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酷热天气,但沪深股市却持续阴凉,到月底深沪两市的指数,已经回到6月下旬行情开始后形成的缺口,很明显是要补上这个上升缺口了。A股上市公司开始公布年中报告,最值得注意的是,有好几个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名录中,发现了以前罕见的社会保障部门的踪影。这不像是偶然现象,其趋势对A股市场后市非常重要。
社保资金直接入市有迹象
中国的国情,全社会资产中,国有机构尤其是国有金融机构占有比例最大,但这些机构进入股市却往往受到相当严格的限制。事实上,以社会少数资产拥有者支撑起多数资产机构上市筹资,很显然是不可能的,由此形成了中国股市十分独特的现象:上市公司以中小企业为主,而且上市企业股份无法全流通。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正因为如此,上市企业大股东中出现了社保机构的影子,便成为非常重要的事件。北京金融街和天津港的年中报告则显示,北京农村社会养老办公室和“蛇口社保”以及“社保局”(估计是天津社保局)进入十大股东名列,而且都是持有社会流通股,这对中国股市的后续影响非同小可。
这不太像是偶然事件。因为以前当局对社保资金入市有严格限制,事实上中国股市前十年从未有社保机构公开直接投资股市。所以我们倾向认为这是一个悄悄开始了的新政策。
问题是,这种政策为什么会悄悄进行呢?相信答案有不少,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恐怕是“政策需要”了。明乎其中道理,便可明白未来一段时间内,A股市场应该被看好的原因。
国有股流通和减持是中国股市的焦点问题,但它们是不同的概念。国有股流通,没有大资金机构的参与,实际效果等同于国有股净减持。这些大资金机构包括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信托公司和银行,只有它们可以直接投资股市,国有股的流通才能平稳进行。所以国有股和法人股问题的解决,肯定是一个双向的开放过程,即国有股法人股流通,和取消国有大机构直接进入股市的过程必然同步或趋于同步。
A股价格偏高并非不正常
对比A股和H股的价格,是个有趣的事情。同一公司的A股价格高于H股三到五倍,很多分析家简单地认为这和投资者对企业增长前景预期不同有关。然而如果衡量日本和香港,却能发现经济已经衰颓十年的日本,其股价普遍高于刚衰颓五年的香港。
事实上,股价的高低,和当地投资资金所得回报的“背景值”有关。这个背景值,很大程度上可以用利率来衡量。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和日本有很多相像之处。日本经济的特点,是企业规模高速扩张迅速占有市场。它的基础是低利率和高储蓄,高国民储蓄率是企业高速扩张的基础之一。为了这个目标,通产省多次否定提高日本国民社会保障待遇的计划,使得国民为了日后生活安全,而不得不进行储蓄。
另外,日本大企业以家族为核心,追求企业高速扩张,而较为忽视(和欧美比较)利润回报。这种文化被带到股市中,必然促成股价偏高。
中国的上市公司并非以家族企业为主,但中国经济文化中,同样有追求企业规模的特点。企业的规模(而不是利润)决定了企业经营者的级别和待遇,使得中国企业同样倾向扩张规模。
这大概决定了中国股市的价格定位更接近日本,而不是欧美甚至香港。所以那种认为中国股市四五十倍市盈率“不正常偏高”的论点,是套用了西方追求利润的经济文化的结果。
利润无疑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但在企业和政府关系过于密切的经济体制中,利润的追求往往被放在一个更为长远的背景中去考虑,迫使整个社会的投资回报预期降低。这个“背景值”的降低,也必然迫使股票市场中的价格上升。这大概可以说明为什么日本、德国的股市价格更高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上去分析,中国股市的价格定位,也就比较明了了。
社保资金直接入市有迹象
中国的国情,全社会资产中,国有机构尤其是国有金融机构占有比例最大,但这些机构进入股市却往往受到相当严格的限制。事实上,以社会少数资产拥有者支撑起多数资产机构上市筹资,很显然是不可能的,由此形成了中国股市十分独特的现象:上市公司以中小企业为主,而且上市企业股份无法全流通。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正因为如此,上市企业大股东中出现了社保机构的影子,便成为非常重要的事件。北京金融街和天津港的年中报告则显示,北京农村社会养老办公室和“蛇口社保”以及“社保局”(估计是天津社保局)进入十大股东名列,而且都是持有社会流通股,这对中国股市的后续影响非同小可。
这不太像是偶然事件。因为以前当局对社保资金入市有严格限制,事实上中国股市前十年从未有社保机构公开直接投资股市。所以我们倾向认为这是一个悄悄开始了的新政策。
问题是,这种政策为什么会悄悄进行呢?相信答案有不少,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恐怕是“政策需要”了。明乎其中道理,便可明白未来一段时间内,A股市场应该被看好的原因。
国有股流通和减持是中国股市的焦点问题,但它们是不同的概念。国有股流通,没有大资金机构的参与,实际效果等同于国有股净减持。这些大资金机构包括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信托公司和银行,只有它们可以直接投资股市,国有股的流通才能平稳进行。所以国有股和法人股问题的解决,肯定是一个双向的开放过程,即国有股法人股流通,和取消国有大机构直接进入股市的过程必然同步或趋于同步。
A股价格偏高并非不正常
对比A股和H股的价格,是个有趣的事情。同一公司的A股价格高于H股三到五倍,很多分析家简单地认为这和投资者对企业增长前景预期不同有关。然而如果衡量日本和香港,却能发现经济已经衰颓十年的日本,其股价普遍高于刚衰颓五年的香港。
事实上,股价的高低,和当地投资资金所得回报的“背景值”有关。这个背景值,很大程度上可以用利率来衡量。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和日本有很多相像之处。日本经济的特点,是企业规模高速扩张迅速占有市场。它的基础是低利率和高储蓄,高国民储蓄率是企业高速扩张的基础之一。为了这个目标,通产省多次否定提高日本国民社会保障待遇的计划,使得国民为了日后生活安全,而不得不进行储蓄。
另外,日本大企业以家族为核心,追求企业高速扩张,而较为忽视(和欧美比较)利润回报。这种文化被带到股市中,必然促成股价偏高。
中国的上市公司并非以家族企业为主,但中国经济文化中,同样有追求企业规模的特点。企业的规模(而不是利润)决定了企业经营者的级别和待遇,使得中国企业同样倾向扩张规模。
这大概决定了中国股市的价格定位更接近日本,而不是欧美甚至香港。所以那种认为中国股市四五十倍市盈率“不正常偏高”的论点,是套用了西方追求利润的经济文化的结果。
利润无疑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但在企业和政府关系过于密切的经济体制中,利润的追求往往被放在一个更为长远的背景中去考虑,迫使整个社会的投资回报预期降低。这个“背景值”的降低,也必然迫使股票市场中的价格上升。这大概可以说明为什么日本、德国的股市价格更高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上去分析,中国股市的价格定位,也就比较明了了。