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幼儿园教育产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无论是教育质量或数量都在快速提高,但同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其中主要是指幼儿行为、学习内容和教育观的小学化等。本文则是解决问题为前提,探究更加合理而有效的幼儿教育方式。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需求
目前,在幼儿园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彼此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幼儿园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了幼儿学习内容的难度,最终导致了小学化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很容易令幼儿未来产生被动和消极的学习情绪,另一方面也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分析
(一)教育观念存在的偏差
目前,很多幼儿教育的重心并不是以幼儿的成长为主导,而是以自身的发展和盈利,因此在教育教学方面则是以文化知识的传输为主。进而,令自身的教育功能低效化,教学功能小学化。包括:幼儿的识字教学、古诗词被动的运用、英语教学等,同时产生了相应的作业,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压力,从长远的学习来看,很容易引起排斥心理。
(二)课程设置小学化
很多幼儿教育中存在一个问题,教育模式是简化了小学的内容,没有真正以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特征为中心设置课程内容。其次,部分幼儿园味儿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会加入大量“兴趣班”的教学课程,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压力。主要成因在于对幼儿教育的不了解和认知模糊,因此只是单一地简化了小学教学进行使用。
(三)教育内容小学化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知识的传授,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字卡或将文字书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朗读、背诵和造句等。其次,在幼兒教育中,还会运用大量反复性的练习,如:汉语和英语字词的书写等,此种方法和小学教学基本相同。最后,幼儿具有好玩易动,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特性,在此前提下,当园方和教师忽略此特性,而单一地采用小学化的教学方式,则容易破坏幼儿自主积极的学习意识。
二、幼儿教育避免小学化的有效方式
(一)人性化的课程设置
幼儿教育的内容首先应以幼儿为核心,需要将其生理、心理和成长需求当作课程设置的前提,融合幼儿感兴趣的元素,为其构建轻松自由的教育环境。首先,要重视教育内容的内部结构,同时还要关注各文化知识、思想意识之间的关联。并针对不同阶段幼儿的学习能力、学习思维和性格特点作出调整,令教育模式更加的人性化,逐渐培养积极自主的学习意识。
其次,幼儿教育的内容应同其实际生活存在联系,让幼儿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真正认识到重要性和实际价值,包括:文化知识、艺术活动、科学实践、健康教育等。最后需要注意一点,不同教育类别应保持自身的特征,在遵循幼儿成长和生活规律的同时,为其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合理的趣味化教育
幼儿教育避免小学化应实现“玩”同“学”的融合,趣味化元素的合理使用尤为重要。针对这方面,在教育过程首先应重视幼儿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性、多人的游戏开展教育活动,以此先让幼儿以积极的心态自主参与到教学中,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心态是愉悦的,思维是活跃度,因此更容易形成积极而乐观学习意识。而因为通过亲身的参与,需要自己实际的操作,因此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幼儿的很多技能和思维可以在游戏中得到锻炼,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其创造力、想象力、合作能力和专注力的成长。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一方面要保持轻松自由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要保障游戏活动的严谨性和系统性。例如:让幼儿把文字转化为图画的游戏活动,通过文字与图像的结合,则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幼儿的学习过程在此变得更加重要,可有效改变“小学化”中,教学内容过于重复单一的情况。
(三)重视幼儿的主体性
无论是幼儿知识文化方面的教育或言行、品德等教育,都需要以引导和启发的方式,逐渐为其树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首先,在针对幼儿言行和品德方面的教育中,应重视实例或事迹的作用,运用幼儿较熟悉、较感兴趣或较常见的事例进行教育工作。同时,教师应保持公平公正的教育观,避免两极分化的现象,以自身为典范,强化教育功效,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主体性的凸显,并不是指让其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而是注重、尊重和正视幼儿的成长发育规律,让教育教学符合这一规律,避免盲目的、强硬的统一化教育。当幼儿出现问题时,应重视成因,而不是简单的批评、禁止和惩罚,从根本性的原因入手分析和研究,才可真正解决幼儿在学习和成长中的问题和错误,提高教育效果。
三、结语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从根本而言是教育理念的偏差。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把幼儿所接受的教育比赛,从而忽视了幼儿成长的真正需求,因此去小学化的前提,则需要真正实现教育以幼儿为核心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鲁亚妮.浅析幼儿园的“去小学化”科学教育[J].新课程.2020年51期
[2]庞娟.透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与对策[J].新课程(综合版).2019年12期
(湖北省十堰市实验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需求
目前,在幼儿园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彼此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幼儿园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了幼儿学习内容的难度,最终导致了小学化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很容易令幼儿未来产生被动和消极的学习情绪,另一方面也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分析
(一)教育观念存在的偏差
目前,很多幼儿教育的重心并不是以幼儿的成长为主导,而是以自身的发展和盈利,因此在教育教学方面则是以文化知识的传输为主。进而,令自身的教育功能低效化,教学功能小学化。包括:幼儿的识字教学、古诗词被动的运用、英语教学等,同时产生了相应的作业,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压力,从长远的学习来看,很容易引起排斥心理。
(二)课程设置小学化
很多幼儿教育中存在一个问题,教育模式是简化了小学的内容,没有真正以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特征为中心设置课程内容。其次,部分幼儿园味儿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会加入大量“兴趣班”的教学课程,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压力。主要成因在于对幼儿教育的不了解和认知模糊,因此只是单一地简化了小学教学进行使用。
(三)教育内容小学化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知识的传授,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字卡或将文字书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朗读、背诵和造句等。其次,在幼兒教育中,还会运用大量反复性的练习,如:汉语和英语字词的书写等,此种方法和小学教学基本相同。最后,幼儿具有好玩易动,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特性,在此前提下,当园方和教师忽略此特性,而单一地采用小学化的教学方式,则容易破坏幼儿自主积极的学习意识。
二、幼儿教育避免小学化的有效方式
(一)人性化的课程设置
幼儿教育的内容首先应以幼儿为核心,需要将其生理、心理和成长需求当作课程设置的前提,融合幼儿感兴趣的元素,为其构建轻松自由的教育环境。首先,要重视教育内容的内部结构,同时还要关注各文化知识、思想意识之间的关联。并针对不同阶段幼儿的学习能力、学习思维和性格特点作出调整,令教育模式更加的人性化,逐渐培养积极自主的学习意识。
其次,幼儿教育的内容应同其实际生活存在联系,让幼儿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真正认识到重要性和实际价值,包括:文化知识、艺术活动、科学实践、健康教育等。最后需要注意一点,不同教育类别应保持自身的特征,在遵循幼儿成长和生活规律的同时,为其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合理的趣味化教育
幼儿教育避免小学化应实现“玩”同“学”的融合,趣味化元素的合理使用尤为重要。针对这方面,在教育过程首先应重视幼儿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性、多人的游戏开展教育活动,以此先让幼儿以积极的心态自主参与到教学中,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心态是愉悦的,思维是活跃度,因此更容易形成积极而乐观学习意识。而因为通过亲身的参与,需要自己实际的操作,因此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幼儿的很多技能和思维可以在游戏中得到锻炼,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其创造力、想象力、合作能力和专注力的成长。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一方面要保持轻松自由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要保障游戏活动的严谨性和系统性。例如:让幼儿把文字转化为图画的游戏活动,通过文字与图像的结合,则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幼儿的学习过程在此变得更加重要,可有效改变“小学化”中,教学内容过于重复单一的情况。
(三)重视幼儿的主体性
无论是幼儿知识文化方面的教育或言行、品德等教育,都需要以引导和启发的方式,逐渐为其树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首先,在针对幼儿言行和品德方面的教育中,应重视实例或事迹的作用,运用幼儿较熟悉、较感兴趣或较常见的事例进行教育工作。同时,教师应保持公平公正的教育观,避免两极分化的现象,以自身为典范,强化教育功效,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主体性的凸显,并不是指让其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而是注重、尊重和正视幼儿的成长发育规律,让教育教学符合这一规律,避免盲目的、强硬的统一化教育。当幼儿出现问题时,应重视成因,而不是简单的批评、禁止和惩罚,从根本性的原因入手分析和研究,才可真正解决幼儿在学习和成长中的问题和错误,提高教育效果。
三、结语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从根本而言是教育理念的偏差。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把幼儿所接受的教育比赛,从而忽视了幼儿成长的真正需求,因此去小学化的前提,则需要真正实现教育以幼儿为核心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鲁亚妮.浅析幼儿园的“去小学化”科学教育[J].新课程.2020年51期
[2]庞娟.透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与对策[J].新课程(综合版).2019年12期
(湖北省十堰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