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以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突出强调了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中学语文刻不容缓的历史重任。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真正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学生主人意识,将课堂变成师生共有的互联互动阵地,变“我要你做”为“我们来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意愿和选择,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和蔼可亲,放下架子,讲民主,不盛气凌人,不居高临下压制、压服学生,善于诱导,不挖苦讽刺学生,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允许学生插嘴,质疑问难,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会迸发、闪烁。教学要在十分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读、说、听、写,在课堂情境中自读、自探、自创、自得、自乐。
  
  二、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发现
  
  在我看来,语文教学的目的固然不在于“授之以鱼”,但也不仅仅在于“授之以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优良思维品质。“授之以鱼”,就是教师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让学生死记住每篇课文的内容、写法,这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授之以渔”,就是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让他们从不会读书到会读书,从不会写作到会写作,这当然是需要的;但教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不过传授的是方法而不是知识而已。至于学生的发现则完全不同,它确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无疑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创新属于个体的创新,他们的发现、感悟、理解、结论等相对于社会和他人多数可能并不新颖,但对某个人却有特定的人生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善于质疑问难,多问“为什么”,并勇于探究解答,是培养创新素质的重要一法,因而面对学生的发现、发问和解答要给予重视和爱护,并多鼓励、多引导、多总结,使学生为自己的成功发现和探索感到兴奋、激动。
  教师可通过以下策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1、创设情境,引发提问的兴趣
  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进行艺术的渲染,造成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能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2、将兴趣转化为乐于提问的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分组时优、困生搭配,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每周评出最佳质疑能手并给予表扬。这样就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转变,学生也感受到思考、质疑带来的无限乐趣。
  
  三、鼓励学生勇于驳问挑战,标新立异
  
  在鼓励质疑问难、积极探索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激发学生大胆求异,积极进行思维发散,勇于驳问,敢于向现成的结论、答案发难,向同学、向老师、向权威挑战,多问“真是如此吗?”、“只是如此吗?”并去积极探究。
  班上总有一些学习困难生,想提出问题,但又担心自己问得太简单或是问错了,被同学、老师取笑。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使这类学生敢问乐问。对学生即使恰当的驳问、发难和新解,老师不能嘲讽,对其胆量、意识和精神要给予充分肯定,热情鼓励。这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成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不可或缺。
  
  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再造形象
  
  由于入选教材的文章均为由语文材料建筑起来的精美大厦,语言的直观性、模糊性、布局谋篇的疏密有致、详略精当等,为我们在“原创”的基础上实施“再创”,构建新形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大力运用语文学科这一独特优势,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之运用形象思维,再造新形象。一是根据课文的内容留下续说续写、补说补写作业;二是根据课本原文进行创造性复述、改写、扩写、缩写;三是进行想象作文,让学生思维的野马任意地驰骋,热情尽力进发。其中第一类方法使用起来轻便灵活,且有弹性,可既说又写,可只说不写,亦可不说只写;可在课中进行,亦可在课后进行;既可在文中结合,亦可在文末结合,因而适宜经常操作。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提出了“贫与富”、“钱与情”、我们身边的菲利普夫妇、约瑟夫长大了会怎样等等话题,引导学生阅读小说,对照现实,然后任选一点,续写故事,提高学生的能力。
  
  五、拓宽学生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
  
  拓宽学生的阅读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阅读背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这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深厚、肥沃的土壤,在认真从事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结合学生的年龄、年级、智力发展情况,给学生开列必读书目,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的方法、一类文章的方法、一本书的方法,以读一篇文章带动学生去学一类文章,读一本书。
  2、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会选择、收集、整理信息。
  3、鼓励学生泡图书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或在科普读物中接受科学知识的启蒙教育,或在浩瀚的文学作品中领略名家的风采,或上网去分享资料库。
  4、打开语文课堂之门,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生活,为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不尽的源头活水。
  
  六、注重阅读与反应
  
  教师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强调学生的个人发展及学生的参与意识,要求学生在阅读与反应中感受、体验、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际关系。如把小说改成诗歌或戏剧,并组织、指导学生排演戏剧;如按《威尼斯商人》提供的情景编一期报纸,设想该报纸出版于当时的威尼斯,模仿当时的口吻,把莎剧所表现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尤其是主要剧情,都当作真人真事反映出来,形式可以有社论、短评、新闻报道、家庭纪实等,还可以有办“班组报纸”的教学法。切切实实为学生的创新提供舞台。
  语文教学是人的教育,她担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创设主动、生动的语文学习局面,切实做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语文教学工作,是一个语文教师执着的追求。
  (作者联通:571700 海南省儋州市新州中学)
其他文献
数感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质,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数感来自数学活动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活动。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我们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进行充分的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一、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布鲁纳强
期刊
金色的九月,怀着兴奋,怀着新奇,一批稚气未脱的初一新生又迈进了中学的大门。一双双童稚的目光里流露着全新的期待;家长费尽艰辛把孩子送进了满意的学校,频频回首中也留下了所有的希望;而在这一切中,老师无疑是家长、学生最信任的。帮学生成功过渡,送他们一路走好,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也压在初一老师的肩上,如何挑起它呢?    一、学生:别做“沉睡的种子”    初中,是学生由幼稚的童年向青少年转变和个性逐渐形成的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让“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走进课堂。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合作学习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现已被大多数教师所认同并广泛应用。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却并非时时如预想的那样灵验,存有不少问题,其中就有小组活动
期刊
新课程犹如时代的列车,平稳地驶进了各中小学,为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课堂教学掀开了新的历史一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具体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则需要在实践中探索。近年来,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注重“四个结合”,探索了单元教学。 
期刊
【摘要】本人近几年来通过实践与探索,构建了中学化学复习课创新学习模式。将课堂教学程序分解为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分析类比和运用创新四个步骤,既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协作、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的创新学习气氛,又凸显了新课程改革理念,使课堂复习教学丰富多彩、高质高效。  【关键词】复习课 创新 学习模式    复习课,是中小学各学科重要的教学课型,这种课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期刊
比较,是认识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思维方法。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方法乃是各种方法和各种思维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通过比较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学习中的难点,使学生明确所学对象的本质特征,从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应用题教学中,正确、恰当地运用比较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应用题的结构,明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下面结合分数应用题(义务教育人教版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在教学中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旨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活动要从“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教学中应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  然而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知识面狭窄,内向胆小,语言表达能力差,学校硬件设施落后,教师自身对新课改理解不够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很多一线的农村中小
期刊
案例:    一年级语文上册儿歌《影子》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儿歌的内容,更形象地体会影子变换的乐趣,我决定把全班学生带到操场上,带到阳光下学习这首儿歌。  师:请小朋友们按照集合的队形排好,相互之间要留有空隙(教师让学生背对阳光)。  师: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看地面,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叽叽喳喳地左看看,右瞧瞧,一会儿便举起了小手)  生:我看见地面上有我的影子。  生;我看见地面上有
期刊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
期刊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如何从现在做起,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首先面临的问题。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我们在教学儿童画的方面进行了探究与实践。     一、充分发掘孩子的好奇心,培养想象力和探究精神    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只要巧妙设问就会发现,小孩比大人敢想、敢说、敢画、敢做,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不受生活模式的限制,常常有许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