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观在《论语》里的体现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ro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人本思想的提倡者,他一生都在积极思索如何培养道德完善之人,如何培养出与社会和谐、能够融入社会之人,而他的思想在其语录体著作《论语》中得以全面的体现。本文试从“对生命本体的尊重”、“对个人意志的尊重”、“对人权的尊重”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论语》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挖掘出古代圣贤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以人为本 《论语》 和谐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看成是万物的根本,强调人存在的社会价值。古人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相对于“以神为本”或“以物为本”的思想而言的,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目的是要强调人贵于物、人高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所谓“本”这个概念,是指事物的“根本”,是与“末”相对。“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既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始终是主体”。
  孔子是中国古代人本思想的提倡者,他终其一生都在积极思索如何培养道德完善之人,如何培养出与社会和谐、能够融入社会之人。在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术思想之后、在兴办私学实践了自己的教育主张之后,孔子逐渐形成了一套以“仁”“礼”“敬”为核心的人本思想体系,并在记录其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论语》中得以全面的体现。《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万多字,却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人本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理念,具有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和思想内涵。本文试从“对生命本体的尊重”、“对个人意志的尊重”、“对人权的尊重”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论语》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挖掘出古代圣贤的精神财富。
  一 对生命本体的尊重
  孔子在《礼记》里提出:“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记集说》对此句注释云:“耳目视听若无心,何以运用;天地若无人,如何全得广大,直是倚人为心。”这里的“心”,就是天地的灵魂,就是天地的代言者,天地因人的存在而生动,万物因人的存在而繁茂,因此,人就成了天地的中心,成了天地的喉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是《论语》里一句很著名的话,也是《论语》人本思想的核心,宋代邢在《论语注疏》中这样解释了“爱人”二字:“爱人,泛爱济众是仁道也。”“仁”是一种主观的道德标准,其标准在于使没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人之间建立博爱之情,进而达到一种“济众”目的,协调人际关系,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因此“仁”就是孔子人本思想的根基。在仁爱的前提之下,《论语》首先表达了对生命本体的尊重,其中最典型的一段话就是《论语·乡党》中的一条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在通常的情况之下,马厩失火,伤到的自然最可能会是马匹,可孔子首先问的是人的伤亡情况,这说明在他的眼里人的生命比马匹重要的多,人代表的是高贵生命,而马只是一种财产的象征。在人的生命与财产的比对之中,生命自然会高于财产,也就是古代“天地万物,唯人为贵”的思想的具体体现。如果更进一步去看,生命的安全关乎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保障生命的安全就是维护社会的和谐,因此在“伤人”和“伤马”的比较之中,伤马仅仅是损失了部分财产,而不会破坏到社会和谐;而伤人却会在一定范围里引发家庭的动荡,降低和谐因素,所以伤马和伤人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由此,孔子关注“伤人乎”,而“不问马”,就具有了更加深层的社会学的意蕴。
  马克思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恩格斯亦指出:“马克思首先发现的是一个历来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宗教艺术等等。”因此,保障人类的生存的安全和生命的安全,就是保证了人类的延续,保证了创造更大的奇迹的可能性,因此,孔子对学生的行动安全也有具体的要求,他告诫学生说:“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注疏》注释云:“‘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者,乱谓臣弑君,子弑父。危者,将乱之兆也。不入,谓始欲往,见其乱兆,不复入也。不居,谓今欲去,见其已乱,则遂去之也。”“危邦”与“乱邦”都是可能危及到人生命的所在,尽管孔子热爱自己的政治主张,也有过“仁人志士杀身以成仁”的崇高理想,但基于生命的存在才是实现一切生命价值的基础的考虑,孔子谆谆告诫自己的学生,要远离这种灾祸之地,免做无谓的牺牲。当天下很太平的时候,大家要努力地去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而当天下“无道”之时,则要将自己隐藏起来,以保全生命为前提。因而,从现代人的生命价值视之,《论语》里的这种重视生命安全,能及早预知可能发生的灾难并远离之的观念也是十分有价值的。因为它平衡了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确立了以生命为首要前提的价值观。
  二 对个人意志的尊重
  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特质,而人的特质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活动。”这说明马克思从人类学的高度,充分肯定了个人特质的价值,肯定了个人意志的尊严和有价。《论语》里以人为本的另一种意向就是对个人意志的尊重,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注疏》注释云:“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这说明了一个人的志向的崇高和牢固性;志向代表着人类的信念,也代表着一个生命个体的奋斗目标和存在价值,因此对个人志向的守持就成了古人的一种高贵品质。孔子对能够坚守信念的人是十分赞赏的,他曾经称赞他的学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是孔子最看重的学生,自幼跟随孔子求学,其刻苦学习与敬师精神深得孔子赞叹。孔子自己也是个出身于平民家庭,其家境极度贫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但正是由于在贫困境遇中对求学上进的信念的坚守,使孔子脱胎换骨,成就了万世师表的形象。所以他欣赏并理解同样处于贫穷境地之中却丝毫没有动摇过的颜回的求知信念,从孔子对颜回的称赞之中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个人意志的赞赏与尊重。
  正是经历过种种艰辛,使孔子明白了“匹夫不可以夺志”的道理,明白了个人意志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意义,所以他又进一步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予人”的人本主张,提倡每个人都要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去理解其他人的好恶,凡是自己所厌恶的事情,其他人也一定会厌恶,所以要把这种令人讨厌的恶德恶行消灭掉,不让其进入交际领域,故而就有效地减少了人际交往时的摩擦,从而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那样:(每一位公民都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对个人意志的最高尊重是对人性自由发展的尊重和对个人奋斗所采取的一种积极性、创造性的态度。《论语》认为,这种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应当掌握在个人手里,应当通过个人的努力而实现,故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此言是说君子把人生的责任都担在了自己身上,而小人则把人生的责任都推给了别人。在这一推一担之间,君子通过奋斗实现了对个人价值的顽强追求,彰显了自我个性,争取到了个人的生存空间;而小人则完全放弃了人生目标,生活于一种寄生的状态里。同时,通过这种个人意志实现的过程,君子创造了社会价值,也为后人创造了发展的机会,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起来,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人通过自己本质力量肯定自己,”并完成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过程。
  三 对人权的尊重
  恩格斯在回答关于“你认为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信条是什么?”的记者提问时说,是《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认为,人既是自然界发展的最高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的,没有个人的社交活动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因此马克思理论的核心就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种尊重人权的观念,在《论语》里叫做“有教无类”。古人已经认识到教育对于人类的作用,但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教育是少数贵族的特权,广大的平民子弟不能享受这种特权。而在孔子的私学里,孔子让每个人都享受教育的权利,并在后天的教育环境里使他们的天分得到施展,孔子设下了“礼乐射御书术”等不同的学科,并通过不同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成材,所以孔子的七十二位高徒里面,既有不少是出身于贫寒人家的子弟,如颜回、子路等;也有相貌丑陋常人不愿意接触的人,如高柴;但孔子对他们都是一视同仁,并让他们在自由平等的教育环境里成长为各种人物,这都体现了孔子对个人受教育权的尊重。
  《论语》里还表现了孔子对祖先氏族信仰的尊重,如:“入太庙,每事问。”《论语注疏》注释云:“孔子因助祭入大庙,庙中礼仪祭器虽知之,犹每事复问,慎之至也。”这种入大庙的谨慎小心的态度当时就被人耻笑,认为这个来自于邹氏家族的青年很无知:“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而孔子却平静地回答说:“是礼也。”孔子认为,这种特殊的“入太庙每事问”的方式就是一种礼节,这种礼节的表现形式就是处处谨慎,时时小心,每事必请教,才能表达对氏族信仰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人权的尊重。在孔子的“仁”理论中,礼是实现仁的中介,也是表达仁的重要方式,只有这种处处循礼的态度才能使人达到“敬而无失,恭而有礼”的境界,从而换取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孔子的一生里,不论从政还是从教,都始终保持着一种对百姓的敬畏态度,《论语》云:“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孔安国注释云:“为仁之道,莫尚乎敬也。”说明“敬”乃是“仁”的具体表现,孔子身为官员,每次出门上朝一定如同要见重要的客人那样精心穿戴,心怀敬意,如要给百姓派劳役的话,也要像对待大祭祀那样谨慎小心,生怕误了农时,影响到百姓的生活。有了这种对百姓的敬畏之心,孔子的一举一动都满怀仁爱,因此在孔子身上就有很强的凝聚力。所以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时,孔子答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这段话是说,在家里实行孝道,又把家里的这种孝道用到兄弟之间,再推及到社会上去,不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民众的途径吗,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做官才能推行自己政治主张呢?孔子的这种以尊重、仁爱为核心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子夏,当“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时,子夏就开导他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综上所述,可见《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诠释了孔子的以“仁”“敬”“礼”为核心意识的人本思想,并通过对生命本体的尊重,进而升华至对个人意志的尊重和人权的尊重。在人本主义精神的普照之下,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契合在了一起,构成了与现代和谐理论相通的理论体系;而且《论语》里的这种对人权的尊重,也是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的社会风尚十分吻合的。
  
   参考文献:
   [1] 李学勤:《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洪英莲,女,1954—,吉林通化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工作单位:吉林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村上春树之所以对“美国书写”全方位的认同、高度的欣赏和迷恋,首先是这些小说总体上暗合了日本的审美传统以及村上个人的思想情绪和气质爱好,而这种文本和文学传统的某种程度的契合则是村上接受“美国书写”的基础。探讨村上春树的“美国书写”将成为本文所要论析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村上春树 异质文化 美国书写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一 美国文学精神的张力何在  论及村上春树的创作
期刊
摘要《啊,船长,我的船长!》是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为悼念遇刺的林肯总统而写的一首抒情诗。本文从该诗的写作背景、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分析其特点,揭示作者所表现出的情真意切的哀思。  关键词:惠特曼 船长 哀思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 ,1819-1892)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民主诗人、现代诗歌的先驱和革新者。他的诗歌批判
期刊
摘要《项链》是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叙述了马蒂尔德为了一条本不值钱的人造项链而耗费10年的青春和精力赔偿了一条真正的钻石项链给她朋友的故事。本文试从马蒂尔德的悲剧人生,探讨莫泊桑想要给予世人的深刻的教育涵义。  关键词:《项链》 马蒂尔德 虚荣 悲剧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1850-1893)是
期刊
摘要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哲学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的,而他对于文艺的观点同样也与柏拉图的文艺理论观有很大的出入。本文首先分析了亚里士多德抛弃了柏拉图的虚幻的“理式”概念,继而肯定了艺术模仿的对象本身是真实的存在。对于悲剧六要素,亚里士多德尤为着重情节,认为性格、形象等是可有可无的,这与现代的叙事学观点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亚里士多德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应该符合必然律或可然律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其
期刊
摘要以乡土作家身份享誉20世纪法国文坛的著名小说家让·季奥诺创作了大量内容与风格独特的小说。在其代表作“潘神三部曲”中,作家交融了普罗旺斯背景、乡土生活与现代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创作视角,深入观照了故乡普罗旺斯的乡村生活,较早地表达出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进步思想。其小说在艺术上的一些独到之处和思想中的超前意识,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因此从整体上去深入分析其代表作中的多重创作视角
期刊
摘要19世纪英国文坛活跃着一批崇尚自然、逃避世事、幽静恬淡的诗人,这些诗人有着淡淡的忧郁、默默的感伤,有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厌恶。他们的作品如同他们的作为一样,饱受批评家的关注和文学家的争议。这群诗人被称作“湖畔派”。本文仅从诗歌的意义角度入手解读“湖畔派”诗人作品中关于自然的描绘,以期从中感悟“湖畔派”诗人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以及其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看法。  关键词:自然主义 华兹华斯 遁世 
期刊
摘要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起源、主题、形式与叙事特点论述了德国成长小说和英国成长小说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社会、文化、哲学等视角分析了成长小说变异和发展的原因。进而阐明,成长小说的魅力不会减退,它已在自身成长的道路上迈向成熟。  关键词:比较 英国成长小说 德国成长小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成长小说的概念源自德国,数百年的悠久传统使其成为西方文学史中重要的小说形式。歌德的《威廉·
期刊
摘要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作家,他的早期小说《儿子与情人》既是对时代人物的心理成长过程的关照,也是对劳伦斯个人经历和心理成长的写照。作品描述了主人公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以及内心痛苦。劳伦斯通过心理分析的方法诠释了矛盾产生的原因,痛斥了资本主义机器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对家庭幸福的破坏。通过分析《儿子与情人》中的人物心理,能够激起人类追求和谐生活的愿望。  关键词:劳伦斯作品 情感 解读  中图分
期刊
摘要《论语》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论语》一书内容丰富,其中有关学习、修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论述,在现代社会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论语》中有关的心理学思想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论语》 思想 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论语》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论语》一书内容丰富,其中有关学习、修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论述,在现代社会仍
期刊
摘要对《威尼斯商人》剧中人物的分析和人文解读历来是评论此剧的热点。然而此剧中重要的道具金币却鲜有人提及。金币不仅是在威尼斯和贝尔蒙两个城市间流通的货币,它还贯穿着全剧,是推动戏剧情节发展的纽带,并联系剧中人物,影射出他们的心理。  关键词: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金币  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无论哪个时代、哪个社会,黄金都是财富的象征。早在四百年前,莎士比亚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