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全都给了信仰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10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想象中,冯理达是人们早已熟知的名门之后,她的父亲冯玉祥是著名的爱国将领,她的母亲李德全是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她会有什么样的典型事迹呢?她被推荐为全国重大典型,还不是一篇官方报道,我有这个精力,不如去边防海岛写写艰苦的基层官兵。
  到海军总医院采访的第一天,该院院长段蕴铀这样向媒体说的:“我和冯理达同志在一起工作了30多年,应该说她的情况我是了解的,遗憾的是整理她的遗物和事迹中,我才发现她做了很多事情,我是不知道的。作为领导,我的心里有着深深的内疚。”
  我的心这才释然,不只我一个人犯了主观判断的错误。接下来的采访、座谈、参观,面对痛哭流泣的被采访者的倾诉,我也流过泪,但更多的是扪心自问:假如自己是冯理达能这样做到吗?
  她随父亲在美国避难时,求学美国,她受到的是西方式的教育,她一生爱吃的是西餐、牛排,爱喝的是红菜汤,爱欣赏的是西洋音乐。但她和父亲一样爱国,她毕生矢志不渝地追随中国共产党,把爱全都给了信仰。
  
  26年如一日,痴心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海军总医院传染科党支部书记通知她已被批准加入党组织时,冯理达热泪滚滚而下。这一年,她正好50岁。
  
  真正触动她一心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应该说是1948年后。那一年,她的父亲冯玉祥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回国参加新中国政治协商筹备会,从美国起程返回的途中不幸轮船失火,遇难身亡。父亲不明不白地过早离开人世,在年轻的冯理达心中埋下仇恨国民党的种子,因为父亲就惨死在她的眼前,那场蹊跷的火灾绝对是蒋介石的阴谋。冯理达悲痛欲绝,从那一刻起,她就发誓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完成父亲未尽的事业。
  1949年,刚刚诞生的共和国,没有忘记为创立新中国而献身的人们。党和国家决定选派第一批留学生,冯理达和她的弟弟冯洪达一同被派到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学习。当时王稼祥任驻苏大使,冯理达一踏上苏联的土地就主动向王稼祥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1951年回国探亲,冯理达等人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那天晚上她彻夜无眠,无法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又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这一次她将申请书直接交给了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申请书被批转到留学生党支部,但当时这个临时机构没有发展党员的任务,她的愿望未能实现。
  1955年,冯理达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回国。她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工作。冯理达多次写入党申请书或是递交思想汇报,表明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迫切心情。正当她踌躇满志以实际行动在免疫学科研究中取得成果,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时,“文革”开始了。先是她的母亲被扣上“中国第一号老爷”的帽子,受到冲击。继而冯理达因为随父母亲曾在美国留学,后又被国家派往苏联留学,无端地被扣上了“双料特务”的帽子,剥夺了工作的权利,遭到迫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冯理达也没有动摇过追求光明的信念,没有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即使在批斗或被软禁的时候,她仍然在不停地写着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
  1972年,她的母亲突发脑溢血离开了人世,冯理达陷入了人生中又一次重大的困境。母亲逝世后不久的一天,邓颖超把冯理达叫到了中南海西花厅,关切地问长问短。邓大姐突然话锋一转,问:“理达呀,你想不想去军队工作呀?”其实,冯理达从小就在军中长大,对军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她幼年的心灵中,觉得报国就要参军,参军才能报国。冯理达当即表示愿意。
  事后,周恩来总理亲自给海军司令员肖劲光打去电话,安排冯理达到海军总医院工作。不久,冯理达成为海军总医院传染科的一名医生。到这儿,仅1973年,她就写过5次入党申请书。
  1975年12月23日,冯理达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她写下第一份入党申请,到被党组织接纳,整整26年。这一年,她整整50年。她在日记本上写道:“生我者是母亲,育我者是党,做了党的人,就要为党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医生就是病人的亲人,党叫你做这项工作,你就应该在党的这个窗口上树立党的形象。病人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才住进医院的,需要的是你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
  
  1974年的冬天,传染科收治了南口某海军仓库的一名19岁的战士,他是因肝病被收治入院的。有一天深夜2点多钟,这个战士忽然头疼得很厉害,当时这名战士由冯理达负责。接到值班护士的电话后,她急忙从十几里外的家中骑车赶来。经过脑外科会诊,最后确诊这名战士为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在进行脑积血抽取手术后,冯理达天天都和大家在一起护理这个病人。那个时候医院还没有呼吸机,病人由于肝水肿压迫呼吸中枢,得靠人工捏着氧气皮球给病人供氧,24小时不能间断。在治疗、护理的5天时间里,冯理达没有回一次家,白天工作,晚上给护士替班。冯理达说:“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比你们年龄大,睡眠够了。”、
  这个病人刚刚好转,科里又收治了一个叫王志虎的肝炎病人,20多岁,当时他还患有严重的痢疾,经常把大便弄到床上,病房里常常伴有恶臭味。护士们刚开始都有些畏怯心理。冯理达知道后主动要求负责这个病人,为病人清理粪便、打扫卫生,并告诉大家不要有畏难情绪,只要搞好防护措施,病毒传染并不是那么可怕。有一天晚上11点了,正好是护士李永妹值班,冯理达当时还在办公室整理病案,为安排王志虎第二天的会诊做准备。李永妹悄悄地靠近冯理达,对她说:“这么晚了,明天还要上班,你就赶紧休息一下吧。”冯理达说:“好的!”突然,她看了李永妹一眼,觉得有什么事没做一样,自言自语道:“这个病号我还放心不下,再去看看吧。”因为10点钟的时候李永妹刚去看过,就劝说她不用操心了。可是冯理达还是坚持去了,当她们走进房间的时候,一股恶臭迎面扑来,病人床上、地上都是粪便,身上也都是。李永妹当时反胃得厉害,冯理达二话不说,把病人抱了起来,用手把他身上的脏物和床单清理干净。在收拾完后,她又打来热水,为病人擦拭身体。李永妹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冯医生,真看不出来,你是那样一个家庭背景出身的人!”冯理达笑了:“一个小战士,远离家人到部队来当兵,又得了这个毛病,已经很不幸了。我们再不关心他,他的心里肯定不好受的。这样,他会后悔来当兵,那样对党的形象多不好呀!”
  处理完这一切,已经是凌晨1点了。冯理达让李永妹赶快休息。可是,就在李永妹填写完病情日志准备休息时,发现冯理达正在洗手间为病人清洗换下来的脏衣服。李永妹心疼冯理达,带有责怪的口吻说:“内衣都破成那样了,还要它有什么用呢?”冯理达笑笑:“小战士是农村来的,家境很穷,帮他洗出来,我想他会穿的。”当时,李永妹的眼泪就掉了下来:“冯医生,我们都应该向 您学习!”
  应该说,这个时候,冯理达还没有加入党组织。但她在给党组织的思想汇报中是这样写的:医生就是病人的亲人,党叫你做这项工作,你就应该在党的这个窗口上树立党的形象。病人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才住进医院的,需要的是你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样才算完成了党交给你做的这份工作。
  事后,科室里很多年轻人都主动向领导汇报,请求组织批准冯理达加入党组织。科室的党支部书记于利华也觉得,看人要看人的本质,不管她是什么出身,她一直在追求进步,她做得很出色,就应该吸收到党的队伍里来。支部大会全票通过冯理达的入党申请,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上级党委到一年多后才批准冯理达入党。
  
  80岁的冯理达骑车上班,见到30多岁的科室协理员主动下车,年轻人不好意思,她说:“在党内你是我们的、支部书记,书记代表的是党组织,在组织面前,任何人都是普通的一名党员。”
  
  冯理达是倡导“健康、健美、长寿学”的先行者。她是文职二级,按规定应该备有专车的,但为了锻炼身体和节约国家的开支,除了面见外宾和参加会议,一般情况下,她都不坐专车,更多的时候她是骑自行车上下班。她的同事、科室政治协理员赵百如说,他到科室担任协理员时,只有30多岁,因为要接送孩子上学,经常会在路途碰见冯理达,每每这时,年近8旬的冯理达,看到赵协理员总要主动停下自行车,人下来,寒暄几句。一开始赵百如很不适应,甚至都讲过这样的话:“冯副院长,您老人家年尊辈长,千万不能这样做,会折杀我的阳寿的。”冯理达很认真地对赵协理员说:“在党内你是我们的支部书记,书记代表的是党组织,在组织面前,任何人都是普通的一名党员。”这种对政工干部的尊重令后生赵百如渐渐地感到是真实的。在后来的日子里,每个星期左右,冯理达都要向组织上交一份思想汇报,遇到党内重大活动,她都在第一时间,向赵百如送上自己的真实感受。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到十七大,每次她都要一笔一画将《党章》工工整整地抄一遍。她说:“年纪大了,记忆力减退,阅读8遍不如抄一遍记得牢靠。”在冯理达生前的事迹陈列室,我们看到装裱得像艺术品一样的厚厚一叠抄写的《党章》,心生敬畏。我发现在那娟秀的字迹上,没有一处涂改。
  她还对赵百如说:“我抄写党章,这种抄写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党章的每一个基本规定、每一个基本精神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党员敦促自己,自觉践行党章这么一个过程。作为党员得遵守党章,得履行党员的义务。”
  2003年9月3日一大早,赵百如正送孩子上学从外面办事回医院,突然赶上了红灯,一个送灵的车队在他的眼前出现,他定神一看,还有一辆本单位的军车。赵百如走到跟前问司机,司机说:“你不知道吗?冯副院长的老伴走了。”赵百如“啊”了一声,急忙挤进了这辆车里。事后,赵百如专门找到冯理达,说:“平时您有空就去给我汇报思想,您家里出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给组织上汇报呢?”
  “这是我们家里的事,我个人能解决,不用给组织上添麻烦。”冯理达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自己要做好,还要把党的阳光播洒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党的温暖。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
  
  1997年,举国喜迎香港回归。那一天,冯理达格外高兴,早早地将军装穿在身上,满脸洋溢着喜气,兴致勃勃地收看着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就在这关键时候,医院里突然停电了。与冯理达在同一个科室上班的同事张宇家因为这次意外的停电变故,电视机当时就烧坏了。第二天早晨,当张宇来到办公室,冯理达问她昨天有没有看香港回归祖国的场景。张宇很沮丧地告诉她,家里的电视机烧坏了,没有办法看。冯理达应了声:“那是够倒霉的!”然后,她们交流了一下心得感受,就各自忙工作去了。
  当天中午,张宇正在家里午休,突然听到有敲门的声音。开门一看,冯理达身边的司机扛来了一台电视机。张宇一头雾水,司机说:“冯副院长让我送来的,说国家有这么高兴的事,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家里没有电视机,怎么看呀?上午专门叫我去买的。”张宇激动得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冯理达知道新购一台电视机对年轻人来说并不是件说到做到的事。如今,这台“日立牌”彩色电视机,张宇家还在用着。睹物思人,张宇哭着说:“我可能是上辈积的德,摊上了这么好的领导,什么事都替你先想着。这台电视机我一直会将它保存着,让它作为我们家的传家宝,我要让子孙后代都记着有这么好的一个人!”
  1999年底,免疫中心原工作人员李群不幸患上子宫肌瘤,需要住院治疗,她的孩子正在上大学,家里比较困难,连住院费都无力拿出来。冯理达知道这个情况后,当场就拿出3000元钱替她交上了住院费,并专门去看望她,嘱咐她赶快住院进行治疗。由于病情严重,李群还是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了。2000年1月5日,家人去给李群办理结账手续,发现冯理达垫付的3000元住院费还剩下1682.26元,便委托有关部门退还冯理达,她当即让来人把这剩下的1600多元钱再送到李群家里,资助她的小孩上大学。
  北京市石景山区红十字绍家坡康复医院是冯理达常去的地方。因为那个医院里有一群特招的“党娃”,这些失去父母的孤残儿童,因为被党组织收养了,便作为党的传人都姓党了,这家医院里就有党云、党志、党华、党荣、党峰……冯理达不仅为他们募捐2,3万元,2007年五四青年节的时候,冯理达来到医院,将自己亲手写的一幅装裱精美的书法送给他们作为节日礼物,上面写着“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送书法之前,她还专门给“党娃”进行了一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专题讲座,教育她们要真正按“八荣八耻”的要求做党和人民的优秀儿女。冯理达说:“奶奶是一名共产党员,和你们一样也姓党,今后你们有什么困难就是奶奶的困难,既然我们无法选择生活的条件,但我们可以选择生活的态度。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那我们为什么不选择笑呢?”
  出生因髋关节畸形被父母遗弃的党云,一度对社会有敌视心理,说“连父母都不信任我,谁能信任我呢”。2001年被康复医院收留后,她的残疾得到较好医治,但她依然性格内向,情绪低沉。冯理达经常给党云打电话,鼓励她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社会,每次见到党云都会紧紧拥抱她,使她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力量。每月冯理达都要从工资中挤出500元给她作生活费。现在,她不仅学会了按摩、针灸等技术,还被康复医院留下来当上了护士。因为有冯奶奶的关心,党云性格变得开朗了,还经常登台表演二胡独奏,被医院评为自强不息的优秀“党孩”。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党云就报名随医院志愿者小分队赶往灾区,她随身带着 冯理达的遗像挂在帐篷里。在灾区,她去救治伤员,她走进学校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用自己的身世,现身说法,受到学生的欢迎。
  
  死了算,活着干。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党工作,因为入党的时候我对党说了,我要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党员没有这种精气神儿,我们的党就没有活力。
  
  实质上从1999年3月,冯理达因超过最高任职年龄不再担任海军总医院副院长职务。按理说,她就可以在家中静心休养。但事实上,她没有休过一天假,就是双休日和节假日,她也照样准时地坐在办公室里工作着。
  她是国内外著名的免疫学家,晚年的她在中国免疫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取得开创性研究成果。她主编的学术专著有8部260万字,她发表的学术论文有60多篇,3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作为全国第八届政协常委,第七、九、十届政协委员。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20年间,她个人或联名提出政协议案155项,在政协会议书面发言53份;晚年她更多的是热心宣传科学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主编《健康健美长寿学》6卷专著,深入部队和社会各界作报告1000余场次。
  由于篇幅所限,我无法在此一一列举冯理达所做的工作全部。我将她I临终前半年的主要工作做一个小结:
  2007年6月10日,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发表55周年,由冯理达担任大会主席的首届全国健康健美长寿促进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冯理达等为大会评选出20位90岁以上的长寿明星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纪念品。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不同的方式向这次大会表示祝贺。
  2007年10月11日晚上,冯理达应邀为空军指挥学院500多名中级班学员上了一堂健康知识课。令学员们惊叹不已的是,82岁高龄的冯理达教授不仅讲课内容生动、鲜活,而且当场进行健身演示:双手交叉弯腰撑地,轻松自如。这堂课,冯理达改写了该院的两项新纪录:一是迄今为止所有讲课的教授中年龄最大者,二是所有外请讲课的教授中唯一站着讲课的。
  2007年11月下旬的一天,天空中飘着雪花。冯理达应邀去给白石桥公安部干休所的退休老干部们讲健康健美长寿知识课。由于天气不好,很多老人都没有到场。那天,她也有些感冒咳嗽。主办单位的同志建议冯理达取消当天的讲座,她说:“只要有一个人听我的课,我还有一口气能讲,我就应该讲下去!”她走上了讲台,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自己提出的,以最小的效益,为了人类最大的健康努力。
  2007年12月28日,冯理达由于长期的咳嗽加剧了肺部间质纤维化的改变,住进了海军总医院。进行了七天的治疗,她就要求出院了,医生和护士再三挽留,甚至搬来了领导,仍无济于事。2008年元月10日,阳光卫祝的记者,通过全国政协找到冯理达,希望她接受专访。那一天,她的咳嗽已经相当严重,身边的工作人员劝她好了再接受采访。冯理达说:“答应了别人的事,怎么能说变就变呢?”当夜,冯理达开始发烧,咳嗽再次加剧,第二天又住进了医院。从床上走到卫生间,仅几步之远,她都会满身大汗。就是这样的体质,她也是输完液,就让工作人员推她回办公室,坚持处理工作上的事。
  2008年元月18日,冯理达开始出现呼吸困难。医生和科室主任都分头做好了她的工作,希望她不要再回办公室了,她自己也表示不走了。可当输完液,她还是要让工作人员推她回办公室,工作人员哭着找来了科室主任朱晓法,冯理达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知道我自己的病情,我也知道你们为难了,但我确实还有事情没有处理好,对不起大家了。”她还是坚持让工作人员推她回了办公室。
  傍晚的时候,冯理达昏迷在办公室。医护人员紧急赶来了,将她送到了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接下来的日子里,海军总医院找来了全国多位知名专家会诊。但是,这位坚强的老人,再也没有醒来。派驻在日本工作的冯理达唯一的儿子罗悠真赶回来了,看着母亲呼吸困难的样子,一边流泪,一边对医护人员说:“既然该想的办法都想过了,为了妈妈的灵魂早一天安息,我建议放弃吧。这样除了浪费国家的开支,增加妈妈的痛苦,没有什么意义了。我想妈妈如果是清醒的话,她也会这么安排的。”在场的人无不为之落泪。
  2008年2月8日18时10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把爱全都给了信仰的中国共产党人走完了83岁的人生,她用爱书写的忠诚和对党的信仰像神话般地在共和国的土地上传颂着……
  
  责任编辑 李 芸
其他文献
当兵第一年春节吃了一锅糊糊的饺子,多少年过去了,那真挚的情感,浓浓的年味成了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1996年,我穿着肥大的军装坐了三天四夜的车来到地处边疆的部队,春节前夕,我和30多名新战友一起分到了六连。  训练是兵之初的一道坎。分到老连队后,我们每天的主要科目依然是训练,每天训练归来,汗水总能湿透厚厚的训练服。那时候,能缓解训练之苦的事情就是盼望过年。一到过年,不仅有宽松的假日,还有美
期刊
“长大了我也要做一名边防警察”(一组) “六一”前夕,西藏公安边防总队10多名官兵来到拉萨SOS儿童村与小朋友一起欢度节日。背上新书包的次仁多吉告诉抱着他的叔叔:“长大了我也要做一名边防警察。”公安边防部队实施“爱民固边”战略活动以来,西藏公安边防总队对边境地区的166名儿童进行长期帮扶,并捐款112万元设立了关注困难儿童助困基金。    抗灾防役 解放军第451医院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朱望东
期刊
挥师巴蜀 人民海军吹响抗震救灾集结号    汶川告急!北川告急!绵阳告急!德阳告急!  那些被掩埋在废墟里、被围困在绝境中的生命,让全国人民揪心、让海军将士揪心……  汶川地震发生当天下午,海军党委紧急召开常委会议。随即,海军陆战队。海军航空兵、海军总医院等相关部队人员和装备紧急集结,待命出征。  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上将,海军政委胡彦林上将深情指示:人民养育了我们,该是我们回报人民的时
期刊
280多块“中国石”——她把“中国”刻在石头上,也刻进心底    帕米尔高原,冬古拉玛山口,海拔4290多米,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布茹玛汗大妈的家,就安在冬古拉玛山口。冬古拉玛,在柯尔克孜族语里是“乱石滚下咕咚咚”的意思。  1964年一个初夏的早晨,布茹玛汗大妈随丈夫托依其别克第一次巡边来到冬古拉玛山口时,她抚摸着矗立在山口的界碑,兴奋地认识了两个汉字——中国。  至今,布茹玛汗大妈依然记得刻第一
期刊
总参陆航某试飞大队党委“一班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时代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内建团结和谐的官兵关系,外建融洽和谐的军民鱼水情谊”为目标,促进了各项建设全面发展,多次被上级授予“安全飞行先进单位”、“勤政廉政先进单位”、“基层管理先进单位”、“营房管理先进单位”、“文明卫生军营”和“绿色营区”等荣誉。在试飞中,大队平均每年成功处置的空中重大特情达6起之多,确保了飞行安全,为国家挽回了无可
期刊
密云县人武部——“强兵富民”工程结硕果    近日,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北京市密云县又一家由民兵开办的民营企业——“民兵草艺馆”挂牌营业。至此,密云县民兵已创办各类民营实体500多家,吸收消化从业人员超过8000人,撑起了民营经济的半壁河山。  为提升民兵组织的凝聚力,近年来,密云县人武部实施“强兵富民”工程,在抓好民兵军事训练的同时,加大帮扶力度,让民兵成长为致富带头人、创业先行者。他们与县职业中
期刊
地处西北大漠戈壁的空军D基地,是一支具有科研,试验、训练、作战功能的现代化部队,是中国唯一的航空、防空武器大型综合试验训练基地,是空军航空兵、防空兵部队基地化训练专设机构和空军战斗精神强训基地。50年来,基地先后完成了空军和陆、海军2200余项航空、防空导弹试验任务和470余项新机新装备试验、作战平台改研鉴定试验任务,参与了我国所有航空和国防尖端武器的试验,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296项,创造了我
期刊
3月,美丽的三亚。作为备战奥运的第一课,国家男女篮球队的队员们来到三亚警备区,开始了为期4天的军事训练。  参加军训的29名队员中,有9人来自部队球队。笔者在训练现场看到,来自八一队的队员王治郅和王磊分别站在男篮队员两个班的排头,陈楠则站在女队的排头,他们在训练中更是认真刻苦。  这次为“国手”们担任军训教官的,是三亚警备区精心挑选的8名训练尖子。他们举手投足间表现出的良好军人素养,令队员们十分钦
期刊
4月24日清晨,太行山南麓某训练场上,天高云淡,安静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味道。头戴深绿色钢盔的大四学员臧建,对于昨天上午实弹预演,似乎还心有余悸。毕竟是第一次距离火炮这么近,要知道,当6炮齐射的时候,训练场营房的窗户玻璃一下子被震碎了16块,它们离火炮阵地左后方足有800米。  这次综合演练的主角们是军械工程学院1000多名应届毕业学员。四年来的学院生活已经使他们初步掌握了各种专业知识;这些被
期刊
在空降兵部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三肿三消,早上云霄,地面苦练,早上蓝天。听起来犹似“顺口溜”,却诠释出了空降兵们要做出的全部努力。      伞降地面动作姿势定型,一个训练日练完骨头都快散架;“兔子背”式的离机动作训练,一天要练上百次;为增强腿劲,从两米多高的平台反复跳下无数次;叠伞训练,一天训练结束膝盖都很难伸直;为克服胆怯心理,在数米高的离机模拟器上,身着背带系统逼着自己往下跳。30天的训练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