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我们的课堂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智慧的开启外,还应关注学生的身心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即我们的课堂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那么在小学数学中应如何建构充满人文关怀的数学课堂?
一 、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
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氛围,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让学生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为此,教师要从神圣的三尺讲台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学生“只有卸下心理上的包袱,才会迸发出创造的潜能”。在这种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做。而改变课堂教学用语是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关键。课堂用语是课堂中师生交往的最主要的工具,教师的每一句话,不仅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情绪,更能体现出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话语大多是生硬而且严肃的,但要想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的用语必须是亲切的、由衷的。在课堂上,我多采用“谁来帮帮老师?”“你说得真清晰,让我们都弄懂了,谢谢你!” 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我也让学生很“体面”地坐下去,尊重他们想法中合理的部分,如“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不急,慢慢说,再试一试。”如学生真的回答不完整,我就给他个台阶:“没关系,你想哪位同学与你合作,共同回答这个问题呢?”这些话语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体现了亲情、人文的关怀,更为重要的是保护了他们学习数学的那份自信与激情。良好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归属感,进而迷恋课堂,迷恋老师,迷恋知识,诱发出强烈的求真创新欲望。
二、 挖掘丰富的人文素材
作为个体而言,发现、探索、学习到新的知识、技能固然是可喜的,然而作为一个旁观者去欣赏、学习前人先哲的探索求知过程,未尝不能起到一种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教育效果。因此,数学课堂基于知识,更应在知识的基础上,将数学与人文相融,使二者在融合中获得升华。如在教学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按比例分配问题时,我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与这些问题相关的资料,推荐《九章算术》给学生阅读,这本著作系统地记载了我国古代具有世界意义的数学成就,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拓宽知识的内涵,增强了人文思想的渗透。又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我让学生阅读一些史料,告诉学生我国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欧洲数学家的推算早1000多年。这些背景资料的介绍,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一下子就染上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诱人的探究魅力,不仅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充分焕发出了数学课堂的人文魅力。
三、 尊重自主的学习方式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改变以往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着差异,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差异。另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一定的文化感受,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即使面对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所需要的时间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学习过程不应由教师整齐划一地硬性规定,而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调控学习过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的《统计物体》一课时,不再统一要求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去记录物体的多少,而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方法,自己去探(下转第8页)(上接第24页)索,自己去发现,结果,学生想出了画正字、作记号、涂颜色等方法。学习方法的选择不是课本说了算,也不是老师说了算,而是学生说了算(当然,学生的主张是建立在对知识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这样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也让学生获得了自主探究的成功体验。长此以往,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这正是回归具有人文色彩的数学课堂所应追求的学习方式。
四 、建立开放的个性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人格的尊重,人性的关怀得到了有力的加强。因而,在我们的课堂中,评价的主体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师,而应让学生积极地开展自评与互评。在传统教学中,总结这一环节基本都是由老师来完成,其实总结是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才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学生在总结时,会比较不同的思考方法,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它对逐渐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学科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如:在课终时我会让学生作反思性的回顾: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吗?更可以让学生之间互评,说说最欣赏谁的发言,为什么?……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开放的自我评价的空间,不仅让学生树立了自信,同时也学会了对自身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明确了以后学习的方向。
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数学课堂就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人文教学优势,在教学中多一些人文滋润渗透,多一些人性化的体贴,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挖掘丰富的人文素材,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个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提升丰厚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雅荷塘小学)
责任编辑谢光灵
一 、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
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氛围,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让学生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为此,教师要从神圣的三尺讲台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学生“只有卸下心理上的包袱,才会迸发出创造的潜能”。在这种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做。而改变课堂教学用语是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关键。课堂用语是课堂中师生交往的最主要的工具,教师的每一句话,不仅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情绪,更能体现出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话语大多是生硬而且严肃的,但要想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的用语必须是亲切的、由衷的。在课堂上,我多采用“谁来帮帮老师?”“你说得真清晰,让我们都弄懂了,谢谢你!” 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我也让学生很“体面”地坐下去,尊重他们想法中合理的部分,如“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不急,慢慢说,再试一试。”如学生真的回答不完整,我就给他个台阶:“没关系,你想哪位同学与你合作,共同回答这个问题呢?”这些话语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体现了亲情、人文的关怀,更为重要的是保护了他们学习数学的那份自信与激情。良好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归属感,进而迷恋课堂,迷恋老师,迷恋知识,诱发出强烈的求真创新欲望。
二、 挖掘丰富的人文素材
作为个体而言,发现、探索、学习到新的知识、技能固然是可喜的,然而作为一个旁观者去欣赏、学习前人先哲的探索求知过程,未尝不能起到一种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教育效果。因此,数学课堂基于知识,更应在知识的基础上,将数学与人文相融,使二者在融合中获得升华。如在教学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按比例分配问题时,我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与这些问题相关的资料,推荐《九章算术》给学生阅读,这本著作系统地记载了我国古代具有世界意义的数学成就,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拓宽知识的内涵,增强了人文思想的渗透。又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我让学生阅读一些史料,告诉学生我国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欧洲数学家的推算早1000多年。这些背景资料的介绍,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一下子就染上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诱人的探究魅力,不仅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充分焕发出了数学课堂的人文魅力。
三、 尊重自主的学习方式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改变以往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着差异,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差异。另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一定的文化感受,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即使面对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所需要的时间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学习过程不应由教师整齐划一地硬性规定,而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调控学习过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的《统计物体》一课时,不再统一要求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去记录物体的多少,而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方法,自己去探(下转第8页)(上接第24页)索,自己去发现,结果,学生想出了画正字、作记号、涂颜色等方法。学习方法的选择不是课本说了算,也不是老师说了算,而是学生说了算(当然,学生的主张是建立在对知识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这样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也让学生获得了自主探究的成功体验。长此以往,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这正是回归具有人文色彩的数学课堂所应追求的学习方式。
四 、建立开放的个性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人格的尊重,人性的关怀得到了有力的加强。因而,在我们的课堂中,评价的主体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师,而应让学生积极地开展自评与互评。在传统教学中,总结这一环节基本都是由老师来完成,其实总结是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才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学生在总结时,会比较不同的思考方法,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它对逐渐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学科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如:在课终时我会让学生作反思性的回顾: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吗?更可以让学生之间互评,说说最欣赏谁的发言,为什么?……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开放的自我评价的空间,不仅让学生树立了自信,同时也学会了对自身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明确了以后学习的方向。
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数学课堂就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人文教学优势,在教学中多一些人文滋润渗透,多一些人性化的体贴,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挖掘丰富的人文素材,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个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提升丰厚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雅荷塘小学)
责任编辑谢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