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读》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出路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7o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修教材《〈论语〉选读》,已走过了五年的历程,经历过多轮课堂教学实践。作为大陆第一本关于《论语》的国学教材,它充分体现了“文言”、“文章”与“文化”的多重结合,担负着“立言”与“立人”的双重责任。《〈论语〉选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孔子,关注国学、关注中国文化。《〈论语〉选读》是中学生的一道精神大餐,充实了学生的精神底蕴。这对语文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不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论语〉选读》也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此做一点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是教材内容太密集。在缺乏必要的国学储备的情况下,半个学期不间断教学《〈论语〉选读》,学生难以接受。据统计,《论语》全书总共512章,《〈论语〉选读》就选录了174章,约占原文的三分之一。有关《论语》的内容在小学、初中涉及太少,特别是有关中国文化原典的内容学生相当缺乏。在短时间内学习那么多内容,学生感觉学习起来相当吃力。这是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教材必须正视的问题。
  二是课与课之间内在逻辑有待进一步加强。前四课讲政治主张与实践,第五课到第九课讲修身,第十至第十三课讲学习与教育,后两课讲哲学。虽然每一课基本上是按一个主题去编排,基本同类的课文也是组合在一块,但是从“政治主张与实践”到“修身”,再从“学习与教育”到“哲学”,它们之间还是缺乏一定的逻辑联系。另外,单课选编内容虽然按主题放在一起,但章与章之间的内在关系也不很明确。
  三是课文缺乏必要的教学引导和被学界认同的评点。单从教材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到什么程度,有关文化论著的基本阅读方法以及对待历史文化传统的态度和个人精神品格的要求,在《前言》中都有交待。但是,在专题或每课之前少了必要的阅读与教学引导,章节或课文的后面也缺乏被学界认同的评点。各家解读混杂,必然导致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教学指导的不明确。
  四是课后练习中有些“课文解读”问题缺乏必要的解读引导。有些问题显得大而不当。比如,第一课第三个问题:“你认为‘政’与‘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对于刚接触《论语》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问题,不看参考书恐怕谁也回答不了。再就是课文只有翻译,没有任何评介。不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阅读方法上对学生都缺乏引导。
  五是“相关链接”部分大多内容抽象深奥,不平实。围绕每课主题,选取一些现当代学者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阐释评价,这对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大有裨益。但所选内容大多是社会科学论文,学术性太强,抽象概念较多。有些阅读材料学生很难读进去,很难把这些材料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
  六是选修教材与“必教课文”没有严格区别。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必教课文”。比如《浙江省新课程学科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学科指导意见》)就确定了10篇课文:《为政以德》、《克己复礼》、《知其不可而为之》、《仁者爱人》、《君子之风》、《周而不比》、《诲人不倦》、《高山仰止》、《沂水春风》、《中庸之道》。这些“必教课文”确定依据是什么?如何体现选修内容特点?都很不明确。这些问题的出路又在哪里?
  不过,这正好给教师提供了研究教材、开发教材、处理教材的一个机会。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学科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确定重点教学篇目,打乱编排次序,重新组合教学单元。这样就省出一些教学时间用来补充学生便于接受的材料,从而加深对孔子思想内核的理解,形成对儒家文化的整体认识。
   一是教材内容灵活处理:抓选修中必教篇目,凸显课程内容。为了凸显学科教学内容前后的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这10篇课文重新组合为“内修——育人——政治——哲学”四个专题。每个专题下有不同篇目。比如,内修类:《克己复礼》、《仁者爱人》、《君子之风》、《周而不比》;教育类:《诲人不倦》、《高山仰止》、《沂水春风》;政治类:《为政以德》、《知其不可而为之》;哲学类:《中庸之道》。四个专题前后勾连,自成体系。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只有正身之后方可正人,自身品行不端,何以教人?在内修与育人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并坚持不懈地服务于社会,不遁世逃避,而要积极入世,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一个人长此修为,自然就形成对世界与人生的基本态度——这就是哲学。循着“内修——育人——政治——哲学”这条线,学生对《〈论语〉选读》及孔子思想的理解,不再以零散的章节内容存储于头脑中,而是以一个比较完整的价值体系深深地印在心里。
   二是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补充导语,并作教学价值和精神引领。针对课文较少教学引导的问题,在板块教学前适当补充引导语。在打乱课文顺序,重组教学专题后,要向学生阐明分类的标准和组合意图,这就是专题学习导语。这些学习导语意在引导学生对专题内容有一个初步认识和对阅读方法有一定了解。引导语既有内容上的引导,又有方法上的引导。比如在教学“内修类”前,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引导语:
  孔子教导学生,最重德行之修养。《学而》篇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孔子心中,德行修为是本。完善德行修为,起码要注意“克己”,要做到“仁爱”,保持“君子之风”,与朋友交“周而不比”。
  首先,人之所以为人,人必须是处在社会的、政治的、阶级的诸关系中,是处于社会规约中的人。人除了必须有赖以生活的物质资料之外,还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所以,作为人,应该学会克制、约束自己的行为。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己”是社会规范的基础,是享有充分自由的保障。
  其次,“克己”的真正动因还在于人要心存善心、爱心。子曰:“仁者爱人”。善心与爱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保证。重视别人,关心弱者,珍爱生命,把人当人来看,承认他人的人格。《学而》篇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友为仁之根本,关爱他人应该从孝敬长辈友爱朋友开始,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要“爱人”又谈何容易啊?
  在这几课里,我们要着重点击“仁”“礼”“孝”“友”等几个关键词。其中“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仁”是孔门哲学中最高的德行,整部《论语》共有59章提到“仁”字、共用了109次“仁”字,但并没有一章很明确地为它下定义。因为“仁”是诸德圆融的最高境界,而每一个人的才性气质不同,成德的方向也不一样,所以孔子只是很具体地从各个角度展示人应如何行“仁”。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章章之间相互勾联。同时,面对不同的人,孔子可能说不同的话。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是教学内容明确具体化:添加精要评点,突出阅读视角。教材如果能提供给学生精要的章节评点,自然能为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提供诸多便利。有关《论语》的评点各家评说不一,很难形成定论。为避免束缚后学思维,这恐怕是目前教材没有给出评点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只要语文课程文化一旦确定,《〈论语〉选读》的教学价值取向就可以确立;相应的评点就有它适切语文教学内容的部分。原则上讲,评点主要本由学科专家或一线老师在综合考虑《论语》研究成果和学生阅读理解需要的基础上来完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组织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查找相关资料,自己评点。由于学生掌握的资料有限,评论往往偏颇。于是,教师在充分占有资料的情况下,再适当补充评点。评点尽量做到具有一定开放性、思辨性,不可因评点而限制了彼此思维。评点还要有开放的阅读视角和正确的阅读姿态,做好示范。为此,我们的评点常常以台湾国学必修教材《论语》为蓝本,进行适当点评。
  比如,台湾国学必修教材《论语》在选录《为政·第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一章时,后面就有以下评点:子女对父母的爱慕、依恋和关怀,是发自内心、与生俱来的,因此,事奉父母时,心中自有一种祥和之气,脸上自有一种愉悦之容。但是一般人或许未必深刻地体会、体现这种亲子之情,于是与父母相处、替父母效劳时,往往忽略了表露“诚于中、形于外”的愉悦之色、和婉之容。“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虽然表现出后生晚辈的勤快恭让之德,那毕竟只是善事兄长的“悌”道。子女孝敬父母时,不只是要注重表面的、物质的供养,更重要的是,表现出内心的恭敬和顺之思,那当然要比“悌”道更进一层了。朱熹《论语集注》认为子夏的个性比较直率,而可能缺少温和的表情,因此孔子才针对子夏的个性与缺失,作了“色难”的提醒和叮咛。这样的评点,既有对文本内容思想观点理解上的引导又有阅读方法上的指导。
   四是教学方法做到切实有效:提高问题质量,注重问题角度,使问题贴近生活。针对课后问题大而不当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变换问题角度,强调问题设置贴近生活。问题能引发联想,问题能激发思考,问题能让学生回答。比如,在讨论对“孝悌”的理解的时候,我们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做子女的要将父母的年龄牢记在心头呢?在讨论“言行一致”时,要求一起分享你对现代一些“言行不一”的人的观感。还有,古之君子,在仪态上有哪些值得现代青年学习的?人类都喜欢追求衣食的美好,为什么孔子却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事者,未足与议也?”“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生命有什么乐趣呢?在现今的社会,你认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否可取?说说理由。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难度不大。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比较感兴趣,自然就增强了对《〈论语〉选读》阅读与思考的积极性。
  [作者通联:杨仕威,浙江青田中学;应慈军,浙江丽水教研室]
其他文献
文言文教什么,怎么教,才能使得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达成和谐,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得有趣,有收获?长期以来,不少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多样探索。目前,理论界基本达成共识:文字、文章、文化,三位一体,依据文本的特性,针对性地权衡各自所占的比重。放眼一线的教学,文字教学因与各类考核关系密切,仍然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文化教学因能提升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辅助学生的理解,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唯独文章教学因考试
在解答读图题时,不少学生题型意识模糊,解答思路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往往随意性较大,因而失分情况比较严重。而纵观近几年高考,传统的读图题型在“传承”,新的读图题型又在“滋生”。更为重要的是,对图画的审读和理解,对以图画为材料的作文的审题立意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鉴此,本人将该题型稍作归类,并示例解说。    一、介绍描述类    例:2006全国卷II:2006年5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奠基。请根据
毋庸讳言,许多版式的语文教材中关于写作的内容,有关指导学生拟写作文标题的专项知识与训练竞多为空白:在基础年级的语文文本教学中,也常常注重文本内容的分析探究。而忽视对标题与文本内容关系的审视。同时。学生在写作时,拟写作文标题的意识普遍薄弱,敷衍了事的现象并不鲜见。于是到了备考阶段。不少老师便给学生从高考满分作文和优秀作文中总结一些拟题技巧。临阵磨枪,以图速效,结果仓促应战,收效甚徽。  笔者认为,拟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实效”为目的,以“板块”为思路,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为核心,以“审美”为意境,打破了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灌、满堂问的局面。  研究余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大面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有重要的意义。这里只从他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实与活、简与丰、静与动、恒与变几个方面来管中窥豹。  一、实与活  “实”就是实在,就是不故弄玄虚,不故作高深,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活”
一、媒体“乌龙”事,原题再展现  每年6月7日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总是率先向世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而这一天,各地的作文题又是媒体关注乃至国民热议的焦点。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对于2012年高考湖北作文题,7日当天以至目前媒体的报道存在较大差异,如搜狐教育、中国教育在线、凤凰网教育等报道的是“科技的利与弊”,新浪教育的是“家书的消失”,网易教育的是“书信可不可以替代”……五花八门,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
语文教育学是高师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中文师范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语文师资的重任。其课程建设如何,将直接影响师范生毕业后承担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甚至影响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那么,语文教育学这门课程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支撑与架构,才能真正实现它的功能与价值呢?语文教育学作为一门学问,无疑,从学理上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方
一、语序不当    1.状语位置不当  如重庆卷:D.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首次”是状语,应修饰“抵达”。  2.关联词位置不当  如天津卷:B.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要放在主语前,把“不仅”移到“那时”之后。 
只有创造性地运用生本教育理念,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贯彻生本教育的理念,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由于受落后教学观念的支配和考试制度的影响,以前我在语文教学中总是照搬教参的现成结论,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标准化,对学生缺乏质疑批判的训练,因而学生为权威所困,拜倒在名人脚下,不敢有半点“越雷池”的非分之为,扼杀了学生在读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创造性萌芽,因此我以前的课堂往往是死水一潭
理解句子是理解文章的基础。特别是一些关键句子,含义深刻,如果理解不清,直接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每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都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下面就目前高考中四大类句子理解题谈些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一、主题句的理解    主题句——启人心智的哲理句,表露态度的观点句,深化主旨的抒情句。  主题句就是直接针对主题表达的,是作者表达文章主题的重要句子,也是读者理解文章主题的关键句子。主题句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散文一般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较强的品鉴价值,从文本简单的表述到作者倾注的情感,从教者的鉴赏意识到学者分层级的展示都散发着独特的美感,对学生的心灵有着较为强烈的浸润作用,对教师的解读也有着相对宽广的发展空间。叶圣陶先生说过:“教的虽是一篇一篇的课文,目的却在于使学生善于读其它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法”。在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自主理解、收获、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