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流”的孩子,老师如何为你撑住一片蓝天

来源 :道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5554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98年《道德生活》杂志创刊时,曾刊登过一篇题为《那里,有一处希望的天地》的文章,讲述的是外来打工人员赵国芳在宁夏艰辛办学十余年、使外来人员子女得到受教育机会的故事,现在,这个故事再次发生在新疆的米泉市。思索被延续了,情与法的冲突何时能够结束……
  新疆米泉市。五月的阳光正好撒在一个较大的居民小院,爬上屋顶的葡萄藤,正舒展着生机勃勃的叶子。
  一支熟悉的歌谣从屋里传出:“小呀么小儿郎,背上书包上学堂……,没有学问呀无脸见爹娘……”屋里坐满了穿着破破烂烂的学童,他们是一群“盲流”的孩子。他们正在这所简陋的“民办学校”里,圆着自己上学的梦。
  然而,这是一所“非法”学校,创办人李君玲每天都在提心吊胆地上着课,生怕教育局来人。
  
  养鸡,使她结识了不少“盲流”和他们的孩子
  李君玲今年49岁,中教一级教师。31年的教学生涯,已经使她的嗓音有点沙哑,花发丛生,满面沧桑,惟有那双谦和的眼睛,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李君玲“非法”办学,缘于她的养鸡,当然更缘于她的善心,和作为一名老教师31年来一点一滴构建起来的深厚的责任感和优良品质。
  还得从养鸡说起。
  李君玲教了几十年书,培养的学生中升官发财的一抓一大把,她却清贫到了父亲去逝时,连丧葬费都要向人告贷的地步,这曾深深地刺伤了她固有的清高与自尊。
  她大胆地借高利贷,一下子养了1000多只鸡。在学校,她认真教育学生;回到家,她精心呵护鸡群。学生的优异成绩,使她常常产生一种事业有成的自豪感;而鸡群的壮大,又为她带来了衣食渐丰的物质满足。
  人生的缘分往往是天定的。
  正因为养鸡,李君玲认识了不少“盲流”。这些“盲流”大都来自外地农村,宁夏、甘肃、河南、四川、山东……以宁夏居多,回族、汉族……以回族居多。他们倒鸡雏、卖饲料、贩鸡蛋,靠无日无夜艰辛的劳动养家糊口。这些“盲流”又大多没文化,尤其是女人,许多干脆就是文盲,连“男”字和“女”字都不会写,认识这两个字全是凭进公共厕所多了,强记下来的。
  当她看到这些“盲流”的孩子,个儿长得都枪杆儿一样高了,却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也跟着父母“盲流”,连最简单的文字和算式都一问三不知,李君玲的心便刀扎般的痛!
  时代都快进入21世纪了,世界已经被电子计算机连成网络,我们这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竟然还“盲流”着这么多的“文盲”,并且一代又一代地增生,长此下去,何以了得?她忍不住质问这些孩子的父母:“你们为啥不让孩子读书呢?”
  “没钱!”
  “没户口!”
  “没学校收!”
  回答是简单而干脆利索的。于是,李君玲又问“盲流”的孩子:“你们想不想上学?”
  “想啊!”
  “做梦都在想!”
  “可谁收我们?爸爸妈妈又不给钱!”
  回答是迫切而又无可奈何的。于是,李君玲陷入了深思。
  
  谁的孩子都得读书,她试办了“家教中心”
  转眼就是1999年夏天了。
  有一次,一个叫马明的回族小贩,找到李君玲诉苦:“我们的3个娃娃,如今都上不起学了!学校让没户口的娃娃每学期交800块钱的‘跨学区’费,光这个我3个娃娃就得2400块,还不算书呀本呀笔呀纸呀吃呀喝呀的,我们两口子累死也挣不了那么多,干脆算了!唉!女娃娃上不上学,没啥!可男娃娃一辈子不认几个字,咋在这世上混哩?”
  马明堂堂七尺汉子,抱住头就蹲在了地上,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其妻马花花忽然对李君玲说:“李老师,您不是老师吗?您那么大学问,养这些鸡不是浪费吗?您不如办个学校,让我们这些没处读书的娃娃上学,我们每学期给你交300块钱,你不是既做了件大好事,还能有点收入么?多好!”
  “对呀!李老师,”马明也一拍巴掌道,“只要您办学校,光我们宁夏老乡的娃娃就有好几百呢!把娃娃交给你,我们也放心呀!”
  马明夫妇的话像一记重锤,敲开了李君玲的心门,她也不禁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是啊,我与其养鸡耗费生命,何不为这些无学可上的孩子做些事呢?
  就在马明、马花花夫妇说了这话后,一连多日,那些与李君玲熟识的“盲流”们,络绎不绝地都来找李君玲,有不少还领着脏兮兮的孩子,七嘴八舌归结为一句话:“李老师办个学校,收下我们这些没人管的娃娃吧!”
  李君玲没想到自己一个普普通通的穷教师,会被人这么看重,她终于动心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李君玲也不是没有法律意识。她兴奋之余,回家冷静地翻开了《教育法》,一遍又一遍地研读。《教育法》使李君玲喜忧参半:喜的是,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忧的是,办学必须具有相应的场地和设施。而李君玲惟一的“场地”,就是自家的这个小院和这栋平房。
  由于丈夫单位集资买楼房,需要钱,丈夫急着出售这个占地近300平米的院落和砖混结构的平房,当时已经有人愿出6万元了!然而,李君玲挡住了丈夫:“志明,集资买楼房的钱,我负责借。房子不能卖,我要用它办学校哩!”
  “办学校?”丈夫听了,瞪大眼睛问:“啥?你办学校?你有钱办学校?我的李老师,你还是省点心吧!咱们老百姓安安稳稳过日子多好,穷折腾个啥?”
  丈夫是回族,他比李君玲年轻,却沉稳细心,安分守已,在一家企业兢兢业业地干着稳定的工作,不求发达,但求无过。结婚17年来,他对妻子一向敬重,夫妻感情也好。现在,妻子突然提出办学,他尽管不盲目赞同,但最后还是同意了先不卖房子,只是好意地提醒妻子说:“你还是好好看看《教育法》,再去找教育局请示一下,免得瞎子点灯——白费蜡!”
  丈夫的默许就是支持,李君玲更加有了信心。她经过多方咨询得知,办学校条件要求高,而办家教则比较宽松一点。李君玲想办个“家教”先实验实验。她找到“普教办”,“普教办”的人说:“办家教嘛,我们不管!”于是,李君玲利用课余时间大胆地办起了“家教服务中心”,时间是1999年9月。
  
   条件简陋,学生却蜂涌而至
  李君玲的那栋房子共三大间五小间,她将全家4口人集中在一间房里住,其它房间全都腾出来做教室,待凑钱置办齐桌椅、板凳时,闻讯领孩子报名的人早已蜂涌而至!
  由于房间太挤,李君玲只收了38个学生。这38个“盲流”的孩子,大都是来自宁夏山区的回族,最大的15岁,最小的5岁,有上过学中途辍学的,也有自生下地就没有进过校门的。李君玲本来预算每个学生每学期交300元,可是,来报名的都是穷孩子,哪能交够?有的掏200,有的100、50,有9个孩子的家长,干脆把孩子像小羊羔似的给李君玲一放,一分钱不交就忙自己的生计去了!
  第一学期收了38个孩子,学杂费(包括书本费)总共收了还不到3000元,中午,有8个孩子没人接送,和李君玲一家吃一样的饭菜,每个孩子每天只交1元钱的伙食费。
  李君玲自己代课,她还买了教学用的影碟,连家里的VCD和电视都用于教学了!
  冬天很快就来到了天山北麓,博格达峰下的米泉市冰天雪地,路滑风紧。一天,李君玲在去单位上班时,不慎被一辆“夏利”撞折了腿,就在病休期间,她仍支撑着打石膏的腿给孩子们上课,一站就是一天,还要像保姆一样地给孩子们做饭、烧炉子。
  这年年底,由于李君玲曾经因鸡群遭瘟损失惨重,欠了别人5万多元的“高利贷”,债主通过法院讨债。法院执行庭的同志来到李君玲家,见她正拄着拐杖给一群穿着破破烂烂的孩子上课,待了解情况后深受感动,便给债主做调解工作,债主免收了她5600元的高额“利息”。李君玲与法官同志无亲无故,她明白好心的法官之所以这样做,实际上就是在同情和支持她办学。
  辛苦了整整一个冬天,李君玲细细一算账,自己办的“家教”非但没挣上一分一文,反而倒贴了1200元钱,连支持她的丈夫也有了怨言,那可是集资买楼房的钱啊!丈夫主要的怨言还不是钱,而是自从办学,李君玲一门心思扑在了这群无人照料的孩子身上,哪有功夫关照自己和孩子?哪有心思做家务,家里也乱成一锅粥了!
  可是,开弓哪有回头箭?尽管贴钱又耗人,但李君玲对自己刚刚起步的事业,充满了信心。过完春节,她又提前开始了新学期的招生工作。
  李君玲办的“家教”既省钱,教学又好,还管吃管住,消息早传遍了在米泉打工的“盲流”群落,许多原打算让孩子当一辈子“文盲”的父母,也都把孩子送来了!短短几天内,李君玲就收了89名学生,教室太狭小,她实在不敢多收。
  这是第二学期,李君玲聘请了几名热心而又资深的老教师帮她代课,由于全家人已经住进了楼房,她便腾出一间屋子,购置了铁床和被褥,供那些无处安身的孩子住宿。当时,已经有20多个孩子住宿,李君玲每人每月只收22元的“生活费”,其实,“生活费”就是吃饭钱,住宿全免费。
  又忙碌了近半年,这一学期下来,李君玲不仅贴光了自己的工资,还欠了新华书店1600元的书费。
  
  没有钱,她还是照样收孩子
  “家教”再办得红红火火,但毕竟还是“家教”,“名不正”则“言不顺”,李君玲始终没忘依法向教育部门申请,将“家教”办成名正言顺的学校。
  2000年6月,李君玲去了市教育局,又跑到市政府,找到了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副市长见她这么一位衣着朴素淳厚和善的老教师要办学校,诚恳地说:“你办学是好事,但必须依据《教育法》,按有关程序办,更不能请没教学资格的教师!
  李君玲清清楚楚记得,当时有个在场的人,似乎知道她办学的情况,便插嘴对副市长说:“那些‘盲流’,连娃娃上学都供不起,还在外面混啥?”副市长当即纠正道:“话不能这么讲!流动人口也为我们米泉的发展建设出了力,做了贡献,我们应该关心他们孩子的上学问题!”
  李君玲虽然没跑出实质性的结果,但市领导的话像春风一样令她心里热乎乎的,她知道按《教育法》的要求,自己目前的办学条件还欠缺,可是那么多的孩子确实需要接受教育,而她一时又无力筹资建校!那么,就先干吧!
  这年8月28日,李君玲开始第3学期的招生,一下子有二三百人涌进了她家的小院。李君玲见状,干脆横下一条心,以每月400元的价格另租了两处院落,使教学面积扩大了两倍,重新添置桌椅板凳,还购买和租赁了4台电脑,聘请了11名教师。
  第三学期李君玲收了204名学生,学生成倍的增加,可是交学费的仅占极少数,其中有80多个孩子的家长,都是坐着外地民工的卡车来,把孩子一扔只留下一句话:“娃娃先上学,托付给你了,李老师!等我拾棉花挣了钱,再回来交学费!”当时,正是新疆拾棉花的紧张季节。这时,住宿的学生激增到62名,有20多个是李君玲免费收留的。
  说到“免费”,令李君玲辛酸的故事真不少呢。记得刚办“家教”时,有个12岁的赵小龙原来在一所公家学校上学,学习成绩非常好,都4年级了,却辍学了!原因是其父亲做生意赔了几十万,债主逼债,干脆逃到外地去躲,扔下老婆和三个孩子。“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债主上门,将赵小龙的姐姐带去“顶债”,母亲只好将大儿子赵小虎也送回了宁夏老家,怕像女儿一样被人带去打工“抵债”。家里只剩赵小龙了,小龙一心想上学哭闹得不行,母亲就借了老乡200元,把赵小龙送到李君玲的私人学校来。
  赵小龙的聪明和勤奋,令李君玲非常喜欢,她认为这孩子将来会有大出息的!然而,刚刚开学不到一周,有一天,赵小龙就红着眼睛找李君玲说:“李老师,我不上学了!”话还没落音,眼泪就吧嗒吧嗒掉下来了。李君玲听了大吃一惊,忙问:“小龙,先别哭,给老师讲讲,为啥不上学了?”“别人要钱……”赵小龙抹着泪眼说。“走!我去找你妈妈。”李君玲拉起赵小龙去了他家。
  到了赵小龙的家,李君玲看到的是家徒四壁。赵小龙的母亲含着眼泪说:“娃他爸已经被拘留3次,债主又隔三岔五来,他哪敢回家?小龙吵着要上学,我没办法,借了老乡200块钱,才3天人家就天天来要。我给老板晒羊皮,晒一张皮才挣一毛钱,干一天连房租和饭钱都挣不够,哪有钱再供他念书呀?”
  李君玲看得难受,听得心酸,就掏出那200元塞在她手里说:“小龙妈,你把这钱先给老乡还了,放心打你的工,小龙就在我那儿上学、吃住,不用你操心,我不收他一分钱!”
  还有马峻,还有小丽,还有林娜,还有海燕……这些孩子都是因为父亲或母亲的伤残、病重,又无法上正规的学校,而成了李君玲的“免费生”。
  
  非法“办学”,终于引起了官方注意
  李君玲劳心费神倾其所有办学,其义举也感动了不少人。她养鸡时曾欠某饲料公司4800元,公司讨债的人来到李君玲家一看,不但不好意思讨债了,还免去了这笔债务,支持李君玲办学!李君玲得知后,激动得当场就哭了!
  然而,意料之中的事还是发生了!
  2000年9月初,刚刚开学的一天下午,市教育局来人了,说:“李老师,有人告你非法办学,你得打报告给我们呀!”李君玲心慌意乱,忙随手将早已写好的报告递了上去。过了大约一个月,教育局送来了一纸“通告”,责令学校“立即关闭”,“就近安置好学生”,“做好家长工作”,否则,“后果自负”。
  李君玲再有胆量,也不敢跟政府教育局对抗呀!她给教育局做了深刻检讨,含泪宣布学校停办,并开始“遣散”学生。为了对孩子负责到底,她亲自将学生一个个送到其他学校。但是,除少数孩子进了小学,其余孩子不是被父亲领回家干活挣钱去了,就是三五成群地白天去拣破烂,晚上干脆到中心市场要饭,有的甚至去掏钱包,偷工地上的铁丝和钢筋卖钱。还有几个跑得无影无踪,连其父母都一直没找到。
  家长们又纷纷来找李君玲,请求她重新开课,可是李君玲不能违法呀!于是,这些家长就联名向市政府写请愿书,还选代表找市领导和市人大,请求“法外开恩”,允许李君玲办学。而有的家长急火攻心,干脆向李君玲发脾气,说她“半途而废”,“说话不算数”,“骗人”!
  李君玲伤心地哭了!她辛辛苦苦办学,没挣下钱,还欠下了书店1600元书钱,欠粮油店的几百元面粉钱,人家天天催讨,连菜市上的人见了她都躲,怕她赊账,她又图了个什么?
  望着“放了羊”的学生和焦急的家长,李君玲急得心头燃起了一团火,晚上回去怎么也睡不着觉。她辗转反侧,想啊想啊,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白天不行,干脆趁晚上上课!
  进入20世纪的最后一个冬天,米泉市寒风凛冽,夜晚更是彻骨奇寒。但是,每天傍晚7点钟,就有一群一群的家长,骑自行车或蹬小三轮,将孩子送到李君玲的“地下夜校”,等到午夜11点再接走。有些家长顶风冒雪站在路口,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这个学期,有160名学生,可原来许多老师怕惹事,不敢来了,只剩下两位老师和李君玲一起给孩子们授课。
  
  举步维艰,谁能助她一臂之力呢?
  又是一年芳草绿。
  转眼就是21世纪了,李君玲学校在停停办办中,已经捱过了两个年头。尽管她的学校又欠了书店8800元书款,每天得等米下锅,供住宿的孩子吃饭,日子举步维艰,但就读的仍有100多名学生。一位姓谈的老师,自愿冒着风险来给孩子们上课,两个月了,原来李君玲答应的每月300元工资,她一分钱也没拿过,但她毫不后悔,说:“我只是觉得这些孩子可怜,应该接受教育,工资倒在其次!”
  一位姓郑的回族女青年,也自愿来带学前班,她也是两个月了没拿过一分钱,但她说:“我家里并不愁吃穿,我只是喜欢这些孩子,为他们代课我高兴!”
  2001年春天,米泉市教育局的几位领导,先后3次来到李君玲的学校,他们怀着复杂的心情,看望这位殚精竭虑“非法”办学的老教师,看望这些衣着破破烂烂的孩子。面对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看罢简陋的教室,几位领导心情沉重地对李君玲说:“李老师,我们理应支持你办学,如果你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根据《教育法》和国家政策,我们可以批地,提供一切服务,帮你建校,办一所好学校!”
  李君玲深知领导们的复杂心情。不支持她,显得不近人情;支持她,又不合法规。的确,当地教育部门也处于两难之间。共青团米泉市市委的负责人也热情支持李君玲的办学,并多次去自治区有关部门奔波,想为她争取些现实的帮助。目前,李君玲仍然坚守着她的“非法学校”,母鸡护雏般守护着这群“盲流”孩子。这些孩子都很自觉,学校就像他们的家,老师更像他们的妈妈。而他们呢?每至周日,高年级的大姐姐大哥哥们,就挽起袖子打扫卫生,帮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洗衣服、洗床单。这些平时天不收地不管的孩子们,相处得就像同胞兄弟姐妹。过“五一节”时,李君玲将住宿的孩子们带到市场,给小家伙们买了一堆白生生热腾腾的包子,孩子们一声欢呼,狼吞虎咽地吃了个香,这个节日令他们兴高彩烈!因为即便是在父母身边,他们也难得吃上一顿美餐。
  李君玲现在最担心的,不只是学校的命运,而是这群“盲流”孩子的命运!她真想把学校堂堂正正的办好,办成“盲流”孩子温暖的家,可谁能助她一臂之力呢?
  为了孩子,更为了民族的教育大业!
  (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文中学生及其家长均用化名)
  编辑/王凯滨
其他文献
打工妹花2元钱买“福彩”中了300万,一起在外打工的丈夫暴富后一味享受,谁料想,福享过度生祸灾,怀孕的妻子被查出染上了艾滋病,传给他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丈夫,打工妹万念俱灰刀劈花心郎……    在电子厂打工的23岁的李艳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一天:她在一投注点花2元钱买的福利彩票竟然真的中了300万元大奖!  300万!对于曾经为100元学费犯愁的江西农家女来说,人生瞬间的巨变令她一时间手足无措。
期刊
劫难之后,她给家里带回来了两个孩子  1990年农历6月25日,对于华东某煤矿的114名工人和他们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因为这一天,这家煤矿瓦斯爆炸了,有114条生命划上了句号。他们的家庭随之不再完整,他们的家属想必会在脑海里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记。一切幸与不幸便从这天开始了。  关于那天早上,杨开慧已记不清其它了。爬起病床上的她,被一阵震耳发聩的爆炸声和尖利的呼啸声弹了起来,病房像是得了疟疾的
期刊
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逐渐形成的较为固定的人生选择,几乎沉淀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深处。然而,历史的车轮在驶进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剧烈的嬗变,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他们的人生态度与父辈相比,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在一些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大城市,一些具有较高的学历,有较高尚的职业和较为稳定的收入,年龄大多数在35至40岁之间的“幸福派”们,在他们年该当婚的时候,
期刊
他和她为了爱情,共同与封建的旧观念抗争,但同时,他们又被旧观念所禁锢,传宗接代的可悲思想造就了这样一出悲剧。  在六盘山深处一个不足百户人的小山村,发生了一幕惊心动魄的悲剧。一个发疯的产妇狂奔出门,千万遍向别人重复着这个悲惨的故事。    初绽的爱情之花绚丽夺目  这曾是一对痴情的男女,婚前他们为爱情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让所有多愁善感的女孩泪眼。  丈夫名叫张志成,今年34岁,家住在属于“贫甲
期刊
相识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不知是什么样的缘分,使我与秋实邂逅,并有一段让我一生也无法忘怀的情感纠葛。  认识秋实很偶然。以前我特爱玩、一个人在外乡生活无牵无挂,下班后常与朋友出去玩,像男孩子一样喝酒。  那天又是一次平常的聚餐,一桌子人,男男女女,认识的互相打招呼、聊天,不认识的经介绍熟识起来,餐桌上气氛热烈。  秋实也在,他幽默风趣,谈吐机智。  由此,我对他有了极好的印象
期刊
家庭重组,恩爱夫妻以苦为乐  1999年,出生于江西省南城县岳口乡的余建英,经人介绍嫁给了南昌市居民饶小明。他俩都是二婚,也都留下了一份牵挂。只不过余建英的儿子判给前夫,而饶小明的女儿则随自己生活。  两人在婚姻上都有过前车之鉴,对这迟来的情缘故而非常珍惜。饶小明是个无业人员,没有固定收入,到处打游击给人做短工。余建英一个外地农家女子,找不到活干,只能呆在家里吃闲饭。这样的日子自然过得辛苦,但有爱
期刊
一位优秀的作家被一个崇拜他、痴恋他的女子一厢情愿地“爱”着,反反复复折腾了十二年后,最终被这位痴情女子亲手将他变成植物人,从而葬送了他美好的人生。  2001年深秋的一天,四川省川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正在公开审理一起情节严重的故意伤害案。  被告席里站着的竟是一个娟秀的女子,她叫何雪琳。  原告席上是市检察院的公诉人,此时受害人已被被告砸成重伤躺在医院里。而在此之前,他是这个城市里颇有影响的一家
期刊
2001年12月,四川盆地寒气袭人。21日晚9时20分,资阳市岳城镇西门城乡结合部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中,走着一男一女,一阵寒风吹过,女人瑟瑟发抖:“锡贵,不要送我去了,我受不了那个罪。”女人哀求道。  “哭丧呀!”男子冲着女人大叫,“干什么不是挣钱?有什么好哭呢?”  女的不再吭声,悄悄地跟在男人后面。来到小巷的一拐弯处,那儿有一男子在等着,被叫做锡贵的男子将女人交给等候者,低声说:“她是我老婆,
期刊
郊外松林里的少年尸体    2001年12月2日,广西柳州市郊一座山上的松林里,两位爬山的游客发现了一具吊在一棵松树枝上的尸体。两人吓得魂飞魄散,急忙掏出手机拨"110"报警。  不一会,警车载着刑警呼啸而来。刑警封锁了现场,七手八脚把尸体放了下来。这才发现死者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从尸体僵硬程度初步判断,已经死亡一天以上了。但在现场却没有发现任何搏斗痕迹,一时难以推断出死亡性质。好在死者身上有一本
期刊
2001年9月8日,罗伟和黄娟的婚礼在长沙引起了人们的空前关注。人们感慨世上好人有好报,一起交通事故让两个陌生男女相遇,一场艰难的网上求证,造就了一起美好的姻缘。    飞来横祸,以怨报德好人成了肇事者  1997年大学毕业后,罗伟分配到某政府机关成了一名工作人员。凭着年轻人的闯劲和热情,他在单位里干得如鱼得水。两年后被破格升为科级干部,前途一片灿烂。  2001年3月25日清晨6点,街上的行人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