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函数与方程两部分内容的知识结构是一致的:数学建模与数学对象性質的研究,从外部世界到数学内部世界,再到外部世界,体现数学的来源与目的。从教学的角度看,既可以从一元二次方程讲到二次函数,也可以从二次函数讲到一元二次方程。由此,还可以串联很多相关知识,从而理解教材思路,感悟数学思想。得到的教学启示是:精致练习是必要的,但不一定是充分的;思想、方法和观点要化成有层次的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在训练中更好地掌握。
关键词:教育数学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数学建模知识结构
函数与方程是数学的两大主题,也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两者的知识结构是一致的:数学建模与数学对象性质的研究,从外部世界到数学内部世界,再到外部世界,体现数学的来源与目的。从教学的角度看,既可以从一元二次方程讲到二次函数,也可以从二次函数讲到一元二次方程。这是两种互补的角度。由此,还可以串联很多相关知识,从而理解教材思路,感悟数学思想。
一、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搭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是数学产生的动力。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都是数学建模的产物。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落实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具体的解方程、研究函数性质则是数学建模过程中的副产品。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这两部分内容的知识结构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两者的学习流程是一样的: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和求解模型—检验和完善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其实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开创性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型或方法—有意义的结论。
函数考察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动态依存关系,是在一个范围内考虑问题,更多地关注最值、优化等问题;方程是联系未和和已知的桥梁,是在一个点处“执果索因”。这是函数建模求解与方程建模求解的一点区别。方程建模问题往往可以用函数建模来处理。
教材对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反比例函数、分式方程、三角函数等内容的编写都渗透了数学建模的思想。这样的编排,使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认识到数学模型在科学、社会、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诸多使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渗透STEM教育,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综合教育,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数学对象性质的研究
对数学对象性质的研究,是在数学内部的研究,已有一套成熟的路子:首先从最基本的对象出发,然后对最基本的对象在几何上进行拓展,最后走向一般代数形式。
(一)确定基本对象
对于二次函数而言,最基本的对象是y=x2。这个基本的对象已经孕育了一般二次函数的全部特征: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单调性、最值、对称性等。通过一个相似变换,y=x2就变成了y=ax2(a≠0)。教材就是从这里起步进行研究的。
研究y=ax2的特定状态y0=ax2,就变成了研究方程,即已知结果状态y0,要求原因所在。从函数图像上讲,就是已知函数y=y0与y=ax2有交点,要求交点在横坐标轴上的投影。教材就是从x2=p开始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因此,教师往往强调要把系数进行单位化处理。
(二)对基本对象进行几何变换
对基本的对象y=ax2进行上(下)、左(右)平移,得到y=a(x-h)2+k。按照同样的程序,研究此函数的性质。
研究y=a(x-h)2+k的特定状态y0=a(x-h)2+k,其实就是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三)走向一般代数形式
把“几何形式”y=a(x-h)2+k化成一般代数形式,得到y=ax2+bx+c。这种形式强调符号语言的一般性:无论多少个常数项,都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对于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也要按照同样的程序,研究它的性质。
研究y=ax2+bx+c的特定状态y0=ax2+bx+c,其实就是研究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若从函数的角度看一元二次方程,确立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对应关系,则方程求解过程的内在逻辑就看得很清楚了:本来是为了求解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为何要从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谈起?为何要用配方法?化归思想方法的内在逻辑理据也已经非常明白了,就是从上面一步一步的拓展中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还可以延伸到从一次函数到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中,如表1所示。
形式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变换基本型y=xy0=xy=axy0=ax相似变换平移型y=a(x-h)+ky0=a(x-h)+k平移变换一般式y=kx+by0=kx+b(四)二次函数几何模型与零积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最直观的几何模型是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压缩(拉伸)后可以变成矩形。矩形面积模型y=x(x-p)和y=(x-x1)(x-x2),蕴含着二次函数的交点式。研究它们的特殊状态x(x-p)=0和(x-x1)(x-x2)=0,就是研究零积方程。这在教材中就是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研究y=x(x-p)的特定状态y0=x(x-p),可以引出中国古代算学家的“开带从平方法”。而由交点式y=a(x-x1)(x-x2)出发,可以得到二次函数的牛顿插值公式:y=y1(x-x2)(x-x3)(x1-x2)(x1-x3)+y2(x-x1)(x-x3)(x2-x1)(x2-x3)+y3(x-x1)(x-x2)(x3-x1)(x3-x2)。这就从纯粹的知识和技巧走向了计算思维之门。其问题是:已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二次函数。即已知f(x1)=y1,f(x2)=y2,f(x3)=y3,试确定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三、沟通相关知识的内部联系
人教版教材现在对函数内容的编排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三角函数。而以前的编排是: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这里,如何认识反比例函数在编排体系中的变化? 对同一物理规律,采用不同的变量控制法,其数学表现形式,可以是正比例函数,也可以是反比例函数。比如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压力、面积和压强的关系,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功、时间和功率的关系。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是同一物理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其关系更密切。因此,可以把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安排在一起——其实,小学教材就是同时讲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
但是,从数学的角度看,一次函数是直线,二次函数是抛物线;反比例函数是双曲线,相对于直线和抛物线而言,不常见一些。把常见的安排在前面,把不常见的安排在后面,也合乎学生的认知心理。
此外,从数学知识内部把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看成两个函数图像交点的横坐标,变形就有ax+b=-cx,这样左边是直线,右边就是双曲线。即从函数的角度看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得到反比例函数,这样能使反比例函数很容易进入教学。而且,再变一下形,还有ax+cx=-b,就得到了我们熟悉的“双勾函数”。
事实上,教材从小学阶段起就在渗透函数思想以及函数和方程的转化。比如,在圆的周长公式中渗透的是正比例函数,在矩形的面积公式中渗透的是二元函数,在梯形的面积公式中渗透的是三元函数,在圆的面积公式中渗透的是二次函數。而方程本质上是函数的逆运算:寻求使函数值符合一定要求的自变量就是解方程。函数思想和方程方法是一个事物的两面,贯穿于数学的所有领域。
四、教学启示
作为完整的数学教学,既要注重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要注重数学内部之间的关联。在现实背景下,数学教学更多地在关注数学内部之间的关联,较少关注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但是,即使是关注数学内部之间的关联,数学教学也需要从理论上提高认识。
(一)精致练习是必要的,但不一定是充分的
根据理性思维的调控特征理论(Adaptive Character of ThoughtRational),知识、技能都需要通过艰苦的学习而获得和巩固。精致练习、变式学习是熟能生巧、走向理解、走向迁移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一点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已经运用得相当娴熟了,学生往往经历了大量的训练,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若执着于此,只会把学生引向茫茫题海。人工智能机器是“举十反一”,通过训练集逐步习得模式,但是学生不是机器,不能过量采取这种“举十反一”的做法,还需要能够对已学习的内容做多角度的解读。教育数学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开创性的,强调前后知识之间的“一线串”,强调知识的“前瞻”与“后顾”,让学生越学越简单。
(二)思想、方法和观点要化成有层次的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在训练中更好地掌握
教材内容往往蕴含着一些原则性的思考方法。这些方法要化为学生的技能,进入学生的头脑,需要一些精心编制的习题,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人还是比人工智能机器高明的)。好的习题往往凝聚了命题者对课程内容、学生学习基础的理解。这就是现在理论界正在讨论的核心素养如何考的问题。精致练习讲究思维的细密性、一步一个台阶,而有层次的引导性问题则强调思维的全面性与深刻性。这是两种不同层次的训练。经历这两种训练之后,知识或技能才能真正形成“产生式”。
参考文献:
[1] 张景中.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们[J].人民教育,2017(18).
[2] 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教育数学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数学建模知识结构
函数与方程是数学的两大主题,也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两者的知识结构是一致的:数学建模与数学对象性质的研究,从外部世界到数学内部世界,再到外部世界,体现数学的来源与目的。从教学的角度看,既可以从一元二次方程讲到二次函数,也可以从二次函数讲到一元二次方程。这是两种互补的角度。由此,还可以串联很多相关知识,从而理解教材思路,感悟数学思想。
一、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搭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是数学产生的动力。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都是数学建模的产物。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落实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具体的解方程、研究函数性质则是数学建模过程中的副产品。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这两部分内容的知识结构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两者的学习流程是一样的: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和求解模型—检验和完善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其实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开创性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型或方法—有意义的结论。
函数考察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动态依存关系,是在一个范围内考虑问题,更多地关注最值、优化等问题;方程是联系未和和已知的桥梁,是在一个点处“执果索因”。这是函数建模求解与方程建模求解的一点区别。方程建模问题往往可以用函数建模来处理。
教材对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反比例函数、分式方程、三角函数等内容的编写都渗透了数学建模的思想。这样的编排,使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认识到数学模型在科学、社会、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诸多使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渗透STEM教育,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综合教育,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数学对象性质的研究
对数学对象性质的研究,是在数学内部的研究,已有一套成熟的路子:首先从最基本的对象出发,然后对最基本的对象在几何上进行拓展,最后走向一般代数形式。
(一)确定基本对象
对于二次函数而言,最基本的对象是y=x2。这个基本的对象已经孕育了一般二次函数的全部特征: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单调性、最值、对称性等。通过一个相似变换,y=x2就变成了y=ax2(a≠0)。教材就是从这里起步进行研究的。
研究y=ax2的特定状态y0=ax2,就变成了研究方程,即已知结果状态y0,要求原因所在。从函数图像上讲,就是已知函数y=y0与y=ax2有交点,要求交点在横坐标轴上的投影。教材就是从x2=p开始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因此,教师往往强调要把系数进行单位化处理。
(二)对基本对象进行几何变换
对基本的对象y=ax2进行上(下)、左(右)平移,得到y=a(x-h)2+k。按照同样的程序,研究此函数的性质。
研究y=a(x-h)2+k的特定状态y0=a(x-h)2+k,其实就是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三)走向一般代数形式
把“几何形式”y=a(x-h)2+k化成一般代数形式,得到y=ax2+bx+c。这种形式强调符号语言的一般性:无论多少个常数项,都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对于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也要按照同样的程序,研究它的性质。
研究y=ax2+bx+c的特定状态y0=ax2+bx+c,其实就是研究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若从函数的角度看一元二次方程,确立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对应关系,则方程求解过程的内在逻辑就看得很清楚了:本来是为了求解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为何要从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谈起?为何要用配方法?化归思想方法的内在逻辑理据也已经非常明白了,就是从上面一步一步的拓展中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还可以延伸到从一次函数到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中,如表1所示。
形式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变换基本型y=xy0=xy=axy0=ax相似变换平移型y=a(x-h)+ky0=a(x-h)+k平移变换一般式y=kx+by0=kx+b(四)二次函数几何模型与零积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最直观的几何模型是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压缩(拉伸)后可以变成矩形。矩形面积模型y=x(x-p)和y=(x-x1)(x-x2),蕴含着二次函数的交点式。研究它们的特殊状态x(x-p)=0和(x-x1)(x-x2)=0,就是研究零积方程。这在教材中就是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研究y=x(x-p)的特定状态y0=x(x-p),可以引出中国古代算学家的“开带从平方法”。而由交点式y=a(x-x1)(x-x2)出发,可以得到二次函数的牛顿插值公式:y=y1(x-x2)(x-x3)(x1-x2)(x1-x3)+y2(x-x1)(x-x3)(x2-x1)(x2-x3)+y3(x-x1)(x-x2)(x3-x1)(x3-x2)。这就从纯粹的知识和技巧走向了计算思维之门。其问题是:已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二次函数。即已知f(x1)=y1,f(x2)=y2,f(x3)=y3,试确定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三、沟通相关知识的内部联系
人教版教材现在对函数内容的编排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三角函数。而以前的编排是: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这里,如何认识反比例函数在编排体系中的变化? 对同一物理规律,采用不同的变量控制法,其数学表现形式,可以是正比例函数,也可以是反比例函数。比如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压力、面积和压强的关系,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功、时间和功率的关系。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是同一物理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其关系更密切。因此,可以把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安排在一起——其实,小学教材就是同时讲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
但是,从数学的角度看,一次函数是直线,二次函数是抛物线;反比例函数是双曲线,相对于直线和抛物线而言,不常见一些。把常见的安排在前面,把不常见的安排在后面,也合乎学生的认知心理。
此外,从数学知识内部把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看成两个函数图像交点的横坐标,变形就有ax+b=-cx,这样左边是直线,右边就是双曲线。即从函数的角度看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得到反比例函数,这样能使反比例函数很容易进入教学。而且,再变一下形,还有ax+cx=-b,就得到了我们熟悉的“双勾函数”。
事实上,教材从小学阶段起就在渗透函数思想以及函数和方程的转化。比如,在圆的周长公式中渗透的是正比例函数,在矩形的面积公式中渗透的是二元函数,在梯形的面积公式中渗透的是三元函数,在圆的面积公式中渗透的是二次函數。而方程本质上是函数的逆运算:寻求使函数值符合一定要求的自变量就是解方程。函数思想和方程方法是一个事物的两面,贯穿于数学的所有领域。
四、教学启示
作为完整的数学教学,既要注重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要注重数学内部之间的关联。在现实背景下,数学教学更多地在关注数学内部之间的关联,较少关注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但是,即使是关注数学内部之间的关联,数学教学也需要从理论上提高认识。
(一)精致练习是必要的,但不一定是充分的
根据理性思维的调控特征理论(Adaptive Character of ThoughtRational),知识、技能都需要通过艰苦的学习而获得和巩固。精致练习、变式学习是熟能生巧、走向理解、走向迁移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一点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已经运用得相当娴熟了,学生往往经历了大量的训练,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若执着于此,只会把学生引向茫茫题海。人工智能机器是“举十反一”,通过训练集逐步习得模式,但是学生不是机器,不能过量采取这种“举十反一”的做法,还需要能够对已学习的内容做多角度的解读。教育数学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开创性的,强调前后知识之间的“一线串”,强调知识的“前瞻”与“后顾”,让学生越学越简单。
(二)思想、方法和观点要化成有层次的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在训练中更好地掌握
教材内容往往蕴含着一些原则性的思考方法。这些方法要化为学生的技能,进入学生的头脑,需要一些精心编制的习题,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人还是比人工智能机器高明的)。好的习题往往凝聚了命题者对课程内容、学生学习基础的理解。这就是现在理论界正在讨论的核心素养如何考的问题。精致练习讲究思维的细密性、一步一个台阶,而有层次的引导性问题则强调思维的全面性与深刻性。这是两种不同层次的训练。经历这两种训练之后,知识或技能才能真正形成“产生式”。
参考文献:
[1] 张景中.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们[J].人民教育,2017(18).
[2] 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