉奖“最佳美术设计奖”!    学生时代爱美术    2009年秋,湖州中学59届毕业生校友会在母校举行,屠居华从北京赶回故乡,与离别半个世纪的同窗学友相会。笔者采访了这位在国际影坛创下“中国第一”的电影美术师。眼前的屠居华虽已年近七旬,但岁月的沧桑并没有在他脸上留
期刊
Wu Xiaoli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the Chinese audience on March 19, 1998 at a press conference held in Beijing. At the conference, Premier Zhu Rongji singled Wu Xiaoli out and answered her question ab
期刊
雪韵 夏先龙 摄The Melody of Snow Photograph by Xia Xianlong  放牧科尔沁韩程伟 摄  Herding in Horqin GrasslandPhotography by Han Chengwei  江南一绝 李佑坤 摄Folk Artist’s StuntPhotograph by Li Youkun    “美摄欣赏”专栏征稿启事  1. 来稿题材
期刊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著名教授、画家李燕的身影和作品常现于众多文化艺术领域,这不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好奇。即使是老友,也因其涉业之广、投入之深、成就之大、头衔之多,真说不准该称他为哪一家更好。其实我认识李燕有个“三步曲”:即画家、国学家、杂家。    画家、国学家、杂家    李燕1943年生于北京,幼承家学,得其父李苦禅大师亲授,后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8年,堪称“家学加科班”,功底深厚。他立足于父辈教诲的
期刊
古月、王仁、张克瑶、唐国强等都是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其中有一位出自浙江。他,就是长期活跃在银屏上中青年毛泽东的扮演者王霙。    与艺术结缘    1957年,王霙降生风光如画的杭州西子湖畔。也许是浙江山水给了他太多的灵气,他从小就热爱艺术。小学毕业后,王霙由于在文艺表演方面颇有天赋,考上了浙江艺术学校。在艺校里,王霙非常勤奋,除了上专业理论课,还坚持学唱歌、学舞蹈、学京剧和越剧等戏剧表演,连星
期刊
Li Hongzhang (1823-1901) once built a railway in the Forbidden City for Empress Dowager Cixi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The old news has been repeatedly rediscovered and discussed for various re
期刊
蔡元培荐才  蔡元培在军阀混战的1917年1月出任北大校长。当时北大人才奇缺,从就职那天起,他就当起了伯乐。  当他认准年轻的陈独秀是匹“千里马”时,就力荐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他亲自登门去请,没想到遭到了陈独秀的拒绝。但蔡先生毫不气馁,仍然天天去。有一天,由于去得太早,陈独秀还没起床,蔡先生就搬了个凳子坐在门口等候。茶房看不过去,几次欲进去叫醒,都被蔡先生阻止了。  要知道,当时两人的身份地位
期刊
浙江获得10个“山花奖”  日前,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揭晓,浙江省民间文艺家获得10个“山花奖”:《浙江民间故事史》获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梁祝文库》《看一眼一百万》获民间文学作品奖,彩色发绣《温家宝》、木雕《万工轿》、竹根雕《点睛》、青田石雕《江南民居系列》、铜雕《桥》《兰亭序》获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蝶恋梁祝》获民间艺术表演奖。“山花奖”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共同颁发的国家级奖。   
期刊
2009年12月26日晚,杭州大剧院座无虚席。世界上唯一获得格莱美最佳乐器独奏大奖的钢琴家、荣膺“世界杰出青年”称号的华人之一、世界上唯一身兼“音乐主流传人”与“音乐学者”双重身份的青年女钢琴家张安麟,以精湛、高超的演奏技巧,让观众们在如醉如痴中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  两年前,张安麟获奖后,在父亲、国际著名学者张德光教授带领下访问杭州,为在杭州演出探路时,本刊名誉社长、浙江省原省长沈祖伦和省文化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