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危机产生根源与预防措施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危机及其危害,针对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提出社会、学校等各方尤其是教师应引起重视,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帮助教师调整心态,使教师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心理危机  产生根源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18-02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结构变迁,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职院校发展迅猛,教学改革进入深水期,各种新制度陆续出台,这就给高职院校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高职院校教师已经不再是安稳的职业,而是面临种种压力。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从而引发心理危机。对此,社会、学校等各方尤其是教师应重视这种心理危机,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培养和造就出一批心理健康的、适应新时期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高职教师群体,实现高职教育的健康、和谐、快速发展。
  一、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危机及其危害
  相对于基础、本科教育的教师来说,高职院校教师更多会处于一种心理紧张和对工作不满意的高危水平。由于传统思维和理念,他们中极少有人会因为心理危机去看心理医生。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下,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危机就会呈现出生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同时出现的特点。一些高职教师处于亚健康等状态,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失眠多梦、休息不好、记忆力减退、焦虑及难以集中注意力等。个别教师甚至酗酒以发泄紧张和不满的情绪。这种心理危机会产生诸多危害,一方面,它会加重高职院校教师离职现象。心理危机被认为是导致高职院校教师不断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统计显示,产生心理危机的高职教师中,有三分之一曾经有过离职的想法。其中女教师比例更高,因为她们的心理危机比男教师更严重一些。由此也会对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继而影响高职院校教学和实践的连续性,学生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教师的心理危机也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受心理危机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教师迟到早退,甚至是缺课,而更多的教师会出现因为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工作懈怠的问题,他们表现出消极怠工的情形,一本教义上几年课,缺乏激情和创新精神,难以紧跟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步伐,面对新技术他们常常产生无力感。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高职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
  二、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危机的产生根源
  (一)教师社会地位以及高职院校企业化的影响。相对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高职院校教师在社会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相对尴尬。这是由高职院校本身在各类型教育地位中的尴尬地位所决定。另外,高职院校学生的去向大都是民营和私人企业,待遇和薪酬水平相对普遍不高,这给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都带来巨大的危机感。
  (二)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职业压力大。来自工作的压力是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危机的重要原因。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生源相对较差。大部分高职生是高中毕业而没有能力升入普通高校的学生。他们的身上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厌学、文化基础比较差、控制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差,并且存在易冲动和不良行为习惯多等特点。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要完成专业课程教学,还要对这些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品德教育,但是很多时候教师的努力得不到学生的理解,使得教师的成就感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工作倦怠等不良反应。而且随着人才市场需求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学校专业课程门类更迭频繁,造成教师工作量大幅度增加,教学任务越来越重。由此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三)越来越繁重的招生宣传和就业推荐任务。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招生就业形势, 如何保证学校在可持续发展和内涵建设中不断提高生源质量、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必须应对并解决的大问题,尤其是一些民办院校和办学没有特色、办学实力较弱的地方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近年来,高考人数大幅减少带来生源危机,高职院校招生和就业出现倒挂现象。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动手能力强的一线技术性人才;另一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仍面临生源不足的尴尬局面。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担负着学校的招生宣传任务,必须完成学校摊派的招生计划。此外,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要教学生掌握越来越多的专业技能,以此来胜任市场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大多将大学生就业放在与招生工作同等重要位置,因此,在有的高职院校,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大学生就业推荐工作。每名教师都是就业推荐人、包干人。繁重的任务势必造成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压力大增,心理危机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四)高职院校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教育面临改革和发展,学校、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比如希望他们成为教学名师、学科领头人、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双素质教师等,这必将给这一群体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惑。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承担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特色专业、特色教材建设等。随着市场需求,新专业、新知识应运而生,专业结构不断调整;课程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对于老教师来说,压力则更大。
  (五)來自经济、职称等方面的压力。高职院校教师收入普遍不高,尤其是青年教师,更要面对不断攀升的生活成本。而更多的高职院校由中专或者中职升格或者合并而来,很多教师学历和职称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心理压力大。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学历职称,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这也是造成压力大的另外一方面。
  三、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危机的预防措施
  心理危机预防是指组织或个体通过对个体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促进个体随时调整身心状态,预防个体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针对上述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社会、学校等各方尤其是教师应引起重视,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帮助教师调整心态,使教师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以培养和造就出一批心理健康的、适应新时期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高职教师群体,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和谐、快速发展。   (一)社会层面。就社会层面来看,应构筑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1.应增强社会对高职的认同度。应消除社会对高职教育理念认知的偏差,消除多数人以及有关政策对职业教育的歧视,让人们不再认为高职是次等教育,让家长学生积极主动地选择高职教育,让用人单位认同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高度认可高职毕业生。
  2.应就高等职业教育制定专门的法律,对涉及高职发展的实质问题加以法律的明文规定,增强具体可操作性,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保护高职院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3.地方政府应深化认识,加大力度和投入,积极协调高职与各相关行业、企业的互动联系,在高职教育发展中扮演好管理者、协调者、监督者的角色。尤其是要增加高职教育投入,改善高职教师的生存环境。
  此外,应倡导尊师重教,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配合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环境,营造一个充满爱、理解和尊重的公正氛围,让教师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感受到关怀,增强自我的安全感,保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继而增强工作的积极性。
  (二)学校层面。就学校层面来看,预防教师产生心理危机,帮助教师有效化解心理危机,可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健全符合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教师成长特点的高校用人机制,完善重师德、重教学、重育人、重贡献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2.完善合理的职称晋升机制,逐步摒弃凡事动辄与科研产出挂钩的原则,设立“教学型”、“科研型”两种不同的岗位,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的优势和长处,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类型,各取所需、各尽其能,真正做到尊重青年教师的个性化工作选择。
  3.创造有利条件,支持和引导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建立有效的意见表达和沟通反馈机制。
  4.加强对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等业务发展上的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素质。
  5.着力改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生活福利待遇,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6.加强人文管理,做好教师的心理保健工作,对新入职教师,做好心理测试和筛查,保证教师队伍的心理素质;对在职教师,合理利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开展针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放松和宣泄场所,减轻教师不良情绪的积压。
  此外,应建立教师的心理档案,做好教师心理问题的预警和干预工作,适时给予人文关怀。
  (三)教师层面。除接受组织和单位的心理辅导外,高职院校教师也要积极做好自我心理调适。教师群体心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合理化规避,最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具体说来,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努力,以预防自我心理危机的产生。
  1.正确认识自我,对职业保持合理定位。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合理极易引发心理危机。因为对自己的定位越高越难以实现,给自己带来的失望也越就越大,从而导致心理危机。高职院校教师应客观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个性特点,学会适应,要根据现实环境不断调整自我认知,保持合理的自我定位,形成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2.与时俱进, 坚持学习,提升自身的心理资本水平。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高,其心理健康状况就不容易受职业倦怠状况的影响。对于高职教师而言,除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接纳新的教学模式外,还要学习一些正确的心理调适技巧,努力做好自我调节,保持乐观的心态,对未来充满希望,形成積极的应对方式,增强求助意识,保持心理平衡,端正个人心态和采取积极的工作态度,积极优化自身的心理品质和个性行为,以提升自己的心理资本水平。
  3.丰富业余生活,保持健康体魄,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属于强度较大的脑力劳动,长时间的工作容易使人身心疲惫,产生焦躁、烦闷的情绪。所以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适量参加体育锻炼来强身健体,保持充沛的精力。这样不仅能够抵御身体上的疾病,也能预防心理危机的产生。而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参加摄影、旅游等活动,积极运动,让自己是身心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也能转移因工作压力所带来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林杏花,谢江涛.高职教师的心理压力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2]林小群,殷恒婵,马强.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
  [3]蒋淑玲.高职教师的职业压力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22)
  [4]杨化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压力源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9)
  [5]王泽华,卫宇.西南地区高职教师职业压力的学校诱因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2(4)
  【作者简介】周  治(1977- ),男,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责编 何田田)
其他文献
分析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析基于零事故的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方式。
在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后,全球领先的快递物流和直邮服务供应商TNT集团立即组织力量帮助其长期合作伙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以及其他人道主义组织实旋救援行动。TNT通过其物流
【摘 要】分析建设实习基地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实习基地建设的建议和措施,主要是从建设实习基地前期、中期和后期这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关键词】独立学院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162-02  独立学院作为新型的本科院校,其对于人才的培养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旨,而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学生
【正】今年是我区使用大纲版全国卷的最后一届高考,也是我区高中实施新课改的第三个年头。在这新旧交替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下,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体现出"知识考查重
通过教学实例,介绍在农村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四种教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