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属于教育范畴,无论在哪种社会条件下,都受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并通过培养人才为之服务。学校体育与学校德育、智育共同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一顶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
1.引言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兴趣具有社会制约性,人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其兴趣就会有不同的特点。
可以看出兴趣对学生的运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城市与农村中学生运动兴趣的区别。可以对进一步拉近城市与农村中学生运动之间的差距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试图通过我们对部分城镇和农村地区学校的调查,了解不同年龄、地区的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兴趣以及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兴趣特点,为平衡地区教育、改革中学体育课的教材、教法提供基础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郭村初级学校、单县第一中学三所学校1530名就读的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其中,单县一中在县城,单县五中和郭村中学在农村。经健康普查确诊劝患有先天性疾病与有生理缺陷而免修体育课的学生不列入调查范畴,以保证对比同一性。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法
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按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共发放问卷180份给学生,回收175份,其中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95%。
2.2.2 文献资料,根据研究目标查阅了教育学,学校心理学,心理学等书籍。
本分析表说明:城区学生相对农村学生对体育活动非常喜欢高出百分之二十七,城市学生更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对于有兴趣和一般的学生通过积极的引导会增进到对体育活动更加热爱,需要指出农村还有一些学生对体育没兴趣,这需要更加注意。调奋中发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学生,男生喜欢体育活动大于女生。
3.2 一些学生对体育活动没兴趣的刚要分析
图表2表明学习压力大是学生对体育运动没兴趣的主要原因,但体育意识淡薄是影响中学生。体育活动的最根本原因。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学生中因为学习负但重没有时间的占总人数的40%左右。而这种原因在本质上都是与体育意识的淡薄有直接关系,在农村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产生“重智轻体”思想。因此,许多学生只好选择了用题海战术来代替课外活动,多数农村中学办学上倾向智力开发,以升学率来衡量一所学校教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将有限的人力,物力放在文化课的教学上,而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常常被挤占挪用,这就导致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进入误区,把体育锻炼看成可有可无,甚至是额外负担,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体育意识淡薄的后果,造成了许多学先从思想上忽视,甚至排斥课外体育活动。
3.3 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分析
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动机为名词,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里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从图表3结果看,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层次的。他们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征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占44%)。另外用在消遣娱乐的学生占30.5%,可以看出学生对体育活动已有明确的认识,动机是向上的、积极的,有利于身心发展。但有些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意义认识不清,以应付考试为其目的,这种情况应该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改变他们的认识。
图表4说明在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倾向的调查中发现,在规定七种项目的选择答案中,篮球比例较大城区达到80%农村达到50%,其余是体育游戏城区和农村学校均达到70%以上,说明这种快乐式、合作式运动在学生中很受欢迎且更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其次是足球、排球、武术、健美操等。但田径很少有学生愿意参加,要加强对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教育。城市中对运动项目的喜欢分布比较大些,而农村由于场地的限制,喜欢的比较集中,对网排球喜欢的人数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排球运动技术性较强,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技术要求较高,掌握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兴趣。跳跃和投掷不仅对场地设施的要求较高,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动作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不会去尝试。在健身类项目中,女生的喜爱更为强烈,这与女生爱美、健美的强烈愿望紧密相关;男生则对球类比较偏爱,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即可以使学生建立友谊、振奋精神、陶冶情操、促进健康又可以提高学生文化索质,使锻炼者在有趣味的气氛中达到增强体质的最佳效果。
3.5 城市与农村中学参与体育运动的差异
3.5.1
体育场地是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保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曾多次颁布和规定了学校场地器材自己备的标准,这些规定和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因城乡两元化经济结构,在教育上的投入就严重不足,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与国家《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多数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不全,数量不足;有一些体育器材设施没有,满足不了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支持,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同城区学校相比有很大差距,加上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部分场地被挤占、挪用。城区学校都建有标准的塑胶场地,而农村学枝仍然还在使用碳渣,在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场地上两者有明显的差距,在其他的教育资源上,城区与农村学校相差不大。学生进行活动的场地、器材愈来愈拥挤、短缺,严重影响了教师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制约体育教学的重要原因。 由图表6.可以看出现在农村的教师还有专科学历,严重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范围,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城市中的师生比例达到因家要求,但还有一些问题,如教师不能在第一时间转达体育的最新知识。与二线城市中学的体育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更不能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比较。需要市政府加强对学校体育的财政支出。
3.6 学校体育财政投入的分析
自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印发以来,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视不够,发展缓慢,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是在各地普遍存在。尤其在涉及教育经费的安排上,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学校体育经费总是被挤了又挤,缩了又缩。
不管是中央七号文件,还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都规定: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为学校体育提供物质保障。并且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保证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把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并做到与教育总经费的增长实行同比增长。中小学校的公用经费要按一定专项用于学校的体育工作。
近几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十一运会的部分项目在菏泽的举行。市政府加大了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支出。但还不能达到国家的要求,特别是对农村学校体育的关注。
4.结论建议
4.1 结论
大多数中学生对于体育运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人为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是与同学老师交往的一条途径。少部分同学对体育运动没兴趣,主要是因为不接受教师的教学模式及上课内容,在体育锻炼中怕吃苦、怕受伤等。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上体育课耽误文化课的学习。
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学生对体育游戏、篮球、足球等技巧要求不高的团体项目比较喜欢,对个人项目特别是耐力性项目上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农村学生对城市学生来说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趋向程度不是很高,大部分体育项目都喜欢。
4.2 建议
4.2.1 作为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实现自身价值,有为才有位。作为一名二十-世纪的体育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平常要多看书报,加强自身修养,要为师为范,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每一项训练,每一个动作,都要示范得规范、得体、美观。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关学。要让学生能大面积“动”起来,要让他们觉得体育既是一种乐趣,又是一种美的享受。这样学生乐于学,教师也就有劲教。如果一个体育教师所带的学生里,年年都有考进高校体育系的或在每次市、县级体育运动会上拿过不少奖牌的,还怕学校领导不重视你吗?我们只有干出一番成绩,别人才会注意到你、才会尊重你。一名体育教师还应该扩大自己的视野,与上级、兄弟学校、本 校的体育教师之间,都应该互相沟通,增进了解,互为补充。比如,体育场地的转借、体育器材的互换、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学的交流等等,争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来搞好我们的体育教学,培养一批综合性素质的人才。
4.2.2 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新课标指出"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积极争取政府各部门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争取尽可能多的社会支持,从而解决学校体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做教具,可以利用废旧物、生活物品、生活设施和生活工具等解决器材的短缺问题。在农村小学,操场、器材等方面都不能和城市里的学校相比,而农村小学也有农村小学的优势。
此外,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应和其他学科平等地进行教学、考核,使得体育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及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教师也应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也已经出台,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乡村体育教育任重道远。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最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成员都应关心、支持体育教育,尤其要关心落后的乡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乡村中小学体育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也只有这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致成为一句空话。
1.引言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兴趣具有社会制约性,人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其兴趣就会有不同的特点。
可以看出兴趣对学生的运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城市与农村中学生运动兴趣的区别。可以对进一步拉近城市与农村中学生运动之间的差距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试图通过我们对部分城镇和农村地区学校的调查,了解不同年龄、地区的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兴趣以及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兴趣特点,为平衡地区教育、改革中学体育课的教材、教法提供基础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郭村初级学校、单县第一中学三所学校1530名就读的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其中,单县一中在县城,单县五中和郭村中学在农村。经健康普查确诊劝患有先天性疾病与有生理缺陷而免修体育课的学生不列入调查范畴,以保证对比同一性。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法
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按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共发放问卷180份给学生,回收175份,其中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95%。
2.2.2 文献资料,根据研究目标查阅了教育学,学校心理学,心理学等书籍。
本分析表说明:城区学生相对农村学生对体育活动非常喜欢高出百分之二十七,城市学生更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对于有兴趣和一般的学生通过积极的引导会增进到对体育活动更加热爱,需要指出农村还有一些学生对体育没兴趣,这需要更加注意。调奋中发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学生,男生喜欢体育活动大于女生。
3.2 一些学生对体育活动没兴趣的刚要分析
图表2表明学习压力大是学生对体育运动没兴趣的主要原因,但体育意识淡薄是影响中学生。体育活动的最根本原因。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学生中因为学习负但重没有时间的占总人数的40%左右。而这种原因在本质上都是与体育意识的淡薄有直接关系,在农村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产生“重智轻体”思想。因此,许多学生只好选择了用题海战术来代替课外活动,多数农村中学办学上倾向智力开发,以升学率来衡量一所学校教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将有限的人力,物力放在文化课的教学上,而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常常被挤占挪用,这就导致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进入误区,把体育锻炼看成可有可无,甚至是额外负担,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体育意识淡薄的后果,造成了许多学先从思想上忽视,甚至排斥课外体育活动。
3.3 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分析
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动机为名词,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里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从图表3结果看,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层次的。他们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征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占44%)。另外用在消遣娱乐的学生占30.5%,可以看出学生对体育活动已有明确的认识,动机是向上的、积极的,有利于身心发展。但有些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意义认识不清,以应付考试为其目的,这种情况应该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改变他们的认识。
图表4说明在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倾向的调查中发现,在规定七种项目的选择答案中,篮球比例较大城区达到80%农村达到50%,其余是体育游戏城区和农村学校均达到70%以上,说明这种快乐式、合作式运动在学生中很受欢迎且更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其次是足球、排球、武术、健美操等。但田径很少有学生愿意参加,要加强对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教育。城市中对运动项目的喜欢分布比较大些,而农村由于场地的限制,喜欢的比较集中,对网排球喜欢的人数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排球运动技术性较强,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技术要求较高,掌握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兴趣。跳跃和投掷不仅对场地设施的要求较高,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动作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不会去尝试。在健身类项目中,女生的喜爱更为强烈,这与女生爱美、健美的强烈愿望紧密相关;男生则对球类比较偏爱,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即可以使学生建立友谊、振奋精神、陶冶情操、促进健康又可以提高学生文化索质,使锻炼者在有趣味的气氛中达到增强体质的最佳效果。
3.5 城市与农村中学参与体育运动的差异
3.5.1
体育场地是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保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曾多次颁布和规定了学校场地器材自己备的标准,这些规定和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因城乡两元化经济结构,在教育上的投入就严重不足,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与国家《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多数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不全,数量不足;有一些体育器材设施没有,满足不了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支持,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同城区学校相比有很大差距,加上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部分场地被挤占、挪用。城区学校都建有标准的塑胶场地,而农村学枝仍然还在使用碳渣,在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场地上两者有明显的差距,在其他的教育资源上,城区与农村学校相差不大。学生进行活动的场地、器材愈来愈拥挤、短缺,严重影响了教师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制约体育教学的重要原因。 由图表6.可以看出现在农村的教师还有专科学历,严重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范围,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城市中的师生比例达到因家要求,但还有一些问题,如教师不能在第一时间转达体育的最新知识。与二线城市中学的体育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更不能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比较。需要市政府加强对学校体育的财政支出。
3.6 学校体育财政投入的分析
自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印发以来,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视不够,发展缓慢,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是在各地普遍存在。尤其在涉及教育经费的安排上,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学校体育经费总是被挤了又挤,缩了又缩。
不管是中央七号文件,还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都规定: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为学校体育提供物质保障。并且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保证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把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并做到与教育总经费的增长实行同比增长。中小学校的公用经费要按一定专项用于学校的体育工作。
近几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十一运会的部分项目在菏泽的举行。市政府加大了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支出。但还不能达到国家的要求,特别是对农村学校体育的关注。
4.结论建议
4.1 结论
大多数中学生对于体育运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人为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是与同学老师交往的一条途径。少部分同学对体育运动没兴趣,主要是因为不接受教师的教学模式及上课内容,在体育锻炼中怕吃苦、怕受伤等。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上体育课耽误文化课的学习。
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学生对体育游戏、篮球、足球等技巧要求不高的团体项目比较喜欢,对个人项目特别是耐力性项目上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农村学生对城市学生来说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趋向程度不是很高,大部分体育项目都喜欢。
4.2 建议
4.2.1 作为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实现自身价值,有为才有位。作为一名二十-世纪的体育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平常要多看书报,加强自身修养,要为师为范,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每一项训练,每一个动作,都要示范得规范、得体、美观。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关学。要让学生能大面积“动”起来,要让他们觉得体育既是一种乐趣,又是一种美的享受。这样学生乐于学,教师也就有劲教。如果一个体育教师所带的学生里,年年都有考进高校体育系的或在每次市、县级体育运动会上拿过不少奖牌的,还怕学校领导不重视你吗?我们只有干出一番成绩,别人才会注意到你、才会尊重你。一名体育教师还应该扩大自己的视野,与上级、兄弟学校、本 校的体育教师之间,都应该互相沟通,增进了解,互为补充。比如,体育场地的转借、体育器材的互换、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学的交流等等,争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来搞好我们的体育教学,培养一批综合性素质的人才。
4.2.2 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新课标指出"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积极争取政府各部门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争取尽可能多的社会支持,从而解决学校体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做教具,可以利用废旧物、生活物品、生活设施和生活工具等解决器材的短缺问题。在农村小学,操场、器材等方面都不能和城市里的学校相比,而农村小学也有农村小学的优势。
此外,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应和其他学科平等地进行教学、考核,使得体育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及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教师也应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也已经出台,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乡村体育教育任重道远。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最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成员都应关心、支持体育教育,尤其要关心落后的乡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乡村中小学体育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也只有这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致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